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尼娜年的影响

2.我国林业为世界气候贡献了啥

3.08年国内外降雪的原因

4.节能减排如何在地质中应用

5.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的国际合作

6.应对全球变暖有哪些措施

气候变化司司长_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单

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的表现

杨学祥 刊发时间:2008-02-02 10:17:18 光明网-光明观察

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的表现,这句气象界的名言说明当前气象科学理论的混乱和无奈。气候问题的政治化并没有给世界气象科学带来繁荣和发展,相反,全球变暖变成了紧箍咒,限制了气象工作者的思维和理念,妨碍他们通过理性思维对现实的自然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还原气候变化的自然过程,鉴别人为干预的程度,是当前气象

界的重要任务:自然力的调节作用不能忽视[1]。

一、暴雪与全球变暖有关的观点

据新华社电 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为何今年冬天特别寒冷?气象专家解释,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恰恰说明全球变暖的趋势仍然不变。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高安宁说,全球变暖是一个大的趋势,会使得气象极端增加,这次全国范围内出现的极端寒冷天气过程,仍是全球变暖趋势的一种表现[2]。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预计:南方大范围、高强度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将一直持续到2月初。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极端性天气是全球变暖造成的。”科学家有一个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使得极端天气增多。像这次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冻雨天气过程,就是一个极端天气。按照上述观点解释,全球增暖可能是造成因素之一。具体来说,从全球大气平均状况来看是在升温,但不是平均升温。由于全球大气能量基本守恒,而大气在不断流动,有些地方温度特别高,那么另一些地方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温度非常低,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极端性天气是全球变暖造成的[3]。

1月27日下午六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红色警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应急响应。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梅燕说:“中央气象台自设立国家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后,第一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这是一次50年来最强的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的天气。”在肆虐的雪灾面前,许多人充满了困惑,不是说气候变暖了吗?“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在是风和日丽、风调雨顺的日子减少了,极端冷和极端热的天气都增加了。总的变暖趋势并没有改变。”广东省气象部门首席专家、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吴兑解释说。据气象专家说,大雪也是气候变暖的一种表现形式[4]。

二、暴雪与全球变暖无关的观点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极地气象研究室主任陆龙骅对本报记者解释说:“就气候本身来讲,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也会出现气候异常和极端天气。正如前些年北京等地出现暖冬一样,气候变化与整个大气环流有关。从气候上讲,总有一段时间偏旱,一段时间偏涝,或偏冷,或偏热。”陆龙骅称,尽管从目前来看,很难将南方雨雪冰冻天气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联系起来,但全球变暖后,极端天气有可能增加。“导致极端天气发生的人为因素究竟有多少,这很难说。”陆龙骅称,“但对人类来说,我们就一个地球,在没有完全弄清真相之前,还是应该加强自我约束,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自然,善待地球[5]。”

本报华盛顿1月31日专电 对于近期中国南方地区连日来罕见的暴风雪灾害天气,一些国际专家认为这种极端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全世界最大科学实体之一、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资深气象学家尤金·伯尔利认为,中国的特大雨雪与全球气候变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可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整体来说,全球的气候已经失衡,天气异常的情况很难用单一的理论解释。”他说。世界气象组织一位权威人士30日也表示,此次中国出现的极端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世界气象组织在2007年11月公布报告说,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有可能持续至2008年第一季度。在本轮拉尼娜现象中,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尼西亚西部海域的海水温度比通常要低,而在典型的拉尼娜现象中,这一区域的海水温度会比通常情况下高一些。因此,气象组织预计,一些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可能会出现异常波动。据报道,本轮拉尼娜现象已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多起异常。日本专家认为去年8月日本国内破纪录的最高气温与拉尼娜现象有关;秘鲁海滩去年发现大量死鸟,专家认为是由于海水因拉尼娜现象而变冷,鱼类离开了通常所处的位置,导致鸟类失去食物而死亡;非洲媒体则报道说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了去年的西非洪灾[6]。

路透悉尼1月31日电 科学家们称,在中国导致60余人丧生的暴雪天气和全球气候变暖没有直接联系,而只是冬日严寒气候和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极端天气。澳大利亚气候学家、联合国间气候变化协议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撰写人之一PennyWhetton表示,中国对于此次暴雪气候的解释是正确的,中国面临的恶劣天气和全球变暖没有直接联系。“此次暴雪天气是自然结果。每隔数年或者数十年,导致极端天气现象的条件就会出现,”Whetton对路透说。“由于全球正在变暖,这种极端寒冷天气可能不会以更高频率或强度出现。”不过,随着中国天气变暖,中国寒冷的北部地区可能将面临更多的暴雪天气,因为大气层湿度上升将创造出与导致目前中国南方降雪类似的天气条件。“降雪的滞留时间可能会变少,但冬天可能会遭遇更多的严重降雪,”澳大利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分析部门负责人DidJones说。他同意中国暴雪天气和全球气候变暖并无直接联系的说法,指出洪水、热浪和火灾才是上升的全球温度和降水增加的直接表现[7]。

三、科学争论的必要性

全球变暖会使得极端天气增多,但是,极端可划分为极端冷和极端热。如果全球变暖使极端冷增多,全球变暖的总趋势还能够继续存在吗?

“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的表现”,如果不是出

自气象专家之口,人们一定会误以为是一句哲学家关于地狱与天堂转换之门的名言:谬误构成了科学的阶梯。当中国人遇到难解的问题时,中庸之道或思辨哲学就会应运而生——千方百计寻找对立事物的沟通渠道,为流行的权威理论修修补补。黑是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冷是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白马非马;白狗黑,如此等等。小学教员一定会把“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的表现”当成病句,批上零分。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全球变暖的错误理解导致人们对寒冷肆虐毫无准备,猝不及防,甚至失去了基本的理性思维。

全球变暖是一条千古不变的定律吗?如果不是,就可以根据实践的变化加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曲解和诡辩都是多余的。如果是,请给出相应的历史证据:用百年的气候史来推翻上亿年的气候冷暖变化规律,全球变暖理论不仅需要重写历史,而且面临愈来愈多的自然变化的严峻考验。

气候的自然过程是有明确的冷热标准的,低于标准的就是冷,高于标准的就是热。如果“寒冷肆虐是全球变暖的表现”,那么,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防寒和防高温都不可偏废。这不是一句废话吗?根据这一推理,雪山冰川是全球变暖的最高境界,因为那里是寒冷肆虐的地方。

事实胜于雄辩。曾乘坐"雪龙号"前往北极考察的我国科学家称,根据最新综合研究结果,全球环境正在发生大的变化,目前处于一个大转型期,在转型期内,以年计到10年计的短周期气候变化幅度增大,灾害性气候可能有所增加。据介绍,对冰川、黄土和深海沉积记录的研究表明,地球上气候变化规律是以10万年为一个周期,其中一万年为温暖期,九万年为寒冷期。现在地球正处于一万年的温暖期将结束,逐渐向寒冷期过渡的阶段。从速度上看,地球由冷期转暖期的变化较快,而由暖期到冷期的变化比较慢。科学家们认为,全球近期仍有变暖之势,这主要与生物圈中人为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有关。数据表明,地球上近150年来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已超过了地球以往近10万年的变化。这主要是工业革命后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在气候转型期内,如果地球自然因素使气温向寒冷转变,就会与人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等因素相抵;气温不会明显下降,甚至还继续小幅上升。70年代就有专家预言地球的寒冷期到了,结果气温不降反升。专家介绍说,在气候的转型期,地球以10年为周期的气候变化幅度会加倍,因此不排除在几年的高温后低温期突然降临的可能性。所以转型期内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预防各种变数气候的产生[8]。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资深气象学家尤金·伯尔利认为,中国的特大雨雪与全球气候变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可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整体来说,全球的气候已经失衡,天气异常的情况很难用单一的理论解释。”显然,温室效应不是控制全球变化的唯一因素。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梅燕介绍说:“2007年11月和12月,我国呈现出明显的暖冬迹象,不过进入今年1月之后,大部分地区温度就突然下降,这跟2006年12月到2007年1月,欧洲、加拿大、美国都遭到了暴风雪袭击惊人地相似。这两起例子,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之后,暖的大气层跟海洋的地表作用以后,将产生出一种异常现象,也就是极端气候现象大量增加,某一个地方在某个时段,会突然变得非常冷[4]。”

全球气温变化是一场长期的争论,波动变化是周期规律[9]。“2007年11月和12月,我国呈现出明显的暖冬迹象,不过进入今年1月之后,大部分地区温度就突然下降,这跟2006年12月到2007年1月,欧洲、加拿大、美国都遭到了暴风雪袭击惊人地相似。”这两起气候突然变冷的例子,需要相应的变冷机制来理解,季林的“潮汐调温说”和郭增建的“深海巨震调温说”值得世界关注[10]。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1日接受专访时表示,欧亚地区出现罕见、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以及当前的拉尼娜,是中国此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入冬以来,中国出现的降水异常分布特征和历史上较强拉尼娜发生后的冬季气候特征非常相似。这表明,当前的拉尼娜是影响此次灾害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入拉尼娜状态后迅速发展,至2008年1月已连续6个月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0.5摄氏度以上。分析表明,这次拉尼娜是1951年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次,也是前6个月累计强度最强的一次。“预计这次拉尼娜将至少持续至春末,并可能成为一次较强的拉尼娜。”此外,欧亚地区出现罕见、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是此次灾害天气的直接原因。“总体上看,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属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等特点[11]。”

我们需要对全球冷的理智分析和资料对比,全球变暖不是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12],具体的问题还要具体分析。不同观点的存在是必然的,科学的争论有助于相互沟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相得益彰。

拉尼娜年的影响

安守海,男,1965.09出生,汉族,贵州省风冈县人,党员,现任贵州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1981年9月至1986年7月在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学习(修学一年),1986年9月至1989年7月在西南农业大学生物基础部植物生理生化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10月至1993年11月在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工作,1995年5月至19年5月任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基地业务科科长,19年5月至2000年8月任贵州省专利管理局副局长,2000年8月至2006年8月任贵州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2006年8月至今任贵州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组织推动了《贵州省专利保护条例》、《贵州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实施,目前正致力于制订《贵州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相关工作;建立并完善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资助制度。在推进市场主体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建立了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机制;强化行业、企业服务机制,先后组织制定了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中药、烟酒等重点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工作指导意见。

2002年,完成了贵州省科技厅下达的软科学课题“贵州省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研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3年,完成了“贵州省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和对策研究”;2004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执笔人,完成了省科技厅下达的《贵州省中药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2005年,主持完成了《贵州省煤化工专利战略研究》,研究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6年,撰写完成了《贵州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初稿),经论证修改后,该纲要已由省正式颁布实施。2004年以来,组织并参加了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工作,撰写了《贵州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文本(研究稿)。

谢世杰,曾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常委、省副。重庆梁平人,1934年9月出生,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土壤肥料专业。 1954年12月加入中国***。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

谢世杰于1951年9月参加工作。1951年至1958年任西康省农林厅干部,四川省雅安专署建设科、农水科技术员。1958年至1959年在西南农学院土壤肥料专修科学习。1959年至11年任四川省雅安地区农校办公室主任,雅安地委农工部干事,地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11年至15年任四川省雅安地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15年至1980年任四川省雅安地委常委兼荥经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1980年至1983年任四川省雅安地委副书记兼农办主任。1983年至1985年任四川省雅安地委书记。1985年至1992年任四川省委常委、省副。1992年至1993年任四川。1993年3月至2000年1月任四川。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第九届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品华: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陈道东,研究员。19年考入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及农业化学专业学习,1983年毕业分配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99年至2001年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主任。2001年5月至2010年任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2010年任国家林业局西北规划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主要从事森林土壤管理、人工林营养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建设管理研究,曾多次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王力军:重庆市环保副局长。

刘锐,男,四川成都人,于1982年1月在西南农业大学获土壤科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SUNY)环境和森林学院森林管理硕士学位;1994年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SUNY)和锡拉丘斯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共同授予地理信息科学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海外特聘科技专家组成员,世界银行海外研究员。十多年来在中美自然和环境领域担任多个重要研究领导职务。

在美国期间,曾任美国保护国际(CI)中国项目资深主任、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应用中心主任,弗吉尼亚州林业部林业管理处处长,弗吉尼亚大学(UVA)环境系、皮特蒙特学院(PVCC)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IFCE)副总裁、董事长。

何平,男,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专业,博士。联合国开发暑驻华代表处(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负责能源和环境的高级项目官员。主要从事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方面的研究,在能源效率政策和气候变化特别在清洁发展机制方面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联合国开发暑的能源专家,何平为联合国开发暑与中国的能源和环境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包括确定联合国开发暑在中国的重点支持领域如制定和修订中国有关的能源法规,为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及规划提供积极的建议,并参与项目的执行和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监督。何平还是联合国开发暑亚太地区区域间能效标准和标识协调互认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张法祥,男,汉族,1952年12月出生,河北沧州人,1985年3月加入中国***,11年4月参加工作,17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原西南农学院)土化系毕业。14年9月-17年8月在西南农业大学(原西南农学院)土化系学习;17年9月-1983年2月在德阳县农业局工作;1983年2月-1985年7月在德阳县(市)农贸办工作;1985年7月-1988年12月任德阳市农办农经处、综合处处长;1988年12月-1990年5月任中江县人民县长助理;1990年5月-1994年6月任德阳市农办副主任;1994年6月-19年5月任德阳市副秘书长;19年5月-19年12月任德阳市委、市农工委主任;19年12月-2000年8月任罗江县委书记(其间:1998.02当选为德阳市委委员);2000年8月-2000年9月任德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罗江县委书记;2000年9月任德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其间:2002.05当选为四川省纪委委员);2007年1月至今任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李联铁,男,1963年2月,籍贯:四川富顺;汉族;1986年5月加入中国***;1986年7月研究生毕业;所学专业:植物营养与施肥、民商法、农业经济管理;技术职称:副教授;现任职务:渝北区委副书记。重庆市第一、二、三次党代会代表。

19.9-1983.7 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土壤农化专业学习;

1983.9-1986.7 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植物营养与施肥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6.7-1988.6 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助教、讲师;

1988.6-1989.6 四川省支教讲师团泸州分团副团长赴古蔺县支教;

1989.7-1991.7 比利时根特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进修;

1991.7-1994.5 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副主任;

1994.5-1996.1 西南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1996.1-1998.2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区长助理;

1998.2-2003.2 北碚区委常委、区常务副区长(期间1999.3-2002.3兼任北碚区新城建设管理委会主任;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研究生班学习结业);

2003.2-2006.12 北碚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6.12至今 渝北区委副书记(西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李昌健,男,1963年6月(农历闰4月)生于四川省大竹县。1980年自大竹中学考入西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学习,年6月加入中国***,同年7月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并被分配至农牧渔业部科技司工作。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任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综合处处长;2004年10月到2006年2月任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2006年3月至今任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副司长。先后在《农民日报》、《中国农学通报》、《农业科技管理》、《农村工作通讯》等报纸、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主持或参与过《为了大地的丰收》、《农业部“九五”十大推广技术丛书》、《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等多部书籍的编写工作。

刘林,男,四川乐至县人,1952年5月14日出生,党员。17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专业。17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分配在内江地区农业局工作。同年9月调内江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19年3月调农牧渔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1980年2月-1985年4月从事专职秘书工作。1985年4月-1995年12月期间,先后担任所办公室副主任、条财处副处长等职务。1995年12月-2005年7月任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7月至今享受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待遇。

王家武,1956年12月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82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专业,现在天津市农业局副局长、总农艺师。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78级3班),1982年9月-年12月在天津市农林局生产处工作,1985年1月-1986年6月任天津市农林局团委书记(副处级),1986年6月-1992年4月任天津市农林局生产处副处长,1992年4月-1995年5月任天津市农业环保站站长、支部书记,1995年5月-2003年12月任天津市管理站站长、支部书记,2004年1月-2005年6月任天津市科润北方种衣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天津市科润津丰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2005年6月-2007年1月任天津市管理站站长,2007年1月至今任天津市农业局总农艺师(分管科技教育工作) 。

参加《利用航空遥感技术调整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获全国农业区划一等奖;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主持玉米丰收并获农业部丰收二等奖;主持中作93水稻新品种引进推广,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中作系列优质大豆新品种引进推广,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抗虫棉新品种筛选及应用研究 ,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重大农业技术推广,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正在主持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优质粮食作物良种产业化示范工程”、天津市重大农业科技合作项目“耐贮运硬果型番茄新品种国产化与产业化技术开发”。

参与编《华北小麦》、《全国品种审定目录》等正式出版书刊,撰写并发表论文若干篇。

陈新强,男,汉族,1955年12月出生,陕西省宝鸡市,党员,大学文化程度。高级农艺师,现任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18.9至1982.6在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学习。1982.7至.10在西藏自治区农科所工作,.11至1989.7在西藏农牧科研中心工作,1989.8至1993.5任西藏自治区农业局农业科副科长、办公室代主任,1993.6至1996.9任西藏自治区农业局副局长,1996.10至2000.11任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农业处处长,2000.12至2003.3任西藏自治区农牧厅科教处处长,2003.4至今任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

自198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西藏从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科技管理工作。承担完成了全国化肥试验网西藏点的氮磷钾配比和肥效研究、西藏麦类作物丰产模式化栽培研究、西藏粮油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西藏农业科技示范县等重点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果;根据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认真搞好科技重点项目建设和发展规划,撰写了多个重点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总结西藏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历程及经验,多次参加了有关书稿的编撰工作;起草了部分农业科技政策法规草案;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先后获得农业部全国振兴农业先进个人奖一次,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二等奖两次,自治区科协优秀论文奖四次,自治区农委全区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奖两次,自治区科协先进工作者奖三次,本系统及本单位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员奖多次。

我国林业为世界气候贡献了啥

下文中的今年指2007年

上半年代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气候专家经过研究分析,初步认为拉尼娜现象是影响我国上半年气候的主要原因。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今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造成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于是,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下。

据统计,今春北方地区风沙天气频繁,3到4月一共出现了12次大范围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影响范围包括西北、华北、东北西部、黄淮地区,甚至波及到了江淮地区,5月份西北地区又出现了3次区域或局部地区沙尘暴天气,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为近50年同期所罕见。气候专家陈峪说,西北地区近50年来沙尘频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陆均天说,从公元300年以来,我国一共出现过5个沙尘频发期,每个周期持续90年左右,近10年来沙尘又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

谈到沙尘暴出现的原因,陈峪认为,沙尘暴的形成及其规模取决于环境、气候两大冈素,从环境上讲,日益严重的荒漠化问题不容忽视。但“无风不起浪”,从气候上讲,今年北方地区自2月份开始,气温回升较快,偏高幅度达2至3摄氏度,造成土壤解冻时间提前,干土层大量出现。这时,雨季尚未来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风天气,土借风势,沙尘暴随即形成。

北方的高温少雨,也是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今年3到5月,全国平均气温创下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特别是北方地区气温持续偏高。从2月开始,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连续4个月总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华北、西北地区不足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特别是2到4月,北方地区平均降水量仅23毫米,为建国以来最少。高温再加上少雨,使北方地区土壤墒情快速下降,形成了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春旱。

赵振国说,1992年以来,除1998年外,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特别是去年6月至今,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土壤底层墒情已经很差。这时,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再加上冷暖空气配合不利,此消彼长,一直没能在北方地区形成理想的降雨条件,由此出现了持续少雨干旱的天气。

在北方抗旱的时候,长江以南局部地区却是暴雨频繁。对此,陆均天指出,南方的暴雨天气是局部强对流天气的结果,从大范围流域性来讲,降水量尚属正常。

陆均天在谈到我国整体气候特征和发展趋势时说,从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走势看,普遍表现出多样化趋势,这主要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交替作用的结果。在这种环境中,我国不可能成为风平浪静的“世外桃源”。他说,国家气象部门正密切关注今后的大气气候变化,及时预报,尽可能减少灾害性气候带来的损失。

2008年气候异常与拉尼娜的关系

08年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0.5度以下,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

拉尼那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形成大雪的原因如下:

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同时,在中国遭受雪灾的严重打击时,美国中部出现20摄氏度的剧烈降温,暴风雪不时出没(2008.01);百年未雪的中亚地区突降10mm大雪,刷新了巴格达100年未雪的历史(2007.12);西欧07夏季水患严重,英法损失巨大(2007夏),入冬以来,俄罗斯北部边缘地区温度连创新低,一度达到-50摄氏度……拉尼娜仍未结束,事态依旧很严重……

天气10年来最极端 专家称元凶是拉尼娜

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10年12月,我国天气气候特征为:气温略偏高,降水偏多。全国平均气温为-3.5℃,比常年同期-3.7℃偏高0.2℃。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7.2毫米,比常年同期(8.3毫米)偏多1.1倍,为1961年以来第三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今年是近10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发生频率、强度及影响最大的一年,其中全年出现极端降水的站次数为近10年来最多。

陈振林表示,自2010年7月起,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持续时间达到5个月,综合强度达到了“拉尼娜”的标准,形成了“拉尼娜”,即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面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现象。历史分析表明,“拉尼娜”有利于我国冬季风偏强,导致冬季总体气候偏冷,华北和华南偏干,可能出现阶段性极端低温。

陈振林表示,针对我国今冬明春的天气做出预测,再发生2008年那次连续4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还是较低的。但是由于“拉尼娜”等多种因素影响,不排除出现极端强降温过程的可能性。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拉尼娜”导致“千年极寒”的科学依据非常不充分。把“拉尼娜”和墨西哥湾暖流扯到一起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它们是属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拉尼娜”是年际尺度,逐年之间的波动起伏比较大;而大西洋暖流却是相对稳定的,主要表现为10年以上的长周期变化,而且近几十年来的观测显示,大西洋暖流只有很弱的减少趋势。

桂林寒冷天气将持续 应急响应已启动

北方较强冷空气从元旦进入桂林市以来,全市气温一降再降,并持续出现小雨、雨夹雪天气。与2010年元旦期间的平均气温十二三摄氏度相比,2011年的天气可谓是“天寒地冻”。

1月4日,从市气象台获悉,未来几天寒冷天气不会有所改观。受冷空气和低空暖湿气流影响,元月9日前,桂林市都将持续阴冷。 Ⅲ级应急响应已启动 据气象数据显示,2011年1月2日桂林市、全州均在0℃以下,并出现冰冻;市区以及10个县先后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3日、4日,市区以及多县继续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市气象部门预计,元月7日前桂林市北部可能出现的最低气温为-2℃-3℃,其中高寒山区为-4℃-0℃。 针对这一情况,从1月3日开始,桂林市气象局应急办、基准站、农气站、信息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以及12县气象局,进入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状态。以上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领班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各业务岗位全力做好实时监测、及时预警、业务监控、信息保障等工作。 “冰冻”和2008年相比还差很远 2008年的冰雪灾害让人记忆深刻,今年与2008年一样处于“拉尼娜”年(拉尼娜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这让市民们不免担心,冰雪灾害是否会重演?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在相关文章中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大气环流形势与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很大不同。接下来的日子,如果副热带高压积极响应了拉尼娜,并开始由强转弱,那我国就很有可能迎来一个偏冷的冬天。 从桂林的情况看,截至4日上午8点,灵川县以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冰冻、雨凇。在市区,城北部分地区也已经出现了雨凇。不过气象专家表示,目前市民们不必过于担心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严重冰冻灾害。2008年当时的冰冻天数达到了30天以上,所以造成严重后果;而这次桂林北部县的冰冻从元月1日、2日开始,天数只有4天左右,程度不算很严重。 由于当前低温寒冷的状况仍要持续一段时间,气象部门表示,会密切关注最新天气变化,及时准确地向市民传递天气情况。

08年国内外降雪的原因

1、林业减缓气候变化速度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根源在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碳汇林业是关键。“碳汇”是指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的过程。中国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发展和严格保护森林,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我国成为全球森林增长最快、森林吸碳能力明显增强的国家。据统计,1980年-2005年,通过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活动,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46.8亿吨;通过控制毁林,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3亿吨,两项合计51.1亿吨。全国森林净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同期工业排放总量的8%,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步伐作出了贡献。

2、多举措助推碳汇林业发展

全球森林锐减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报告显示:2000年-2005年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公顷。在全球森林面积锐减的背景下,中国林业建设的成就意义重大:累计有115.2亿人次义务植树538.5亿株;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累计造林保存面积3.67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0.51%;退耕还林4.03亿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保护了17.95亿亩天然林,工程区森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对全国森林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FAO《2005世界森林状况》指出,2000年-2005年,全球森林继续呈减少趋势,中国森林的增长使得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FAO《2009世界森林状况》评估报告再次肯定了中国森林持续增长的成就,同时肯定了我国林业成就对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

3、明确林业未来发展目标

《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明确提出中国林业行动的3个阶段性目标和22项主要行动: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15项和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7项,除对森林覆盖率、蓄积量提出明确发展目标外,还对森林的碳汇能力作出要求。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王祝雄表示,这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迈出的又一大步。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司副司长、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常务副主任李怒云表示,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有着工业所没有的优势,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潜力巨大。我国尚有可用于植树造林的宜林荒山荒地0.57亿公顷、宜林沙荒地0.54亿公顷以及相当数量的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未利用地,有100公顷以上的各类湿地总面积3848万公顷,保护湿地和控制林地水土流失,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森林土壤固碳能力。

4、中国森林覆盖率达20.36%

第七次全国森林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36%,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公顷,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提前两年实现中国对世界承诺的森林增长目标。

节能减排如何在地质中应用

1月中旬以来,我国发生罕见大范围雨雪天气,全国及12省区降水日数突破极值。此次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电力供应以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1月30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通报会,分析这次大范围灾害原因,有关专家表示—— 都是冻雨惹的祸

三次降雪冰冻天气过程

造成大范围雨雪灾情

新闻通报会上,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梅燕介绍,1月中旬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国出现3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湖南和江西西北部、浙江北部出现大到暴雪;湖南、贵州、安徽南部和江西等地出现冻雨或冰冻天气。其中第三次过程目前还在继续。

第一次降雪冰冻天气是在1月10日至16日,黄淮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先后出现降雨、雨夹雪转降雪天气,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湖北、湖南和江西西北部出现大到暴雪;13日~14日,湖南中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出现冻雨。16日,陕西北部、山西南部、河南南部和西部、安徽中南部、湖北北部和东部、湖南南部和江西西北部积雪深度达3~10厘米。

第二次降雪冰冻天气是在1月18日至22日,湖北东部、河南南部、安徽中部和北部、江苏北部和湖南北部出现大到暴雪,安徽南部、湖南大部、贵州全省和广西东北部出现冻雨。22日,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西北部、湖北北部和东部以及湖南局部积雪深度达5~15厘米,局地20厘米。

第三次降雪冰冻天气是在1月25日至28日,也是强度最大的一次,河南南部、湖北东部、安徽、江苏和浙江北部出现暴雪,28日积雪深度达20~45厘米。与此同时,江西省出现大范围的冻雨天气,贵州大部和湖南部分地区仍维持冻雨天气,广西东南部、广东和福建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

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灾害重

成为此次灾害四大特点

“总体上看,此次雨雪、冰冻天气属建国以来所罕见,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等特点。”矫梅燕介绍,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了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广西、江苏、浙江、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山西、上海等16省(区、市)。

全国及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6省区降水量达1951年以来同期最大值,甘肃、青海、陕西、四川、西藏、安徽、山西、江苏和湖北9个省(区)的降水量超过20年一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低气温降至-6℃~0℃,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接近。武汉和长沙两市已连续半个多月日平均气温接近或低于0℃;湖北、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和贵州大部的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2℃~4℃;湖北、湖南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低值。

矫梅燕表示,此次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之长是历史罕见的。湖南、湖北省雨雪冰冻天气是195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严重的,江西省雨雪冰冻天气是1959年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影响最严重的,贵州26个县(市)的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了历史纪录,安徽省的降雪则是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

冻雨造成电力供应中断道路结冰

“造成这次灾害中电力供应中断、京广铁路湖南段中断、京珠公路湖南段中断,低温冻雨是一个主要原因。”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乔林说,身在北方的人不太了解冻雨,这种雨从天空落下时是低于0℃的过冷水滴,碰到树枝、电线、枯草或其他地上物,就会在这些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一层冰壳。

“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其次是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乔林说,冻雨天气造成了电网电线结冰,并一层层包裹着电线,最严重的使电线达到七八厘米的直径,远远超过电线设计的承载标准,最终造成整个电网大面积损害。电网的中断造成京广铁路湖南段电力机车的瘫痪,造成很多城市的供电中断,这次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的冻雨天气是南方大范围雨雪灾害的罪魁祸首。

湖南等地仍将有大雪

“未来3天,江南南部、西部地区有大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东北部等地有大雪,而且部分地区有暴雪,湖南等地冻雨还将持续。1月30日、31日还要移动到江南华南一带,这种雨雪天气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2月1日开始,雨区又会移到江南华南一带。”矫梅燕说,冻雨天气持续时间长的地区,贵州、湖南包括江西,未来3天还将有冻雨维持,这应该是目前非常值得关注的天气情况。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西南地区大部、江南、华南阴雨雪天气仍然比较多,气温持续偏低,主要降水过程将出现在1月31日至2月2日,2月4日到5日。未来一周内,南方地区低温维持,加上前期的影响产生的灾害,不容忽视。特别是贵州中南部、湖南南部、广西北部等冻雨仍然严重,对受灾地区影响严重。

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

这次大范围降雪的主要天气原因是什么?矫梅燕表示,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运行造成的。自1月10日开始,大气环流系统有一个大调整,从前期的晴暖天气到现在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我国南方影响比较大。另外是整个西南暖湿气流比较强盛,我国南方地区有不断的暖湿气流供应,因此造成了不断的降雨天气。

矫梅燕说,从更长远来讲,这次雨雪天气过程应该说是一次典型的极端天气气候,是在大的气候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与现在整个大气环流异常相联系,特别是目前拉尼娜现象也是非常强势阶段。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是相对的,往往会造成我国冬季低温阴雨天气。

对于极端天气不能掉以轻心

“2007年是一个全球的气候变化年,特别是在2007年的巴厘岛会议上,全球很多国家、国际组织的首脑共同研究气候变化问题。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里也有这样的评述,气候变化影响所造成的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日益增多。这已经得到了全球科学界的普遍认同。”矫梅燕说,2007年评选出来的全国全球十大天气,基本上都是极端的灾害件。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影响增多,这对于我国而言,更是不能掉以轻心。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08年春季的沙尘暴、夏季的强降水,更要加强防御。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的国际合作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地质工作高层论坛近日在渝举行。国土部副部长汪民出席会议并作了主旨报告。会议由国土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主持。大家共同研讨了如何发挥地质工作特色和优势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汪民副部长在报告中说,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从源头上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和环境约束问题。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地质工作特色和优势,寻找清洁能源,探索碳储、碳汇技术方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是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十二五”期间,国土部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更快地推进相关工作。我国是地热大国,大力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积极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调价与工程示范,为我国二氧化碳地下储存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岩溶、土壤和矿物等地质碳汇研究,探索人工固碳技术与途径;提升古气候地质记录研究水平,为现代全球气候变化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上面提到的工作,国土部在“十二五”期间还实施抗旱减灾工程,提升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主要工作有:开展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调查,保障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农业应急供水安全; 开展北方主要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勘查,保障极端气候条件下城市供水安全;开展严重缺水丘陵山区农村地下水勘查,保障人畜饮用水安全;开展极端气候条件下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重庆市凌月明、天津市领导、福州市政协领导分别就各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作了专题报告,袁道先、郑绵平、汪集旸、多吉4位院士分别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等方面做了学术报告。

国土部有关司局领导、各省国土厅分管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重庆市有关部门和有关区县负责人以及中央、重庆市有关新闻媒体记者200多人参加了论坛。

应对全球变暖有哪些措施

合作方:英国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Nottingham ,UoN)  支持方:英国国家地质调查局、英国国家碳捕捉与封存中心(NCCCS)  项 目: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合作——碳捕捉与封存(CCS)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  首席专家:默西迪丝·马罗托-维拉教授英国国家碳捕捉与封存中心(NCCCS)首席科学家、诺丁汉大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英国RCUK能源科学委员  背景资料:根据2011年,李军洋秘书长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克里斯汀·恩纽教授共同签署的国际合作文件,双方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共同组织编译或出版项目成果刊物,举办学术会议,建立及信息共享网络,实施科研活动,并获得双方拨款和专项资金等。

合作方: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  项 目:中国能效项目促进  项目概述:致力于利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全球投资、技术、市场及信息与网络,以及机构的专家团队、解决方案及专业、国际平台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和专业力量,为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能力建设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并以能源管理及综合利用的能力推广应用体系为项目促进内容,选择并发展一批『节能减排能效促进国际试点项目』,致力于帮助中国城市以及能效项目方、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等参与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推广应用综合能效方案的能力水平与方案优化,为城市及项目方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纳米纤维应用全球创新中心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和国际知名的纳米纤维技术公司NAFIGATE、捷克驻华大使馆三方共同在北京发起成立了“纳米纤维应用全球创新中心”。该中心旨在为商业化应用纳米纤维的低碳技术创立一个全球合作平台,为清洁水,清洁空气和节约能源提供新的解决策略,创建诸多例如空气净化,水处理,锂电池,餐厨垃圾处理以及工业除尘等领域的解决方案。中心的确立,提出要改善环境,减少能源消耗,进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愿景,并以此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目标。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推动中国纳米技术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对于绿色低碳发展事业和国际化进程,具有实际意义的一项举措。

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塞奇卡和全国政协人口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王玉庆共同主持揭幕仪式并致辞,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驻华使馆环境、经济、商务参赞等官员应邀出席活动。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秘书长李军洋、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希拉姆、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主任专家、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委员、原政策法规司司长彭近新、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与能源主任卢伦燕分别就纳米纤维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和市场应用进行了专题演讲;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主任委员沈龙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等出席揭幕仪式和合作交流会。

国际生物质能绿色低碳能源基地项目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和联合国工发组织共同主导的国际生物质能绿色低碳能源基地项目启动正式启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总代表柯文斯为项目启动致辞,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对项目进行了指导,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秘书长李军洋主持会议,来自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国家农业部发展司、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国家科技部火炬高科技产业开发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领导专家听取了汇报,并提出指导建议与意见。

该项目是基于沙漠治理与生物质热电发展相结合的绿色能源为基础,由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协同联合国亚太农业中心、亚洲开发银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林业局、农业部等所属部门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打造,结合联合国工业能源技术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指导方向,在国际、国内建立以绿色能源(生物质热电发展)为核心,同步实现林业碳汇与沙漠化治理、生物质发电和螺旋藻养殖相结合的治沙产业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政策扶持性资金支持和民间资本力量,形成“生物质能绿色低碳能源基地”投资建设与运营发展体系。今后三年内将进一步扩大现有项目基地规模和增设区域性基地外,未来目标还将在南非、蒙古、墨西哥等国家进行绿色能源基地投资。项目在2009年被列为国家林业局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示范项目,2011年被授予内蒙古沙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本次合作,将推动项目建立具有国际化示范和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效应,提升“治沙产业化低碳经济模式”竞争优势及经济效益。

合作方将协同国际上专业的碳捕捉与商业化应用中心,对接国家农业部和卫生部等所属部门,共同建设与发展“国际螺旋藻产业化运营中心”,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及亚太最高层次,大规模的螺旋藻产业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基地。

全球立法者组织(GlobalLegislatorsOrganization for a BalancedEnvironment,GLOBE)

李军洋秘书长和全球立法者组织(GlobalLegislatorsOrganization for a BalancedEnvironment,GLOBE)中国负责人特里·汤森(Terry Townshend)分别代表各自的机构签署正式合作文件。本次签署标志着双方将正式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联合举办世界环保大会(WEC),开展项目研究和日常工作协作等领域建立起相互支持和专业力量的整合。

全球立法者组织(GLOBE)设立于1989年,主要成员有欧洲议会、美国国会和日本国会的议员,目的是促进立法者之间就全球环境问题开展国际合作。目前和中国,全国人大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高层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全球立法者组织(GLOBE)董事会为格莱姆.斯图尔特(Graham Stuart),英国现任国会议员,同时也是英国众议院教育委员会和GLOBE英国议会小组。

世界各国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2009-3-25 8:38:36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近50年来,气温上升的脚步在加快。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刘洪滨博士介绍,过去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明显升高,本世纪变暖幅度还会增大。最新观测表明,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可能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研究所上月底发表的研究报告说,2008年是自185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九个最热的年份,估计下一个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或明年开始形成,全球地表气温可能将在今后一两年内创下新纪录。

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副司长巢清尘认为,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已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在变化速率方面呈现出的特征是:北半球快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快于低纬度地区,冬季比夏季变化大。他还说,温室气体具有生命期,其温室效应会在几十甚至几百年后产生效应,因此其影响是深远的。预计气温升高将持续至本世纪末。

非洲国家制订行动方案

非洲大陆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近年来,由于旱灾和涝灾在非洲国家较普遍,造成粮食产量严重不足。在非洲之角及其周边地区,严重干旱造成2000多万人缺粮,许多人不得不靠救助为生。气温升高同时也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非洲40%的土地归牧民所有,但气温升高造成的干旱使牲畜患病率、死亡率增加。非洲大部分国家的民众以农牧业为生,因此气候变暖导致不少人陷入贫困。气候变暖还导致该地区疾病流行以及生态平衡被破坏。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越来越多非洲国家的高度关注。乌干达环境部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增加在科技和公众教育领域投资,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赞比亚总统班达最近指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的优先任务。赞比亚强调森林在吸收温室气体方面的作用,将在今年评估森林政策,同时,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也已在准备之中。南非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召开一次气候变化会议,有关气候变化的白皮书也将于2010年前完成,并在2012年前实施。

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为应对气候变暖,欧盟准备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20%,把用于交通的生物燃料至少提高到10%,将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减少20%。西班牙拟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制订了“2004—2012年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战略”,已开始在工业、交通等7个方面实施节能增效。瑞典至2030年全国所有汽车都不再使用化石燃料。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确定的目标是2025年实现碳零排放。葡萄牙已建起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与同等发电量的煤动力电厂相比每年可减排近9万吨二氧化碳。德、法、意等《阿尔卑斯公约》缔约国最近也通过一项行动纲领,以应对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候变暖。

美国出台应对措施

在美国,由于气温升高,阿拉斯加地区风暴增加,人们被迫迁往高地居住。西部山区的积雪减少,给、水力发电、工农业用水带来负面后果。加利福尼亚州的海平面在过去100年间上升了20厘米,致使26万居民和3000多公里道路成为“水灾危险区域”。预计到本世纪末,加州海平面将上升约1.4米。气候变暖造成的淡水紧缺、农业减产也是美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表示,如果美国不积极取行动减缓全球变暖,美国西部和中西部地区的淡水短缺现象将更加严重,加州的大片农场和葡萄园可能在本世纪末消失。

美国拟出台一整套应对措施:启动“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体系;每年确定目标,最终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水平,并到2050年再减少80%;此外,还将投资150亿美元开发清洁能源,发展安全核能与清洁煤炭技术。美国环保署将重新审议加州的请求,允许其率先实施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这将对美国10多个州产生示范效应。

中国广泛参与国际合作

中国是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参与者,至今已与个国家签署了103个环保方面的协议,广泛参与环保科研、技术、政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于2007年6月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于2008年10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需要各国联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相关条款,提高能源能效,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由于发展中国家受资金、技术制约,抗风险能力较弱,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也较大。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环保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也有着较大优势,因此有必要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