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含义及特征有哪些_全球气候变化知识讲解
1.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气候变化是怎样引起的?
3.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方法
4.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
5.全球气候变化就是指全球变暖。
6.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共同应对气候
7.全球气候变化是否与磁场改变有关!
各主权国家要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接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约束,在享受基本权利的同时,积极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发挥联合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的积极作用,各主权国家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加强合作,共同努力。
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利益,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反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环保上各国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发展中国家应着力于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讲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是很吸引眼球的新闻。其实大海并不是一个平面,海洋不同地方的海平面高度并不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大洋之间的海洋高度能相差不少。人 类关心的,观测到的,实际上是沿岸的海平面。影响沿岸海平面变化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潮汐、天气,比如气候变化,还有陆地本身的上升、下降等等,当然不同的 因素有不同的时间尺度。 人类对沿岸海平面变化的观测很早,当然早期资料的代表性普遍不足。地中海的的资料比较好一些,观测到从公元1世纪到1900年的漫长时间里面,地中海的海 平面变化幅度没有超过正负25厘米,或者说基本上是稳定的;这期间地中海的海平面升降的变化速率,基本上都在每年0到2毫米之间。进入近代以后,19世纪 后半期,世界各大洋面都有了观潮仪,这样就有了对所有大洋洋面高度的监测数据。这些历史数据里面能发现明显的海平面加速上升的趋势,但是数据还不足以作定 量分析。全面系统的观潮仪的数据记录是从1961年开始的,观察到1961年到2003年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是每年1.8+-0.5毫米,这期 间海平面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升高,而是有的年头升高,有的年头降低。更加全面的海平面数据是从1993年卫星进行测量开始的,理论上卫星观测可以得到最直接 的海平面观测数据。卫星观测到1993年到2003年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每年3.1+-0.7毫米,速度明显比此前加快。但是这个加快仅仅是短期变 化,还是有长期趋势,目前还不好下结论。从观潮仪的记录来看,1993年到2003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在1950年代以后就曾经发生过,并不具有唯一性。 和很多气候问题一样,尽管全球海平面呈现了整体的升高趋势,但是各个大洋的海平面变化各有不同。观察到从1992年以来,最大的海平面上升发生在太平洋西 部和印度洋东部,整个大西洋的海平面除了北大西洋部分地区外基本上在上升,但是在太平洋东部部分地区和印度洋西部,海平面实际上在下降。有兴趣的可以关注 一下几个嚷嚷得很厉害的小岛国的位置,看看对他们来讲,问题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真得很迫切。不同的岛国,情况还是很不同的。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迟,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气候变化是怎样引起的?
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最高哲学理念:“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
文/啠囦
关于宇宙观和自然观,中华优秀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表述,其中有: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天人感应、天人互泰等。其蕴含的哲理,均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天人关系的根本看法,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美好愿望。
“天人合一”之“一”,即元、始。“一画开天”、“一也者,万物之本也”。“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天人合一”,源于古代庄子《齐物论》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观点。认为人与天地是同源一统的有机结合体,蕴含着人与万物同构、同体、同象、同理、同心、同气……等关系。而正式使用“天人合一”一词,是北宋思想家张载在其《正蒙·乾称篇》中。
“天人互泰”之“泰”,即“安宁”,“泰,通也”。也作“极”、“太”。《易经》中“泰”卦,是阴阳和谐、包容一体的完整结合,“天地交,泰”。“天人互泰”,源于当代梁缺《天人互泰》中的“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观点。它以取法天道,合乎自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人们对自然万物应持有仁德之心,将自然万物视作与自身有机的相连存在。并明确了人的责任义务,规范了人的行为准则,强调了人的自觉能动。
“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它是以“天人合一”理论为基石的新构建,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的新发展。“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两者由于出现的历史背景不同,故思想意蕴也不尽相同,后者除文字表达上的创新外,内涵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不高,其许多行为与结果只能以“应天而行”、“上天意旨”等态度作解释和把握。“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人们着重思考的是“合一”问题,形式多以“静态化”、“单一性”、“机械式”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天人互泰”理念,则是对中华文明宝库的深入挖掘、承古人智慧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它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探讨“互泰”思想及“因果”辩证,形式多以“动态化”、“多元性”、“灵活式”出现,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唤醒人的道德良知,积极应对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破解面临的难题和困局。因此,在天人关系理念中,“天人互泰”是一种博众长、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自然观,必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它在现代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上,讨论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人类应该怎么样才能与自然界保持着和谐的互泰关系等方面,均有着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
“天人互泰”作为一种全新的宇宙观、生态观,它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源于时代、源于实践,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融道、释、儒等学说于一体,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拓宽了理论视野、提供了精神动力。
人类活动的一切感知、认知以及已知信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为了预测未来和把握未来。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等。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天人互泰”理念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循环,天人是一对互动的、因果的关系,互善则互泰,互恶则互否。其理念构想,运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以广阔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描绘了一幅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画卷。
人类不论种族、肤色、地域、历史、宗教、文化及制度之别,均处于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中。人类不同的文明与在不同的时期,应坚持“和合互融、共生互鉴、包容互进”原则,在弘扬其共同价值的同时,体现“和而不同”、文明共享。在中华文明史上,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讨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其中“天人合一”思想,伴随着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成了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而“天人互泰”理念,是“天人合一”的一脉赓续,是现代文明的别样绽放,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也必将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新活力。
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方法
气候变化的原因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展示过去1765-2100年间的气候变化,及预测未来的气温变化。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我们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
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今日,我们的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
我们何以制造了气候变化?
过去一百多年间,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燃烧这些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使得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有约1/5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排放的。另外,一些特别的工业过程、农业畜牧业也会有少许温室气体排放。
在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19年至2005年,煤炭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为72.4%。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虽然煤炭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其绝对消费量却在不断上升,目前,煤炭消费占约67%,加之中国能源效率并不高,如此高度依靠煤炭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必须立即取行动。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我们所知的事实
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严重性和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的了解仍在不断深入,但科学家已证实了以下几点:
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在大气层里形成了温室效应,阻止热力反射回太空,使地球气温持续上升 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会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至大气层 二氧化碳虽不是最强的温室气体,但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度提高,成为增强温室效应的元凶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六十五万年来最高 90年代可算是历史上最热的十年,而1998年是当中最炎热的一年以下数点也得到了广泛认同:
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平均温度将比工业革命之前上升摄氏1.3度看来是无可避免的。限制升幅在摄氏2度以内,是防止气候变化带来更严重灾难的唯一方法 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再不被控制,气候变化的速度将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 气候反馈机制极可能带来急剧而不能补救的连锁反应,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到了什么程度会导致“世界末日”温室气体是元凶
地球大气层是由一层层气体组成,气体把热量罩住,维持了地球上的生命。可是,燃烧化石燃料和伐森林,增强了温室效应,加上原有气体天蓬,导致了更多热量被笼罩。结果,全球气温不断上升,使世界气候失去平衡。
森林破坏
森林破坏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来生长,但枯萎、腐烂或燃烧后便会释放出来。植物腐烂也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甲烷。所以,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同时减少,温室气体便会释放出来(例如森林火灾、或燃烧薪柴)。森林伐和退化可以说是双重的破坏。过去150年,三成的二氧化碳释放是来自森林伐,不过相比全球森林所储存的碳,仍是一个小数目。单是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温带森林便储存了世界四成的碳存量。
科学共识
事实上,全球科学家达成了一致共识,正在发生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包括燃烧化石燃料,如果我们不及时制止,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而且,科学家也一致呼吁,我们必须取行动,制止气候剧变。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陆续发布了4卷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人类活动,尤其对化石能源的无节制使用,正是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元凶,全球升温威胁就在眼前。IPCC因为其对推动气候变化政策、提高民众意识方面的巨大贡献,荣获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浓缩了全球几千位科学家在过去六年对气候变化的原因、程度和未来变化预测、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影响、应对措施的评估等方面的最权威共识。在其第一卷《气候变化2007:科学基础》里,道出了全球科学家的重要共识:
1. 绝大部分20世纪中期以来观测到的全球升温非常可能是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相对于第三次评估报告的“绝大部分过去50年观测到的变暖现象可能源于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其中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2. 按目前进展趋势,在最坏的情况下,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就可能陡升6.4摄氏度。
3. 过去50年,全球气温持续升高。过去12年中,11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
2007年6月,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强调,虽然在细节上还存在分歧,但关于气候变化的主流观点已经趋向一致,即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已经对环境产生严重后果,其形成与人类活动,尤其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密切相关。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IPCC中国专家组成员赵宗慈指出“全球变暖是个大趋势,中国也不能幸免。最近100年里,中国的气候变得越来越温暖,特别是近50年来,中国地区气候变暖的平均幅度比全球变暖平均水平还要高0.6度~0.9度。”中国已经从科学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认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并且进行着积极的应对。
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
2010-4-28 18:55:28
简要内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气候系统是构成地球系统的重要一环。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
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气候系统是构成地球系统的重要一环。在地球的漫漫历史中,气候总在不断变化,究其原因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1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科学家提出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的警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1988年,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任务是评估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影响。
自成立至今,IPCC一共发表了4份关于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这些报告的制订过程,代表了人类对气候变化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其间,科学界和企业界曾经有一些意见认为,地球正在经历的升温是更大尺度的自然气候波动的一部分,并不是人类活动所致。但IPCC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
这份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00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由于人类活动而显著上升,现在已远远超过工业化时代之前数十万年间的水平,其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5万年以来的最高点。报告在详细计算了各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后认为,可以肯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净影响是气温升高。
关键字点击:气候变化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李雪梅)提起气候变化,许多人会简单地理解为刮风、下雨、天晴、天阴的天气变化。但事实上,气候变化的含义并非如此。
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而气候则是指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以上)天气的平均或统计状况,通常由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值以及距平均值的离差值来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热、干、湿等基本特征,即地球上某一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气候离差值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如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极端天气等的变化。人们常说的全球变暖就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据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介绍,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 “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这就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后者尤其受到关注,它已严重影响到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诸多方面。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
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方法如下:
古生物学方法是基于生物化石的研究。生物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痕迹,这些化石记录了古生物的形态、数量、分布等特征。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推断出古代气候环境的特点,例如温度、湿度、酸碱度等。
地质学方法是通过对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地层沉积相(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和其特征的总和)变化的研究来推测沉积环境,并与现代的气候条件比较。例如,可以通过分析黄仿消答土中粉尘颗粒的大小,来确定当时的风速和气桥灶候干燥程度。
气候变化研究中也会使用化学方法,例如通过分析冰芯中的化学成分来推断古代气候环境。冰芯是一种保存在冰层中的古代大气样本,其中包含了古气候的信息。
通过分析冰芯中的化学成分,科学家可以推断出古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些方法相互印证,使得我们对古代气候环境的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入。
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意义:
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以及地球生存的环境及未来的变化。通过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我们可以推测出未来可能的气候趋势,从而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对于现代气候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备慧的影响。通过对古气候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现代气候的形成过程,以及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代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全球气候变化就是指全球变暖。
(一)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
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开发新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包含碳循环过程、地球生物化学过程、陆面、冰盖和生态模式以及高分辨率的海洋和大气环流数值模式的气候系统模式。
气候变化的检测与归因。重建过去两千年以来中国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序列,利用气候模式进行气候变化自然和人为因子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确定不同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开发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监测气候变化的过程和要素,模拟预测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情景,预测人类活动影响下全球主要地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极端天气/气候和灾害及其风险评估。
亚洲季风系统与气候变化。研究亚洲季风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分析人类活动对亚洲季风系统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在全球气候异常产生中的作用。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与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与灾害发生频率、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亚洲和中国区域能量和水循环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旱涝的关系,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规律。
冰冻圈变化过程与趋势。研究冰冻圈的气候、水文、生态、环境效应,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气候影响的机理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南北两极、欧亚大陆积雪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碳、氮和水循环过程及其耦合机制,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
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交通运输、建筑等各主要高耗能领域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与装备,机电产品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商业和民用节能技术和设备,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技术等。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重点研究低成本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开发大型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光伏电池及利用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燃料电池技术,水电、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沼气等的开发利用技术。
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煤炭高效开技术及配套设备、重型燃气轮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发电技术与装备,开发和应用液化及多联产技术,开发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等。
油气和煤层气勘探和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重点开发复杂断块与岩性地层以及深海油气藏勘探技术,深层油气勘探技术,稠油油藏和低品位油气提高收率综合技术,油气和煤层气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
先进核能技术。研究并掌握快堆设计及核心技术,相关核燃料和结构材料技术,突破钠循环等关键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建设与研究。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和措施;制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路线图,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能力建设、工程技术示范。
生物固碳技术和固碳工程技术。研究林业等生物固碳技术和各类固碳工程技术。
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研究通过调控农业生产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
(三)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型。在现有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区域影响评估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影响评估工具和综合评估模型。
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脆弱领域的影响及适应技术和措施。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水、海岸带、森林、草原、湿地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特有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等方面的影响,开发相应的适应技术并提出应对措施。
极端天气/气候与灾害的影响及适应技术和措施。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与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灾的技术措施,建立相应的预测预警和适应技术、对策与响应机制。
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脆弱区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通过影响评估划分中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评估气候变化对各类敏感脆弱区影响的风险水平,研究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管理体系。
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评估气候变化对中国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提出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与其他全球环境问题的交互作用及应对措施。研究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环境污染等其他全球环境问题的交互作用、响应机制及其适应技术和措施。
气候变化影响的危险水平及适应能力。研究气候变化影响的危险水平,科学地评估不同部门和地区的适应气候变化危险水平的能力。
适应气候变化案例研究。选择典型部门/区域进行适应气候变化案例研究,提出具可操作性的适应政策和措施,分析适应措施的成本有效性。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
应对气候变化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分析中国中长期能源需求趋势,研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中国能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科学评估能源供给多元化和节能减排政策的经济技术潜力。
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研究不同时期国际气候变化制度的发展态势,分析其各种可能方案对中国的潜在影响,研究提出中国自己的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制度方案。
中国未来能源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研究中国未来能源需求情景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研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稳定温室气体浓度水平和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中国各行业、各地方节能减排潜力及其宏观经济成本。
清洁发展机制与碳交易制度。研究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对全球碳市场的影响,研究与清洁发展机制相适应的国内政策与机制,研究以清洁发展机制为核心的中国碳交易制度的发展方向及其内容。
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途径与潜力,研究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
国际产品贸易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隐含能源进出口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综合评价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对制造业国际转移和分工的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战略。研究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态势,建立自主创新、引进吸收与知识产权保护相互关系的新机制,形成中国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战略。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共同应对气候
B |
试题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跨度长且有冰期与间冰期之分。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尤其近百年来,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所以全球气候变化不等同于全球变暖。 点评:本题属知识性试题,较为简单学生熟练掌握即可轻松作答。 |
全球气候变化是否与磁场改变有关!
(1)①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各国高度重视,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和目标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和矛盾。②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③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2)①各主权国家要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接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约束,在享受基本权利的同时,积极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②各主权国家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反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各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着力于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自从地球诞生至今,每隔数万年左右,地球上的气温就会经历一次温暖期与冰河期的循环。根据地质学上的资料,在80万年内就发生了30次以上。两次冰河时期之间,地球的气温较暖和,称为间冰期。因此,地球的气候是以缓慢的速度逐渐的变化,并非一成不变的。 其中最著名的,时间较久四次冰河时期,其名称列于下: 鄱阳冰期 137-150万年前 大姑冰期 105-120万年前 庐山冰期 10-32万年前 大理冰期 1-11万年前 冰河时期来临时,会使得全球气温下降,每次冰河时期,南极的温度会比现在的温度下降摄氏约11度左右。由于大量的海水结冰,因此会使海平面缩小,陆地面积扩张。同时热带与亚热带的面积也会缩小。 地球的气候不断重复冰期与暖期的循环,严寒的冰期大约持续10万年后就会出现1万年的暖期。目前地球正处于暖期,并已经持续了大约1.5万年。现阶段的暖期与以前最大不同就是目前处于忽冷忽热的跳跃期。因此,科学家认为,根据跳跃的非线性规则来分析,并用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人类没有理由忽视全球可能突然变冷的警告。欧洲可能将是地球上最先变冷的地区。 自从地球诞生至今,每隔数万年左右,地球上的气温就会经历一次温暖期与冰河期的循环。根据地质学上的资料,在80万年内就发生了30次以上。两次冰河时期之间,地球的气温较暖和,称为间冰期。因此,地球的气候是以缓慢的速度逐渐的变化,并非一成不变的。 其中最著名的,时间较久四次冰河时期,其名称列于下: 鄱阳冰期 137-150万年前 大姑冰期 105-120万年前 庐山冰期 10-32万年前 大理冰期 1-11万年前 冰河时期来临时,会使得全球气温下降,每次冰河时期,南极的温度会比现在的温度下降摄氏约11度左右。由于大量的海水结冰,因此会使海平面缩小,陆地面积扩张。同时热带与亚热带的面积也会缩小。 地球的气候不断重复冰期与暖期的循环,严寒的冰期大约持续10万年后就会出现1万年的暖期。目前地球正处于暖期,并已经持续了大约1.5万年。现阶段的暖期与以前最大不同就是目前处于忽冷忽热的跳跃期。因此,科学家认为,根据跳跃的非线性规则来分析,并用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人类没有理由忽视全球可能突然变冷的警告。欧洲可能将是地球上最先变冷的地区。 冰河时期(Ice Age)又名冰川期,是指地球在某些年代里陆地和海洋都被冰层覆盖,这些冰封地带比现在受冰封的地域广阔得多。在冰河时期,冰层覆盖了世界上大片土地,这些地区的气候非常寒冷;海洋里有很多冰块,地面也凝结了厚厚的冰。同时,由于较多水分储在冰块中,各地的海平面便较低了。 在称为前寒武纪(6亿年前)和奥陶纪(约4.5亿年前)末的两个地质时期,冰河时期可能曾数度出现。我们仍可以在今天的撒哈拉沙漠里看见奥陶纪冰河时期的遗迹――广大地区的石头上有被磨刮的痕迹,那是冰块经过时留下的。科学家们认定,地球在历史上曾出现了8个冰河期和8个温暖期。 冰河时期,在欧洲、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很多地方都有大片冰雪覆盖,而现在的冰帽和冰层就是那时剩下来的。冰层的移动改变了陆地。冰层把大片的岩石刮光,刮下来的石屑就堆积在冰层边缘,称为冰碛。到了天气较暖的时期,冰雪融化,冰层范围缩小,冰碛就留在地上,由冰层融化所流下来的水带到其他地方。曾由冰覆盖的山和盆地形成了很多新湖泊和新河道。 另外,有科学家预测,地球的下一次冰河时期会最早出现在1.5万年以后,而前提是人类活动在此期间对地球没有造成严重影响。 冰河时期,指的是地表上有大范围的陆地都被冰河覆盖住的时期。在过去地球的生命历史中,冰河期反覆地出现;至少在距今80万年内,地球就已经发生过30几次的冰河时期。 地球冰河时期有多冷? 其实听起来有点令人惊讶。冰河时期在十万年内气温可能只降低了摄氏四、五度而已。但是注意喔~这只是个全球的「平均」数字而已。冰河时期来临时,极地的冰帽扩张,而副热带地区的分布会向著赤道移动。在某些地区例如海岸地区因为海洋的调节、或是终年日照强烈的赤道地区,温度变化可能较小;但在某些地区例如内陆、沙漠地区或具有其他特殊地形、环境的区域,温度的下降就十分地明显。 生物能生存吗? 温度的下降,改变了地表的植物相,也更间接或直接地改变了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得许多动物面临灭亡或被迫迁移。当然,能够适应改变后的环境的物种,就会幸存下来。 上次是何时? 冰河时期来临时,温度的降低是缓慢渐进的。最近一次的冰河期发生在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前,据科学家研究结果显示,当时的气候寒冷,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陆地覆盖在240公尺厚的冰层之下。 地球有冰河时期,有没有「炎热时期」? 冰河时期过后到下次冰河时期再度来临之间,为「间冰期」;间冰期气候温暖,像目前的地球就是处於间冰期。除了冰河时期和间冰期之外,并没有第三种温度特别高的炎热时期。 冰河时期的冰不是直接在海洋结冰,是陆地上冰川扩大, 大量的冰停留在陆地, 不容易回到海里, 海洋水体减少, 海水面因而下降. 全球四个主要冰河期(Ice age) 国外冰期名称 中国冰期名称 距今发生年代(万年) 地质年代 古萨(Guniz)冰期 鄱阳冰期 137-150 侏罗纪末 民德(Mindel)冰期 大姑冰期 105-120 白垩纪 里斯(Riss)冰期 庐山冰期 10-32 第三纪渐新世 沃姆(Wurm)冰期 大理冰期 1-11 第四纪更新世 测有个40万年的变化周期,却不曾观测到。因此,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认为:Kirkby等人的宇宙线理论虽具争议性,但还不算太疯狂,值得好好研究 冰河时期(ice ages),是因袭击地球的宇宙线(cosmic rays)总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吗?根据研究,宇宙线的影响力是作用在云层上,而后才导致地球气候巨变。研究从深海沈积物中的铍-10含量变化,而铍-10是宇宙线撞击地球大气层中的空气分子时所产生的,故从铍-10的含量可推及宇宙射线通量。他们认为这些资料显示宇宙线通量与冰河时期循环周期似有关联。 宇宙线通量愈多时,云量似乎有增加的趋势,且气候也较冷;反之,宇宙线通量少时,云量也少,气候因而变得较温暖。当初这些科学家认为:太阳风(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流)的强度改变时,就会导致宇宙线通量的变化。 除了太阳风的强度变化外(影响尺度为10~1000年),又再加入两项可能导致宇宙线通量产生变化的新机制:一为地球磁场变化(影响尺度为100~10000年),一为来自太阳系以外的粒子流(影响尺度为1000万年以上)。 其中,地球磁场变化一项,即为地磁机制的轨道调整(orbital modulation of the geodynamo),也就是说:地球磁场的方向与强度会随时间产生某些变化;这种变化新近才经由测量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而发现,这种改变在Kirkby等人长达22万年的铍-10资料中也有呈现出来,而在阿拉伯半岛阿曼北部和欧洲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脉中发现的石笋,也证实了这种情形确实存在。左方上图为22万年间,深海沈积物中铍-10含量变化(红线,即为宇宙线通量变化GCR)随时间改变的状况,蓝色横现代表现在的全球平均气温,线以上的区域表示气候比现在温暖,线以下区域表示比现在寒冷。左方下图则为用各种方式测量出的地磁变化,红线仍为铍-10的资料,可见有相当一致的趋势。 目前公认标准的冰河时期循环周期成因的「日晒理论(insolation model of glacial cycles)」,是塞尔维亚天文物理学家Milutin Milankovitch於1912年提出:冰河时期是因抵达地球的太阳光量变化所致,而引起太阳光量变化的主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形状有一周期性的平缓变化。不过,日晒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史前气候约41000年的变化周期,但却不能解释现在有观测到的10万年气候变化周期;此外,这个理论还预测有个40万年的变化周期,却不曾观测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