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洞群是什么东西?用来干吗的?

2.下雨多大以上算是暴雨?

3.神舟一号到七号的发射时间,特点及资料出处

4.气象作文

5.1960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上海风云科技_上海风云气象仪器有限公司

有关中国航天事业的资料

我来答有奖励

热心网友

2013-03-21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完成了21个小时的空间科学试验后,于21日3时41分成功着陆。“神舟”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成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成功的日期1999年11月21日,离这一年结束的日子只有一个月零9天。在7年时间里每天数着日历倒计时过日子的航天人中,许多人只想好好地睡上一觉。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对很多人来讲,也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奢望。在新的战鼓声中,“神舟二号”又开始起步了。正在驾驶隆隆天车挺进太空的中国航天人,必须为一个民族的理想去争分夺秒!

不久,第二艘飞船“神舟二号”被制造出来,它的性能比“神舟一号”更加先进,保证安全与维持生命系统的设备安装的也更加充分。

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与“神舟”一号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紧接着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的升空,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次预演,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还面临载人航天发射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发射场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30℃,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且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神舟”四号飞船最后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受住了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飞行试验考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我国航天专家梁思礼院士表示,虽然“神舟”飞船的研制、发射比美、俄晚一些,但我国研制飞船的起点更高。“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飞行器,是今后天地往返运输的优良工具。

10月6日,美联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在即将发射载人飞船前,中国宣布最快在3年内把探月卫星送入月球轨道。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今年3月开始启动,目前进展顺利。另悉,若一切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可能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9时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全世界的人们在这一天都看到中国人杨利伟在太空中飞翔。从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间飘动的旗帜中开始有了中国的五星红旗。那艘承载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划开了中国一个崭新的航天时代。

公元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在起飞21小时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空旷的草原上。太空中没有中国人足迹的历史到此结束

2005年10月12日,中国再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

这是神舟飞船第七次飞入太空,也是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

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按照,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

查看全部39个回答

恩知艺考_航空航天专业排名_专注艺考「老品牌」

航空航天专业排名就选恩知教育!现推出"走进央台,首都培训"活动!钻研应试,通过率高!担心航空航天专业排名?名校名师1对1,圆重点大学梦!全国连锁艺考培训,就近入学,家长放心!

恩知(北京)教育科技..广告?

最新招聘信息-山香教育全程协议班通过率高!

最新招聘信息面试礼仪+面试流程+面试技巧,说课+试讲+答辩+技能。山香名师全面覆盖,预约试听,协议班不过退费!

杭州山香文化艺术策..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遥控飞机什么牌子好?京东玩具乐器,见证成长。

遥控飞机什么牌子好-京东玩具乐器,耐摔材质,操作简单,创意无限,妙不可言,成长快人一步!

572020-05-03

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资料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的去钻研。 1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此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发射,并成功对接。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中国于1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 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中国发展航天事业贯彻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百度百科-中国航天事业

145 浏览247862019-07-18

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

近年,最大力宣传,最突出的就是航天事业,从第一次载人航天,到第一次太空行走到接下来的嫦娥奔月,打算开发利用月球,我国还研制发射了各种型号的卫星,如气象卫星,北斗系列导航卫星,对地观察遥感卫星等。2003年起,我国多次进行载人航天实验,杨利伟成为第一个飞入太空的中国人,霍志刚成为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中国人。

29 浏览5212020-03-18

关于中国航天成就的资料

1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升空。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号搭载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三名航天员升空。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目的主要是实现下一步的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了高精度成像。 扩展资料 中国航天史是从1956年二月开始的,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1956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部长赵小津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前向媒体表示,“嫦娥一号”的发射窗口预留了35分钟,在这35分钟内都可以发射。但在最后一分钟发射与在第一分钟发射相比,相比卫星燃料将要损失120公斤, 这对总共只有1200公斤燃料的“嫦娥一号”是很大的损失,将直接影响其工作时间和工作寿命。如果由于特殊原因在这35分钟内不能正常发射,就只能取消发射,推迟到第二年重新确定发射窗口。 百度百科-中国航天史

731 浏览182132019-09-26

中国航天事业的资料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主要航天国家相继制定或调整航天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航天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中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迄今已整整走过五十年光辉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航天事业,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贯主张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支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种活动,积极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不断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已确立了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更高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推进航天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自2000年中国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又取得长足进展。为增进世人对过去五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了解,这里就有关情况作些介绍和说明。 一、发展宗旨与原则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贯彻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则是: ——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满足国家需求,体现国家意志。中国将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强国兴邦的战略举措,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航天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航天事业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基点。根据国情和需求,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有限目标,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航天科技对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与支撑作用。加强战略筹划,统筹规划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以航天科技进步为先导,带动高技术和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保护空间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空间。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支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项活动,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空间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二、过去五年的进展 2001年至2005年,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制和试验基地,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航天科技基础能力显著提高;空间技术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空间应用体系初步形成,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应用效益显著提高;空间科学实验与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空间技术 1.人造地球卫星。过去五年,自主研制并发射22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在已初步形成的四个卫星系列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六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地球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此外,海洋卫星系列即将形成,构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正在加紧实施。一批新型高性能卫星有效载荷研制成功。各种应用卫星初步投入业务运行,其中“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业务气象卫星系列。地球静止轨道大型卫星公用平台的各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大容量通信广播卫星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微小卫星研制及应用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2.运载火箭。过去五年,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24次发射成功,运载火箭主要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明显提高。自1996年10月至2005年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46次发射成功。新一代运载火箭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120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研制进展顺利。 3.航天器发射场。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建设取得新进展,提高了综合试验和发射能力,多次完成各种运载火箭、各类人造卫星、无人试验飞船和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 4.航天测控。航天测控网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和拓宽,多次为各种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无人试验飞船和载人飞船的发射、在轨运行和返回着陆提供测控支持。 5.载人航天。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之后又成功发射三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发射并回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取得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突破了载人航天基本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两人五天”的载人航天飞行,首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又一个重大成就。 6.深空探测。开展了绕月探测工程的预先研究和工程实施,取得重要进展。 空间应用 1.卫星遥感。卫星遥感应用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应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应用系统的技术水平和业务化运行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设和完善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卫星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和许多省市的卫星遥感应用及论证机构。光学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积累形成覆盖范围广、时间序列长的多波段卫星对地观测数据,提供多种遥感产品和服务。在一些重要领域,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已投入业务化运行,特别是在气象、地矿、测绘、农业、林业、土地、水利、海洋、环保、减灾、交通、区域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土大调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2.卫星通信广播。卫星通信广播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应用产业已初步形成。截至2005年底,中国拥有国际、国内通信广播地球站80多座,全国共有卫星广播电视上行站34座,国内几十个部门和若干大型企业共建立了100多个卫星专用通信网,各类甚小口径终端站达5万多个。卫星广播电视业务的开展与应用,提高了全国广播电视,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范围和覆盖质量,卫星通信广播技术在“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村村通电话”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卫星远程教育宽带网和卫星远程医疗网初具规模。中国作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成员国,已建成覆盖全球的海事卫星通信网络,跨入了国际移动卫星通信应用领域的先进行列。 3.卫星导航定位。通过“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利用国内外导航定位卫星,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服务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卫星导航定位的应用范围和行业不断扩展,全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规模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基础测绘、工程勘测、调查、地震监测、气象探测和海洋勘测等领域。 空间科学 1.日地空间探测。与欧洲空间局合作实施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协同欧洲空间局的四颗空间探测卫星,首次实现世界上对地球空间的六点同步联合探测,获得重要的探测数据。开展了月球和太阳系探测的预先研究。 2.微重力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观测。利用“神舟”号飞船和返回式卫星,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微重力科学等领域的多项实验研究,进行了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探索和高能空间天文观测,取得重要成果。 3.空间环境研究。开展了对空间环境监测和预报研究;在空间碎片的观测、减缓和预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具备对空间环境试验性的预报能力。 三、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2006年,中国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发展航天事业置于重要地位。根据上述两个规划纲要,中国制定了新的航天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及稍长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这一发展规划,国家将启动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以及一批重点领域的优先项目,加强基础研究,超前部署和发展航天领域的若干前沿技术,加快航天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发展目标 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显提高;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 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 主要任务 ——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最终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4吨;全面完成120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提高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发射适应性。 ——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研制、发射新型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地球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开展立体测图卫星等新型遥感卫星关键技术研究。初步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多谱段、不同分辨率、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体系,实现对陆地、大气、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 ——统筹发展卫星遥感地面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并完善现有遥感卫星地面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级的遥感卫星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等定量化应用的支撑设施,初步实现社会公益服务领域的遥感数据共享;建立卫星环境应用机构和卫星减灾应用机构,形成若干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在卫星遥感主要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研制并发射长寿命、高可靠、大容量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电视直播卫星;发展卫星直播、宽带多媒体、卫星应急通信、公益性通信广播等技术。继续发展和完善卫星通信广播的普遍服务功能,增加卫星通信领域的增值服务业务。积极推进卫星通信广播的商业化进程,扩大通信广播卫星及应用的产业规模。 ——完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系统,启动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卫星导航、定位与授时的自主应用技术和产品,建立规范的、与卫星导航定位相关的位置服务支撑系统、大众化应用系列终端,扩展应用领域和市场。 ——研制并发射新技术试验卫星,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新设备的空间飞行验证,提高自主研发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 ——研制并发射“育种”卫星,推进空间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的结合,扩大空间技术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应用。 ——研制空间望远镜、新型返回式科学卫星等卫星;开展空间天文、空间物理、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加强对空间环境与空间碎片的监测能力,初步建立空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载人航天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工作。 ——实现绕月探测,突破月球探测基本技术,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主要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月球的探测研究;开展月球探测工程的后期工作。 ——提高航天发射场综合试验能力和效益,进一步优化航天发射场布局,提高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 ——进一步提高航天测控网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扩大测控覆盖率,具备初步满足深空探测需求的测控能力。 四、发展政策与措施 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个领域,推动航天科技自主创新,促进航天活动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证航天活动有序、规范、健康发展,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主要政策与措施包括: ——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各种航天活动。优先安排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的发展,适度发展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积极支持空间科学探索。 ——集中力量实施重大航天科技工程,加强基础研究,超前部署前沿技术。集中优势力量,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集成,实现航天科技的重点跨越。通过加强航天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若干前沿技术的超前研究,提高航天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 ——加强空间应用,推进航天产业化进程。加强空间应用技术的开发,推进共享,扩大业务应用。以通信卫星和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运载火箭为重点,积极构建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加强空间技术的推广转移和二次开发,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重视航天科技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航天器、运载火箭研制、生产、试验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航天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加强信息化工作、知识产权工作和航天标准化工作。 ——推进航天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航天科技工业改革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国际一流的大型宇航企业。积极构建以航天科技企业和国家科研机构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航天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航天活动的科学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创新科学管理的体制机制,强化质量、效益观念,运用系统工程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系统质量,降低系统风险,提高综合效益。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研究制定航天活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航天产业政策,指导和规范各项航天活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营造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保障航天活动的经费投入。中国将继续加大航天投入,同时鼓励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投资体系,保持航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航天活动。鼓励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商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在国家航天政策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航天活动,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卫星经营企业和应用部门优先选用国产卫星和卫星应用产品。 ——加强航天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注重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特别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普及航天知识,宣传航天文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航天事业。 中国不断加强对航天活动的管理和宏观指导。中国国家航天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民用航天管理及国际空间合作的机构,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认为,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国都享有自由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及其天体的平等权利;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有助于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发展,应有助于各国人民友好合作。 国际空间合作应遵循联合国《关于开展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国际合作,促进所有国家的和利益,并特别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的宣言》(《国际空间合作宣言》)中提出的基本原则。中国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加强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本政策 中国在开展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中,取以下基本政策: ——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统筹考虑合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开展积极、务实的国

风洞群是什么东西?用来干吗的?

107次

1 长征一号 10.4.24 酒泉 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 近地 1 成功

2 长征一号 11.3.3 酒泉 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2(停止使用) 成功,入轨第7天开始正常工作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3.9.18 酒泉 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1 失败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4.7.12 酒泉 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2 失败

3 长征二号 14.11.5 酒泉 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0-1 失败,火箭起飞后爆炸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5.7.26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3 中国首颗超过1吨的卫星 成功

4 长征二号 15.11.26 酒泉 第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0-2 成功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5.12.16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4 成功

风暴一号 16.8.30 酒泉 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 近地 5 成功

5 长征二号 16.12.7 酒泉 第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0-3 成功

6 长征二号 18.1.26 酒泉 第3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停止使用) FSW-0-4 成功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7.28 酒泉 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 近地 6 失败,未入轨

未计入 风暴一号 1981.9.20 酒泉 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 近地 7(停止使用) 首次一箭三星成功 成功

7 长征二号丙 1982.9.9 酒泉 第4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0-5 成功

8 长征二号丙 1983.8.19 酒泉 第5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0-6 成功

9 长征三号 .1.29 西昌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01 同步 1 东方红二号首发 失败,发动机未能二次点火

10 长征三号 .4.8 西昌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02 同步 2 成功

11 长征二号丙 .9.12 酒泉 第6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0-7 成功

12 长征二号丙 1985.10.21 酒泉 第7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 FSW-0-8 成功

13 长征三号 1986.2.1 西昌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3 成功

14 长征二号丙 1986.10.6 酒泉 第8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5 FSW-0-9 成功

15 长征二号丙 1987.8.5 酒泉 第9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6 FSW-0-10 成功

16 长征二号丙 1987.9.9 酒泉 第10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7 FSW-1-1 成功

17 长征三号 1988.3.7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1 同步 4 东方红二号甲首发 成功

18 长征二号丙 1988.8.5 酒泉 第1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8 FSW-1-2 成功

19 长征四号甲 1988.9.7 太原 风云一号A星 太阳 1 中国首颗气象卫星 成功

20 长征三号 1988.12.22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2 同步 5 成功

21 长征三号 1990.2.4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3 同步 6 成功

22 长征三号 1990.4.7 西昌 亚洲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7 外星1 成功

23 长征二号捆 1990.7.16 西昌 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澳星模拟星 近地 1 外星2、3 部分成功,澳星模拟星未入轨

24 长征四号甲 1990.9.3 太原 风云一号B星、大气一号甲、大气一号乙 太阳 2(停止使用) 成功

25 长征二号丙 1990.10.5 酒泉 第1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9 FSW-1-3 成功

26 长征三号 1991.12.28 西昌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04 同步 8 部分成功,星未入轨

未计入 长征二号捆 1992.3.22 西昌 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 同步 外星4 未发射,紧急关机,卫星无恙

27 长征二号丁 1992.8.9 酒泉 第13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 FSW-2-1 成功

28 长征二号捆 1992.8.14 西昌 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 同步 2 外星4 成功

29 长征二号丙 1992.10.6 酒泉 第14颗返回式卫星、瑞典弗利亚科学卫星 近地 10 FSW-1-4、外星5 成功

30 长征二号捆 1992.12.21 酒泉 澳普图斯B2通信卫星 同步 3 外星失败 失败,卫星爆炸

31 长征二号丙 1993.10.8 酒泉 第15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11 FSW-1-5 部分成功,卫星未返回

32 长征三号甲 1994.2.8 西昌 实践四号科学卫星(模拟星)、夸父一号 同转 1 成功

33 长征二号丁 1994.7.3 酒泉 第16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 FSW-2-2 成功

34 长征三号 1994.7.21 西昌 亚太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9 外星6 成功

35 长征二号捆 1994.8.28 西昌 澳普图斯B3通信卫星 同步 4 外星7 成功

36 长征三号甲 1994.11.30 西昌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同步 2 东方红三号首发 部分成功,卫星未能定点

37 长征二号捆 1995.1.26 西昌 亚太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5 外星失败 失败,火箭爆炸

38 长征二号捆 1995.11.28 西昌 亚洲二号通信卫星 同步 6 外星8 成功

39 长征二号捆 1995.12.28 西昌 艾科斯达通信卫星 同步 7 外星9 成功

40 长征三号乙 1996.2.15 西昌 国际708通信卫星 同步 1 外星失败 失败,火箭起飞后坠地

41 长征三号 1996.7.3 西昌 亚太一号A通信卫星 同步 10 外星10 成功

42 长征三号 1996.8.18 西昌 中星7号通信卫星 同步 11 失败,未进入轨道

43 长征二号丁 1996.10.20 酒泉 第17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3 FSW-2-3 成功

44 长征三号甲 19.5.12 西昌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同步 3 成功

45 长征三号 19.6.10 西昌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A星 同步 12 中国首颗静止气象卫星 成功

46 长征三号乙 19.8.20 西昌 马部海通信卫星 同步 2 外星11 成功

47 长征二号丙SD19.9.1 太原 铱星模拟星(双星) 近地 12 外星12、13 成功

48 长征三号乙 19.10.17 酒泉 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 同步 3 外星14 成功

49 长征二号丙SD19.12.8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3 外星15、16 成功

50 长征二号丙SD1998.3.26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4 外星17、18 成功

51 长征二号丙SD1998.5.2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5 外星19、20 成功

52 长征三号乙 1998.5.30 西昌 中卫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4 美国制造 成功

53 长征三号乙 1998.7.18 西昌 鑫诺一号通信卫星 同步 5 法国制造 成功

54 长征二号丙SD1998.8.20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6 外星21、22 成功

55 长征二号丙SD1998.12.19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7 外星23、24 成功

56 长征四号乙 1999.5.10 太原 风云一号C星、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 太阳 1 成功

57 长征二号丙SD1999.6.12 太原 铱星(双星) 近地 18 外星25、26 成功

58 长征四号乙 1999.10.14 太原 一号01星 太阳 2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

59 长征二号F 1999.11.20 酒泉 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 近地 1 成功

60 长征三号乙 2000.1.26 西昌 中星22号 同步 6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

61 长征三号 2000.6.25 西昌 风云二号B星 同步 13 成功

62 长征四号乙 2000.9.1 太原 二号01星 太阳 3 成功

63 长征三号甲 2000.10.31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A 同步 4 成功

64 长征三号甲 2000.12.21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B 同步 5 成功

65 长征二号F 2001.1.10 酒泉 神舟二号无人试验飞船 近地 2 成功

66 长征二号F 2002.3.25 酒泉 神舟三号无人飞船 近地 3 成功

67 长征四号乙 2002.05.15 太原 风云一号D星、海洋一号A 太阳 4 首颗海洋水色卫星 成功

68 长征四号乙 2002.10.27 太原 二号02星 太阳 5 成功

69 长征二号F 2002.12.30 酒泉 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近地 4 成功

70 长征三号甲 2003.5.25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C 同步 6 成功

71 长征二号F 2003.10.15 酒泉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近地 5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成功

72 长征四号乙 2003.10.21 太原 一号02星、创新一号 太阳 6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

73 长征二号丁 2003.11.3 酒泉 第18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4 FSW-3-1 成功

74 长征三号甲 2003.11.15 西昌 中星20号 同步 7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

75 长征二号丙SM2003.12.30 西昌 探测一号 超椭圆 19 成功

76 长征二号丙 2004.4.18 西昌 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 近地 20 成功

77 长征二号丙SM2004.7.25 太原 探测二号 超椭圆 21 成功

78 长征二号丙 2004.8.29 酒泉 第19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2 FSW-3-2 成功

79 长征四号乙 2004.9.9 太原 实践六号双星01组 太阳 7 成功

80 长征二号丁 2004.9.27 酒泉 第20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5 FSW-3-3 成功

81 长征三号甲 2004.10.19 西昌 风云二号C星 同步 8 成功

82 长征四号乙 2004.11.6 太原 二号03星 太阳 8 成功

83 长征二号丙 2004.11.18 西昌 试验卫星二号 近地 23 成功

84 长征三号乙 2005.4.13 西昌 亚太六号 同步 7 外星27 成功

85 长征二号丁 2005.7.6 酒泉 实践七号 近地 6 成功

86 长征二号丙 2005.8.2 酒泉 第21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24 FSW-3-4 成功

87 长征二号丁 2005.8.29 酒泉 第22颗返回式卫星 近地 7 FSW-3-5 成功

88 长征二号F 2005.10.12 酒泉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近地 6 成功

89 长征四号乙 2006.4.27 太原 遥感卫星一号 太阳 9 成功

90 长征二号丙 2006.9.9 酒泉 实践八号 近地 25 成功

91 长征三号甲 2006.9.13 西昌 中星22A 同步 9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

92 长征四号乙 2006.10.24 太原 实践六号双星02组 太阳 10 成功

93 长征三号乙 2006.10.29 西昌 鑫诺二号 同步 8 东方红四号首发 部分成功,卫星故障

94 长征三号甲 2006.12.8 西昌 风云二号D星 同步 10 成功

95 长征三号甲 2007.2.3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1D 同步 11 成功,故障抢修成功

96 长征二号丙 2007.4.11 太原 海洋一号B 太阳 26 成功

长征三号甲 2007.4.14 西昌 北斗导航卫星 中高 12 成功

98 长征三号乙 2007.5.14 西昌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同步 9 外星28,东方红四号平台 成功

99 长征二号丁 2007.5.25 酒泉 遥感卫星二号、皮星一号 近地 8 成功

100 长征三号甲 2007.6.1 西昌 鑫诺三号 同步 13 东方红三号平台 成功

101 长征三号乙 2007.7.5 西昌 中星6B 同步 10 法国制造 成功

102 长征四号乙 2007.9.19 太原 一号03星 太阳 11 中国巴西合作研制 成功

103 长征三号甲 2007.10.24 西昌 嫦娥一号! 月球极轨 14 首颗月球探测卫星 成功

104 长征四号丙 2007.11.12 太原 遥感卫星三号 太阳 1 成功

105 长征三号丙 2008.4.25 西昌 天链一号01星 同步 1 首颗中继卫星 成功

106 长征四号丙 2008.5.28 太原 风云三号01星 太阳 2 风云三号首发 成功

107 长征三号乙 2008.6.9 西昌 中星九号 同步 11 法国制造 成功

注: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时,火箭只负责将卫星送至同步转移轨道,故此后若发生意外,仍算作部分成功

1995年前,长二捆发射外国同步卫星时,火箭一般只负责送入近地停泊轨道,此后的工作由卫星发动机或引进的第完成.

下雨多大以上算是暴雨?

1. 风洞群就是某一地区有若干个风洞,就如同“机群”一样。

风洞

风洞,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用以模拟各种飞行器在空中飞行的庞大试验设备。风洞是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摇篮”,所有的飞机、火箭、卫星、导弹、飞船都是被风洞“吹”上天空的。

阳春3月,记者走进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的立式风洞,领略风洞里独特的风景。

置身人造“天空”

秦岭之巅还残雪点点,山脚之下已是桃花吐艳。汽车驶过一段蜿蜒的山路,眼前景象豁然开朗:翠绿的山林间,一座5层高的建筑拔地而起。

“我们到了,这就是亚洲最大的立式风洞。”听到陪同人员介绍,记者感到有些失望,因为眼前的景象与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新建成的立式风洞不算高大,也不显得很威武,甚至不如城市里常见的摩天大楼。

从外表看,与普通房屋唯一不同的是,该建筑身上“背”着一根粗大的铁管。技术人员对记者介绍:“可不能小瞧这铁家伙,它是产生气流的主要通道。”

其实,风洞普通的外表下有着神奇的“心脏”。步入其中,记者发现这片人造“天空”完全是用高科技的成果堆砌而成。

风洞建设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跨专业的系统集成课题,囊括了包括气动力学、材料学、声学等20余个专业领域。整个立式风洞从破土动工到首次通气试验仅用了2年半,创造了中国风洞建设史上的奇迹。

大厅里,螺旋上升的旋梯簇拥着两节巨大的管道,好不壮观!与其说它是试验设备,不如说是风格前卫的建筑艺术品。

一路参观,记者发现该风洞“亮点”多多:实现了两个摄像头同时集试验图像,计算机自动判读处理;率先将世界最先进的中压变频调速技术用于风洞主传动系统控制,电机转速精度提高50%……

负责人介绍说,立式风洞是我国庞大风洞家族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颗新星,目前只有极少数发达国家拥有这种风洞。

感受“风”之神韵

风,来无影去无踪,自由之极。可在基地科研人员的手中,无影无踪无所不在的风被梳理成循规蹈矩、各种强度、各种“形状”的气流。

记者赶得巧,某飞行器模型自由尾旋改进试验正在立式风洞进行。

何谓尾旋?它是指飞机在持续的失速状态下,一面旋转一面急剧下降的现象。在人们尚未彻底了解它之前,尾旋的后果只有一个:机毁人亡。资料显示,1966年至13年,美国因尾旋事故就损失了上百架F-4飞机。

控制中心里,值班员轻启电钮,巨大的电机开始转动。记者不由自主地用双手捂住耳朵,以抵挡将要到来的“惊雷般的怒吼”。可没想到,想象中的巨响没有到来,只有空气穿流的浅唱低吟。30米/秒、50米/秒……风速已到极至,记者站在隔音良好的试验段旁,却没有领略到“大风起兮”的意境。

你知道50米/秒风速是什么概念?胜过飓风!值班员告诉记者,如果把人放在试验段中,可以让你体验被风吹起、乘风飞翔的感觉。

我国首座立式风洞已形成强大的试验能力。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型风洞除可完成现有水平式风洞中的大多数常规试验项目,还能完成飞机尾旋性能评估、返回式卫星及载人飞船回收过程中空气动力稳定性测试等。

资料链接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风洞是英国人于1871年建成的。美国的莱特兄弟于1901年建造了风速12米/秒的风洞,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风洞的大量出现是在20世纪中叶。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拥有低速、高速、超高速以及激波、电弧等风洞。

群山连绵,植被茂密。从外表看,很难想象山里有洞,洞里卧虎藏龙。这些人工开凿的巨大山洞绵延数公里,横贯几座山,构成了目前中国也是亚洲最大的风洞群,包括低速风洞群、高速风洞群和超高速风洞群,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研究试验范围。

2.4米×2.4米的大型风洞,是亚洲最大的跨声速风洞。走进这个世界级的大风洞,只见一枚国产新型导弹模型正在接受严格的气动试验。站在现代化的测试大厅,聆听着滚滚风雷的咆哮,看着试验数据在大屏幕上不断跳动,记者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

风洞试验,简单讲就是依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将飞行器的模型或实物固定在地面人工环境中,人为制造气流流过,以此模拟空中的各种复杂飞行状态,获取试验数据。这是现代飞机、导弹、火箭等武器研制、定型的“必由之路”。

在高速风洞研究所的陈列室里,一排排“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各种新型作战飞机,各种战略、战术导弹的模型,看得人眼花缭乱。研究所负责人告诉记者,空气动力学是航空、航天工业的基础学科。风洞试验作为它的主要研究手段,其水平高低与一个国家的尖端科技、尤其是国防军事实力的强弱紧密相关。

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空气动力试验研究机构。据了解,德国在1907年就成立了“哥廷根空气动力试验院”,并在此后不惜巨资修建了一批低速、高速、超高速和特种风洞,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喷气式飞机、弹道导弹;美国于1915年就成立了国家空气动力研究机构。

新中国从零开始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时,风洞成为制约技术发展的“瓶颈”。当发达国家拥有了高性能的飞机、导弹时,中国自己研制的飞机、设计的导弹只有花大量外汇,拿到别国的风洞去做试验,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而今天,任何先进的导弹、飞机,都可以在中国自己的风洞里拿到出厂的“通行证”。仅去年,中心的高速风洞研究所就先后试验解决了数百个技术问题,吹风试验5次打破历史最高纪录。

风洞人告诉记者,这些先进装备都是从这里的风洞“吹”出去的。他们说,那还只是“当年勇”,此刻我们所在的2.4米×2.4米风洞,是19年12月首次通气试验宣告建成的。在这座大型风洞里,任何导弹、战机的模拟状态都更加接近实际飞行,可获得更为准确的试验数据。目前,我军的新型导弹、战机,都将首先从这里起飞,去精确命中目标、去自由翱翔蓝天。

太空飞船首先在这里遨游“苍穹”

大大小小的“神舟”飞船返回舱模型在记者面前摆了一大片,数一数,足足有100多个。那边还放着今年5月刚刚发射升空的“海洋”一号和“风云”一号卫星模型。

这是在中心的超高速风洞研究所。在宽敞明亮的试验大厅里,该所负责人告诉记者,航天技术是大国地位和国防实力的展示,而所有的航天飞行器,包括“ 神舟”飞船及其逃逸塔、返回舱等,都先要在风洞里“遨游太空”。尤其是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要穿越大气层,受到摩擦产生的高温及风、雨、雷、**响,因而不仅其外型设计要经过“吹风”,其防热材料的选择也需经过多次风洞试验。

记者看到,经过加工制作的“神舟”返回舱模型,被科研人员送进电弧风洞,进行“热环境烧蚀”模拟试验。洞内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气流,将模型外壳的防热材料烧成了明显的“蜂窝”状。技术人员介绍说,返回舱外壳的防热材料不仅要耐高温,而且对其烧蚀后的形状、均匀度等都有苛刻的要求。为选择最佳材料,这里已反复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

矗立在另一边的激波风洞和1.2米×1.2米风洞,也是完成飞船返回舱试验的 “功勋风洞”。激波风洞是国内最大的、可在短时间运行的脉冲型超高速气动力、气动热试验设备,能模拟6~16倍音速的高速飞行器飞行环境,为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提供准确数据。在1.2米×1.2米风洞中,“神舟”飞船、返回舱、逃逸塔等大量模型经历了数千次的气动试验、获取了数万个技术参数。通过反复提取试验数据、多次修改设计方案,才迎来中华“神舟”飞天的辉煌一刻。

4月1日,记者曾在“神舟”飞船着陆场目击“神舟”三号返回舱着陆,亲眼看到悬挂返回舱的90多根伞绳依次排列,没有一点缠绕。现场的专家称,不仅返回舱外壳材料的烧蚀达到最佳状态,着陆姿态也达到了最佳状态,说明飞船的空气动力试验达到了很高水平。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从这洞中飞出的“神舟”四号、“神舟”五号… …也将在茫茫太空写下神奇的篇章。

跻身国民经济主战场

漫步大大小小的风洞群,记者的目光被一座8米×6米、长达237米的庞然大物所吸引———这就是亚洲尺寸最大的低速风洞。这条盘踞在大山沟里的“巨龙” ,曾荣登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金榜。我国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西安仿古塔、成都万人体育馆等著名高层建筑,就是从这里获得“准生证”的。

低速风洞研究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利用空气动力学研究手段,对高层建筑、复杂外形建筑及桥梁等的风载风振现象进行风洞模拟试验,可以为抗风、抗振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据说,对建筑物的第一次“风动”警告来自30多年前的美国。11年,由美国著名桥梁专家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斜拉索桥在强台风中扭曲折断。

19年,中心承接了对红水河铁路桥模型的风洞试验,揭开了我国民用建筑抗风研究第一页,风洞的应用范围自此由单一的军工产品,拓展到广阔的国民经济主战场。

在这里的试验大厅里,摆放着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北京新首都机场候机楼、厦门海沧大桥等许多精巧漂亮的建筑模型。技术人员说,东方明珠塔在设计之初,就在低速风洞中进行了上千次模型吹风试验,并修改了设计。1994年8月,一场强台风袭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许多高层建筑在风中倒塌,而东方明珠塔却安然无恙。北京新首都机场楼经风洞试验后发现,大楼一侧出现负压,修改设计后才破土动工。厦门海沧大桥是厦门市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一座桥,中心对该桥的模型进行了全面气动试验,对设计提出明确修改意见,确保深受台风灾害之苦的厦门人民用上放心桥。

磁悬浮高速列车、新一代中型载货汽车也是从这里启程的。我国的解放牌和东风牌中型载货汽车,造型曾几十年不变,其气动阻力系数比国外同类汽车要高出20%,燃料消耗要多出10%。“八五”期间,东风汽车技术中心与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合作攻关,经4年努力设计出了新车型,其气动阻力和耗油量指数分别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亚洲雄风笑迎新挑战

前些年,对于中国的空气动力研究成就,曾闹过一场颇具戏剧性的“国际误会”———当国际上确认中国已拥有相当水平的空气动力研究设施时,美国人一口咬定是苏联帮着干的,而俄罗斯人则坚信是美国暗中帮的忙。若干年后,他们才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人自力更生创造的奇迹。

20世纪60年代,一群来自北京、沈阳、哈尔滨的知识精英,来到这片深山沟,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如今,这里已建起亚洲最大的风洞群,拥有低速、高速和超高速等各类风洞,具备各种飞机、导弹、卫星、运载火箭及太空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空气动力研究试验能力。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法国宇航院院长奥里维尔博士来此参观后感叹:“我确信,这是一项能使中国走向巨大成功的世界性成就!”

然而,中国风洞人丝毫没有自满。在空气动力中心的几天里,记者发现所有 “风洞人”都在紧张忙碌着。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介绍说,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式武器装备迅速出台亮相,我们的风洞群已难以完全适应新装备发展的需要。因此,一场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正在这里展开。

记者看到,某新型导弹在经过改进的风洞环境中,正进行新一轮的试验。它要经过风、雨、雷、电、火、沙等各种条件下的严格考验。

一座座风洞,一座座丰碑。近年来,空气动力研究中心靠人才建洞,在建洞中育人,培养出一大批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在这里,记者时时能感受到拼搏者的自豪、奉献者的胸怀和开拓者的蓬勃朝气。

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中国“风洞人”将闯出一片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资料:

://zhidao.baidu/question/26724781.html?si=3

神舟一号到七号的发射时间,特点及资料出处

暴雨

暴雨(torrential rain)

1小时内雨量大于等于16mm,或24小时内的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雨。

我感觉到非常荣幸。我今天比较系统的介绍一下关于暴雨的形成、暴雨引起的灾害以及暴雨怎么去监测、怎么去预测,主要介绍一下这些内容。暴雨是我们国家一个很重要的灾害,尤其是在长江流域,或者讲整个的淮河以南地区,当然黄河也曾经发生过很大的洪涝。所以总体上来讲。暴雨是我们国家主要的一个气象灾害。了解暴雨、研究暴雨是刻不容缓的一个任务。现在我们主要是用雷达和卫星来观测和预报暴雨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但到以后,大体上到2025年的时候,我们的数值模式的分辨就一公里。一公里什么概念呢?我们北京这个区域,我们一个点到一个点距离只有一公里。我刚才讲了,我们现在一个测站到一个测站的距离是多少呢?是二百到三百公里,我们到了2025年,我讲的等于我们一个点和一个点的观测的距离只有一公里。也就是说,这个街道到那个街道它之间有什么差别?我都可以在计算机里面算出来。我们今后可以做三十天的预报,一公里什么概念?就相当于我们从这个卫星上面去看地面,这个地面上的地形就清晰到这个程度,这就叫一公里。如果是看北京,可以把北京的街道的分布基本上都能看出来。

所以再过二十年,整个的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科学技术的水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电子学科的发展以及我们气象科学本身的发展,将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预报水平,三天里边的预报大概正确率绝对不会低于90%。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想我们的气象科学和现在比,就像我们现在和二三十年以前比一样,有一个面貌全新的一个概念。我想我的讲座就讲完了,谢谢大家!

《暴 雨》 (全文)

我今天有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暴雨,我感觉到非常荣幸。我今天比较系统的介绍一下关于暴雨的形成、暴雨它引起的灾害、以及暴雨怎么去监测、怎么去预测,主要介绍一下这些内容。暴雨是我们国家一个很重要的灾害,尤其是在长江流域。或者讲整个的我们国家淮河以南地区,当然黄河也曾经发生过很大的洪涝。所以总体上来讲暴雨是我们国家主要的一个气象灾害,那么大家都很关注2003年汛期,在淮河流域再一次发生了洪涝,那么这张图就是由我们国家自己研制的“风云2号”气象卫星所发布的卫星云图,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淮河流域的上空,长时间的一直维持了一条云带。

那么譬如说,我们在1998年,由于洪涝在长江流域,整个造成我们国家三千多亿人民币的损失。有一千多个人,在这次洪涝里边丧失了生命。因此洪涝灾害和旱灾不一样,洪涝灾害就像我们一个人急一样,它会引起人民生命财产的突然之间的损失。而旱灾一般来讲就像我们的慢,它影响的时间很长。同样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但主要的就是在经济上、尤其是农业生产。所以从这一个表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整个的因为气象灾害所受到的损失越来越大。随着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增大。所以这一点上面来讲是很显然的。

我们同样也是洪涝的灾害,譬如说在2001年8月5号到10号在上海有一次热带气旋的影响,造成大的暴雨,整个上海就灌了水。那么像这样的灾害,如果在二十年以前大家知道,就是几条被子湿掉了。但是到了今天,我们每个家里面都是各种各样家电都有,要被水里一泡,那损失可大了。那么工厂里边同样的,现在工厂的设备和几十年以前工厂设备那是完全不能比。所以随着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暴雨的灾害,我们整个经济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那么这个图就是由于淮河流域的洪涝造成的水灾,我们可以看到农村里边淹水的情况。

那么现在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暴雨预报,因为洪涝我们要取措施去预防,1998年的洪涝对三峡水库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此我们能不能把暴雨预报做好,对确保三峡水库建设的安全是重要的。在这个过程里边,我们中国气象局在确保三峡水库安全度过洪涝的这个时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基本上确保了整个的三峡水库在洪涝期间气象的预报,气象的保障。譬如说到了洪涝的后期,那个时候三峡水库已经由于土坝,就是泥土做的坝,长期的泡在水里边,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再有一次超过五十毫米的大雨的话,那么三峡水库里边所有的机械设备全部要撤离。人员要撤离,要确保机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那么这个时候长江三峡的总公司就要求中国气象局要给出正确的预报,在后期有没有可能再发生一次超过五十毫米的暴雨?如果要发生一次超过五十毫米的暴雨,这些人员设备全部要撤离三峡的工地。那么国家气象中心正确地预报降水不会超过五十毫米,因此整个的工程没有能够停下来。如果把这个整个的装备人员撤离三峡水库,大概估计工程的进度要延缓一年。所以气象保障,尤其是暴雨预报、灾害的预报,对确保我们国家重大的工程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暴雨预报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暴雨预报主要是有两个最困难的地方,第一个暴雨它突发性强,大家知道,夏天我们看到了西面有一点很大的这种乌黑黑的云上来。不要很长的时间就可以下很大的雨,这种就是我们讲暴雨它的突发性。而且尤其在梅雨期间那是经常发生,因此暴雨它的突发多发给我们预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暴雨的面积通常来讲是比较小的。

譬如说我举个例子1998年,1998年的7月21号武汉三天的暴雨,有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88.4毫米。三天的降雨量降在武汉的城市里边的雨水相当于什么呢?我不知道在座的听众有没有去过武汉?武汉市区里边有个叫东湖,三天里边降的水就相当于1.5倍东湖的涌水量,就倒在武汉的城市的上空。那么这样子一定会造成武汉城市里边的积水造成灾害,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如何去预报这个暴雨它是一个非常难的地方。尤其是它的转折,关键的时刻,特别难。什么时候发生?它发生在什么地方?它的强度有多大?这一点在我们气象上来讲,在气象预报上来讲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

第二个暴雨预报它一定是在某种大的大气环流,也就是我们大气里边运动的总的状态的背景下面发生的。尤其是大家一定经常会听到,如果关心气象预报的话,一定会经常听到所谓的负热带高压。负热带高压也就是夏天控制我们东南沿海的一个高压带,这个高压对我们整个的它的东面的气流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负热带高压的西面,一定是偏南气流。而这个偏南气流就把海上的大量暖湿的空气从南面就带到了北面,因此这个负热带高压的变动,可以使得我们的水气就直接的从南面华南一直送到长江流域。这个就造成了北面的冷空气过来,南面的暖湿空气北上。冷暖空气一碰撞,它就产生了很强的对流。那么暖的空气过来,冷的就向下走,暖的就向上走。这样暖空气拼命就向上走,一向上走它又暖又湿。因此向上走的过程里面呢,它就冷却变成为降水,然后掉下来。所以这个过程整个来讲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动力学、物理学、和热力学方面的一个问题。所以这个暴雨预报,它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地方。那么要想做好暴雨预报,首先要做好监测。因此如我们能够提高暴雨预报的能力,实际上对我们整个国家防灾减灾总体能力上来讲是提高了一步。那么到底我们怎么去做好暴雨的监测?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我想下面呢,就我们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什么程度,我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我首先讲一下暴雨是怎么形成的?暴雨我们通常来讲有三种,一种我刚才讲的梅雨锋暴雨。第二个就是台风,或者比台风强度低一些的,我们就叫做热带气旋。第三种,我们夏天经常会遇到的对流引起的暴雨。所以我们大体上我们把暴雨分成这样三种类型。那么暴雨怎么会形成?它最主要的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你要形成暴雨一定要有足够的水气。第二个你有了足够的水气,这个水气怎么从下面送到上面去?所以一定要有上升运动。也就是这个水气一定要向上面爬。大家知道,我们大气低层温度比较高,越到高层温度越低。那么大家知道,从来没有说是开了玻璃窗来乘飞机的。为什么?因为飞机飞到高空的时候,玻璃窗外面是零下几十度。所以飞机在高空里面飞的话,一定是密封的。它一定要确保飞机里边,达到我们人体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当我们暖湿的空气爬升上去的时候,它一遇到冷马上就凝结成水滴。如果这个水滴大于我们的上升运动,造成的这样的一个托的力量,那么这个水滴它就会掉下来,所以这样子就形成了暴雨。所以我们讲第二个条件,一定要有很强的上升运动。第三个条件,就是稳定。什么叫稳定?我刚才讲了,如果我们暖的空气在下面,冷的空气在上面。大家都知道,冷的空气它的比重就大,而暖的空气比重就小。因此暖的空气它一定会升上来,而冷的空气就下来。这样子就在大气里边就引起翻腾,冷的要下来,暖的要上去。这引起一翻腾以后它就造成了很强的上升运动,因为暖空气要爬上去,冷空气要下来暖空气上去。这个暖空气一上去以后它就造成了我刚才讲的,遇到冷以后它就会凝结。凝结以后就变成水滴,它就掉下来变成雨。

所以暴雨形成一定是有这三个条件:第一个有丰富的水气。既然是暴雨,那就是雨量很大。那么我刚才讲了,1998年7月21号在武汉引起这么大的暴雨,有1.5倍东湖的水量从空中掉下来。那你可想而知它的水气有多大、多丰富。第二个它一定要很强的上升运动。那么我们想想看,它在三天时间里边把1.5倍的这个东湖的水要托到空中,那你想像看它要多大的力量。第三个你要造成第二个条件,大气里边一定是非常地不稳定。也就是冷的空气拼命向下走,而暖的空气拼命向上走。就造成很大的翻腾,这样就像我们水里一样,我们大家知道烧开水要开的时候,下面的水泡泡一定翻上来。你到水烧滚的时候,也就是到了摄氏一百度的时候,那整个水泡泡都翻上来。这个和大气运动是类似的,如果你底下很热,你就必然的是热的空气拼命朝上跑。而上面的空气冷,下面的空气热。热的空气拼命朝上跑,冷的空气拼命向下掉。所以这就像水里面烧开水一样,烧开水你仔细看,这个水里边就拼命地在那里翻腾。大气其实也是一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这三个条件是必备的。

第二个台风,比台风强度弱一点的我们就叫热带气旋。那么这两个一个是弱一点的小弟弟,一个是大一点的老大哥。仅仅是这个差距,它在结构上基本上非常地类似。我们现在从我们卫星角度上来讲,我们可以非常正确地观测这个台风。这个就是从卫星上看到的台风,我们可以看,这个台风有非常强地螺旋状的云带。也就是说它的气流从外边卷到里边,这就是台风。卷到里边所以中间有个叫台风眼。蓝的可不是云,恰恰是好天。所以中间有一个台风眼,那么台风眼什么样子的呢?其实老一些的同志很有经验,以前我们家里边有个水缸,我们小孩子小时候都喜欢拿个竹竿,在这个水缸里,“啪”一搅。一搅它就转起来,因为中间会空,水会掉下去。两边的水会竖起来的,这就是和台风一样的。你看这个中间没有水,它掉下去。水就在边上,台风就是这样子。所以台风它是空气里面一个强烈的涡旋,就像我们拿个竹竿在水缸里面搅一搅一样。当然这个不是说上面有个上帝在那儿搅,它就是因为某种大气的条件,使得整个的大气在那里旋转。转得越来越快,到最后它就像我们在水缸里面一个棍子在那里搅拌一样。所以这个台风它的结构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稍微有一点点以前生活经验的同志你同他一讲他很能理解什么叫做台风眼。这个其他地方都降水,这里怎么是好天?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第三种暴雨我很简单的讲一下,就是我们夏天看到的热对流引起的暴雨。也就是我今天非常热,明天稍微有一点点冷空气来,这个地面上非常热的空气就一下子就抬升上去,抬升上去以后凝结就变成了暴雨。而这种暴雨下的时间短,范围小,和我刚才讲的梅雨风暴雨那是完全不可以比拟。所以通常来讲,我们有这样三种暴雨:一种是梅雨锋。那就是在季节过渡的时候,由春季到夏季南方一定经历过这个时期。第二种就是台风引起的暴雨。台风引起的暴雨就是这个台风一来,暴雨就来了。台风一走,暴雨就走了。第三种那我们北京也经常会下,下个长一点两个小时,短一点一下子闪过,那么这种就是热对流引起的暴雨。

那么我下面讲这个暴雨怎么监测?你怎么去看暴雨?我刚才给大家讲了一个现象,讲了一个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暴雨。那么这个暴雨的监测,现在的装备和二三十年以前大不一样。在座的年轻的同志,他没有去过。可能年纪大一点,或许去过气象站。那时候一个气象站也就是一个电线杆上面一个风标,然后几个百叶箱,这就是气象站。现在可大不一样,现在我们气象上的装备从卫星、雷达到计算机。我们常规监测就是全国的124个探空,所谓探空就是一个气球,气球下面吊一个探测气压、温度、湿度的一个仪器设备。气球一放,这个仪器设备就上去了。它就把气压、温度、湿度测下来,然后通过无线电传下来。那么下面接收这个叫探空,那么这个设备可以说已经几十年了。第二个我给大家看的是雷达。我们以前一般的雷达它没有用多普勒雷达的原理,这个我就不深讲了,以前的雷达只能看到云的回波。因为雷达的无线电波发射出去,一碰到云里的水滴它就反射。那么你就接收到,这就是回波。那么这里面有水滴,那么回波就强。说明这个云越厚,也就是里面的水滴就越大。那么以前就是用一般的雷达只能测到这个,多普勒雷达和它的差别在哪里呢?由于用了多普勒的原理,我还可以测到云里面的风是怎么样的?云里面上升气流多强?它是吹的南风还是北风?今后我们发展到极化雷达,双极化雷达,我不但能够测到它的风多强?我还能测到云里边究竟是冰还是水?还是其他的物质?所以现在的手段和二三十年以前比,那是完全不能比。现在的雷达、卫星、还有其他的一系列的手段,都给我们气象预报提供了充分的信息。

我现在重点介绍卫星和多普勒雷达如何去监测我们的暴雨,也就是近代的手段如何去监测暴雨。那么能够监测暴雨一定也能够监测台风、能够监测其他的天气现象。我现在就以这个为例,这就是目前所有的卫星,大体上就是沿着这个轨道走的。气象卫星大体上分两类:一类就是沿了极轨走的,我们叫极轨卫星。另外一类就是同步卫星,它一直在同一个位置上。原因是它转动的速度和我们地球的速度基本上一致,所以它一直在我们这个头顶上不动。而极轨卫星是绕着极地转的,所以气象卫星有这么两种。那么我们国家现在这两种卫星我们国家都有,我们现在有一个叫“风云1号”,有一个叫“风云2号”。那么“风云1号”就是极轨卫星,“风云2号”就是同步卫星。那么我们现在呢,基本上在我们头顶上一直保留了保持着这样两种卫星在那里运转。这就是我讲的,这就是“风云1号”。这就是中国的“风云2号”,所以大体上是这样的。

这一个是用两部、三部多普勒雷达同时观测一个系统计算到的一个流场。这是用雷达观测到的,从雷达观测到的来讲,这是强的回波。这个回波就说明这个是个雨带,这个就是我们用多普勒雷达观测到的风场。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用雷达可以观测到这么细微的结构。这个细微的结构我们用常规的看不到,原因是什么?我刚才给大家看的那个常规的天气,探空站也好、雷达站也好、它本身的间距多少呢?有两百到三百公里。而我们一个暴雨多大呢?通常的范围在一百公里左右,我们大家可以想像,我们就像去捉鱼一样,如果我们鱼网网眼很大,而这个鱼很小,大家想想看,我用大网眼的渔网能不能抓到小鱼?就绝对抓不到的。小鱼一定会在网眼里边漏掉了,我们的观测也是这样的。暴雨只有一百公里,而我这个气象站的间距是两百到三百公里,我怎么能看到它呢?我一个气象站在这里,一个气象站这里,这个暴雨系统就比它小,就在这里漏过去了。如果用两部雷达同时观测,我就可以抓到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要用这样两部、三部雷达去同时观测呢?就是因为我们常规的观测是看不到的,只有这样子看才能看到。

那么暴雨今后会怎么发展?暴雨今后大体上到2025年的时候,我们的数值模式它的水平的分辨就一公里,一公里什么概念呢?我们北京这个区域,我们每一个点,一个点到一个点距离只有一公里。我刚才讲了,我们现在一个测站到一个测站的距离多少呢?是二百到三百公里。我们到了2025年,我们一个点和一个点的观测的距离只有一公里,也就是说,这个街道到那个街道它之间有什么差别?我都可以在计算机里面算出来。在20年以后,我们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地球的静止卫星已经高分辨到什么程度?可以提供五百米时间的分辨只有三十秒钟这样的图像。我们那时候的雷达可以做到双极化的雷达,我不但可以看到风、而且看到云里边是冰还是水、在什么高度都可以看出来。那个时候我们有地球的低轨卫星,通过这个低轨卫星可以给出全球的风场。海上面怎么得到风场?海上你没法去观测,现在我们通过低轨卫星,可以把全球的风场全部给出来。我们可以用空间卫星去观测雷暴,雷暴在什么地方发生?精度可以达到一百米。我们到那个时候,可以通过其他的设备,可以看到整个的大气里边精细的三维风场的结构。我们今后可以做三十天的预报。所以再过二十年,整个的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科学技术的水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电子学科的发展以及我们气象科学本身的发展,将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预报水平,三天里边的预报大概正确率绝对不会低于90%。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想我们的气象科学和现在比,就像我们现在和二三十年以前比一样,有一个面貌全新的一个概念

气象作文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州一号发射成功,成为继美、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迄今为止,我国已先后6次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昨天上午,神州七号航天飞船最后一次船箭地联合检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完成,标志着神七发射进入倒计时。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神舟一号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顺利发射。从发射到返回地球共历时21小时。这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自此以后,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搭载物品: 一是旗类;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技术应用: 神舟一号首次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 神舟二号 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航天飞船在西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神舟二号飞船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此次航天飞船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搭载物品: 25种不同生命形态的19种生物样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水生生物和重要的生命现象与生命过程等5组。 技术应用: 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 神舟三号 提高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发射的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搭载物品: 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十项,四十四件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物品中包括树梅、冷被石竹草、苜蓿草、葛藤等极其耐干旱植物的,这些植物在130天至180天干旱的情况下仍可照样生长,可用于护路、护坡,非常适合在我国大西北生长。科学家试图通过太空环境,培育出更为优良的新品种,使其在西部开发中发挥作用。 技术应用: 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神舟四号 成功绘制载人飞行安全路况图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四次飞行试验。神舟四号返回舱返地后,轨道舱一直在轨运行。该舱内安装了多台空间环境监测设备。 在半年运行中,初步探明飞船运行轨道的空间环境状况,为我国下一步载人飞船的安全出行成功绘制了“安全路况图”。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神舟四号安全返回地面。 搭载物品: 除了大气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备已经参加过此前的飞行试验外,其他的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33件科研设备首次“上天”。 试验标准: 神舟四号飞船是以完全载人的状态进入太空的。 神舟二号和三号飞船已具备了载人条件。在那两次飞行试验中,跟载人有关的功能、指标、数据都经受了真正的发射、太空环境和回收的考验,证明是达标的。神舟四号作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提高了安全性。 试验成就: 神舟四号飞船轨道舱在轨运行半年,初步探明飞船运行轨道的空间环境状况,为我国下一步载人飞船的安全出行成功绘制了“安全路况图”。 技术应用: 两对“细胞太空婚礼”在飞船上举行。 神舟五号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搭载物品: 除航天员杨利伟外,还搭载有中国国旗等旗帜、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台湾的农作物等。 试验项目: 神舟五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神舟六号 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载人飞船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神六与神五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六号创下了多个“第一”:首次多人遨游太空;首次飞行达325万公里;首次全面启动环控生保系统;首次增加火箭安全机构;首次安装了摄像头;首次使用新雷达等等。 搭载物品: 除两名航天员外,共有8类64种搭载物品,其中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用于太空育种实验。另有极地考察时使用过的中国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五环旗、上海世博会会旗等等。 试验项目: 神六飞船两位航天员在飞船内进行了包括穿舱、工效学评价、轨道舱飞船设备操作等系列空间科学试验。 技术应用: 以神舟五号为基础,神舟六号主要技术特点在保持原状的基础上,根据两人多天飞行任务的需要以及个别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长征系列 运载火箭 我国航天器主要包括三类: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和各类卫星。到目前为止,我国共研制了十几种不同类型的长征系列火箭。而我国成功发射的全部神舟系列飞船均由长征2号F运载火箭搭载升空。 长征一号 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运载火箭。1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首次发射,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轨道。长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为300公斤,共进行了两次发射,均获得成功。长征一号的研制成功,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长征二号 是我国研制的一种两级运载火箭。火箭全长31.17米,芯级最大直径3.35米,运载能力在近地轨道时为1800千克。根据发射卫星的需要,长征二号陆续衍生出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进型和发射极轨卫星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其后又研制了长征二号E(又称长二捆)运载火箭,用于发射一般商业卫星。为满足发射神舟号飞船的要求,保证宇航员的安全,我国又在长征二号E的基础上改进了可靠性并增设了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救生系统,从而发展出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专门用来发射神舟号载人飞船。 长征三号 是在长征二号二级火箭上面加了一个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第,所用的液氢液氧发动机可以二次启动,在技术上是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火箭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年长征三号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试验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二号。1985年中国宣布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1990年我国首次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长征四号 长征四号是在风暴一号基础上增加第发动机而成。火箭全长41.901米,芯级最大直径3.35米,运载能力为太阳同步轨道时1500千克。1988年9月7日首次发射,成功地将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送入太阳同步轨道。随后又将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进入轨道。总共进行两次发射,全部成功。 我国在长征四号甲基础上研制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液体运载火箭。火箭全长45.576米,芯级最大直径3.35米,运载能力在太阳同步轨道为2200千克。长征四号乙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的对地观察应用卫星,1999年5月10日,长征四号乙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将风云一号C和实践五号卫星准确送入轨道。 “长征四号丙”是在“长征四号乙”基础上改进的常规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它用了发动机二次启动工作模式。 长征五号 为保证探月工程的顺利进行,中国将用8年左右的时间研制新一代大运力运载火箭,将在2010年前研制出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是进行深空探测的基础,也是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嫦娥工程”二期和三期对月球探测的“落”、“回”两个阶段工作,都需要依靠这种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

1960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蚂蚁搬家晴必雨

大自然是个奇妙的世界,地球上的天气变化无常.我们聪明的祖先,经过五千年的观察、积累,终于编成了成千上万条有关气象的谚语.一次,我在一本关于气象的书上看到这样一条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我将信将疑,是不是蚂蚁忙着搬家,就一定会下雨呢?于是我便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去验证这条谚语.

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在一棵大树下乘凉,正巧发现了一群正在搬家的黑蚂蚁.它们个个脚步匆匆,有的的带着乳白色的蚂蚁卵,有的带着灰褐色的蚂蚁蛹,有的带着老蚁、伤蚁,还有的带着各种各样的食物……我突然想到那句谚语,就静下心来观察验证.我抬头望望高高的蓝天,现在是晴空万里,太阳火辣辣的,毫不留情的把光和热洒向大地,而且天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好奇心驱使我沿着蚂蚁们的队伍去观察,我发现蚂蚁在往高处搬.

过了几个小时,蓝天开始晴转阴.过了一会儿,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久就下起倾盆大雨.这下,我哑口无言了.心里暗暗称赞,小小的蚂蚁啊,你们真是一个会呼吸的晴雨表!

通过了这件事,我懂得了这些谚语都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为我们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自豪.

5月16日,今天我参加了杭州网的小记者活动去了杭州气象局。||| 进了气象局,有个很大的展览厅,里面有3D播放器,只要你戴上特制的眼镜,就觉得东西一下子出现在眼睛前,特别是有很多很多小石头,浮在面前,我抓呀抓,呵呵,都是空的呢。|||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参观演播室知道了天气预报道主持人怎么样主持的。走进演播室,前面有个播报牌,上面写了播报的内容,还有一台电视,从上面你可以看到自己。就象面前有面镜子。一位叔叔说,你们可以上去试一试。我们大家都跃跃欲试。我和他们一起试了试。我因为眼睛近,只好悻悻地离开了。很伤心。||| 其实我一直很想看看天外的星星和太阳是怎么样的。不过参观下来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很大很多望远镜,有个房间是气象局的“头脑”是很多计算机。天气内容就是从这里被叔叔阿姨们整理出来的。||| 看过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看来诸葛亮也懂天气预报呀。||| |||

走进气象台

你们想知道天气预报是如何产生的吗?那就跟我一起走进重庆市气象台吧!

我们首先参观气象局11楼的气象科普馆。这里有人工增雨模拟器风云2号观测仪、城市雷击模拟器地面观测模型, 墙上还有天气预报制作流程图。展馆中央有可供参观者自己动手查阅气象知识的电脑。电脑里的软件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老少皆宜。最令我兴奋的是,亲手感受了**里见到的发报。

气象数据的产生是在17楼。各种气象卫星和气象装置产生的数据就是在这里进行汇总和分析,最后由值班员对外公布。由于天气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所以有时难免会出现“天气乱报“。这里现在可预报14天以内的天气状况。

至于平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节目,是根据气象员的判断报告,经过配音等编辑制作的。参观者在18楼可以亲眼目睹整个气象节目的制作过程。

回家以后,我对气象谚语产生了兴趣,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象诸葛亮那样巧“借”东风!

参观气象台

参观气象台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去参观气象台。我们整齐的排好队,迈着轻盈的步伐奔向目的地。显然,同学们好久都没有这么高兴了,一个个笑容满面,好像去参加盛大的宴会。一路上,阳光洒满了大地,同学们地欢笑声,伴随着脚步声,仿佛在奏一曲美妙的音乐。来到气象站,我一眼看见了一座已脱皮的烂楼房,它里面会有什么呢?怀着好奇的心,我们迫不及待的进入楼房。你别小瞧这座楼房,它虽不高,我们却整整走了七层,只见老师把我们引到一个宽广的大厅,大厅墙壁上的大屏幕中放映着气象观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当初美国成立了第一个气象站,那时设备不先进,经过屡次改进才发明出今天的仪器。每一天晚上的天气预报,都是工作者用汗水换来的。气象台的播音员对气象历史、气候的形成、气温的检测、人类与气候的密切关系做了详细的讲解。我四周张望,发现工作者完全不受我们喧闹的影响,仍辛勤的工作着。不久,简短的影片放完了,我们静悄悄的往外走。楼下有许多有关气象知识的宣传板,我们像沙漠中的饥渴者一样趴在宣传板上,不停地抄着、讨论着:什么是极端天气,雷电天气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太阳黑子的活动……我突然觉得这座房子不是破破烂烂,那些仪器并不是笨笨重重,因为它们是劳动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们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多大的便利呀!天仿佛格外蓝,阳光好像更加灿烂,我已暗下决心,好好学习,长明出更先进的气象仪器给人类造福!真是一次难忘的气象台参观!评语:孩子,你用手中流畅的笔描写出了去气象台参观的所见所闻,并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很好。希望你以此为契机,奋发向上,长大用你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如你所说,为人类发明出更先进的气象仪器给人类造福!太原市小店区水工学校四年二班徐梓涛指导老师岳华

参观气象局

文 / 柠檬草 叙事 类作品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中尽情飘动,舒展着自己纤细的腰肢。迎春花张开了报春的小喇叭,向我们报春。蓝天上,一朵朵柔柔的微云在漂浮。今天,老师带领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气象局,我们高兴极了! 老师带我们绕来绕去,一路上,迎面吹来一阵阵凉爽的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我的衣襟,纯净的,柔柔的,吹得我心都醉了。下午4点25分才到达山顶——气象局。 一位阿姨过来欢迎我们,为我们简略地介绍了一些气象知识。随后,我们上了一个楼梯,又有一位阿姨来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探空仪器”。工作人员通过收到“探空仪器”的数据,由于现在的气象设施先进了,每天的工作人员由4个到了3个。这时,一个叔叔来给我们介绍“地面观测场”,在“地面观测场”上,有“风塔”、“风杯”、“雨量器”、“百叶箱”、“蒸发器”、“集桶”、“风向标”等,都是专门通过地面探测天气的。 通过气象局门口的那些资料,我了解到了许多的气象知识,如闪电的:闪电是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出现同时伴有雷声,也称之为雷电。雷电是雷雨云中放电通道形成的强光现象,闪电有黄白色,金**和紫红色…… 这次参观气象局,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气象知识,我真高兴!

中国航天事业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40多年来,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描绘了古代中国人登天飞行的理想。20世纪70年代,这一美好愿望初步实现了。1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了航天时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形成了一套完全独立的航天科研、生产、发射、运行及管理的综合体系,具备了向各种地球轨道发射各种型号、大小、用途的应用卫星的能力,研制、制造、运行成功科学卫星、多种应用卫星60余颗。从综合能力上看,目前中国在世界航天的地位可以排在俄、美之后居第三位。中国航天的影响正日益扩大。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

1956年10月8日,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五院。在发展导弹事业的初期,中国曾得到苏联的援助,包括培养留学生、派遣技术专家、提供导弹实物等。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弹道导弹“1059”就是仿制苏制P2近程导弹。“1059”的仿制是依照苏联提供的P2导弹的图纸资料进行的。它全长17.7米,起飞质量为20.5吨,起飞推力为36千牛。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发“1059”近程导弹在西北导弹试验基地发射成功。“东风”2号导弹是在P2导弹的基础上稍加改进而来的。主要的三项改进是:提高发动机推力和比冲;液氧箱改为单层结构;尾段改成圆柱形的铝合金结构。1961年3月21日,“东风”2号导弹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1964年6月29日,修改后的“东风”2号进行了飞行试验,获得了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东风”2号甲和核弹头的两弹结合试验。

在从近程导弹到远程导弹再到洲际导弹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先后突破了火箭发动机并联技术、大推力发动机技术、先进结构技术、多级火箭技术、稳定与控制技术、高空发动机技术、再入防热技术等关键难题。1966年12月26日,中程导弹进行首次试验;1969年11月16日,中远程导弹首次试射;11年9月10日洲际导弹首次试射;1980年5月18日洲际导弹进行了首次全程试射试验。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研制成功,为中国航天运载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第一种运载火箭“长征”1号是在中远程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长征”2号系列则是在洲际导弹基础上改进的。直到目前,“长征”2号仍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家族中的核心成员。

中国人造卫星研制的设想始于1958年,但研制纳入正轨是在1965年召开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上。1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一条近地点439千米、远地点2 384千米的近地轨道,其轨道倾角为68.4度,运行周期为114分钟。“东方红”1号为球形多面体,直径1米,四周装有四根杆状天线。卫星总质量173千克,包括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曲播放装置、短波遥测、跟踪天线、姿态测量等分系统。在研制过程中,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有热真空模拟试验、卫星温度控制、卫星天线释放、卫星用红外地面仪、光电技术等。这颗卫星在轨道运行期间基本上完成了预定任务。

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返回舱正在回收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跨入了航天时代,同时也是我国拥有洲际核打击能力的公开宣言。这个重大立刻震动了全世界,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此,中国宏伟的“两弹一星”研制目标都初步得已实现。

继“东方红”1号试验卫星之后,中国又研制了“实践”系列科学卫星。“实践”1号卫星根据“综合利用,一次试验,全面收益”的精神提出了设计方案。为了进行科学探测,上面安装了大量探测仪器。“实践”1号卫星也是靠自旋稳定的卫星。它的外形与“东方红”卫星基本相同,差别是在72面球形多面体上,有28面贴有太阳能电池。“实践”1号卫星比“东方红”1号卫星稍大,约为225千克。11年3月3日,“实践”1号科学试验卫星由“长征”1号火箭发射升空,进入近地轨道。它是一颗长寿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了8年多,向地面发回了大量科学探测和试验数据。

返回式地球观测卫星是中国应用卫星中一个重要成员。从12年到1996年,中国利用“长征”2号火箭发射了17颗返回式卫星,获得了大量地球观测资料,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研制返回式卫星掌握的再入防热技术对于载人航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国载人飞船在返回时,都要经历再入防热的严峻考验。

在“长征”2基础上,中国又研制了“长征”3号和“长征”4号火箭,它们的前两级基本相同。“长征”3号第用液氢液氧发动机。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国家。“长征”3号第发动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长征”4号是全部用常规液体推进剂的大型运载火箭。1985 年中国正式宣布运载火箭开始

中国“神舟”号飞船返回舱

对外承揽发射任务。为此,决定在原“长征”1号,“长征”2号、“长征”3号和“长征”4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进行重大的技术改造,从而派生出几个新的运载火箭,包括“长征”1D、“长征”2E、“长征”2F、“长征”4A、“长征”2A、“长征”2B和“长征”4B。这些火箭基本上可以满足从小到大,从低轨道到高轨道各种卫星发射的需要,并且大多已经研制成功。1999年,“长征”2F研制成功,将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1号送入轨道。目前,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也在研制之中。

应用卫星能够对国民经济建设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研制成功了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卫星、导航卫星在内的各种应用卫星。通信卫星的探索工作始于10年,到15年卫星方案基本确定。这是一个一步走的方案,即不进行中、高轨道试验,不进行国外研制通信卫星初期所作的技术试验,直接发射高轨道静止通信卫星。中国的试验通信卫星呈圆柱体,直径2.1米,总高3.1米,质量910千克。年1月29日,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4月8日,第二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它成功地进入了同步轨道,并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中国的试验通信卫星上带有两个转发器,设计寿命为3年。年5月正式交付使用。

第二代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甲转发器数量比原来增加了一倍;设计寿命提高了1.5倍;它能提供3 000路电话或4路电视,分别比“东方红”2号提高了3倍和2倍。第一颗“东方红”2号甲于1988年3月7日发射,并成功定点于东经87.5度的赤道上空。第三代中等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于1996年发射成功,它拥有24个转发器,大大提高了通信能力。

气象卫星对于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开始研制“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风云”1号是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卫星本体呈六面体,在主体外侧各有三块太阳能电池板;主体连同电池板共高1.67米,总长8.6米。1988年9月7日,第一颗“风云”1号卫星由“长征”4号火箭发射升空。1989年9月3日,我国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又发射了第二颗“风云”1号试验气象卫星。

中国“神舟”3号飞船正在发射之中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还研制并发射成功静止气象卫星“风云”2号,第三代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第一代卫星“”1号和导航卫星“北斗”1号。“东方红”3号是一颗中等容量通信卫星,星上有24个转发器。“风云”2号是一种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其技术性能和遥感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由于处在同步轨道,“风云”2号观测的范围将比“风云”1号有很大的增加。19年,“风云”2号气象卫星发射成功。两颗卫星在1999年和2000年发射成功。这些卫星的研制成功对我国的通信、气象、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