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风什么时候到青岛

2.利奇马台风会登陆山东吗2019山东暴雨易积水路段+未来天气

3.关于2005年10月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资料

4.青岛游记40字英语作文

5.我想问一下 中年、青年的朋友们,对于你们这个年龄对旅游有什么样的需求?要是青岛4日游想去什么地方呢?

青岛天气40天预报准确一览表_青岛天气40天预报

海市蜃楼,天上?人间?

7月5日傍晚,素以神秘的“海市蜃楼”名闻天下的山东蓬莱又一次出现奇景,在大海上出现了清晰的“海市蜃楼”,一时间令人分不清是天上,还是人间。海边的万余人大饱了眼福。据说,傍晚出现海市蜃楼在当地的方志典籍中尚无记载。

蓬莱古称“登州”,登州海市自古就被各方人士关注。大家熟知的秦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求的就是“蓬莱不老药”、“蓬莱神仙”,《史记·封禅书》中说:“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汉武帝也多次巡游至蓬莱,也是为寻得一丝仙人之灵气,以求不老于人间。然而,毫无疑问,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寻常百姓,他们都是空手而归。神人仙境总是在他们不远万里地奔赴而来的时候而飘然飞逝。“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

虽如此,人们仍旧无法解释他们所见到的一切,因此,数百年间,无数文士骚客,登阁观览,或吟咏海市,或寻仙觅圣,使蓬莱名满天下。直到明代,一位唤陆容的人才在《菽园杂记》中对海市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所谓海市,大抵山川之气掩映日光而成。”

那么,这被人们追逐了千百年的“人间仙境”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最近,记者走访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薛桁。

为了向记者解释清楚,薛研究员还特地画了一张示意图,他说,海市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由于剧烈的温度梯度引起大气密度分布反常,光线在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的显著折射或全反射形成的结果。海市一般发生在海边、雪原、沙漠和极地地区,分上现蜃景、下现蜃景和侧现蜃景,有时因湍流活动强烈,还会出现复杂蜃景。

他说,夏天,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上层空气被晒得很热,密度小,贴近水面的空气受水流影响,温度较低,密度大,当上下两层空气的温度相差较大,密度上稀下密时,周围地平线上的岛屿、城镇、船只等景物反射出来的光线,通过上下折射或全反射,便可出现一个正立的映像。在陆地上,尤其是沙漠地区,因白天受灼热的阳光照射,地面强烈增温,贴近地面的空气热得快,地面热而高空冷,下面光向上折射,景物便呈倒置状态。如果两层密度不同的空气相平行时,也可出现侧现蜃景。由于空气层动荡不定,使景物显现时大时小,时断时续,忽隐忽现,给人一种神秘莫测、变幻多端的感觉。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对先人说,海市就在我们身边。它是生活中现实事物的一种真实的反映,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美的馈赠,而决非所谓的神仙圣境。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海市也沾染了现代气息,海市之景早已由古人记载的“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变为今天看到的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群、宽广的城区街道了。

据了解,海市在我国的青岛、杭州、泉州等地也曾出现过,但在蓬莱出现的频率相对高些。这是由蓬莱的独特的地理位置、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的。蓬莱地处渤海海峡南岬,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等隔海相望,长山列岛横卧海峡之间,从而为海市的出现提供了不同距离的类型多样的反射景物。而这一地区每值大潮汐出现时,海峡中涌动的海流将底层海水连同低温带出水面,使海水表面温度大大低于海面空气温度,容易形成海面空气由下而上温度陡升、密度陡降的逆温现象。由于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是常备的,相对稳定,因此气候条件便显得更为重要。蓬莱市气象局孙衍晓局长向记者介绍了7月5日发生海市时的天气情况:5日最高气温为26摄氏度,最低气温是19.7摄氏度,全天观测能见度较好,相对湿度为80%,平均风力为2.8米/秒。他说,海市多出现在夏季或春夏之交,在近年蓬莱海市记录中,一般天气情况有以下几个特征:气温适中,晴或少云,北风一二级,海面能见度高,5日的天气情况基本符合以往出现的特征。

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使蓬莱海市的出现飘忽不定,不可捉摸,更不好预测,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看客都抱兴而来,弃兴而去。孙局长也遗憾地对记者说,当他接到朋友的告知,驱车前往时,天空中只剩下了雾腾腾的一长溜,而景象早已模糊难辨。至此,生于斯而长于斯的孙局长仍然无缘一睹海市的“芳容”。好在,山东电视台记者孙玉平用摄像机全程捕捉到了1988年6月17日发生的海市蜃楼,把那稍纵即逝的美景尽在掌握,得以与天下更多热爱自然、渴望寻求自然奥秘的人们共享。

冰 雹 趣 事

1987年3月15日,张槎某废品收购站来了一村夫,一副地上捡到宝的喜悦摸样,往磅秤放一物件要求交易。只见那“宝物”大小如茶煲、形状似卵石、晶莹透光若水晶,不知是什么东西。收购站职工眼带惊奇,脸露难色,向顾客解释无法收购,而顾客则坚持非卖不可。言语争持之间,“宝物”慢慢地越缩越小,直至完全消失,磅秤上只留下一滩无色无味的液体,买卖自然终止。此事一时在乡间邻里传为笑话。查证是日中午佛山郊区下了一场冰雹,直径普遍约3厘米,据此天气背景和“宝物”的特征及融化现象,因此推断那“宝物”应是罕见的大冰雹。历史上南海也曾发生过多次大冰雹灾害,南海县志有记载,如:“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雨雹,大如牛斗,破屋毙畜。”

**的雨

在我国的兴安岭地区,每年5~6期间,会落下奇怪的"杏黄雨"。其实,那是松花粉染色的结果。因为这时期,正当松花盛开的季节,林海上空的**花粉和水气粘在一起,便成了"黄雨"。1870年2月14日,在杰尼斯也降过一场"杏黄雨"。化学家卡斯特拉那对此雨进行了化学分析,查明了它含水量6.5%,含氮的有机物达6.6%,含沙子和粘土65.5%,其他还含有氧化铁、碳酸钙等物质。实际上那次"杏黄雨",是龙卷风把地上的黄泥浆卷到天空,与雨水混合在一起降落的。

南 海 的 下 雪 天 气

南海市民如果打算赏雪,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北方。在南海这块土地上,人们一般没有下雪的印象。南海市地处亚热带,气温较高,下雪的气象条件确实很难具备。但是,偶然有特别强的寒潮入侵,南海也会下雪。据南海县志记载,从宋朝算起,已经有13次的降雪,平均50多年下一次雪,最近一次下雪是1929年。请看南海县志几次记载得较为详细的雪情:

宋朝淳佑五年十二月(1246年初) 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有也。

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雪,梅枯死。

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十二月 西樵山大雪,林木皆冰,二日乃解。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冬大雪霜,树木全枯死。

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大雪漫天如飞絮,积地四寸余。

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 风雨雷电雪雹并至,鱼多冰死。

清朝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十七、十八日(1893年初),大雪,平地积雪寸余。

民国18年(1929年)1月 入冬以来,天气奇暖,久不下雨。27日开始微雨不止,29日凌晨大吹北风,黎明转降微雪,天明之后,颇为寒冰。30日上午,仍降雪点,午后更寒,中央公园(在广州,当时南海县府驻广州)之梅花、红菊,铺满雪菲,均为艳白。31日晨,雪仍不已,寒度尤烈。查是晨盘福路已发现一年老乞丐冰死路旁。

南海下雪实属罕见,但是并非不可能。气候的变化具有周期性,近年气温偏高,处于暖期,当冷期到来时,下雪的机会就增大,对此,人们应有所警惕。

梅 雨 的 罪 恶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梅雨,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滋润着广袤的江南沃野,给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梅雨带来的并不都是像上面所描绘的那样,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江南初夏风情画和江河欢腾、禾苗茁壮的喜人景象。那异常梅雨(如空梅或特长梅雨)则会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深重的旱涝灾难。

梅雨,专指每年从初夏向盛夏过渡期间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包括韩国和日本南部)出现的连阴雨天气。正常情况下,梅雨期长约20—30天,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雨量一般为200毫米—400毫米。

1954年我国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就是由特长梅雨造成的。这一年老天爷好像得了神经病,大脑失去了控制,终日里阴沉着脸,小雨、大雨、暴雨,淅淅沥沥、哗哗啦啦下个不停。这一年梅雨来得早,6月初就“入梅”了;走得也晚,一直到8月初才“出梅”。整整两个月,加上5月份的春雨,这段时间内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超过了常年近一年的降水量,导致洪水泛滥成灾。整个汛期,武汉的江汉大堤出现险情21523起,平均不到10分钟便发生一起,武汉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29.73米。为了保卫武汉,3次开闸向荆江分洪区放水,合计分洪122.56亿立方米,使得上自枝江下至鄂城的长江两岸,上自襄阳下至汉口东西湖的汉江两岸,20余个分洪、蓄洪区无不饱和,甚至超饱和。因水灾,仅湖北、湖南、江西转移人口达600多万,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车。

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甚至几天,就急急忙忙北上了,而且在停留期间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少梅”或“空梅”。它所造成的罪恶,又恰好与特长梅雨引发的涝灾相反,而是土地龟裂的旱灾。

18年,梅雨期只有短短的7天便匆匆结束了,而且雨势又弱,以致古来的“烟雨江南”难见烟雨,晴空万里,烈日直射大地,高温、低湿酿成了20世纪罕见的特大干旱。两大“动脉”黄河和长江明显地出现“贫血”症状,直接影响着沿黄、沿江经济带。这两个经济带内的16个省区干旱面积达2.9亿亩。旱情波及华北,西北东部、东北和西南等地,从而使农业遭受重大损失,长江中下游沿岸农田死苗700多万亩,鄂皖等省双季晚稻减少播种面积1000多万亩,山西秋粮作物旱死300万亩。还使人畜用水成了问题,仅两湖,江西3省就有近200万人饮水有困难。

北京天气有利于奥运

北京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西、北、东北三面环山,东南距渤海150公里,属于南温带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为565.1毫米。奥运会期间主要气象要素概况为:

(1)温度和湿度。根据资料统计(1990—1999年),奥运会期间,北京逐日平均气温为24.5~26.1℃,平均最高气温为30.8℃,平均最低温度为22.3℃,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达8.5℃。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持续时间短。湿度的日变化正好与温度的日变化相反,最高温度与最小湿度同步出现,最低温度与最大湿度出现时刻相近。这种温湿度配置,人体感觉舒适,宜于户外活动。

(2)降水。奥运会期间多为阵性降水。据统计,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20天内,日降水量大于1毫米的降水日数仅为6天,降水持续时间较短,对室外比赛不会造成大的影响。而这种降水往往又为夏季的北京带来了凉爽的清新空气。

(3)风向和风速。北京的风向受地形影响十分明显。一般情况下,白天多为2~3级偏南风,夜晚为1~2级偏北风。奥运会期间,很少有大风出现。大于4级的风多伴随阵性降水出现,时间很短。

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天气条件良好,白天温度不太高,夜间凉爽,有利于休息。此期间北冰极少出现影响比赛的特殊天气。出现沙尘暴、龙卷风的概率为0,出现冰雹的概率只有0.3%,白天大雾的出现概率为1.6%,大风、暴雨出现的概率也很低,分别是2%和4%。可见,特殊天气对奥运会的影响可能是很小的,另外,据分析,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逆温出现的概率属全年最低,大气自净能力是全年最强的。根据测定,这个时期的空气质量是全年最好的时期,有利于户外活动和体育比赛。

沙漠风情画——另眼不毛之地

新世纪伊始,“沙尘暴”一词频频见诸报端。众所周知,沙尘暴的主要源地乃是沙漠。说起沙漠,在人们的想象中,那是一片**的不毛之地,充满了暗淡、苍凉的气氛。

然而,世界上的沙漠并非是同一灰黄的色彩。有的在阳光照耀下,五彩纷呈,竟然成了一个游览区。

彩色沙漠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所在的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因其“染”上各种颜色,对游客很有吸引力,已开辟为沙漠公园。从表面上看,这个沙漠无沙,全为含有远古火山熔岩矿物质的沙石。由于当地气温变化极大,可从41℃急降到零下30℃,风化作用十分强烈,长年累月下来,一层层沙土晶化成矿质,且有紫、黄、红、绿、白、蓝等各种颜色,好象盛着宝石的巨盘,在阳光照耀下,辉煌灿烂,令人眼花缭乱。在热气蒸腾下,这些色泽又会凝聚成各种颜色的烟雾,熠熠发光,真是奇丽无比,令人赞叹不已。

白色沙漠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路素罗盆地,有一片奇特的白沙漠。从空中俯瞰,四周几百公里除了少数几种顽强扎根于沙海里的植物外,展现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更为有趣的是,这里的一些动物,如囊鼠、蜥蜴和几种昆虫,身体也变成了白色,以适应严酷的环境,这些“白衣天使”不时出没,使人觉得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更为奇异的是,在朝阳或夕阳辉照下,大沙漠竟成了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光分解出红、橙、黄、绿、青、蓝、紫,宛如雨后彩虹一般。据说白色沙丘的起因,乃是一亿多年前的石膏质海床几经变幻,石膏矿被常年风化后,结晶成洁白的微小颗粒,从而为这片沙漠增添了这种浪漫的风情。

黑色沙漠前苏联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一片棕黑色,无边无际,阴阴沉沉的。游客至此,往往会触发思古之幽情,或则感到有点不寒而栗。据考察,卡拉库姆沙漠的沙子是由这里黑色岩层经常年风化而成的。

红色沙漠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是红色的,特别是在阳光的辉映下,天地难分,红彤彤浑成一片,显得异常壮丽。如果天降喜雨,小小的植物发芽开花,“万红丛中一点绿”,则更加增添异彩。这个沙漠变红的奥秘,原来是铁质矿物长期风化,使沙石包上了一层外衣———氧化铁。

不难看出,不论是彩色、红色沙漠,还是白色、黑色沙漠,它们和一般的**沙漠一样,都是由地面上的岩石经长期风化后而形成的,只是岩石的质地不一样而已,不过世界范围内主要还是**沙漠。尽管沙漠历来被文人墨客形容为万古死寂的不毛之地,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不幸之地。然而,在辽阔的沙漠地区,随风飞舞的沙粒堆积在地面上,形成各种各样的沙丘图案,远远看去,好似波浪起伏的大海,无边无际,但见蓝天和黄沙紧紧相接,而且这种图案不断在变换着,有的沙丘竟像金字塔,四条棱角,四个坡面上顶着一个刀尖般的塔峰。风“雕刻”出的种种图案令人遐想,不能不吸引人们去领略沙漠的这种变幻“风情”。这里则介绍一种沙漠“唱歌”风情。

响沙风情内蒙古的响沙湾已经成为名扬中外的旅游点。人们抓起一把金**的沙子,用力往下一摔,沙子竟发出“哇哇”的响声。人们顺着沙坡攀上沙丘顶部,从上向下滑下来,接着在沙山脚下传来了“嗡嗡”声,仿佛有人在拨弄琴弦似的。如果用双手不断拨动沙子下滑,但见沙子像流水那样往山脚下冲去,顿时传来“轰轰”巨响,好像有几架飞机盘旋天空时发出的声响。我国除了响沙湾外,还有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宁夏中卫的响沙山、新疆巴里坤县的鸣沙山。世界上会唱歌的沙丘已发现有100多处。更离奇的是夏威夷群岛考爱岛西南岸有一片长800米,高18米的大沙丘,当人在沙丘上走动时,沙子会发出类似“汪汪”的狗叫声,把沙放在手掌中猛搓一下,也会发出同样的声音。其实,响沙是一种自然现象。据科学家推测,被雨水或海水浸湿的沙丘,在水的蒸发过程中,表面可能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膜,由于人体的运动使其产生了振动,沙土就跟着发出声响来。但是真正使沙丘发出声响的原因,还没有弄清楚。

解 读 中 暑 指 数

中暑,俗称发痧。它是夏季长时间在日光下曝晒,或在其它高温环境下工作,所发生的头昏、眼花、心慌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体温升高、昏倒或痉挛。它是夏季内科急诊中常见病。主要发生在我国中、南部地区,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甚。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及城市建设的发展等,中暑疾病的发生有逐渐向我国北方大中城市发展的趋势。19年盛夏高温天气里,华北、西北、东北各大中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中暑现象。

中暑是一种热致疾病,医疗部门将它分为三个等级: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疼头昏、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一般正常或略偏高。

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体温升高到38℃以上。

重症中暑:有三种症状。(1)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开始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并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2)主要有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对称性的发生在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上,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此时患者意识清楚,体温正常。(3)起病快,头疼头昏、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皮肤冷湿、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但体温不高。

中暑对人类生命有很大威胁,其中重症中暑的死亡率较高。据江苏省气象台统计,1988、1994、1995及1998四年中南京市区中暑病人达1万之多,其中重症的近千人,重症中暑死亡率分别为30.2%、7.8%、6.1%、10.7%,60岁以上老年人重症死亡率占50%。

不难看出,中暑的发生与气温过高密切相关,在日最高气温达35℃或以上的高温天气里,中暑病人会明显增多。中暑还与空气湿度有关,如果湿度过大,即使气温不到35℃,也会有人中暑。江苏省气象台医疗气象研究课题组经研究,以在高温天气里三日滑动平均气温30℃和相对湿度73%为指标,规定了三个中暑指数等级,还具体计算出中暑天气条件指数。就南京而言,一般在6月下旬到9月份,即梅雨后期(或出梅)到秋老虎这段高温期间,江苏省气象台通过电台、报纸等媒体向广大市民发布中暑警示预报。此外,他们还积极开展专业气象服务,通过电话、传真、网络向厂矿、医院、急救中心传送中暑指数预报。人们据此可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特别是在连续三天高温后,所有人群都要倍加预防。对于不同人群,其预防方法各有所异:

1.老年及体弱者:首先减少外出,避免烈日下活动,其居住环境要通风,保证睡眠,饮用盐开水,吃易消化食物。

2.婴幼儿:其预防尤为重要,主要避免衣被过暖过厚,多进行耐寒锻炼。

3.产妇:要破除陈规陋习,科学坐月子,居室每日定时开门窗通风换气,产妇不要“捂”,要洗头洗澡清洁皮肤。

4.高温露天作业者:平时进行热习服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工作时间,改善工作条件,多饮盐开水、凉茶、绿豆汤。在工作场所备些人丹、清凉油、十滴水等防暑药品,如感觉出汗不畅,头晕目眩,心跳加速,即迅速结束劳动,转移到阴凉处休息。

以上人群若出现先兆、轻症中暑,要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服用解暑中药,如人丹、十滴水,在额头及人中处涂清凉油、风油精。最好到医院挂水治疗。若出现重症中暑,要马上取物理降温,在大动脉处放置冰袋或冷湿毛巾,在25℃的水流中浸泡或冲洗,但心前区禁冲洗避免诱发心脏骤停,年老体弱者只宜用酒精擦洗。不论任何人生重症中暑症状,都立即送就近医院抢救,避免死亡发生。

“红色幽灵”闹东海

5月9日起,浙江省台州市大陈岛以东海域暴发了大面积赤潮,此次赤潮北起东矶,南至洋矶岛,赤潮水体呈红褐色,呈弯带状连续分布,长约25海里,宽约6海里,总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椒江的一位船老大说:“我们船在洋矶东南15海里左右发现了大片牛栏水(赤潮),夜里,船开过时发出蓝光,很亮。”与赤潮同时发生的水母灾害给当地的海洋渔业也带来威胁。就在距离赤潮发生地不远的玉环县出现了大量水母。由于水母入侵,当地100多艘渔船不得不靠岸休渔,每家渔民的损失都在十几万元以上。

发生在我国近海的“赤潮”近年来屡见报端,赤潮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引起新闻媒介的如此关注?其实,赤潮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或集聚引起水色变化的一种现象,赤潮并非都是红色,实际上是各种色潮的统称,不同的赤潮生物所引起的赤潮颜色并不相同。

赤潮如何影响渔业生产、海洋生态环境呢?近日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台州渔政部门和水产部门。据台州市水产局资料统计,2000年6月10日,赤潮使台州市浅海养殖的鱼、虾、蟹、贝类发生大面积死亡现象。台州路桥、温州苍南部分港湾的鱼类、蚶类等受损价值达1100多万元;三门虾病暴发造成损失500余万元;临海市高位池塘因无法纳水,给正常养殖生产带来困难……而今年不仅在台州,我国近海多处出现“红色幽灵”———赤潮,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台州渔业环境监测站陈志良介绍说:“赤潮生物活体在变异繁殖过程中,造成水体大面积缺氧,能使海洋生物窒息死亡,其中有毒的藻类会排出毒素,毒死海洋生物。另外,死亡的赤潮生物沉入水底,腐烂后产生毒素并覆盖海底,能导致海底生物死亡,船老大讲,在这样的水域里是捕不到鱼的,因为鱼虾差不多都死光了。自台州海域发现赤潮以来,渔政部门进入战备状态,及时发布赤潮消息,避免了养殖业损失。”

台州水产局程岩雄指出,赤潮不可等闲视之,台州是浙江中部渔业发达地区,赤潮暴发对于渔业可能产生致命危害。事实上,每次赤潮的发生,都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海洋环境。出现赤潮的原因,是全世界海洋研究的一个难题。有关专家对赤潮展开深入研究,认为赤潮形成的原因和机制十分复杂,但普遍认为,赤潮生物存在和水体的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基础。程岩雄说:“产生赤潮主要是由于海洋太富营养化了,随着台州工业发展,特别是沿河化工厂的增多,一些排放出的有机物随着污水、河流泥沙进入海洋,赤潮生物利用氮、磷、碳等营养元素,大量繁殖和积聚;而城市生活污水更可怕,不但排放量大,且氮、磷含量过高,是赤潮产生的主要‘元凶’。”谈及气象条件,程岩雄说,气象条件是赤潮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湿度、气压、海水流也对赤潮有影响。赤潮发展、扩散与气象条件也息息相关。

那么气象条件与赤潮究竟有什么关联呢?台州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对此作了仔细分析,由于赤潮发生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是大陆排放的有机物等,而有机物分解需要一定的气温条件,同时有机物等在向内海排放过程中与风向变化密切相关。台州5~7月份气温高于20℃,主导风向偏东风,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向近海储积,因而是赤潮易发期。当然,赤潮的发生还与这一时段当时气象因素有关,据台州市洪家气象站的资料显示,去年和今年台州赤潮发生前的4月份,平均气温分别比常年偏高1.1℃和1.3℃,而降水分别比常年偏少41%和51%,进入5月,这两年降水仍明显偏少,可见两次赤潮发生前气象条件十分相似。由此推测,赤潮发生很可能与前期的气象条件有关,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可能是诱发台州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从80年代以来,台州沿海发生几次较大赤潮时的气象条件也印证了这一点,1986年5月24日至26日,1990年5月上旬至中旬,2000年5月、2001年5月上中旬这四次赤潮暴发的共同气象原因,都是气温偏高或略偏高,降水明显减少。从全国来看,赤潮在不同海域有不同的频繁发生期,如南海是3月至5月和9月至11月,东海是5月至7月,渤海、黄海是7月至9月,显然,各海域赤潮发生时间与雨带位移的季节变化基本吻合,即与大气环流季节变化有关。

无庸讳言,做好天气监测、预报与赤潮的预报、防范、监控、治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许多人对赤潮这一海洋灾害觉得无法抗拒,对渔业养殖、海上捕捞等构成巨大威胁,人们谈“潮”色变。渔政部门有关人士认为,赤潮的污染源大致来自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做好环境保护是治本措施,这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同时各有关部门相互协作,将对控制赤潮产生积极影响。

台风什么时候到青岛

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训练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 高原反应

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 机体在适应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如通气量增加,以便使组织利用氧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加快心脏速率、加大心脏泵血能力,以使每分钟心脏搏出血量增加,改善缺氧状况;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以增加携氧能力来保证肌体的氧气供应等。但是,一部分人对空气中氧分压低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差,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机能代谢变化的高原适应不全症,也称为急性高原反应。国外将此分成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和慢性高山病,我国分成急、慢性高原病。对于个体来说,发病常常是混合性的难以分清,整个发病过程中,在某个阶段中以一种表现比较突出。

编辑本段症状判断

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 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这说明高度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越高。 严重的高原反应对人体的伤害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在进入高原后,如果出现了下列症状,应考虑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1. 头部剧烈疼痛、心慌、气短、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唇指甲紫绀。 2. 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主要表现为计算困难,在未进入高原之前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记录所用时间,在出现症状时,重复做同样的计算题,如果所用时间比原先延长,说明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3. 出现幻觉,感到温暖,常常无目标地跟随在他人后面行走。

编辑本段症状分析

高原反应,包括急性和慢性高原反应。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机体在短时期发生的一系列缺氧表现称为急性高原反应。慢性高原反应为有些人通过长期不断的调节过程仍不能适应,以致形成一种高原机能失调的现象,呈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慢性高原反应又称为“机体机能失调”。一般认为凡进入高原三个月后,仍有部分或全部高原反应症状,可视为慢性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痛、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倦怠、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痛、失眠、眼花、嗜睡、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体征为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轻度异常、颜面或四肢水肿,口唇紫绀等。慢性高原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可以是上述表现的部分,也可以是其大部分或全部,症状时隐时现,返回平低海拔地区后一般可消失,与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表现有较多的相似之处。[1]

编辑本段主要病理

高山适应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下降,氧分压减少引起肺泡氧分压减 高原反应

少,低血氧。氧分压下降引起肺泡气氧分压随之下降,输送到血液中的氧量减少。因此立即引起身体几方面的反应。呼吸频率增加,将更多的空气吸入肺;心搏率和心输出量增加以加大经过肺和身体的动脉血流量;身体逐步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改善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即使进行了这些调整,也不能使新近达到高原的人发挥他正常的生理效能。曾经测定,在海拔5500米的高度,一个人完成运动的能力只有海平面的53%。

编辑本段急救治疗

高原反应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健康,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及时就地进行自救互救呢?

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是常见的重性高原病,发病率在3%左右。一般在4000米以上发生,常在登山后3-48小时急速发病,迟者在3-10天发病。重要的诱因是寒冷、劳累、抵抗力下降造成呼吸道感染。当出现头疼、胸闷、不同程度地咳嗽(初起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咯粉红色泡末样痰,抢 高原反应

救者将耳朵贴近患者胸壁可听到肺部水泡样呼吸声(医学称湿罗音)。此时病人惊恐不安、心慌、口唇面部紫绀,严重者血尿或逐渐神志不清。严重的肺水肿病情可迅速恶化,数小时内病人昏迷、死亡。 肺水肿的现场急救措施是绝对半卧位休息,两腿下垂,立即充分吸氧,最好是含有50%~70%酒精的氧气,流量6~8升/分;立刻口服(速尿)40毫克/日。使用速尿可能会出现轻微恶心、腹泻、药疹、视力模糊、直立性眩晕、肌肉痉挛、口渴等,注意开始用量不要过大,根据情况可加至80毫克,2次/日。硝苯地平减少肺水肿。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可用抗生素加4毫克(仅口服一次)。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注意保暖,严禁大量饮水。经初步急救,病情稳定后,迅速转移至海拔较低处。一旦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避免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原地区应尽量避免感冒。高原感冒时发烧温度有象,测体温的温度常会低于实际温度1度,所以易被忽视。呼吸道感染即使很轻微,也可增加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危险性。因此,要加强保暖预防。进入高原后,减少洗澡次数或不洗。发现感冒初起症状,立即服用抗感冒药。若两天以后再服抗感冒药,一般已无效。 反复发作高原肺水肿的人为易感者,男性发病比女性多5倍。如果已经以前发生过肺水肿,我们建议不要再登3000米以上的高山。

高原脑水肿

是另一种重性高原病,发病急,常在夜间发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其症状:除早期高原反应外,还有剧烈头疼、呕吐甚至喷射性呕吐;逐渐神志恍惚、定向力差、个别人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最后嗜睡至昏迷。少数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血。 以往山友按经验来判断是否发生脑水肿,常用的方法是让可疑脑水肿的人走直线,来判定其定向力差否。从科学的角度说,此法不可取!发生脑水肿的患者,脑组织已严重缺氧,此时让神志恍惚的人行走,很可能立即摔倒在地昏迷。这种加重损伤的检查方法,是要冒风险的。正确的判断方法是让病人半卧位,嘱其按指令用手指指自己的鼻、耳朵、眼睛等,看其动作能否准确。一旦不能,说明可能发生了脑水肿。 发现脑水肿和昏迷者,要迅速、连续给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直至清醒,清醒后仍间断给氧。有条件的应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色素C等治疗以减轻脑水肿,促进恢复。可酌情使用中枢神经如盐酸山梗菜碱(洛贝林)、(可拉明)等。注意水、盐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必要的抗感染措施。病情稳定后,立即下山,急送医院。

呼吸性硷中毒

在缺氧的环境中,人们会利用加快、加深呼吸来改善缺氧状况,这样就使二氧化碳呼出量增加,导致呼吸性硷中毒。呼吸性硷中毒不仅使脑血管收缩,还可因此造成意识丧失,引发高原脑水肿。预防呼吸性硷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报纸卷成圆锥状,在锥尖处撕开一个直径1-2厘米的小孔,将圆锥状的报纸紧贴面部,使呼出的气体再度吸回来,也就是将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吸回来,改善体内的酸碱度,纠正呼吸性硷中毒。 面对高原无须勉强 并不是每一个登上高原的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恢复的快慢与个体代偿适应能力有关,个体差异很大,这次没有高原反应的人也未必在下一次登上高原时就没有反应。有一些人会每次都发生高原反应,这些人就是高原反应敏感者或高度易发者。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高原反应并不是可以通过反复锻炼就可以克服的。所以,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建议高原反应易发者不要继续登达这么高的地区,在低海拔地区健身登山一样能陶冶情操和锻炼身体。

一、患下列疾病者不宜进入高原 初次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如发现心、肺、脑、肝、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请勿盲目进入高原。如果只患有一般疾病,必须预先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随身携带氧气等。 二、到达高原后应注意事项 1、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严重的会有头痛、全身肌肉痛、失眠等症状。但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1-3天后,上述症状都会好转或消失。反应缓解之后,应该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保证安全。 2、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所以,如果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处时较轻微,就最好不要吸氧,这样会更快适应高原环境。 3、刚进入高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不能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 4、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物质,要大量饮水,越多越好,只要能承受。 5、初到高原,不可急速行走,也不能跑步,更不能做体力劳动,最好能用半天时间完全静养休息,第一晚上要早休息,多睡觉。这一条要从一进高原就开始做,很多人刚到高原没有什么反应,就自以为是,结果晚上出现症状,这时后悔就晚了。 6、要防止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高原温差特别大,很容易着凉并感冒,这时要切记,宁可热一点,不可冷一点,多穿衣服。 7、进入高原后,最好先到低海拨的地方,再到高海拨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适应高原气候。旅途尽量安排轻松,行程适当宽松。 8、一旦发生高原反应也不必恐慌,要视其反应程度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反应较轻,可取静养的办法,多饮水、少运动,一般一段时间后会好转或消失;如果反应较重,影响到睡眠,可服用一些药物帮助治疗;如果反应太重,就要到医院进行治疗,输液、吃药、吸氧等;如果实在受不了高原反应的折磨,只好乘最早的航班返回内地了,一般情况可以立即得到缓解。 9、常有传说有人在西藏因高原反应而丢命的,其实真正丢命的原因一般都是因高原反应而引起的迸发症。所以一般都会劝说有感冒,心、肺、脑、肝、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不要进藏,就是怕因高原反应而引发这些疾病。 10、尽量选择条件好一点的宾馆入住,使自己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可以得到很舒适的休息,这样可以从心理上及身理上得到放松,有利于克服高原反应。另外,睡眠时尽量开窗,让空气流通,并尽量靠近窗户睡觉。 11、选择较好的旅游车辆,如高档越野车(目前西藏最多也是最好的是日本产丰田沙漠王子越野车)或宽松的进口面包车,使旅途更舒适。 12、常用的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红景天、肌肝片、葡萄糖等,进山前二天开始服用,路途也坚持服用,可以有效防止高原反应。 13、防晒措施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对于缓解高原反应也有间接的作用。

利奇马台风会登陆山东吗2019山东暴雨易积水路段+未来天气

台风2023年7月28日下午到夜间时候到青岛。

山东省气象台于7月26日13时10分发布雷电**预警,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低槽共同影响,预计26日下午到夜间,济南、泰安、淄博、潍坊、临沂、日照、枣庄、青岛、烟台和威海有强对流天气,伴有明显雷电,局部有7—9级雷雨阵风和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水量50—80毫米,其他地区局部有雷雨或阵雨。

预计,“杜苏芮”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维持后逐渐减弱,将于今天夜间至明天早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并于28日早晨到上午在福建中部到广东东部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3—15级(40—48米/秒,台风级或强台风级)。

应对台风的措施(部分):

1、关注天气预报和警告:台风预警通常提前发布,防止灾害开始前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每天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警告是保护自己的首要步骤。

2、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水:在台风来临之前,确保储备足够的非易腐食品和饮用水,以供数天使用。这可以避免恶劣气候期间食物和水的短缺。

3、安全撤离:住在容易受台风影响地区的人们应该知道如何撤离到安全地点。提前确定最近的避难所或临时安全场所,并熟悉撤离路线是至关重要的。

4、室内保护措施:加固家庭建筑物,使用厚胶带或木板封住窗户和门,以防止玻璃碎裂。移动易受损的家具和电器,以免在暴风雨中造成额外的损失。

关于2005年10月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资料

去山东旅行的小伙伴们,请放弃你们的行程,山东未来的天气可不怎么样,并且暴雨之后有部分路段积水,大家出门多加小心,那么山东天气如何呢?随小编一起看看。

会登陆山东吗

预计,“利奇马”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穿过浙江、江苏后,将于明天中午前后移入黄海西部海域,并将于明天傍晚到夜间在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再次登陆(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8-10级,20-25米/秒)。

台风“利奇马”云系将于10日夜间开始影响山东,部分地区有山洪等次生灾害可能。

根据目前气象资料分析,预计10日夜间至12日,山东中东部地区将有强降雨,鲁东南、鲁中的东部和半岛地区有暴雨,局部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其他地区有雷雨或阵雨。

同时,预计黄海中部、黄海北部、渤海海峡和渤海自南向北有9至11级、阵风12级以上大风,半岛地区有8至9级、阵风11级大风。

气象部门预计,本次台风降雨有利于补充水源、水库蓄水,可缓解旱情。但部分地区可能产生山洪、中小河流洪水、滑坡、泥石流及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还要防范大风及风暴潮对沿海地区带来的灾害。

由于台风“利奇马”动向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气象部门表示,将严密监测,加强跟踪研判,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报预警。

今天凌晨1点45分前后,超强台风“利奇马”已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30百帕。早晨5点钟“利奇马”减弱为台风级,其中心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境内,就是北纬28.6度、东经121.0度,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

受其影响,过去3小时,台州、宁波、温州、丽水、绍兴东部等地出现50毫米以上降水,全省大部地区出现8~10级大风,个别有12~14级,沿海海面有10~15级大风,个别16~17级;其中累积雨量最大为黄岩区前思岙村196.2毫米,极大风速最大为温岭石塘镇三蒜岛(61.4m/s)。

易积水路段青岛

根据市气象局预报: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预计于8月10日夜间至12日在山东半岛南部沿海登陆影响青岛市。大风及强降雨天气时,海边风大浪高,易出危险。瞬时强降雨可能使辖区部分低洼路段出现积水,给人员、车辆出行造成不便和安全隐患。请您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在恶劣天气时,要选择安全的出行路线,避开风险区域及低洼易积水路段,确保人身及财物安全。

市南区前海一线汛期风险区域

市南区前海一线汛期高风险区域有10处,分别是小麦岛周边、奥帆中心临海一线、五四广场前海周边一线、太平湾花石楼至锦绣园附近海域、汇泉湾海域、第一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栈桥两侧区域、八大峡广场、团岛。低风险区域有5处,分别是第六海水浴场、小青岛公园周边、鲁迅公园临海一线、第三海水浴场、天林花园至音乐广场一线。

市南区18处低洼易积水路段

西陵峡路(太平路至西陵峡三路路段)、广州路(莘县路至云南路路段)、莘县路(广州路至河北路路段)、燕儿岛路书城门口、延安一路文登路路口、太平路常州路路口东北角、南海路汇泉王朝大酒店门前、正阳关路紫荆关路路口、山东路右转香港西路路段、东海路海信大厦门口、延安三路右转东海路路段、香港西路鹊山路路口(东向西)、镇江南路南向北下坡路段、南京路江西路路口东北角、福州路宁夏路路口东20米、宁夏路大润发路段、宁夏路吴兴路路口、山东路澳柯玛桥下。

高密

易积水路段凤凰大街与利群路交叉路口北侧(惠民银行门口)、密水大街与永安路路口西(湖滨花园北门)、永安路与长丰街交叉路口、人民大街——东关小学门前路段、中国银行门前路段、镇府街——顺河路至利群路路段、振兴街——顺河路至利群路路段、顺河路——铁路立交桥、凤凰大街东首铁路桥底、家纺路北首铁路桥底、凤凰大街与曙光路路口、人民大街与家纺路路口、平日路与青龙街交叉路口、青银高速夏庄长征路桥底、青银高速夏庄中心大街桥底、青银高速夏庄五七路桥底、青银高速夷安大道桥底、青银高速徐辛路桥底、青银高速官周路大牟家张户桥底、青银高速大牟家周蔡路桥底、康城大街姚哥庄邮局附近路段及东边的铁路涵洞、旅游路中间路段高速路涵洞、芝张路芝兰庄处的涵洞、高蔡路康庄立交桥涵洞、蔡站立交桥涵洞

青州

暴雨天气,易造成部分道路出现严重积水,给市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在此,小编提醒广大市民遇强降雨天气,注意绕行低洼积水路段,确保出行安全。

小编梳理了我市城区5处积水易涝点绕行路线,为保证安全,以绕行主要干道为主,按照积水由重到轻的原则公布如下:(由南向北方向)

1、玲珑山路铁路立交桥涵洞

绕行路线一:玲珑山路→旗城路→衡王府路(经过上跨铁路立交桥)→明祖山路→玲珑山路

绕行路线二:玲珑山路→龙山路→海岱路→稷山路→玲珑山路

2、驼山路铁路立交桥涵洞

绕行路线:驼山路→旗城路→衡王府路(经过上跨铁路立交桥)→明祖山路→驼山路

3、益王府路与范公亭路交叉口

绕行路线一:益王府路→海岱步行街→海岱路→圣水路→益王府路

绕行路线二:益王府路→偶园北路→昭德路→圣水路→益王府路

4、海岱路铁路立交桥涵洞

绕行路线:海岱路→尧王山路→益王府路(经过上跨铁路立交桥)→北海路→海岱路

5、昭德路铁路立交桥涵洞

绕行路线:昭德路→尧王山路→益王府路(经过上跨铁路立交桥)→香山路→昭德路

未来天气

具体来看,预计10日,强雨水将主要集中在山东中东部地区,而以山东南部多地最为猛烈。届时,临沂、日照、枣庄、潍坊、烟台、青岛将成为暴雨的集中区,其中青岛、潍坊、日照局地还将有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的身影。

到11日,山东中东部的强雨水还将继续增强发力,届时,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日照、青岛、烟台、威海将普遍迎来暴雨以上的雨水,尤其是东营、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五地,将可能普遍出现大暴雨的级别。

青岛游记40字英语作文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六人物

宇航员

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这是两位太空人第一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聂海胜10月13日在太空庆祝他的41岁农历生日。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各分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刘竹生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总设计师: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总设计师:于志坚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总设计师:侯鹰

时间轴

以下时间使用协调世界时(UTC)。

10月11日

22:15—22:17 太空人进入飞船

22:53 神舟六号返回舱舱门关闭

10月12日

00:27 火箭发射塔操作支架完全打开

01:00:00 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

01:00:03.583 神舟六号发射

01:02:03(点火后第120秒) 火箭抛弃逃逸塔

01:02:19(点火后第136秒) 火箭助推器分离

01:02:42(点火后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一级火箭坠落

01:03:23(点火后第200秒) 整流罩在110公里高度脱离

01:09:43(点火后第583秒) 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分离成功

01:09:52 神舟六号进入预定轨道

07:56 神舟六号飞船实施变轨

10月13日

02:10 航天员进行在轨抗干扰试验

18:21 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三号所处海域海况恶化

21:56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

10月15日

08:29—08:31 太空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话。

10月16日

18:40 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18:44 神舟六号返回指令解锁

19:10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19:17 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19:18 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19:42 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舟六号信号

19:43—19:48 远望三号测量船对神舟六号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航分离、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神舟六号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19:43 远望三号向神舟六号发出指令,神舟六号第一次调姿开始

19:44 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19:45 推进舱发动机点火,开始回航

19:48:29 推进舱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段

19:52 返回舱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中国飞来

20:02 返回舱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20:07 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20:13 返回舱进入通讯黑障区

20:16 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船

20:19 返回舱主伞舱盖打开

20:20 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20:23 返回舱防热大底成功抛掉

20:33 返回舱成功着陆

21:04 返回舱舱门被打开

21:39 两名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离开返回舱

发射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在轨

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10月13日4时开始,航天员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在舱内有意识加大动作幅度,以试验人的扰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在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

10月14日清晨,神舟六号在第30圈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即根据轨道精测参数进行微量调整,使飞船回到预定的正常轨道。维持时,神六发动机共点火6.5秒,将飞船抬高了800米。

10月15日16时29分,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通话。18时05分,航天员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传送他们拍摄的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数字图像。

着陆

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飞船用升力再入方式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着陆阶段。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将继续在轨飞行六个月时间,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

由于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预测,因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着陆场将启用作后备着陆地点。为迎接飞船随时可能返回,地面共设置了13个着陆点。除内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副两个着陆场外,国内外还有11个应急着陆场。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个分系统。

参与航天员搜救的装备包括:搜索救援直升机、搜索救护直升机、搜索摄录直升机、指挥调度车、航天员医监医保车、工程运输车、航天员运输车、返回舱吊车和小型搜索车。

为保证神六和两名太空人安全回家,设计了4把巨型降落伞。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至少要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共3把伞,如果有必要,还要打开第4把备份伞。太空船返回舱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直接关系着回收的成败。主伞不能一下子全部打开,否则会被高速气流吹破,返回舱也会被摔烂。太空船落地后也并非万事大吉,如果巨大降落伞被风吹鼓,就可能拖着返回舱快速滚动。为策安全,返回舱落地一刹那间,太空人发出指令,舱上的切割器会切断伞绳吊带,让降落伞独自飘落,保证返回舱不被伞拖走。

另外,根据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提出的意见,为使神舟六号着陆时对太空人的冲击降至最小,舱内太空人的座椅还首次安装了「赋形减震坐垫」——根据太空人形体不同特征量体制造的吸能座垫,可在发生撞击瞬间迅速分散人体的应力,避免人体损伤。

在2005年10月17日凌晨3时44分,太空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并在3时45分,飞船的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回航。在4时07分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自行重返地球。

在着陆期间,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夜空一直有一个光点,仿如流星划过夜空。返回舱在4时13分经过大气层时,产生高温,形成通讯黑障区,一度暂停与控制中心联络,长达3分钟。在4时20分,返回舱打开主降落伞,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慢慢降落,在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2名太空人费俊龙、聂海胜并向控制中心报平安,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鼓掌庆祝。在约半小时后,搜救直升机首先发现返回舱,实际着陆地点较预计相差仅1公里。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门后,医疗人员为2名太空人检查身体,并建议2人可以自行出舱。

与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不同,费俊龙首先穿着太空衣,自行爬出返回舱,向现场工作人员招手。聂海胜亦爬出舱门,走下铁梯。2人坐在椅子上,接受工作人员献花,并感谢大家的关心及热爱,费俊龙表示,这次太空之旅非常顺利,他们在太空舱内的工作及生活很好,现在身体状况不错。2名太空人在太空逗留了115.5小时,是神舟五号太空船飞行时间的5倍多,创造中国人在太空逗留最长的时间,圆满结束中国首次「多人多天」特点的太空旅程。费俊龙及聂海胜重返地面后,被直升机接走,跟着由专机送返北京,暂时被隔离14天。

技术改进

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围绕两人多天任务的改进: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对航天员的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员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研制成功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持续性改进:“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

搭载

此次神舟六号飞船上搭载的物品共八类六十四种,主要是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如邮品、字画、旗帜和其他纪念品等,还有用来进行科学试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

实验用途

一些鸡蛋、蚕卵和云南普洱茶将随“神六”升空,以研究其基因变异的可能性。

飞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24个细胞培养盒,航天员和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对两份相同的活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对比实验,研究空间环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航天员分三个时段操作24个样品盒,操作时,航天员将把细胞培养带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时段,挤破分别装着激活剂与固定剂的两种胶囊,激活或固定活体细胞,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变化。

纪念用途

有10克特别的泥土,由9克大陆泥土和1克台湾泥土组成,寓意十全十美,寄望两岸可以实现和平统一。

极地考察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上海世界博览会会旗和“国防教育”、“见证中华腾飞”等旗帜,以及《六骏图》、《神舟颂》、《长征万里图》等书画名家的作品。

各地回应

香港 -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祝贺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立法会议员发贺卡给中央。

美国 - 美国院发言人埃雷利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三个国家能成功发展载人航天科技,美国欢迎中国和平发展太空研究

美国太空总署署长格里芬10月12日发表声明,指神舟六号升空证明中国已跻身「精英国家」之列。声明指,「中国再次展示,她是其中一个能载人上太空的『精英国家』之一。我们祝愿他们任务顺利,并期待他们的太空人安全归来

俄罗斯 - 俄罗斯航天局副主管莫尔西耶夫说:「再有强国加入这个太空俱乐部。我们期望在所有范畴上跟他们进一步合作,包括载人航天飞行。」他又指,俄罗斯正「密切关注」中国的太空

日本 - 日本官房长官细田博之亦祝贺中国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并表示这与中国增加的军事威胁没有关系。

神舟飞船为何能直接载人航天飞行

前苏联、美国在飞船正式载人太空飞行前,都进行过数次飞船载猴子、狗或猩猩试验,检验飞船的生命保障系统。而我国自1999年开始发射神舟一号飞船至今,却从没有在飞船内进行过动物试验。

有关专家解释说,我国发射神舟号飞船之所以不进行动物搭载试验,主要基于3个理由:一是动物的生理系统和人的有区别,测量的数据未必可靠,一旦发生意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二是猴子上了飞船,不会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容易闯祸。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是,前苏联和美国进行动物搭载试验,是因为那时人类还没有上天,长期的失重环境对人的生命有没有影响,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通过搭载动物进行探索和研究。现在国外已有载人航天的经验了,表明人在太空中进行飞行是可行的,如前苏联有一个航天员曾在太空飞行、生活了400多天,回来后仍然很健康。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仪器模拟掌握在太空中飞行身体的各种变化数据,并且通过飞船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因此,神舟号飞船在正式载人飞行前,就不需要再进行搭载动物试验了,而用模拟人进行太空轨道飞行试验,利用模拟人身上携带的科学装置,提供人在太空中飞行的各种数据。这样会使我们的试验更科学、更合理。

神舟六号创下的“第一”

首次多人遨游太空

“神五”只有杨利伟一名乘客,而10月12日,太空迎来了两名客人——中国“神六”的两名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人数的增加给飞行任务的各个环节和工程各系统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携带的装备要增加一倍,两名航天员存在协同配合的问题等等。双人飞行,比单人飞行更能全面地考核飞船和工程其他系统的性能。

首次多天空间飞行

“神五”仅飞行了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费俊龙和聂海胜在轨运行多天,飞行圈数、距离大大增加。在空间停留的时间越长,意味着发生问题的概率越大,飞行控制越复杂。飞控系统人员对计算机终端进行了更新,数据记录方式也实现了更新换代。“神六”制定了在轨运行时的150余种故障模式和对策,如果故障严重,飞船在每一圈都能应急返回。

首次进行空间实验

“神五”飞行中,杨利伟一直待在返回舱内,没有进行空间科学实验操作。这一次,两名航天员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生活并开展了空间科学实验。这是我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如果没有人的参与,实验的内容和效果将受到很大的限制。人的参与将使空间科学实验实现质的飞跃。

首次进行飞船轨道维持

10月14日5时56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下,“神六”进行首次轨道维持。飞船发动机点火工作了6.5秒。稍后,航天员报告和地面监测表明,首次轨道维持获得圆满成功。因受大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影响,飞船飞行轨道会逐渐下降。为确保正常运行,飞行控制专家按预定,决定在“神六”飞行到第30圈时,对飞船轨道进行微调,使其轨道精度更高。

首次飞行达325万公里

杨利伟乘坐“神五”飞行了60万公里,而此次“神六”以每秒约7.820185公里的速度,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行。飞行距离达325万公里,费俊龙和聂海胜因此成为飞得最远的中国人。

首次太空穿脱航天服

“神五”飞行中,杨利伟一直穿着舱内航天服,而这次两名航天员第一次脱下舱内航天服到轨道舱活动。航天服实际上不仅仅是服装,更是载人航天的个体防护保障系统。这次使用的航天服与上次杨利伟穿的一样,只不过杨利伟没有脱过。航天服重量10多公斤,经过训练,他们都能在两三分钟内完成穿脱。

首次在太空吃上热食

“神五”飞行的21个小时里,杨利伟只吃了小月饼等即食食品,喝的是矿泉水,而这次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第一次吃上了热饭热菜。中国人喜欢吃热餐,长时间飞行一定要有食品加热装置,所以这次航天食品专家们专门设计了一个食品加热装置,能在30分钟里加热食物。

首次启用太空睡袋

杨利伟躺在座椅上睡了两觉,其间熟睡有半个小时。这次飞行,两名航天员第一次用上太空睡袋,睡觉时间增多了。飞行时间加长后,航天员必须有足够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和科学实验的正常开展。这次专家们用保暖织物设计了太空睡袋,固定在轨道舱舱壁上,以供航天员休息。

首次设置大小便收集装置

杨利伟在太空没有上厕所,“神六”首次在轨道舱里装备了大小便收集器。在太空上厕所是个麻烦事。上次飞行中杨利伟使用了类似“尿不湿”的小便收集装置。“神六”增加了一个大小便收集器,能够强力吸走排泄物,同时通过除臭装置除去异味。

首次全面启动环控生保系统

“神六”首次全面启动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通过110多项技术改进,这艘飞船提高了冷凝水汽的能力,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改进了座椅的着陆缓冲功能,不仅保护了航天员,还能让航天员在返回途中靠座椅提升仍然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

首次增加火箭安全机构

与上一枚火箭相比,发射“神六”的长二F火箭有75项技术改动,更加安全、可靠和舒适,也有了更多的功能。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这枚火箭第一次在逃逸发动机上增加了安全机构,防止火箭误点火等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火箭发射的安全性。

首次安装了摄像头

发射“神六”的长二F火箭上第一次安装了摄像头,可以把火箭从起飞到船箭分离等动作的画面实时传回,以帮助地面更加准确地观测和判断火箭状态。这一次在火箭上增加了两个摄像头,一个装配在整流罩内,一个则被安装到火箭外面。

首次启用副着陆场

与“神五”着陆场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神六”飞行任务首次全面启用了位于酒泉附近的副着陆场。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还无法对多天内的气象变化进行精确预报。因此,在选择飞船着陆时间时,无法保证主着陆场的气象条件适合降落。副着陆场与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相隔1000公里,可以起到气象备份的作用。

首次启动图像传输设备

火箭的监视器——车载遥测站分布在酒泉、渭南、青岛三地,主要负责运载火箭发射飞行全过程中遥测测量任务,这些数据可以使地面指挥人员实时掌握火箭的运行状态。这次分布在酒泉的设备中新增了图像传输设备,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并第一次使用。这一设备能够将发射过程的图像实时传送到地面,这和以前只能通过三维动画来模拟火箭的飞行状态相比,是一个大的飞跃。

首次使用新雷达

“神六”的主着陆场首次使用了LAP-3000风廓线雷达和102米高的测风塔,大大提高了对浅层风的预报精度。

首次全程直播载人发射

我想问一下 中年、青年的朋友们,对于你们这个年龄对旅游有什么样的需求?要是青岛4日游想去什么地方呢?

2004年7月24日 ; ; ; ; ; ; 星期六 ; ; ; ; ; ; ; 晴

; ; ; ; ; ; 今天,青岛的天气格外晴朗。一大早,我们便乘车前往青岛的旅游圣地――崂山参观游览。以前,我从蒲松龄《崂山道士》中知道了崂山。今天,真的来到崂山,才知传说中的崂山不仅是一座道观,而且奇峰突兀,怪石嶙峋 ,深谷幽洞,飞瀑流泉,树木遮天,那山、那水、那石就好似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令我惊叹不已!

夏令营带队的老师终于说完了他要叮嘱我们的话,我和另外一个小营员就像两只飞出牢笼的小鸟,快速向崂山顶飞去。一路上,我们时而攀石,时而涉水。路边五颜六色的小花在微风中不停地向我们点头,好像在说:“欢迎你们――远方的小朋友!”

崂山真美呀!清澈的溪水在我脚边淙淙流淌,山路随着溪水曲折迂回,险峻的悬崖奇峰怪石随处可见,更妙的是还有一些又大又漂亮的蝴蝶在我身旁翩翩起舞,令我陶醉。当前方发出巨大的流水轰鸣声时,我快步飞奔到崂山第一瀑布――潮音瀑前,只见那泉水飞流直下,跌入深似大缸的洞湾,溅起了朵朵水花,让人觉得浑身舒展、心旷神怡。不知不觉到了集合的时间,我急忙往山下走去。虽然这次我和伙伴们没有爬到山顶,但崂山的美丽还是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里。

下面的是我个人去青岛时查相关资料,问朋友和驴友后,实际安排的。自己去年已经在八月去青岛玩过了,玩的很开心。

希望下面的对你能有帮助,个人攻略,请他人不要抄袭。

一。行程安排

第一天:

早餐后,栈桥(青岛的标志。约40分钟)

乘船海上观光(20元 人数多可讲价。时间约20-30分钟。海上看青岛别有风味。小青岛、海军博物馆、栈桥、都可以看到。)

青岛海底世界(90 or 100元 90是海底世界门票,100的是海底世界+水族馆的通票。栈桥附近车站80%的车都到,到鲁迅公园车站下车,票价1元自备零钱。海底世界约1.5-2小时左右,里面有海底表演:人鲨表演11:00/15:30每天2场。美人鱼表演9:30/14:00每天2场。)

小鱼山(15元 海底世界步行10分钟可到,空中看青岛,前面海中仰视看完了,再来个俯瞰)

中午了,该吃饭了

小鱼山出来后步行5-10分钟去汇泉浴场(第一海水浴场)沙滩野餐 吃完了海滩漫步,既消化有惬意。沿着海边走。

八大关(第一海水浴场沿着海边走就是八大关,不坐车。八大关里面容易迷路也有不少禁区,见到有戒严的地方不要乱闯,门外有黑衣人的也最好躲远。建议沿着海边和人多的地方走。

沿着海走,不久就是第二海水浴场,短休一下,吹吹海风。八大关里面2-3小时应该够了,别太晚,小心迷路。沿着海走到海天大酒店

东海路雕塑一条街(从海天大酒店前的海边开始。天地间......现在有2种选择:累了坐车,体力王可继续沿着海边走。坐车到海疗车站,坐去浮山所车站的车。步行的话走到家乐福,比较好打听。)

晚餐。以海鲜为主吧,来青岛不吃海鲜,会是个遗憾。

吃饱了,运动一下。步行去五四广场。

五四广场(免费 青岛新城市的标志,晚上灯光一开还是比较漂亮的。)

回去休息。五四广场公交车四通八达。

第二天:

崂山(海上名山第一。南线70元 北线50元 按知名度和便利程度推荐南线。公交车可以去。但是不推荐。

崂山距离市区要45分钟-1小时左右车程。推荐旅行社的崂山一日游,价格120元左右。7-8月份旺季要上浮20元左右。扣除门票剩下的是车费及导游费用,还是比较划算的。当然要选择诚信和有资质的大旅行社。如果自己图小便宜吃亏不要怪我,也不要怪青岛的旅游和青岛所有的旅行社。

公交车2-4元单程,景区内还需步行或小交通费用。

用餐:崂山海上名山第一的特色就是海鲜咯,应有尽有。没有吃不到,只有想不到。其次山菜,这个别的山区也有,不推荐。想吃海鲜可不便宜哦,舍不得银子没有好东东吃的。

跟团下午就可以回市区,自己坐公交车就要晚些了。不推荐在崂山住宿。返回市区。

去台东(青岛商业,步行街的聚集地,吃的东西当然也不会少。推荐青岛啤酒街,临近青岛啤酒厂,不知道青岛的人都会知道

青岛啤酒,当天的青岛生啤,特色的海鲜烧烤。不去这里还能去哪?)

吃饱饱了走人。逛一下步行街,夜市(利群,沃尔玛超市买点特产和零食带回家

第三天:

天主教堂(可以晚些起,吃过饭去中山路,商店少些不如台东。去天主教堂地势较高,中山路上可方便找到。门票6元。)

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天主教堂走过去10-15分钟,商品齐全,价廉物美。侃价水平是能否买到便宜货的前提。)

说明:

如果觉得第一天安排的太满,可以将第一天部分景点分到第三天或第四天来进行。玩得轻松和舒服些。

二、青岛景点价格

青岛的最大特色、最吸引你的地方就是大海咯,大海是没人收钱的,所以你又可以省下不少银子咯。栈桥、鲁迅公园、海水浴场(游泳免费,不过冲淡水和更衣是收费的6块-10块),汇泉广场、五四广场、音乐广场、东海路雕塑街、八大关、石老人这些通通免费。早上在栈桥漫漫步,中午在八大关里徜徉一番,下午在海水浴场玩玩水,一两银子都不用花,青岛的精华你已经的到了推荐几个需要花钱而又经济实惠的景点,乘船海上观光20元(海上看青岛),小鱼山或信号山15元(空中看青岛),海军博物馆30元......这些收费景点看自己的预算来,去多了没意义,毕竟青岛的主要卖点在大海。

三、青岛住宿花费

青岛属于北方城市,气温受季节的变化影响很大。受季节和气温的影响,旅游旺季也是非常明显。住宿做为旅游六大要素之一受影响最大。往往旅游淡季与旺季之间能相差数倍。所以对于包包里银子不多的朋友们选择好去青岛的时间十分重要,时间选择的好不但不用被人挤来挤去,节约不菲的银子才是主要如果你只有七、八月份旅游旺季时才能挤的出时间来青岛,那么你平时也要再为不菲的住宿多挤出点银子。

青岛做为一个旅游城市,宾馆、酒店、旅馆等住宿业比较发达。上至上千块的超五星级到十几块的家庭旅馆应有尽有,如何选择到头来还要看你腰包的丰满程度 。

按照旅游季节划分,青岛酒店价格大约可以分为三大季节:淡季11月-2月,平季:3月-5月,9月-10月,旺季:6月-8月,五一、十一黄金周(黄金周虽然取消但影响仍将持久存在)。

以青岛经济性宾馆酒店双人标准间为例。

淡季:80-100元/天间左右 平季:80-120元/天间左右 旺季160-220元/天间左右。

四。青岛旅游必备物品:

1、换洗衣物:要尽量带容易干的换洗衣物,因为在青岛海边游玩难免会不小心弄湿衣物,而且海滨城市青岛空气比较潮湿;青岛气候凉爽,即使夏季出游,也要准备长袖衣服;为了方便在海滩、海中戏水,泳衣、短裤也应该带上。

2、鞋:带一双运动鞋,方便登山或远途旅程;凉鞋一定要带耐水的,最好是平跟的,拖鞋似的更好,到了青岛你会发现满街都是穿拖鞋的人,比较轻松。

3、防晒物品:要记得带防晒霜、墨镜,天气晴朗的日子,青岛海边的太阳可是很厉害的。

4、药品:到了青岛不能不吃海鲜,所以一定要带止泻药和治疗过敏的药物,以防吃海鲜后会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