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节气的物态变化

2.二十四节气未来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吗?

3.我国有二十四节气,这些节气当中气候变化最明显的是哪个?

4.24节气具体时间和含义

5.为什么节气和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_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与养生

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物态变化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黄河流域的气候,地球上只有中纬度地区才会四季分明,而中国的黄河中下流及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符合这个条件。

只有四季分明的地区,才会有明显季节与物候变化,人们才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而且具有重复的特点,如果它没有持续性与重复的特征,就没有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二十四节气未来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吗?

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廿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有二十四节气,这些节气当中气候变化最明显的是哪个?

其实严格来说,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是公历,而不是阴历。众所周知,“上半年6月21日,下半年8月23日”,实际上是指二十四节气在上半年分别落在公历6日和21日,下半年分别落在8日和23日,最多相差一至两天。农历和二十四节气之间没有对应的固定时间,但也有一个规律:每气都在一个固定的农历月份:正月下雨,二月春分,三月谷雨,四月满,五月夏至,六月暑,七月暑,八月秋分,九月初霜,十月小雪,十一月冬至, 而腊月严寒2033年秋分在九月,小雪在十一月,雨在2034年腊月)。 如果这个月没有中性,就设定一个闰月(比如2033年农历八月没有中性秋分)。

农历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适用于黄河流域。比如小雪节气,黄河流域基本上有小雪节气期间的第一场雪,而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一般在10月中下旬有第一场雪,而长江流域的第一场雪一般要等到12月中下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南部甚至几年都不会下雪。即使在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的今天,二十四节气依然适用,不仅可以告诉人们天气是如何变化的,而且可以有效地指导耕作,告诉人们什么时候播种和收获,根据二十四节气耕作几乎没有问题。

另外24个节气也来源于天文观测。古人用太阳的标准来测量影子的长度。影子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中等影子长度定为春分或秋分。而且他们知道冬至夜最长,白昼最短,夏至日最长,黑夜最短,春分秋分平分昼夜。最后,二十四节气也代表了一种文化。即使真的失去了真正的价值,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化传承来记住他们。比如提到清明节,就会想到“清明节雨水多,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提到冬至,就会想到吃饺子。

总的来说,二十四节气最适合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不仅反映了当地一年的天气变化趋势,而且指导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也代表了一种中国文化。只是随着气候变暖,可能会有失败的危险。附:现在网上查询的24个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其实都只是一个瞬间,是太阳到达黄经某一点,直接照在某一纬度的具体瞬间。真正的二十四节气不仅是进入节气的那一天,也是这一天之后的半个月。每个节气分为三个时期,一年中有24个节气和72个时期。所以二十四节气是由天文观测结果加上天气变化和物体图像变化的观测结果构成的。

24节气具体时间和含义

对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绝对应该记入史册。中国再也不会经历那样的一个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凝聚起璀璨的中国文明。

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以河南为正统,其他地区不尽相同。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耕劳作完全根据太阳进行,为了明确太阳运行规律,所以在历法中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太阳周年运动轨迹被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确立于秦汉年间。

在这些节气当中,最冷的一个节气是哪个呢?答案就是大寒,一般这个节气在每年阳历1月20日前后。

有人会问,为什么是“大寒”时最冷,而不是在冬至呢?

大寒其实是24节气中最后一个。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说完了最冷的节气,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热的节气。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最热的节气就是大暑。一般在每年的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一寒一暑,一朝一暮,文化的脚步从没有停驻。节气的顺延,也象征着生活的前进,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它的变化,了解更多知识,学会包容更多。

为什么节气和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 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

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 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 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 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 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 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 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 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 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 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 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 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 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 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寒露 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 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 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 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 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 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 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 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节气与中气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节气(节)与十二中气(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

月份 节气(节) 中气(气)

正月(寅) 立春 雨水

二月(卯) 惊蛰 春分

三月(辰) 清明 谷雨

四月(巳) 立夏 小满

五月(午) 芒种 夏至

六月(未) 小暑 大暑

七月(申) 立秋 处暑

八月(酉) 白露 秋分

九月(戌) 寒露 霜降

十月(亥) 立冬 小雪

十一月(子) 大雪 冬至

十二月(丑) 小寒 大寒

二十四节气和文化

中国民谚

由于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中国农民为了更方便地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有关的民谚。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榖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寒又寒」或「寒更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二十四节令歌

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沥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 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 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 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小寒进腊月 大寒又一年

原来某一个地区气候寒暖的程度首先决定于太阳的照射方式。当太阳垂直或接近垂直照射时,地面接受的光和热就多,气候就会热;当太阳倾斜照射时,所受的光和热就少,气候就会冷。当夏天渐渐来到时,太阳的位置越来越高,地面接受的热量渐渐增多,放出的热量也渐渐增多,到达夏至时接受的热最多,但放出的热还要再过1个月左右才到达最多,所以最热的天气不是出现在夏至,而是在夏至后1个月左右。怪不得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为小暑和大暑。暑者,热也。类似的道理,最寒的时候不是冬至,而是冬至以后1个月左右,故为大寒。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知道了气候变化与太阳位置有关,利用这个依赖关系,古人发明了圭表以观察日影的变化来决定季节。《后汉书·律历志》里记载了二十四节气中每一节气时八尺之表的影长,这是古人以日影长短定季节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