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包括_气候资源的基本特征
1.青海省的气候特征
2.自然条件
3.各种气候的特征,典型地区
4.气候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5.关于气象的知识内容
6.海南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7.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有哪些?
8.什么是气候?
(一)地形条件
广东省地形受深度地质构造与地史发育过程影响,大体是北高南低。陆地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大,分布较广。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断续分布在山地之间,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相互交错。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21.08%,丘陵占41.26%,台地占13.35%,平原占23.42%,内陆水域占0.89%。
1.山地与丘陵
广东省的山地均属于中低山地,全省山地面积为375.48万公顷。山脉以东北-西南走向为主,其次为西北-东南走向,相互形成弧形山地,只有少部分为东西或南北走向的山脉。北部山地为南岭山地,东部山地大多由与海岸平行的山脉组成,从沿海向内陆依次排开。丘陵分布在山地周围,与山地相连成片,是山地的延伸。全省丘陵面积较大,共有734.87万公顷。
广东省山地以华夏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占优势,大体粤北山地具有三列弧形山系的特点,主要包括大庾岭、骑田岭及其支脉滑石山、瑶山等山地,属于南岭的一部分。第一列最北由乐昌至南雄,一般海拔700~1000米,个别山峰可达1500米以上,略呈东北-西南走向;第二列以北江为界,分为东、西两翼,西翼为大东山,一般海拔800~1100米,个别山峰可达1500~1902米,广东省的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即在此列的西北端,东翼从南雄盆地的南部,由东北到西南至韶关的乌石、大坑口附近,与西翼山地相会,一般海拔在500~1100米,个别山峰可达1100~1400米;第三列由北江分为东、西两翼,西翼自连县至英德、横石一带,呈西北-东走向,东翼自九连山向南至横石,与西翼相会,一般海拔700~1000米,个别山峰可达1200~1591米。
粤东山地具有平行相间排列的特点,呈东北-西南走向,最东一条为莲花山-阴那山山地,海拔达1000米以上的不多,山峰海拔较高的有铜鼓嶂(海拔1569米)、鸿图嶂(海拔1256米)。第二条为罗浮山脉,北起闽、粤、赣三省交界的项山,经河源市的桂山,西南至东江下游北岸的罗浮山,其中被东江及其支流截成数段,一般海拔1000~1500米。第三条为九连山脉,海拔一般不超过1000米,主峰为九连山,海拔1248米。
粤西山地的山脉不相连续,具有块状山地的特点,西江以南主要有漠阳江东侧的天露山(海拔1254米)、西侧的云开大山(海拔1704米)、大云雾山(海拔1140米),这些山脉以东北-西南走向占优势。西江、贺江与江之间主要是忠党山,大致呈南北走向。
丘陵根据其相对高度分为低丘和高丘两种类型。低丘陵(海拔250米以下,相对高度80~150米,坡度15°~20°)主要分布于盆地内及河谷边缘,高丘陵(海拔250~4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坡度20°~30°)多分布于山前地带,河谷、盆地的边缘,较大的盆地也有丘陵突凸其中。分布较广阔的有粤东山间丘陵、西江谷地丘陵、北江中下游丘陵、粤东平行谷地的丘陵。
2.台地
台地是指高程在80米以下、坡度和缓起伏、顶面平齐的地貌类型,面积为240.11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南部、粤西和粤东沿海一带,这类土地地势开阔平坦,易于开垦,主要由玄武岩喷发及第四纪浅海沉积物抬并而成。
3.盆谷地和平原
盆谷地交错分布于山丘之间,多由地质构造凹陷和断裂经剥蚀和冲积而成,其走向往往与山地走向一致。较大的山间盆地主要有粤北的南雄、韶关、连州、星子、英德等盆地,粤东的灯塔、兴宁、梅县、五华等盆地,粤西的怀集、罗定、新兴、阳春等盆地。
广东省平原主要分布于各大江河的下游,由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全省盆谷地和平原面积共有417.07公顷,主要有位于东江、北江、西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是全省最大的平原,其地势低平宽广,水网密布;其次为韩江、榕江、练江下游的潮汕平原,还有粤西的鉴江平原和漠阳江平原。
4.河流与水库
广东省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42条,除52条独流入海外,其余均汇成珠江和韩江两大水系。珠江是广东省的主要水系,为西江、东江、北江及其合流的总称,流域面积达11.1万平方千米。湖泊主要分布在肇庆、阳春、斗门、惠阳等地,全省湖泊面积约有20万亩,山塘水库面积约有250万亩。水库库容设计总量共444.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259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2468万亩。
(二)气候
广东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省境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量充沛。低纬度的位置使广东全年太阳高度角大,所得到的太阳辐射多,热量丰富,全年草木葱绿,生机盎然。年平均气温22℃,1月平均气温13℃,7月平均气温28℃,年平均降水量1500~20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000~12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自北向南为1750~2200小时。秋、春相连,夏季长达7、8个月,有旱季、雨季之分。8、9月份热带气旋频繁,有时成灾。冬季受强盛的大陆气流控制,盛行偏北风;夏季受海洋气流的强烈影响,盛行偏南风。气候特点是热量非常丰富,雨水充足,夏秋季多雨,冬季少雨,干湿季节明显,夏秋多台风和暴雨,夏长冬暖,霜雪稀少,冬春有强冷空气侵袭。由于受纬度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地带性气候差异、垂直气候差异以及区域性小气候差异。由于受纬度和地带的影响,广东省的热量、湿度、降水均从北向南有递增趋势,并形成了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三个地带性气候带,其气候的主要因子差异情况见表1-1。
表1-1 广东省不同气候带水热状况与土壤类型情况表
广东省气温从北向南逐步升高,使广东农业生产可划分为三个农业地带:①北部农业地带,其南界为怀集——英德——翁源——新丰——龙川——梅县——蕉岭——大埔,年平均气温16℃~20℃,一月份平均气温8℃~10℃,极端最低气温-5℃,带内红薯不能越冬,但冬小麦生产良好,一年两熟制;②中部农业地带,从北部农业地带南界至南海海滨和雷州半岛北界,既有热带景色,也有亚热带作物景色,是热带作物与亚热带作物混杂地区。典型水果有荔枝、龙眼、杨桃、菠萝、黄皮果等,香蕉、柑橘、甘蔗生长良好,红薯可越冬,一年三熟制是双季稻加一季红薯;③南部农业地带,主要在雷州半岛,热带景色宜人,剑麻、菠萝生长良好,营造防护林可种植橡胶。因雨量较少,土地干旱,多种甘蔗、红薯,水源足的地方可种植双季稻。
由于受各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地形多样、地势多变,还产生了区域性小气候和垂直气候的变化。随着海拔的增加,各种气候因素一般都呈规律性变化,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广东省北部山区各县年平均气温垂直递减率在0.61℃~0.72℃/100米,由于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在气候上各地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形成了各种山地小气候。高大的山脉往往是气团和锋面活动的障碍,山脉的东南坡面往往为多雨区,而西北坡面则为少雨区。另外,由于山脉的影响,冬季由北向南入侵的冷空气受山地阻隔而下沉,使温度降低。向南开口的盆地或倚北地形,冬季高峻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侵,夏季承接东南季风带来的丰富热量和降水,因而这些地方往往形成温暖湿润、年变化较小的良好小气候。
广东省气候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太阳辐射热量丰富,但光能实际利用率较低。广东省地处低纬,全年太阳照射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热量每年每平方厘米为418~543千焦,年日照时数1500~2300小时。其分布特点是东部和沿海多,中部、西部和内陆少。光能利用率按双季稻计算,一般为2%以下,最高可达2%~2.5%(植物光能利用率的理论上限为12%。现在世界上高产地块在作物生长盛期光能利用率已接近5%)。
(2)热量丰富,但会出现短期寒害。广东省各地年平均气温除北部南岭山地为19oC~20oC外,其余都在20oC以上,大部分地区为20oC~23oC,农作物终年可以不停地生长。但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早春和秋季气温变化不稳定,冬种作物受寒潮和冷空气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寒害。
(3)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常见。广东省是全国降雨量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各地年平均降雨量在1350~2600毫米之间,降水主要来源于热带气旋雨、锋面雨、地形雨和局部热雷雨。所以,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差异也较明显,一般沿海多于内陆,山地多于平原,迎风面多于背风面。粤中以南降水集中在夏季,占年降雨量的44%左右,秋季降水较少,冬雨不到年降雨量的8%;粤北北部山区春雨稍多于夏雨,占年降雨量的40%左右,冬雨比南部的稍多,占年降雨量的一成多。由于广东省地形复杂,造成地表径流大,加上降雨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故旱涝灾害仍比较常见,因而地面水仍有亏缺。
(三)水文
广东省降雨充沛,天然水系发育旺盛,是全国水较丰富的地区。全省水总量为18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33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467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60亿立方米,邻省流入的过境客水总量达2330亿立方米。广东省水文条件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河渠纵横,水网稠密,河流流量大,径流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水量地区分布差异大,台风雨影响大。广东全省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及以上的干、支流共542条,独流入海的集水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共52条。众多河流中,东江、北江、西江和韩江流域面积最大,是广东省的四大主要河流,其中前三者与珠江三角洲诸河构成珠江流域的四大水系,在广东省内流域面积达11.14万平方千米,统一由珠江三角洲的八大口门注入南海。
广东省虽然水丰富,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在季风气候影响下,雨季与旱季明显,河川径流变化甚大,据东江博罗水文站监测,最大洪水流量和最枯流量相差500倍。全省丰水年与枯水年年际间降雨量相差1倍以上。此外,地形条件、地质状况和植被覆盖的不同,也造成水的地区差异。山区、盆地、平原和保水岩层地区、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水较丰富;丘陵、台地水较为贫乏,特别是石灰岩地区,水分渗漏严重,地表干旱。
广东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广量大,遍及广大农村的每一块土地,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近几年,广东省通过兴修水利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田综合开发、农田改造等,按照“渠相通、路相连、田成片、地力高”的要求,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据初步统计,1998~2003年间,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新建防渗渠道约1600千米,渠道维修加固13.6万千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4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约280万亩。
(四)生物
广东省横跨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湿润多雨的海洋气候和起伏多变、环境复杂的内陆地形孕育着大量的生物。
1.植被
广东省植被分布有着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从南到北有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纬度的山地发育了热带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以及山地矮林。热带森林植被只分布于北纬21°30′以南的雷州半岛地区,以北地区为亚热带季雨林分布,但因受人为破坏,残存很少,仅见于局部地区如鼎湖山等地,大多已沦为人工马尾松及灌丛草坡。杉林则以粤北、粤东山谷湿凉地区最多,常与针叶常绿林、阔叶针叶混合林及竹林连接在一起,构成广东北部南岭山地的主要植被。
植被的垂直分布因地理环境不同而稍有差异。粤中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是:海拔200~500米以下为亚热带常绿季雨林,500~1000米为亚热带山地常绿林,1000~1500米为亚热带山顶苔藓矮林。粤北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是:海拔300米以下为亚热带常绿季雨林,300~1000米为亚热带山地常绿林,1000~1600米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300~1600米为具原生疏针叶树的亚热带山地常绿林,1600~1900米为亚热带山顶苔藓矮林。
全省植物有7000多种,分属272科、1696属,种数占全国总数的1/5以上。省内特有的植物1599种,有经济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2000多种,其中淀粉植物218种,油脂植物160多种,纤维植物323种,药用植物885种,芳香植物84种,单宁植物3种,可做土农药的62种,野果28种,食用、药用真菌282种。被称为活化石的珍稀物种有莲座蕨科、松叶兰科、桫椤科、蚌壳蕨科、银杏科、苏铁科、罗汉松科等,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的物种有桫椤、坡垒、子京、花梨、格木、粗榧、南木、石梓、野荔枝、青皮、篦子三尖杉、银杏、水松、白豆杉、观光木、杉等79种。
广东人工栽培植物种类位居全国之首。主要栽培树种有杉、松、檫、樟、桉、台湾相思、大叶相思、湿地松、母生树等;主要经济林有橡胶、油桐、腰果、玉桂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小麦、木薯、花生、甘蔗、玉米等;种植较多的水果有荔枝、菠萝、香蕉、柑橘等200多种,其中糯米糍、桂味、增城挂绿、白糖罂荔枝、潮州柑、四会贡柑、石硖龙眼、岭南木瓜等品味尤佳;有蔬菜品种371个。另外,还有冬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
2.动物
广东省是中国动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陆栖脊椎动物有830多种,其中兽类130多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25%;两栖爬行类动物190多种,占全国同类总数的40%;鸟类500多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50%。在野生动物中主要经济动物有1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华南虎、黑长臂猿、海南坡鹿、云豹等62种。
人工饲养动物主要有猪、牛、羊、兔、鸡、鸭、鹅、鹌鹑、鸽子等,珍稀动物主要有金钱龟、蛇、野鸭、竹丝鸡、珍珠鸡、雉鸡等。
青海省的气候特征
1、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6、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1、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12、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13、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14、温带,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一月份平均气温0℃以下为温带和寒带,0℃以上,15℃以下为亚热带,15℃以上为热带,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15℃以下。
扩展资料:
气候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太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等。下垫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质等。
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气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终究还是可以主要归结到辐射因素上。
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自然条件
一、青海省的气候特征是:
青海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等特点。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各地区气候有明显差异,东部湟水谷地,年平均气温在2~9℃,无霜期为100至200天,年降雨量为250~550毫米,主要集中于7~9月,热量水分条件皆能满足一熟作物的要求。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温度2~5℃,年降雨量近200毫米,照长达3000小时以上。东北部高山区和青南高原温度低,除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江河源头以西的山地外,年降雨量一般在100~500毫米。青海地处中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可达690.8~753.6千焦耳,直接辐射量占辐射量的60%以上,年绝对值超过418.68千焦耳,仅次于西藏,位居中国第二。
青海省气象灾害较多,主要为干旱、冰雹。霜冻、雪灾和大风。
二、青海省简介: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省会为西宁。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公报显示,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10万平方公里 。
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
青海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辖西宁市、海东市两个地级市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等6个民族自治州,共48县级行政单位。青海省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43个少数民族,人口577.79万(2012年)。
各种气候的特征,典型地区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
研究区位于山东省东部,突出于渤海与黄海之中,北临渤海,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遥相对峙,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南与江苏省接壤(图21)。地理坐标跨及东经118°30′~122°42′,北纬35°00′~38°00′。东西横距364km,南北纵距368km,总面积54 370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3.77%,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及潍坊、临沂市人口密集区,共46个县市(区)、1198个乡镇。该区为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2-1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区内交通便捷,现已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体,海运、航空运输为的立体交通网络。铁路干线主要有胶济、兰烟、胶新线等。青兰(G22)、荣乌(G18)、沈海(G15)、青银(G20)、威青(S68)、烟海(S11)、荣潍(S16)等一大批高速公路现已建成通车,区内大部分国道与省道也已得到全面改造升级,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通公路和发达地区村村通公路的交通建设目标。海运依托烟台港、青岛港等重点大型港口,辅以一批小型港口的沿海港口群,架起连接全国主要港口和国际重要口岸的运输桥梁。航空运输以青岛流亭机场、烟台莱山机场为中心,威海大水泊机场、临沂沐埠岭机场等,构成航空运输体系,航运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和日、韩等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了本区城市化进程,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地形与地貌
(一)地形地势
本区地形复杂,中低山和丘陵占65%,平原和盆地占33%,河流和湖泊占2%,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中低山主要分布在沂沭断裂带以西地区,海拔在500m以下,山地中散布着丘陵性盆地。丘陵主要分布在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地质构造上属鲁东隆起和胶南-威海造山带,地貌上分三部分,北部和南部是丘陵,中部是平原。北部丘陵区东西向分布的个别山峰海拔700~800m,大部分丘陵海拔低于300m,被南北向河流切割,呈现宽谷缓丘的地貌特点;南部丘陵区在胶州湾以南,除五莲山、小朱山、马耳山、九仙山海拔在700m左右外,海拔500m以下的山峰大都集中于此,丘陵东西两侧受源短流急的河流切割,地形破碎。胶州湾以东为崂山山地,山势陡峻,河谷切割强烈,青岛境内的崂顶,海拔1133m,为本区最高峰。中部坳陷盆地上发育成以胶莱河流域为主体的平原,包括沉积层较薄的河流冲积平原、湖沼沉积平原和剥蚀准平原,北接莱州湾,南毗黄海,海拔高度在50m以下。
研究区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起胶莱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约2200km,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7。可分为岬湾相间的基岩海岸,泥质粉砂质海岸和基岩砂质海岸3种基本类型,其中以泥质、粉砂质海岸最为广阔;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滩涂广阔,水质肥沃,沿海滩涂面积约2500km2,15m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 300km2,是多种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场所。近海海域中散布着299个岛屿,岸线总长668.6km,总面积147km2,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km2。这些海岛绝大多数距离大陆不超过20km,最远的北隍城岛,距陆地约65km。
(二)地貌类型
地貌是地壳表层长期遭受地质内营力构造运动和外营力风化剥蚀搬动沉积作用的结果,影响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为新构造运动、岩石结构和外营力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按照地貌形态类型和成因特征,调查区地貌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山间平原、山前倾斜平原和微倾斜低平原6种形态组合类型(图2-2)。
1.中山
中山分布于崂山、沂山、昆嵛山区,面积约占调查区面积的1%,海拔大于900m,相对高度>500m,地面坡度一般在25°以上,地形切割强烈,切割深度100~200m。山体主要由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古老变质岩组成,该区山高谷深,大部分为森林覆盖,少部分基岩;并有灿烂的古文化遗迹,崂山素有道教、佛教名山之称,昆嵛山历来有“仙山之祖”之称,是全真教的发祥地。
图2-2 地貌类型分布图
2.低山
低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主要分布于崂山西、大泽山、大朱山、小朱山、五莲山、烟台牙山、艾山,海拔500~1000m,相对高度200~500m,地面坡度为20°~25°,山岭低缓、宽谷浅切,切割深度50~100m。山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花岗质片麻岩、石英二长岩、闪长质片麻岩组成。低山区面积虽然较小,但仍然没有很好的开发,适宜发展林业。
3.丘陵
丘陵为研究区主要地貌类型,占研究区面积的35%,主要分布在青岛-五莲断裂带以南,烟台、威海大部分地区,地形连绵起伏,山势低缓,成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花岗质片麻岩、砂岩、砾岩、少量灰岩等。海拔200~500m,相对高度<200m,地面坡度一般在20°以下。丘陵区是金、银、铜、铁、大理岩、花岗岩等矿产的分布区,部分丘陵地带含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丘陵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切割破碎,水土难以保持,一般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宜作为林地;而在丘陵区地势缓和,残坡积发育的地区,有机质N,P 等元素明显不足,但Fe,Mn,Cu,Zn等微量元素丰富,适宜种植经济类果木如苹果、桃、梨、板栗、杏、花生等特色农作物;在低平地带已耕作为土壤,种植了多种旱作物,如薯类、豆类、黄烟、玉米、小麦等。
4.山间平原
山间平原是研究区分布最广泛的地貌类型,占研究区面积的36%。分布于莒县南部、潍坊—高密及五龙河、大沽夹河、黄垒河、乳山河等河谷两侧的山间平原,海拔<300m,相对高度<100m,地面坡度<8°,剥蚀基岩以碎屑岩为主,表层有极薄的堆积物,多有1~2m的风化残积物。分布在胶莱盆地大部分地区及大沽河、沂沭断裂带和大沽河、五龙河等河谷两侧的山间平原,地势低洼,海拔一般在50m以下,土壤层较厚、土质肥沃,河渠交错,灌溉便利,是小麦、玉米、豆类的主要产区。
5.山前倾斜平原
主要分布在临朐—昌邑一带,另外在莱州、招远北部零星分布,占研究区面积的5%。它是由一系列山前洪积扇联群而成,海拔<50m,相对高度<20m,地面坡度<5°。地势低洼,潜水埋深较浅,又受洼地汛期积水的影响,土壤盐渍化比较严重。
6.微倾斜低平原
总体呈条带状分布在沿海地带,占研究区面积的17%。根据成因类型不同进一步分为剥蚀-海蚀平原、冲积-海积平原和海积平原3个二级地貌单元。剥蚀-海蚀平原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沿海丘陵与海积平原之间,为丘陵与海积平原的过渡地带,标高一般<10m,以堆积、风积砂层为主,生态环境脆弱,宜建海岸防护林。冲积-海积平原呈条带状分布在日照沿海地带和昌邑北部,是冲积洪积平原和海积平原过渡地带,地层结构为海陆交互相,标高一般<10m,以海积、风积砂层为主,农作物生长受到限制。海积平原分布在沿海一带,地形平坦,地面标高在6m以下,微地貌形态主要有滨海低地、潮间带,普遍形成盐渍化或沼泽化,已有一部分围垦养殖海产品,或辟建盐场,从长远看,是研究区待开发利用的地貌类型。
三、气候与水文
(一)气候
研究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研究区延伸入海,又具有海洋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适中,温度适宜,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14℃,1月份平均气温-4.5~-1.0℃,7月份气温多在24℃以上。春旱秋涝,晚秋多雨,年平均降水量为650~800mm,由东向西递减,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全年无霜期为180~190 d。季风以东南风为主导风向,年平均风速为3.5~5.3m/s。沿海多雾,年平均有雾天气160 d,主要集中在3~7月份,偶有寒潮、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研究区农业气候丰富,光热水组合条件较好,气候地带性差异较大,小气候类型多样,对农业发展具有多宜性、多熟性、多层性和多类型特点,从而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二)水
1.地下水
以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地下水开利用和农业有关水文地质问题,研究区水文地质区划可划分为4种类型。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山间冲积-洪积平原、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及滨海平原,含水层岩性主要以第四系河流相、砂砾石、砾卵石、砂为主,呈多层结构,总厚度一般<50m。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重碳酸-钙、镁水、重碳酸-钙水为主,pH为6.5~8.5,矿化度一般<2500mg/L。区内主要存在承压淡水局部过量开、农业生产上的涝渍和局部缺水等问题。
2)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按其地下水赋存条件、地层岩性及结构可细分为层状岩类裂隙水和块状岩类裂隙水。层状岩类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板岩、千枚岩、石英砂岩、硅质岩、页岩等,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风化裂隙带及构造断裂带中,其富水性一般为中等至贫乏。水化学类型多为重碳酸钙、重碳酸镁、重碳酸钠型,pH为6.4~8.4,矿化度一般为150~500mg/L。块状岩类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等,地下水赋存于风化裂隙及断裂构造中,其富水性一般较差,水化学类型多为重碳酸钠、重碳酸钙、重碳酸钠镁型,pH为5.5~7.7,矿化度一般为50~1000mg/L。
3)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于安丘—莒县一带。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白云岩。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岩溶裂隙中,其富水性一般为中等至丰富。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或重碳酸钙镁型,pH为7.2~8.2,矿化度一般为200~1000mg/L。
4)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沂沭断裂带、研究区南部山前地带。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白垩系及侏罗系紫红、砖红色砂砾岩、砾岩。地下水主要赋存于裂隙、孔隙中,其富水性一般较差,局部受地质构造作用,富水性稍强。水化学类型多为重碳酸钙镁型,pH为6.9~8.3,矿化度一般为200~1500mg/L。
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及农田灌溉用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以人工开及泉水排泄为主。地下水赋存与运移规律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
2.地表水系及水
研究区河流众多,河网发育,全区平均河网密度约0.47km/km2。全区共有大小河流约2000条,长度在100~500km之间的河流有7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径流缺乏且分布不均,人均径流量约370m3,分别为全国和世界人均占有径流量的13.7%和3.36%,沂沭河流域径流量可达10.9L/s,少数河流仅3.25L/s。按水系分为沂沭河水系、胶莱河水系及沿海诸河水系。
3.水开利用现状及对策
研究区水库、池塘等蓄水设施星罗棋布,与水利工程配套的灌溉工程也初具规模,地表水得到较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也已进行了广泛的开发利用。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位于沿海地带的青岛、烟台、威海对水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水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今后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应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并注重开源节流,涵养水源,为子孙后代保护好珍贵有限的水。随着我国引黄济青和西水东调工程的实施,跨流域引水补源已成事实,对缓解本区水供需矛盾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土地
(一)农业布局及发展现状
研究区农产品种类繁多。一是种类多,仅植物就有100余科,1000余种,其中农作物20余科,40余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小杂粮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棉花、黄烟、芝麻等;蔬菜主要有辣椒、大姜、大蒜、芋头、大葱等;干鲜果主要有苹果、葡萄、桃、山楂、大枣、板栗、甜柿、樱桃、草莓等。就动物而言,陆生动物主要有肉鸡、蛋鸡、肉牛、猪、羊、兔等。本区港湾众多,滩涂广阔,土质肥沃,饵料丰富,有多种水生物栖息繁衍,如鲷鱼、黄鱼、鲈鱼、鲍鱼、牡蛎、寨鱼及对虾、干贝、海参、螃蟹、海螺等。二是总量多,2009年,粮食总产达到1348.5万t,蔬菜1992.5万t,果品709.1万t,与2006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三是名特优产品多,以众多的地方名特优产品最负盛名,如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泽山葡萄、日照茶等,都有较高的对外知名度,具备了一定的商品优势。
区内6个地级市区域优势农作物种类,面积和产量分别见表2-1。从表2-1可以看出,粮食作物是调查区农业种植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主要为小麦和玉米,其次是花生。各地区农作物种植种类、种植面积及产量不同,小麦亩产潍坊市最高达398.13公斤/亩,其余青岛、烟台、日照、威海、临沂分别为385.09,348.64,342.94,338.99,304.89公斤/亩;玉米亩产烟台市最高达475.77公斤/亩,其余日照、青岛、威海、潍坊、临沂分别为447,439.77,436.11,407.01,405.69公斤/亩;烟台市苹果种植面积最大(200.52万亩),是其他地级市的5~11倍。
表2-1 研究区不同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
续表
(二)土地利用现状
研究区土地总面积 54 370km2,但人均占有面积仅 0.181hm2,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7hm2/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8hm2)的1/4,远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2.24hm2/人),土地不足。人均土地占有量的地区性差异和各类土地区域分布的不均一性,是本区土地利用现状的主要特征。
区内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可分8个一级地类,23个二级地类。以一级类计,6个地级市土地利用现状见表2-2。
表2-2 土地利用现状表
耕地和林地是鲁东地区土地利用的两个主要类型,分别占6个地级市土地总面积的80.43%与9.09%。耕地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冲洪积平原、山前平原及广大低丘陵地带,调查区人多地少,耕地总面积8329.23万hm2,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24hm2,略高于山东人均耕地面积(1.21hm2,2010年),低于全国1.38hm2的平均水平,临沂市人均耕地面积(0.98hm2)已逼近或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hm2警戒线,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林地主要分布于低山区、高丘陵区及河漫滩地区的烟台、海阳-威海、平度北部、青岛崂山及五莲一带,主要是天然森林,沿海主要是人工种植的海堤防风林,丘陵区还有面积不大的苗圃,主要培育银杏、杨、柳等。居民用地及工矿用地居第三,占2.76%。研究区人口密度大,村庄众多,城镇规模大,另外位于低山丘陵区的金矿、铁矿、石墨等多种矿山,也占用大量的土地。园地居第四,占2.50%,主要分布在烟台、平度北部、临朐南部及青岛崂山的低丘陵坡地和河流中上游冲洪积平原区,主要以果园为主,种植苹果、梨、桃、葡萄、樱桃、山楂等。其余交通建设用地、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等4类土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5.22%。
五、矿产
区内矿产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含亚矿种)89 余种,约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60%,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4种,非金属矿产57种,水气矿产2种。已探明储量(量)的矿产70余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86%,大、中、小型矿床及矿点947处,其中能源矿产25处,金属矿产479处,非金属矿产400处,水气矿产43处,这些矿产多已被开利用或正在开发中。主要能源矿产:煤、油页岩、石油、地热;黑色金属:铁、锰、钛(金红石);有色金属:铜、铅、锌、钨、钼、钴、镍、镁;贵金属:金、银;稀有金属:稀土、铍、铌、钍铀、锑;冶金原料:石英砂岩、萤石、铸型砂、熔剂白云岩;化工原料矿产:磷、黄铁矿、重晶石、红柱石、硅石、蛇纹石、含钾岩石、天然卤水;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石墨、滑石、水泥石灰岩、水泥大理岩、水泥粘土、砖瓦粘土、膨润土、钾长石、透辉岩、饰面花岗岩、饰面大理岩、膨润土、高岭土、天然卤水、沸石、珍珠岩、黑曜岩、蛭石、云母、麦饭石、冰洲石;工艺美术矿产:砚石、水晶、蓝宝石、木鱼石;水气矿产:饮用矿泉水、地热温泉等。
探明储量位于全国前列的优势矿产有:岩金、蓝宝石和锆英石保有储量占全国首位,菱镁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第二位,铝居全国第四位,滑石居全国第五位等。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有岩浆热液型、火山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热液(充填、交代)型、变质型、沉积型、伟晶岩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前寒武纪、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
气候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温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 wēn dài dà lù xìnɡ qì hòu 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它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冬季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生长季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属于这一气候区的有:中国东北、西伯利亚大部分、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五大湖附近。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纬度在10度到回归线,大陆东岸。具体的说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 气候特点: 1.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 2.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 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 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 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 中,形成温季。
水分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必需的重要气候。一个地区的水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四部分。大气降水是陆地上水的根本来源。大气降水量的多少及时空分布,往往决定区域的干润程度,也影响到河流流量、湖泊和水库水量的多少,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对工农业生产的洪水状况,制约区域的生产发展。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侧,东部和南部濒临太平洋,西南部离南海和孟加拉湾不远,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东南多雨、西北偏旱的特点。年降水量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雨量线大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400毫米等雨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经燕山、六盘山折向西南到西藏南部。此线以南、以东,受夏季湿润季风的影响,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光、热、水配合较好,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在西面,除天山、祁连山等山地降水稍多外,其他地区都比较干旱,主要为牧业区。
广东北部和西部、海南中部、广西西南部、台湾中北部、福建西北部、浙江东部、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一些地区年雨量达2000毫米以上;华南大部及川西盆地为1300~1700毫米;长江中下游大部、云南高原大部及四川盆地大部为1000~1500毫米;淮河和汉水流域及川西北、川西南、陇东、藏东南等地为800~1000毫米;华北中南部、东北东部及山东半岛。陕西关中和陕北南部、陇南和陇东、川西等地为500~700毫米(长白山地区为700~850毫米);东北平原大部及冀东北、晋西北、陕北、青东南、川西西部和藏东等地区为400~580毫米。此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外,其他大多在200毫米以下,其中塔里木、柴达木两盆地及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
关于气象的知识内容
主要气象要素
气压:大气的压力,它是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的压力。
气温: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量。它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单位一般用摄氏度℃,或用热力学温度K。
大气湿度(简称湿度): 它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可以由比湿(g)、绝对湿度(pv)、水气压(e)、露点、相对湿度等物理量表示。
风: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气象上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来表示。风是一个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单位用m/s或km/h表示。(0-12级)
云: 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要测定云状、云高和云量。
降水:指从云中降落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
蒸发: 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辐射:能量或物质微粒从辐射体向空间各方向发送过程。气象上通常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日照: 表示太阳照射时间的量。气象上通常提供的是观测到的实照时数。
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黑色、大小湿度)的最低水平距离,单位:m或km。能见度表示了大气清洁、透明的程度。观测值通常分为10级。
气湿:空气的湿度简称气湿,反映了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和空气的潮湿程度。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水汽压力、相对湿度、饱和气压、露点等。
(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1m3)的湿空气中含有水汽的质量(kg)。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到:
(2)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ρw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ρv之比。它等于空气的水汽分压Pw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汽分压Pv之百分比。
(3)含湿量:湿空气中1kg干空气所包含的水汽质量(kg),气象中也成为比湿。等于水汽质量(kg)除于干空气质量kg。
露点或霜点 在不改变气压和混合比的情况下,把纯水(或纯冰)平面附近的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饱和差 空气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当时实际水汽压的差值。其单位和气压的单位相同。
海南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气候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 小气候: 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 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6.热岛效应: 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7.为什么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 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象升高时,天气转晴。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压。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季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8.什么是数值天气预报: 数值预报是根据现有的天气状况和已知的初始条件,利用高速计算机,求解控制大气运动的动力-热力学方程,从而得出一段时期内的天气形势和有关气象要素的客观定量预报方法。数值天气预报是当今天气预报的基础,也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9.气候变化: 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
10.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11.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
12.太阳黑子:太阳光球上经常出现的阴暗斑点。它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根据统计,地球上天气或气候反常均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密切关系。
13.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14.气候因子:形成气候的基本因子。主要有三个主要方面: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地理因子。
15.气候预报:指利用气候演变规律制作的预报。制作方法与“长期天气预报”相似。它是从气候演变规律出发预报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16.生物气候学:研究生命有机体与气候环境条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科。属于应用气候学范畴。
17.季风与季风气候: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被称为季风。受季风支配的区域里的气候又被称为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区一般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主要特征为冬干夏湿。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有哪些?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22.5-25.60C,年日照时数1780-26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西部沿海约1000毫米)。
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各地太阳可照时间长。海南各地的年日照时数,除中部山区因云雾较多,只有1750小时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在2000小时以上,西、南部地区达2400-2600小时。各地日照时数一般以7月最多,2月最少,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50C-25.6度之间,中部山区略低于23度,南部、西部略高于25度,等温线向南弯曲呈弧线,由中部山区向沿海递增,沿海高于内陆,南部高于北部。最冷月在1月份,中部山区月平均气温16.5度左右,全岛最低,最热月大部分地区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西部的东方为29.2度,为全岛最高。
海南岛年极端最高气温,北部约39.0度,中部约37-39度,西部与西南部沿海低于36度。一般出现在4、5月或6、7月。年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1月份,也有在2月或12月。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中部山区低于5度(白沙最低3.6度),大部分地区为6-8度,南部沿海稍高于10度。
海南岛是同纬度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水汽来源充足,降水总量多,时空分布不均。平均年雨量约为1640毫米,年降水量分布呈环状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山区又以东南坡最多。东部多雨区约2000-2400毫米,多雨中心琼中年平均达2440毫米;西部少雨区仅1000毫米左右(东方为922毫米)。
什么是气候?
一、南方
1、自然区划下,主要河流有长江干支流、西江干支流、淮河、钱塘江、闽江等。其主要特点为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丰富,航运价值高。
2、南方的长江因其航运价值被称为“黄金水道”。
3、南方地区湖泊众多,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最为集中。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4、南方河网密布,航运发达。
二、北方
1、我国北方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及温带大陆气候,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河流径流量相比南方较小。
2、我国北方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松花江、辽河、淮河、黑龙江、鸭绿江等,河流含沙量普遍较大。特别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由于北方气温低于南方,河流结冰的情况多于南方。且汛期也比南方短。
扩展资料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基本特征:
1、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台湾火烧寮为全国“雨极”,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
东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大。冬季气温在0度以上。雷州半岛,云南和台湾南部以及海南在15度以上。云南,广东,海南,台湾受寒潮影响小。
2、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此时河水暴涨,河流易泛滥成灾; 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严重,夏季暴雨)。
百度百科-北方
百度百科-南方地区
气候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气候 英文名称:climate resources;climatic resources 定义1: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可利用的气候条件,是自然的一部分。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2:能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总体。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3:人类和一切生物生存所依赖的和社会发展可能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中的物质、能量、条件及其现象的总体。 应用学科:科技(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气候主要是指农业气候和气候能源。
目录
气候-基本定义
气候-形成因子
气候-特点气候与其他相比的共同点
气候与其他相比的不同点
气候-历史记载
气候-存在问题
气候-保护意义
气候-相关区别
气候-影响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合理开发利用气候
气候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与农业
气候与旅游
气候与建筑
气候与交通
气候与健康
气候与体育
气候-开发利用
气候-对策建议
气候-保护条例
中国气候基本特征太阳能丰富、光合生产潜力高
热量带多,亚热带和温带面积大
季风气候显著影响
下垫面复杂多样
特殊地形的热量效应
降水分配不均衡
雨热基本同季
问题与挑战
气候-基本定义
气候-形成因子
气候-特点 气候与其他相比的共同点
气候与其他相比的不同点
气候-历史记载
气候-存在问题
气候-保护意义
气候-相关区别
气候-影响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合理开发利用气候
气候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与农业
气候与旅游
气候与建筑
气候与交通
气候与健康
气候与体育
气候-开发利用气候-对策建议气候-保护条例中国气候基本特征
太阳能丰富、光合生产潜力高 热量带多,亚热带和温带面积大 季风气候显著影响 下垫面复杂多样 特殊地形的热量效应 降水分配不均衡 雨热基本同季 问题与挑战展开 编辑本段气候-基本定义
气候是指能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利用的光能、热量、水分与风能等,是一种可利用 气候
的再生,也是我国的十大自然之一。包括太阳辐射、热量、水分、空气,风能等。它是一种取之不尽,又是不可替代的。气候是一种宝贵的自然,可以为人类的物质财富生产过程提供原材料和能源。
编辑本段气候-形成因子
气候的形成因子不等同于气候的形成因子,而是比其更复杂。因为气候只是气 气候
候的来源与基础。气候还必需同一定的社会因子结合起来,才能转变为。从70年代起,世界气象组织开始将气候看作是气候系统的产物。气候系统包括大气、海洋、大陆、冰雪圈与生物圈等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换言之,气候是地表层五大自然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当前人们所熟知的太阳活动、海温、地温、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都只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的一些突出的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现象都有可能对气候系统有所冲击,进而影响到气候的异常;但是却不能决定整个系统的运转,或者对气候异常起决定性影响。当前,对气候系统各成分及其相互作用尚没有进行全面和精确诊断分析和作出预测的客观条件,这也是气候预报的准确率难以迅速提高的原因。但是,同样的气候却可以有相差很大的利用效益,甚至也可能转变成为灾害。这主要决定于人们拥有的技术条件(如水利工程、作物品种等)和所取的决策与管理措施是否正确和得力。这就说明了气候从一种自然现象转变成为一种是完全离不开社会因子的作用的。 因此,气候的因子是一个既包含许多自然因子,又包括许多社会因子在内的庞大系统。至今人们还没有能完全弄清这一系统的各个成员及相互联系。因此,只能取一些简化的办法。比如,进行理想化处理。如计算某种的潜力时,设其它生产条件与均达到理想要求,只估计某一种气候量所能达到的产量极限。如竺可桢估计光能在农业生产上的潜力。他认为,在每年只用一个季度的辐射量,光能效能以1%计,则长江流域单季水稻每亩可得941市斤产量。如提高光能效能达3%,则每亩可得2823市斤产量。 虽然这些简化的办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粗略描写气候的分布与丰度,但对于这一的数量仍可给出一个基本的概念,对于规划与管理这一都是很有用的。
随着工业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生产也高速发展,气候的不足越来越严重。社会生产对气候及其变化的敏感性、依赖性日益增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日益显露。气候丰富的土地被超负荷地利用,并向气候不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坡地扩大种植,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大气污染不但使空气质量恶化,并将造成不可逆转的人为气候变化。这样,气候正面临恶化,以致破坏的厄运。
编辑本段气候-保护意义
气候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良好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为前提的,要顺利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在防灾减灾、利用与保护、气候和环境监测保护等方面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气候,可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反之,则会遭受经济损失,破坏气候,甚至诱发气候灾害。
编辑本段气候-相关区别
气候是包围地球的大气圈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总称,属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的一部分。 气候环境则只是对人类有影响的那一部分大气的性质的总称。 气候与气候环境在现代并不明显存在着整体与部分的差别,而只存在着概念上的差别。 气候则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编辑本段气候-影响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气候是指大气圈中光、热、水、风能和空气中的氧、氮以及负离子等可以通过开发利用为人类形成使用价值的气候条件。气候与其它自然一样,能够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不可缺少的能量和物质。
合理开发利用气候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的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 气候
和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生产、生态和经济同步发展。气候对生物群落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保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使用合理的气候指标和充分利用气候,既可获得很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又可预防气候灾害。适宜的气候是宝贵的,光、热、水、风可无偿提供给任何人。但是,气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的概念现在已开始改变,河流的污染使淡水的价值降低,气候变迁改变了的恒定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能源、交通、建筑、经济、商业、健康和生活已成为对气候最敏感的领域,研究这些领域与气候的关系,对合理开发利用气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气候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能源主要指由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风能以及直接可利用的太阳能。社会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能源的高消耗基础之上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是本世纪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有关部门预测, 能源的大量消耗、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增加,产生的环境和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节约、控制使用化石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已刻不容缓。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崛起和发展。
气候与农业
①气候中的光、热、水、空气等物质和能量,是农业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而光、热、水、空气等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各地区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获取最大效益。 ②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要合理和充分地利用气候,挖掘农业气候潜力,不断提高对光照、热量、水等气候的开发利用率。如广泛用间作、套种,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 气候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包括温度和降水月年平均值、太阳辐射量、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等。这些气候要素往往决定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布局结构、发展前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质量、数量和分布等。
气候与旅游
旅游业是投资巨大、收入丰厚的新兴产业,其目的是给人提供特殊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 气候
受,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旅游业离不开气候,气候是旅游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首先是气候现象本身的美。如,冬日雪景是最壮丽的自然景色,夏日雷电则是最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秋高气爽使人心情平静,春暖花开使人感到生机盎然。其次,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更是旅游的重要目标。甚至沙漠景观也能使潮湿地带的居民感到新奇不已。香山红叶,洛阳牡丹更是驰名全国。最后,旅游是一项人类活动,一般需要宜人的气候条件。我国春光明媚的春季与天高气爽的秋季,是旅游最好的气候条件。春游、秋游也在我国比较盛行,人们度往往也选在这两个季节。旅游有大量户外活动,是人类接近大自然的良好时机,因此,也是气候十分敏感的一个行业。充分评价与开发气候,无疑也是开展旅游来的一项重要工作。
气候与建筑
①日照与街道方位。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光照与街道方位的原因。建议联系当地实际,比较街道方位不同的日照条件,选出最佳街道方位,再用理论指导实际生活。 ②风向与城市规划。风向决定污染物的输送方向,在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在季风区,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当地最小频率的风向的上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下风向。
气候与交通
海陆空交通运输常需要穿越不同的气候区,应尽量避开气候灾害,才能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公路设计和建设时应注意沿线的暴雨及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梁设计和建设时应注意当地暴雨强度。机场应布局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
气候与健康
人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大气中的四季嬗变、风霜雨雪都对人体产生各种影响,以至引起疾病。其中有些是气候条件直接或间接致病的,例如中暑、冻伤、感冒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等。此外,高山反应、空调病、风扇病等也与气候有关。为了满足广大居民防病治病、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现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气象部门开展了人体舒适度、中暑指数、心脑血管病、胃肠道传染病,以及紫外线强度、花粉浓度等医学气象预报。当然恰当利用气候条件也能防病治病,如利用气候条件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登山、冬泳、滑冰、滑雪等,以增强体质。气候疗养,如沙疗、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防病治病的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天气预报中诸如穿衣指数、登山指数等内容,对人们合理利用气候,防病健身起到了指导作用。人类也是喜光动物,我们经常晒太阳和我们的居室内有较好的日照,不仅可以杀灭病菌,减少疾病,还可以帮助对钙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体质。
气候与体育
人们合理地利用气候开展体育运动,举办大型体育运动会更要考虑气候条件,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体育气象专家研究总结了各种气候要素对20种体育运动比赛的影响,以风、气温、降水、雾和气压等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成绩影响最大,因而东道主有义务向所有参赛者提供比赛地点的气候背景资料,并在运动会进行当中及时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编辑本段气候-开发利用
利用气候最广泛的是: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商业、旅游、医疗等部分。 气候与其它不同,不能进入市场交易。在各种自然中,气候最容易发生变化,且变化最为剧烈。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自然生产力,是;不利的气候条件则破坏生产力,是灾害。利用恰当,气候可取之不尽,但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和不可取代性。故对一地的气候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评价,才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编辑本段气候-对策建议
合理开发利用气候的建议 中国在开发利用气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 气候与区别
但从总体上看,全社会气候开发利用的意识不强;气候开发利用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气候开发利用的规模和效益与实际可开发量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贡献率差距较大。为此,必须进一步取措施,加强气候开发利用工作。 1、加强领导、强化气候的管理 气候工作、气候的管理具有多学科、跨部门的特点。涉及气象、海洋、农业、国土、能源、交通、环保、等诸多领域和部门,而且涉及到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布局下,来合理开发利用气候。因此,各级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要通过加强管理,增强全社会的气候意识,拓宽气候的利用领域,提高气候的利用率,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努力实现、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投入、提高气候开发利用和气候变化的监测服务能力 气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也是极具应用价值的可再生。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不断提高气候开发利用和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服务能力,对于拓宽的利用领域,增强预见性,促进环境、和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国家和各级将合理开发利用气候纳入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大投入。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国已有的大气、海洋、陆地、生态等观测系统的作用,通过整合和完善,建立现代化的气候变化监测网络系统,加强气候影响评估系统和气候数值模式系统的建设,全面开展动态的气候区划分析业务和气候影响评估业务,建立气候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气候敏感的开发利用工程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效益评价工作。 3、健全制度、促进气候的开发利用 要进一步促进气候的开发利用,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要制定鼓励合理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及其它气候的法律法规,提供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在有关政策的制定上,必须统筹兼顾其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要建立相关重大工程、重大开发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条例或规范。制定气候系统资料共享的标准、政策和法规,保障全社会气候系统观测资料和信息的共享。 4、加强合作、不断提高我国气候开发利用科技水平 要加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城市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气候总体承载能力的研究,深入分析研究其变化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将产生的影响,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的研究,研究开发有利于环境、、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并注意从战略的高度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行动策略和。大力开发和改进气候能源(太阳能、风能)利用技术,不断研制气候能源高效利用和经济实用的产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和新型高效作业工具、作业方式的开发研制。
编辑本段气候-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第三十二条 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气候的综合调查、区划工作,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进行气候监测、分析、评价,并对可能引起气候恶化的大气成分进行监测,定期发布全国气候状况公报。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应当根据本地区气候的特点,对气候开发利用的方向和保护的重点作出规划。 第三十四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编辑本段中国气候基本特征
太阳能丰富、光合生产潜力高
中国的太阳能除川黔地区外,其余大都相当或超过国外同纬度地区,与美国相当,略高于日本。高值和低值中心处于22~35°N之间。即青藏高原高值中心,其南部光能接近世界上最丰富的撒哈拉沙漠,拉萨有“日光城”之称。低值中心出现在四川盆地。我国主要农业区,作物生长期间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多,为作物高产提供了充足的光能。青藏高原生长期短,能为植物提供的光合有效辐射量为全国最低。
热量带多,亚热带和温带面积大
中国是世界上热量带最多的国家,由南往北相继出现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 我国的气候分布图
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青藏高原还有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寒带。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面积较大,其中亚热带和中、南温带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5%,其热量与美国主要农业区相近似。≥10℃积温,在40°N地区比日本略多,与地中海气候地区相近;在30°N地区,比地中海气候地区多500℃,比西亚、南亚、非洲等地少600~1000℃。
季风气候显著影响
热量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农事活动依赖节气的更迭十分敏感。中国东部与世界同纬度相比,冬季过冷,夏季偏热,而且纬度越高越明显,冬季比夏季突出。夏季偏热,一年生喜温作物(水稻、玉米等)可种植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有利扩大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和提高复种指数。但冬季过冷,却使越冬作物或多年生亚热带和热带经济果木林的种植北界偏南。这一热量特点也是形成我国种植制度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下垫面复杂多样
造成了气候的再分配 中国山地丘陵约占全国面积的2/3。境内地形复杂,较大山脉的走向、地形起伏、加上离海远近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光、热、水的重新分配与组合,使得有些地区非地带性的影响超过地带性影响。有出现“气候区地”现象和“十里不同天”的说法。例如,西南部江河谷的巧家、华坪、元谋一带,虽处于中亚热带范围,但却出现南亚热带气候,≥10℃积温高达7000~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2℃以上,全年基本无霜。又如地处低纬高原的云南,由于纬度增加和海拔高度增高相一致,使南北不到10个纬距的范围内相继出现热、温、寒带的气候及相应的植被。一般在海拔2300~2500米的高寒区,以耐寒作物为主,1300~1500米高度为中温带,为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区;1300米以下为低热带,为一年二熟或三熟区。中国境内有些东西走向或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大山脉,对北来冷空气和南来暖湿气流有显著的屏障作用,是山体两侧水热状况显著差异的分水岭。例如大兴安岭两侧年平均气温相差2~4℃,≥10℃积温相差300~1000℃,年降水量可相差100~200毫米,成为由农区向牧区的过渡地带。天山山脉成为新疆分割为干旱南温带和干旱中温带的天然分界线。秦巴山系是标志中国南方与北方气候的分界线,也是水分盈亏平衡为零的界线,它标志北方旱地农业与南方以水田为主的农业的交接带,又是作物是否休眠越冬的分界线。尤其是该山体的屏障作用使四川盆地冬暖十分显著,盆地1月平均气温比东部平原同纬度地区偏高3~4℃,≥10℃积温多300~500℃,无霜期多40~60天,若经海拔订正后的增温效应,则相当于使四川盆地南移5个纬距的位置。山区的热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很明显。一般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下降0.51℃,≥10℃积温减少170℃,生长期约减少4~6天。
特殊地形的热量效应
也不可忽视。例如亚热带山区的一些山腰,冬季有逆温现象,多存在暖带和温暖小区;一些大的水体(湖泊、水库),对周围有调温效应,这都有利于果林和作物避寒越冬。但在低凹地形,冷空气易堆积在谷底,形成冷空气“湖”,使作物易发生霜冻害。
降水分配不均衡
干湿界线与等降水量线相近 与全球比,我国降水量不算丰富。粗略估计,中国平均年降水量约为648毫米,较全球陆地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约偏少19%,比亚洲平均年降水量740毫米偏少12%,在纬度相同的日本、朝鲜某些地区的年降水量比我国要多。中国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于太平洋,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等雨量线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按这一走向的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相当于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25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又相近于干旱与半干旱的分界线;横穿东部的9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是东部地区半湿润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极不均衡。西北内陆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4%,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64毫米,全年总降水量只占全国的9.5%;而我国东南部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7%,平均年降水量达896毫米,其全年总降水量占全国的90.5%。 中国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这是季风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各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很大,尤其北方雨季短,降水明显地集中于夏季。因此,取季节调水措施是防旱的重要对策之一。 气候
雨热基本同季
夏季光、热、水共济,气候生产潜力大 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同步,这是农业气候的一种优势。夏季温高雨多,光合有效辆射量大,为植物旺盛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气候生产潜力高。各地雨热同季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北方,春季升温快,夏季温度高,6 气候学
~8月≥10℃积温占全年的50%以上,同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江淮及其以南地区,6~8月≥10℃积温和降水量均占全年的30~40%,雨热同季时间长,故复种指数高。云南和青藏高原地区,年内气温变化较平缓,降水集中程度高于温度,水热配合稍差,如云南6~8月积温只占全年的20~30%,但同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青藏高原6~8月积温占全年的55~65%,同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 热量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低温冷害或旱涝。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考证,中国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次的冷期和暖期,曾造成农牧界线南北来回推移;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变化也曾引起单、双季稻的种植界线南北变动两个纬距。近百年来,我国≥10℃积温变化有7~8年和2~3年的周期波动,尤以8年周期最明显。本世纪初期各地积温偏少,30年代中期开始增多,至50年代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在60年代中期曾有一短暂的回暖过程,目前在平均值左右摆动。近30年间,各地最暖年与最冷年的热量状况之差是:≥10℃积温的差值约在500~1100℃之间;≥10℃持续日数的差值在30~60天之间。≥10℃积温相对变率(积温距平绝对值的多年平均与平均积温的百分比)是,青藏高原为4~5%,东北、华北北部及西北地区大于3%,华南及云南南部小于1.5%。热量不稳定,可导致农业不稳产。例如,黑龙江省高温年与低温年的积温偏差平均为±300℃左右,这个变化幅度可导致产量增产或减产30%左右。
问题与挑战
多样的气候类型造就了中国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与多样的气候利用类型。然而,在利用我国的气候推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上,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其一:由于中国以大陆性气候为主的特点,北方的广袤地域寒冷和水分不足常常成为生物生产的限制因子,丰富的光能与土地因此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约着中国土地生产力的提高乃至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其二: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温度的升高,还极有可能是极端气候频次的增加与强度的增大。 研究表明:未来的气候变化会导致北方夏季风降水的年度间变异增大,意味着北半球的季风气候区有可能遭受几率更为频繁且强度更大的洪涝或干旱等极端气候。我国大部分为季风气候区,季风的进退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洪涝与旱灾,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东亚季风以及东南和西南季风对我国的夏季降雨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们的变异必将导致我国农牧业生产的气候灾害损失加大,生产水平稳定提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