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2.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3.,求初中地理全部知识要点,笔记也行

4.初一上册地理必考重点 想得高分一定不能错过

5.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天气与气候

6.初中地理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7.我想要一份全面的鲁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最好是Word版的,谢谢。准备中考的,五四制。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归纳_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一地理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

地球和地图

1.以风车而的国家是荷兰。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3.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4.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

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7.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8.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

9.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经过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曾经对地球形状的两种说法是“盖天说”和“浑天说”。

3.麦哲伦环球-路线是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4.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5.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6.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7.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

8.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90°写作(90°S)。

9.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1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11.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12.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或者称0°经线,东、西经度数为180°。

13.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14.全世界共有7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 顺口溜 :亚非北美南;南极欧大洋。

15.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16.各个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7.太平洋跨越南北两个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深,岛屿也最多。

18.大西洋跨越南北两个半球,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19.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

20.地形类型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1.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22.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水深可达1万多米。

23.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碰撞挤压。

25.板块与板块交接处会产生火山与地震。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1.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世界上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3.**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

4.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处于负增长。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2

澳大利亚知识点

1.位置、范围、面积:

⑴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⑵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⑶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如 跳远 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袋熊); 长跑 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3.骑在羊背上的国

⑴地形:地势低平。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⑵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 经验 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原因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 种植 ,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

⑷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⑸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a草原肥美,分布广;b地下水丰富;c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d羊群无天敌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3

1.1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欧洲

平均海拔高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小

主要地形高原、山地平原

地形分布中部高,四周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美洲:“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4

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积居前六位的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我家中没有把握);(P86_图5.1)

人口居前十一位的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中印美,印巴巴,俄孟尼,日墨→联想为:“中赢美,赢粑粑;我梦你,日末”)(P86_5.2)

2、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等自然界线,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P87_图5.3)

3、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在一些领域,有的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例如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国的航天、核工业。

5、国际合作虽然存在着不平等,但是互惠互利的:发达国家要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并购买一些本国难以生产的产品。二者都需要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6、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联合国中,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由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7、“南南合作”、“南北对话”中的“南”是指发展中国家,北是指发达国家。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5

居民和聚落

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它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在减少。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4、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其计算公式是人口密度=人口总数(人)÷面积总数(千米2)。例如:四川面积48.5万千米2,人口约为8800万,其人口密度为8800万÷48.5万=181人/平方千米。

5、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位置沿海,自然条件优越)。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P66_图4.5)

6、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过多所带来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饥饿贫困,资源缺乏,环境恶化等;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缺乏,国防兵源不足,养老困难等

7、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三大人种(P72_图4.11):黄种人集中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南部,白种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欧洲及北美洲。

9、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0、世界的三大宗教:信仰人数最多的是-,该宗教形成于亚洲,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该宗教被中国称为回教和清真教,第三大宗教是佛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11、聚落:聚落不仅是人们居住地,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分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不同聚落的`生产活动:乡村聚落:农村→耕作、牧村→放牧、渔村→ 捕鱼 、林场→伐木;城市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12、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

13、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传统聚落有: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中国山西的平遥古城、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中国安徽的皖南古村落和澳门历史城区等。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大全

★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必背地理知识点

★ 初一地理重点笔记

★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归纳

★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是初中必学的科目之一,那么七上地理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地理七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 总结 ,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七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地理七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②____、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③____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④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⑤____?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 捕鱼 、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地理七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天气与气候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猜你感兴趣的:

1.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2.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3. 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4.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5.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整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1

阅读与运用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④地图的种类:按内容(普通和专题)比例尺大小(大中小)按制图区域(世界、大洲、国家分省)三维地图、电子

地图、特殊地图

第二章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

1

.地球和地球仪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

4

万千米,赤道半径

6378

千米,极半径

6357

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2

.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

.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

0

°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

90

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

N

”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

S

”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

0

°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

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

E

”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

W

”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

°

W

160

°

E

组成的经线圈。

20

°

W

以西到

160

°

E

属于西半球(大于

20

°

W

或大于

160

°

E

20

°

W

以东到

160

°

E

属于东半球(小于

20

°

W

或小于

160

°

E

4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自转

/

公转

地球绕绕转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周期

:

24

小时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

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周期

:

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

: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

66.5

°

N--90

°

N

)、北温带(

23.5

°

N--66.5

°

N

)、热带(

23.5

°

N--23.5

°

S

)、

南温带(

23.5

°

S--66.5

°

S

)、南寒带(

66.5

°

S--90

°

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

0

°

--30

°;中纬:

30

°

--60

°;高纬:

60

°

--90

°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三、陆地和海洋

1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

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

.地球表面

71%

是海洋,

29%

是陆地。

3

.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

.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

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

的高低起伏。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6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7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20

世纪

60

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

六大板块: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9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四、天气与气候

1

.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

.风向及风力。

3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7

月最高,

1

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

7

月最低,

1

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

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

.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

58

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五、居民与聚落

1

.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

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人口增

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人口密度(人

/

平方千米)

=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

16

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1

基督教(——教堂)、佛教(——寺庙)、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世界三大宗教。

2

佛教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3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

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六、发展与合作

1

.目前世界上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

界第三位。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两种一

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

30

多个地区

2

.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3

.目前,世界上有

20

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上

150

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4

.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

“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5

目前,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

1945

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

“促进国家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关专题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2011-2012学年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2011—2012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2

查看全部文档>>

你可能喜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地理七年级上册试卷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14页 免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的复习提纲 12页 免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7页 免费

七年级地理上册 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 11页 2财富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35页 免费

更多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相关的文档>>

201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2 财富值

加入会员!获取文档下载券

,求初中地理全部知识要点,笔记也行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3、地球上的五带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会判别方向、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较比例尺大小、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8页,第2题、第4题、第5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5页,第④小题。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即可)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 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 (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扬州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掌握地理填充图册上P19的第1题、第2题的①(画图尤其要掌握)、③、④? P21的第4题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课本P65页活动题2(计算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并完成题目)

2、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3、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4、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

**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

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为什么美国(属于美洲)这些不是非洲的国家会有黑人分布?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新大陆,要开发美洲,从非洲掳掠了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所以现在美国的很多黑人的祖先都是当时的黑奴。

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23第2题 ,P24的第4题的②、③,P25的①、②

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6、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和特点

如 阿拉伯地区(即西亚和北非)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如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宗教活动场所是清真寺;

欧洲和美洲的人多信奉基督教,如英国和美国等,宗教活动场所是教堂;

东亚、东南亚一些人(如泰国人)信奉佛教,佛教多佛寺。

地理填充图册P26页第1题、第2题的②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7、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自然资源、土壤、交通、位置

聚落的形成条件

(课本P80图)?人文条件:历史文化、宗教、政策

聚落的形成条件了解即可,主要会使用聚落形成条件来进行分析

8、读右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三地为什么能形成聚落?

2、假设你是本地区的城市建设局长,你会选三地中哪个建设城市?并且阐明你的理由?

答:1、三地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河流)

2、选2.因为2位于河流交叉口,交通更加便利;位置佳,距离1和3都很近,便于人力和物力的集散,方便沟通;平坦的地表更多,比1和3更加开阔,发展空间较大。

9、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现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

第五章? 发展和合作

一、国家和地区

1、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

3、地跨两洲的国家,例如埃及(跨亚非)、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

1、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

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国。

3、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的原因。

4、名词解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三、国际合作

1、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与他们的职责宗旨、倡导精神。(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30页。)

2、联合国成立时间(1945年)、总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

初一上册地理必考重点 想得高分一定不能错过

关键词: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学习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学习初中地理的时候,需要有专业的方式,认真了解,了解所学的知识,明确各部分的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之外,我们还必须充分的运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们的初中地理成绩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学习当中,需要利用初中地理只是来全方位的分析、解决问题,需要多多练习,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参加考试,并回答各种问题,那么我们怎么能快速、准确、完全解决这些难点?这要求我们了解并轻松解决这些难点,慢慢提升自身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提高初中地理理解问题能力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了解书本的关键--这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前提

各种地理事问题都与位置密不可分,掌握具体的位置知识是初中地理的关键,位置可以通过各种地图反映出来,如地理教科书,其中包含丰富的知识(知识和技能),在学习当中,需要知道书本是怎样描述各种出现的问题,总结、分析,以及它们的分布在地图上的表现方式,并将两者结合,形成各种地理事物、位置的等高线图,从而了解所有的初中地理要求理解的内容以及技能,明确每种现象的特征、位置、怎样形成以及其他要点,这样能使初中地理的成绩有一定的提升,并正确回答地图、阅读地图等各种地理问题,例如,了解影响气候的原因、规律,还掌握了温度、降水和其他气候数据,有可能根据相关气候数据、气候图表(如每月和年降水数据),变化和降水等或某一地点的位置、特征等,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回答,可以详细的分析各个问题,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并且在学习当中如果有自己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和老师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及时的把每一个难点都解决掉,并且加上教科书知识以及可以课外的知识,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内容更加的丰富,让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绩有所提高,但是学到的知识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再次练习,否则可能会出现忘记的情况.

以上就是学习初中地理的技巧,通过以上的内容,学会以上的方式之后自身的成绩会有一定的提高.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天气与气候

想要学好初中地理,就要掌握好地理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复习,我整理了初一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初一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⑹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天气与气候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与生活

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

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⑵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⑶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

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特点: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如何学好初一地理

明确内容

明确学习的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或者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这个是在学习地理的时候一定 要明确的,之后明确了这个内容,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地理。

把握地理规律

我们要知道地理是有规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变迁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现象,都是在物理规律的支配下进行的。把握好了这些规律,杂乱无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每天腾出一定时间复习

每天一定要给自己制定复习地理的计划,没有制定计划的同学,对于自己的学习是很迷茫的,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初中地理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学法指导:

 1、“从生活实际入手,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化枯燥为有趣,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而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同学们之间不妨比一比、试一试,看谁记得快,或者坚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自己也学做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播放不同地区的,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说明人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然后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气候)“那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吧。”

 投影: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师:1、播放“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感受如何?(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回答天气变化快还是慢?)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学生通过读书来回答)。

 投影: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师:“天气是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咱们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投影:关于天气的谚语。

 过渡:“光靠谚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看天气预报)

 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生:“要靠卫星云图”。

 投影:卫星云图。

 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然后让学生看图回答,青藏高原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

 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

 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投影:“相信你能行”(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第一,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

 投影:“考考你”(测试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预报员吗?”

 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过渡:“人们知道每天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投影:课本第59页活动2的图,解答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然后根据天气状况安排户外活动。

 师:让学生谈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出“气候”,然后让学生读书,掌握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投影下面的表格:

 天气气候

 概念

 区别

 学生结合表格把问题写出来(目的是加深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投影: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①风和日丽②暴风骤雨③四季如春④阴转多云(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阅读“大气环境监测”,让学生知道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的质量,列举一些事实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问: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呢?(学生分组讨论)

 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活动:搜集天气谚语,并验证其准确性。

  板书设计: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

 二、气候

 1、概念1、概念

 2、特点2、特点

 三、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天气符号

我想要一份全面的鲁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最好是Word版的,谢谢。准备中考的,五四制。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

用字母W表示;

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

第二章: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第六章: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

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联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七章:世界的区域

(一)亚洲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地广人多,约有36.8亿的人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

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等6个国家。

5、亚洲共有1000个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

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6、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二)欧洲西部

1、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所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2、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

3、欧洲西部主要为发达国家,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传统的畜牲业发达。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三)南极洲

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洲所处的位置、范围: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2、南极洲的几个世界之最: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多、气候最寒冷。

3、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干燥、烈风、严寒。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稀少。

(四)日本

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

周围的海域组成,首都为东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最高峰为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日本位于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运输为主。

3、日本地处中纬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4、日本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5、日本自然资源缺乏,发展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6、日本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产品多销往国际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

日本的工业布局为临海型,为了便于引进原材料、输出工业产品,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五)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为1707.54万平方

千米,领土跨越了亚洲和欧洲两部分。首都为莫斯科。

2、俄罗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个淡水湖。

4、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天短而温暖。

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冬季冷空气的源地,年平均气温低。

5、在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在图上明确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的位置。

俄罗斯的工业都临近资源丰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

工业区等,能在图上找出来。

7、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业都很发达,但交通线在欧洲部分

和亚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六)美国

1、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由50个州组成,其中本土有48个州及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

另外还有两个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国的主体(本土)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位于

北寒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

2、美国的主体部分(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3、美国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为落基山脉,中部为中央大平原,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

4、美国境内的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与加拿大交界处的五大湖群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其中苏必利尔湖为最大的淡水湖。

5、美国的农业和工业都非常发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6、美国的农业具有专门化的特点,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很小,但效率很高,产量很大,美国是

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利用地图记住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7、美国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三大工业区中,东北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主,南部工业区以航天

工业为主,西部工业区以电子工业为主。

8、美国工业发达,资源消耗和浪费严重,需要大量进口。

(七)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上,东临太平洋,西面和南面临印度洋,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亚

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

2、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小,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3、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为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有典型的大

自流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东部为大分水岭。

4、墨累河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从东南部注入印度洋。

5、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气候具有半环状分布的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大。

6、由于澳大利亚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所以其生物独特性非常突出,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

鸭嘴兽,考拉等。

7、澳大利亚羊的数量特别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8、澳大利亚农牧业占重要的地位,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

9、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出口比重大,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0、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

形状:两极部位稍偏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地球的运动

项目 自转运动 公转运动

含义 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 一年

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 季节变化

地球上的五带

五带 范围 太阳光照射的特点 气候特征

北寒带 北极圈以北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寒冷

北温带 北极圈至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极夜现象,无阳光直射现象 四季分明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有阳光直射现象 全年炎热

南温带 南极圈至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极夜现象,无阳光直射现象 四季分明

南寒带 南极圈以南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寒冷

经线和纬线

项目 经线 纬线

含义 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又叫子午线。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与经线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形状特征 半圆 圆自成纬线圈

长度 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经度和纬度

项目 经度 纬度

零度线的确定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 赤道(0度纬线)

标度范围 180?--0?---180? 90?---0?---90?

表示方法 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度数变化 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地球的识别与运用

一、地图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

表示方式: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

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一般方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法:指向标箭头指示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经纬线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图例及标记

二、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点高出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分层设色地形图(直观地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地形剖面图

陆地与海洋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概念

(1)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如晴、雨、气温高低等。

(2)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东部地区7月较闷热等。

2、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举例说明)

3、天气与天气符号(识别、了解)

4、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的重要性。针对大气日益污染严重,大气环境监测的出现及空气质量日报的阅读。

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1、气温的测定

日均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值。

月均温:一月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值。

年均值:一年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值。

2、气温的变化

(1)气温日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2)气温年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3)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在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海洋上八月最高,二月最低,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3、气温的分布

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4、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夏季陆地上的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上气温,冬季陆地上的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上气温。

(2)垂直分布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

5、降水与生活: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降水的分布: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6、降水

(1)降水量的测定: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2)降水的的分布规律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西岸少;中纬度地带内陆少沿海多;④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1)低纬度范围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全年气温很高,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的印度半岛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全年高温,降水随季节有明显变化。

(2)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温和多雨,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中纬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而且集中在夏季,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40°-60°N亚欧大陆的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3)极圈以内分布的是寒带气候,气温很低,降水很少。

(4)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这种气候随海拔的升高,气候的明显的差异。

2、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温 降水

纬度位置 低纬高温高纬低温 赤道附近多两极少

海陆位置 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多

地形 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下降0.6℃ 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洋流 暖流沿岸温高,寒流沿岸温低 暖流沿岸湿润,寒流沿岸干燥

3、气候与人类活动

居民与聚落

人口与人种

1、人口

(1)人口的增长特点

a、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达60亿。

b、人口的增长速度: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c、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不均匀,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a、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及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b、稀疏区:沙漠地区、湿润的雨林区、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区。

(3)人口问题

a、问题: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b、解决方法: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人种

(1)白色人种

a、体质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b、主要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2)**人种

a、体质特征:皮肤呈淡**或棕黑色,头发平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b、主要分布:亚洲东部

(3)黑色人种

a、体质特征: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

b、主要分布:非洲、大洋洲、美洲。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语言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主要分布地区 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俄罗斯、东欧、中亚等 法国、中非等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西亚、北非等

1、世界的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名称 基督教 伊斯兰教(回教或清真教) 佛教

主要分布 欧洲、北美、大洋洲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亚洲

信徒人数 10亿多 6亿多 2亿多

聚落

1、聚落及其类型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名称。一般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类型。

2、聚落与自然环境

(1)聚落的分布:聚落大多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区。

(2)聚落的形态:往往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或呈带状、或呈固块状分布。

(3)房屋建筑:房屋用材、房顶坡度、墙壁厚度、窗户大小和形态等,都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世界上一些独具特色房屋建筑大多反映了所在地的自然环境。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当地的房屋多具有墙厚、窗小、隔热性能好的特点;北极地区严寒的气候条件下,因纽特人的冰屋,多具有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冬冷夏热,黄土具有直立性强的特点,当地农村利用黄土挖成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在高温多雨的西双版纳,傣族人利用当地盛产的竹子,搭建傣家竹楼,竹楼不仅屋顶坡度大,而且分上下两层,具有通风隔潮的作用。

3、聚落的发展和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今聚落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城市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增加;但随之也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对传统聚落的保护,已引起人们的共识。

世界地区发展差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1)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国家除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外,都分布在北半球。

(2)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绝大部分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2、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科学技术发达,人均收入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科学技术基础薄弱,人均收入低。就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发展来说,也不平衡-----海湾地区一些石油输出国家(如科威特)和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巴西、新加坡等)属于高收入国家,其他绝大多数属于低收入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而有的发展中国家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如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国的航天业和核工业等。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如下:

(1)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发展中国家生产落后,科技水平低。

(2)发达国家生活质量较高,人均收入高,教育状态良好;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3)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4)发达国家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发展中国家以初级产品或半成品为主。

(5)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众多,但近年来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人口由城市转向农村;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低,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造成严重的城市问题。

4、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首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曾经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剥削和掠夺,导致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对发达国家依赖严重也是原因之一。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矿产品的出口价格过低。

5、“南北关系”: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发展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相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国际合作

1、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发达国家需要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并购买一些本国难以生产的产品。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在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2、随着世界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国际组织在全球和区域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联合国(UN):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现有成员国190多个,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各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有:安全理事会、经济与社会理事会、联合国大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的主要机构,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这5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

(2)世界贸易组织(WTO):重要的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部长会议是其最高权利机构,秘书处为日常办事机构,负责人称总干事。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是减少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减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

(4)红十字会:以人道主义为宗旨,防止并减轻人类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

认识大洲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大洲,民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洲位于东半球,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亚洲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六个地区。

(2)地形和地势: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和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都坐落在亚洲。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3)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人文环境:

(1)人口: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亚洲人口约36.8亿,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民族:亚洲大小民族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有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和华夏文化、印度河文化、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等。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和民风民俗。

(3)经济:亚洲地域辽阔、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如亚洲新兴的工业国家,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沙特阿拉伯等。

二、欧洲

1、位置:大部分位于35°N-60°N之间,属于北温带,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范围:大致分为北欧、西欧、南欧、中欧四部分。

3、气候:平原为主,有利于海洋温和湿润气流深入内部,从而形成了面积广阔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4、洋流:以大西洋暖流经过,增加湿度,提高冬季气温。

5、地形:

(1)平原: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

(2)山地: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

6、河流:

(1)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山地,注入里海,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

(2)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麓,向北注入北海。

三、非洲

1、位置:西临大西洋及其边缘海几内亚湾;东部濒临印度洋,东北临红海;地跨南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2、气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并且气候和自然景观形成大体以赤道为中线呈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

3、经济: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认识地区

1、东南亚

(1)位置

纬度位置:10°S-25°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绝大部分为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明显;交通位置:处在南北两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大洋之间的“十字路口”,而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气候的类型与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以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

(3)地形的特点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中东

中东地理位置特殊,处在“两洲三洋五海”之地。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波斯湾的石油主要通过三条航线运往美国、日本和西欧各国。

3、欧洲西部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为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这里的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本区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工业部门以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很高。

(2)发达的畜牧业和旅游业

本区地处中纬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西风的吹拂,形成了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多种多样,使大得大自然的山、水、光、气、动植物等景观巧妙结合,构成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观。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黑种人的故乡

本区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赤道从本区中部穿过,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则分别从本区北部和南部穿过。

(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本区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同时,许多工业产品要从国外进口,价格较高,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第一位,为2.4%,则撒哈拉以南甚至更高,为3.0%左右,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粮食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形成本区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

5、极地地区

(1)位置范围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和沿岸的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陆地和岛屿;南极地区是指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2)自然环境

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但气温不如南极冷,降水要比南极多,风速没有南极大。

认识国家

美国

1、位置:跨寒温热三带,临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跨北美洲和大洋洲。

2、范围

(1)本土:48个洲。

(2)海外:

阿拉斯加州临北冰洋、太平洋,北极圈穿过;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中,北回归线穿过。

3、面积:93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4、居民:

(1)人种:白种人(85%多),黑种人(约13%)、黄种人。

(2)人口分布不均:70%以上分布在城市,50%以上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

(3)人口迁移: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5、地形和河流

平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10%,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6、资源:

矿产、森林、草原等丰富;资源耗费量大,工业生产需求多,高消费和高浪费。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同时发达的工农业和较高的生活水平,使美国同时又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费国和废物排放国。

7、农业:

(1)条件:

美国国土辽阔,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千米,成世界第四位,而且,本土全部处于北温带,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大,使美国耕地面积广大,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而密西西河和五大湖的淡水又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水源,这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2)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和机械化

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者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美国农业生产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农产品产量大,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划分依据:自然条件和市场需要

划分:乳畜带、棉花带、玉米带等。

好处: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规模使用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8、工业:

(1)特点:美国工业现代化程度很高,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分区:美国工业分布在三大地区,东部、南部和西部工业区。

①东部地区

条件:资源方面有阿巴拉契亚的煤,五大湖西部的铁;交通方面是大西洋沿岸许多优良的港口,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便利的水运;平原肥沃。

部门:钢铁、汽车、化学

城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等。

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②南部地区

条件:墨西哥湾北部的石油和港口,便利的铁路运输

城市:休斯敦、亚特兰大、达拉斯等

部门:石油、飞机、宇航、电子

③西部地区

条件: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和贯穿美国东西的铁路

部门:宇航、飞机、电子

城市: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

未完 你把邮箱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