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的重要性_气象信息包括哪些
1.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2.天气日历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天气信息
3.气象资料数据信息的生产与服务机构
4.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
5.船舶接收的气象报告一般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气压:大气的压力,它是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的压力。
气温: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量。它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单位一般用摄氏度℃,或用热力学温度K。
大气湿度(简称湿度): 它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可以由比湿(g)、绝对湿度(pv)、水气压(e)、露点、相对湿度等物理量表示。
风: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气象上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来表示。风是一个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单位用m/s或km/h表示。(0-12级)
云: 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要测定云状、云高和云量。
降水:指从云中降落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
蒸发: 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辐射:能量或物质微粒从辐射体向空间各方向发送过程。气象上通常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日照: 表示太阳照射时间的量。气象上通常提供的是观测到的实照时数。
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黑色、大小湿度)的最低水平距离,单位:m或km。能见度表示了大气清洁、透明的程度。观测值通常分为10级。
(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1m3)的湿空气中含有水汽的质量(kg)。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到:
(2)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ρw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ρv之比。它等于空气的水汽分压Pw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汽分压Pv之百分比。
(3)含湿量:湿空气中1kg干空气所包含的水汽质量(kg),气象中也成为比湿。等于水汽质量(kg)除于干空气质量kg。
露点或霜点 在不改变气压和混合比的情况下,把纯水(或纯冰)平面附近的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饱和差 空气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当时实际水汽压的差值。其单位和气压的单位相同。
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1、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
2、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最高最低气温。
3、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风向和风力。
4、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特殊的灾害性天气。
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从“风云一号”等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扩展资料:
天气预报常用术语
晴:天空云量不足3成。
阴: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
雾: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小雨: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
百度百科—天气预报 (最新天气状况的预测)
天气日历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天气信息
湿度、云量、云状、能见度、天气现象气象要素。根据查询考试信息网显示,天气预报,又称气象预报(测),是指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天气预报中包括了湿度、云量、云状、能见度、天气现象气象要素内容,以及未来天气变化的趋势和可能性。天气预报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化的事先估计和预告,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中国国防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
气象资料数据信息的生产与服务机构
天气日历包括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最高最低气温、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风向和风力等三个方面的天气信息。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
(一)气象资料生产与分类
气象数据资料信息主要由国家和地方各级气象信息中心收集管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利用气象仪器、气象雷达、气象火箭、气象卫星及其他遥感、遥测设备对大气进行综合观测,并用计算机对所获资料进行整理。在各个地方还有大量气象人员收集气象信息。
气象数据是指我国按照气象业务要求布设的各类气象台站(含气象卫星)观测、积累的及利用各种途径收集、存档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气象资料及其整编、分析成果。
按照国家和中国气象局保密规定,气象数据的共享和提供利用划分保密的等级包括绝密、机密、保密、内部、公开五级。根据气象数据内容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气象数据具体分成了15类:高空气象资料、地面气象资料、气象辐射资料、海洋气象资料、农业气象资料、冰雪圈资料、大气化学与大气物理资料、水文气象资料、日地物理资料、分析资料、气象灾害资料、历史及替代资料、土壤与植被资料、雷达资料以及卫星资料。
(二)气象资料的服务机构
由于服务机构的不同,气象资料数据信息的服务内容不一样。当前,气象资料数据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局图书馆。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主要是在线提供天气信息、灾害预警、气象科学知识、气象政策信息、气象产品信息等资料的浏览、下载,国家气象中心主要是在线或离线提供各类气象科学数据资料。中国气象局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主要有:专题服务包括科技查新、定题服务、图书馆文献资料通讯、中国暴雨动态、城市环境动态,特色馆藏包括WMO出版物、AMS连续出版物;顾客天地包括咨询台、图书荐购、常用科学数据、世界主要城市气象数据;网络导航包括网上数据库连接、专业图书馆连接、气象类教育机构连接;书刊检索包括馆藏书刊检索、维普中文期刊、MGA文摘数据库、全国期刊联合目录、中文气象科技文献和气象期刊文摘;数字包括书生电子图书、AMS会议全文数据库、AMS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中国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着国家级气象基础信息、计算机、骨干网络和通信的运行、管理、维护、建设及服务任务,同时它还承担着WMO亚洲区域气象通信中心、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和世界数据中心气象学科中国中心[WDC-D(M)] 的任务,与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以下简称“气象资料室”)与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世界数据中心气象学科分中心(北京)[WDC(M)for Beijing]是“一个单位,三块牌子”,是全国气象数据中心,也是国家专业档案馆之一,隶属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作为中国气象学科的国家级数据中心,负责中国气象局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骨干计算机网络系统、CMA-Internet系统和气象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建设和服务;负责承担全国和全球范围的气象数据及其产品的收集、处理、存储、检索和服务;研究与应用最新数据处理技术;加工和开发各类气象数据产品;承担国家级气象档案馆的任务职责,负责全国气象记录档案和工作档案的收集、归档、管理和服务;承担数据和档案业务对省级的技术指导。各省级气象资料室开展本辖区范围的气象资料社会化服务,及时向国家气象数据中心上报气象数据等具体业务。
2.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08年5月成立的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国家级媒体气象服务和国家突发公共预警信息服务以及全国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技术指导等任务。下设三个管理机构和产品服务室、网络服务室、科普宣传室三个业务机构,承担国家级公共气象信息收集、产品加工、制作和服务;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服务;全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中国天气网、中国兴农网等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科普宣传以及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公众满意度调查等业务。为各级、公众、行业和专门顾客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不断提高气象服务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3.中国气象图书馆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气象专业文献收藏中心和气象专业文献检索中心。中国气象局图书馆的职能与任务是全面收藏国内外(尤其是国外)气象专业的各种出版物(期刊、图书、技术报告、会议文集、WMO出版物、电子出版物);利用各种手段(传统借阅、刊物编辑、计算机检索、网络服务)向全国气象部门及国家有关部门(海洋、农业、环境、民航和大学等)的科研、业务单位提供专业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现有藏书20余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0万余册,期刊1000余种;其中外文期刊700余种,中文期刊300余种,馆藏书刊70%为外文书刊,语种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等,馆藏书刊覆盖了80%的专业出版物。读者凭个人有效证件办理借书证,即可入馆借阅。
近年来图书馆引进了荷兰Kluwer Online外文期刊数据库、ScienceDirect外文期刊数据库、书生中文电子图书、清华同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文摘等网络数据库,开发了中文气象科技文献库、外文气象期刊文摘库、美国气象学会会议文集数据库等多种文献数据库,图书馆馆藏书目信息也通过网络为顾客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与文献提供服务。
船舶接收的气象报告一般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条 为了规范气象预报发布,鼓励气象预报传播,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气象预报包括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本办法所称公众气象预报是指面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天气现象、云、风向、风速、气温、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等气象要素预报,以及日地空间天气现象、太阳活动水平、地磁活动水平、电离层活动水平、空间粒子辐射环境、中高层大气状态参数等空间天气要素预报。
本办法所称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以及太阳耀斑、太阳质子、日冕物质抛射、磁暴、电离层暴等空间天气灾害预警信息。
本办法所称气象预报发布是指气象预报向社会无偿公开的过程。
本办法所称气象预报传播是指将已发布的气象预报进行转播、转载的过程。第四条 院气象主管机构和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全国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工作,并加强监督管理。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工作,并加强监督管理。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应当组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信、交通运输、气象、互联网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气象预报发布和传播渠道。
传播气象预报的媒体和单位应当与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建立获取最新气象预报机制,确保气象预报及时准确传播。第六条 气象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应当按照职责通过气象预报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发布气象预报。
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第七条 各级人民指定的媒体和单位应当安排固定的时间和频率、频道、版面、页面,及时传播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广播、电视台(站)改变气象预报节目播发时间安排的,应当事先征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的同意。第八条 各级人民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传播机制。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灾害性天气时,媒体和单位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解除时,媒体和单位应当及时更新,不得传播过时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第九条 鼓励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应当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并注明气象预报发布的气象台名称和发布时间,不得自行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和结论。第十条 科研教学单位、学术团体和个人研究形成的气象预报意见和结论可以提供给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制作气象预报时参考,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第十一条 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可以发布供本系统使用的专项气象预报,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第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发布气象预报的;
(二)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不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的。第十三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导致未按规定发布气象预报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传播虚气象预报的;
(二)不按规定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更新气象预报的;
(三)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不注明发布单位名称和发布时间的;
(四)擅自更改气象预报内容和结论,引起社会不良反应或造成一定影响的。
船舶接收的气象报告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它包括大风警告(蒲氏风力为8~9级)、暴风警告(蒲氏风力为10级及其以上)、热带气旋警告。
海上气象报告是各国的海岸电台用无线电通信方式向船舶发布的天气情报。航行在世界各地的船舶,熟悉世界各地海岸电台发布的气象警告和预报,并能正确分析、理解和应用,对其安全至关重要。
大风警告和暴风警告是指非热带气旋引起的,大风警告、暴风警告、热带气旋警告包括以下内容:
(1)警告的种类;
(2)日期和以世界时表示的时间;
(3)以百帕表示其中心气压值的扰动类型(如低压、飓风等);
(4)用经纬度或熟知的陆标表示的位置;
(5)扰动移动的方向和速度;
(6)影响区域的范围;
(7)影响区域内的风速或风力及风向;
(8)影响区域内的海浪和涌浪情况;
(9)其他适当的信息,如扰动的未来位置。
海事安全注意事项:
1、船舶应认真接收气象报告,全面评估船舶自身状况(特别是抗风浪能力)和可能遭遇的恶劣天气情况,避免冒险航行。
2、船舶应按要求做好货物平舱、系固、绑扎工作。散装货物应要求进行平舱,以便避免货物发生滑动移位,影响船舶稳性;集装箱货物应按《系固手册》要求进行绑扎、衬垫、加固,防止受大风浪影响,集装箱落水,并应避免上重下轻现象,影响船舶稳性;同时应注意做好船上可移动设备及备件的绑扎加固工作。
3、加强船舶水密和排水设施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确认舱盖完整,确保所有水密门窗完好,并封闭舱盖、道门,关闭货仓通风筒和所有水密门;检查疏通甲板出水孔和有关下水道,确认各泵阀管系污水井等排水设施状态良好,确保排水畅通。
4、在航船舶遭遇大风、暴雨,应使用安全航速,加强了望,谨慎驾驶,常核定船位,以免受大风浪影响船舶偏航,导致触礁、搁浅事故的发生。必要时积极选择安全水域锚泊,松出足够长度的锚链,抛下双锚;机舱备好主、辅机,随时用车舵配合抗风,用车时要注意保持船头顶风,切忌横向受风,并加强与周边船舶联系。
5、船舶在大风浪不应盲目调头转向,确实非常需要,应极为谨慎,要充分考虑本船的旋回性能,掌握本船的稳性,包括积载情况和自由液面的影响,还要确保主辅机能够正常运行使用,并把握几个大浪过后海面相对平静的时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