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春旅游必去的景点

2.高温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此发现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3.为什么在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比较古老的支系往往受到较大的影响?

4."史学家称夏商周之前还有虞朝 存在时间近二千年"真乎?假乎?

古气候研究敲响_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过去的几个星期里让我们感到,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多年来,我们一直以为,我们可以不计后果地挥霍我们星球的自然资源,我们错了,我错了......\\"(引自**《后天》)天气太冷了,于是又重温了经典的灾难**《后天》,一样震憾的灾难场景,一样惊心动魄的情节,一样充满了人在绝景中的顽强和奉献精神,和**《2012》遥相呼应的是对生命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诉求。

第一次是在**院看的,逼真的**音效让我久久难以平复,那时候还没有信主,心情也不象今天那么沉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其实我们都很少真正地去思考明天,虽然都知道生命有限,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热衷于不断地计划,在有限的里面不断添砖加瓦,构筑无限的人生华厦,雕梁画栋,庭台楼阁,从小到大,我们就被教导,要把自己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级台阶都安排得一丝不苟,环环紧扣。现代人的通病就是活着就象永远都会有明天,活着就象永远不会死。没有几个人愿意在生活平顺,意气风发的时候,去思索死亡这件事情,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公,但在死亡面前我们是平等的,从古至今,炼丹寻药,积德修行,穷尽智慧,没有人能够彻底地逃脱死亡的罗网。很多人每天劳碌奔忙,周而复始地为营生打点,耽于安逸舒适的生活,沉迷在世界的声色犬马,功名利禄的争斗中,倾尽所有,耗去一生,不外乎是为了在那金字塔的世界里占得一个较能居高临下的席位。在生命的尽头面对真实的自我,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有趣的是,在两部**里,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在死亡临到之时,并不是去数算他们的存款和房产,也没有翻出厚厚的职场履历来缅怀,反而是寻找疏离已久的亲人,又或是为了捍卫至亲好友,以及人类的生命而顽强奋斗,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于是,我明白了,人类最高的道德情操是体现在为他人谋福利这件事上面的。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动物,不是体现在直立行走,运用语言等生理差异上面的,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自由的意志,能够选择无私奉献,舍身忘己,在生命的最深深处涌流出上帝的普世之爱。一切都会过去的,在人生的某一个转角,峥嵘岁月,绮丽人生,浮华岁月最终都会如云烟逝去,到了明天的明天,到了终结在即,繁华过尽,到底那时的你又是否真的能够坦言无惧,到神的面前,去交待和算数自己的一生呢?

"过去的几个星期里让我们感到,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多年来,我们一直以为,我们可以不计后果地挥霍我们星球的自然资源,我们错了,我错了......\\"(引自**《后天》)天气太冷了,于是又重温了经典的灾难**《后天》,一样震憾的灾难场景,一样惊心动魄的情节,一样充满了人在绝景中的顽强和奉献精神,和**《2012》遥相呼应的是对生命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诉求。

第一次是在**院看的,逼真的**音效让我久久难以平复,那时候还没有信主,心情也不象今天那么沉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其实我们都很少真正地去思考明天,虽然都知道生命有限,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热衷于不断地计划,在有限的里面不断添砖加瓦,构筑无限的人生华厦,雕梁画栋,庭台楼阁,从小到大,我们就被教导,要把自己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级台阶都安排得一丝不苟,环环紧扣。现代人的通病就是活着就象永远都会有明天,活着就象永远不会死。没有几个人愿意在生活平顺,意气风发的时候,去思索死亡这件事情,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公,但在死亡面前我们是平等的,从古至今,炼丹寻药,积德修行,穷尽智慧,没有人能够彻底地逃脱死亡的罗网。很多人每天劳碌奔忙,周而复始地为营生打点,耽于安逸舒适的生活,沉迷在世界的声色犬马,功名利禄的争斗中,倾尽所有,耗去一生,不外乎是为了在那金字塔的世界里占得一个较能居高临下的席位。在生命的尽头面对真实的自我,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有趣的是,在两部**里,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在死亡临到之时,并不是去数算他们的存款和房产,也没有翻出厚厚的职场履历来缅怀,反而是寻找疏离已久的亲人,又或是为了捍卫至亲好友,以及人类的生命而顽强奋斗,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于是,我明白了,人类最高的道德情操是体现在为他人谋福利这件事上面的。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动物,不是体现在直立行走,运用语言等生理差异上面的,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自由的意志,能够选择无私奉献,舍身忘己,在生命的最深深处涌流出上帝的普世之爱。一切都会过去的,在人生的某一个转角,峥嵘岁月,绮丽人生,浮华岁月最终都会如云烟逝去,到了明天的明天,到了终结在即,繁华过尽,到底那时的你又是否真的能够坦言无惧,到神的面前,去交待和算数自己的一生呢?

当最后看到萨姆一家人安全存活的时候,心理幸存的一份温暖还没有被冰雪覆盖。

可是尽管温暖存在,还是不免为将近一个国家的将近一半的人民惋惜,为“跟随”杰克“一辈子”的弗兰克的离去而痛心,为不幸遇难的总统而痛心。无可厚非,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那么,大家是否有想过或许那个“后天”有可能真的会降临呢?

我们每天都在无节制地取用地球上的资源,因为人们认为资源是取之不竭的,抑或有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资源、能源将被我们利用,甚至我们必须承认,各种浪费资源的行为在我们所谓的“高素质人群”——大学生中也是极其普遍的。

也许我们早就该敲警钟了,或者现在敲警钟还为时不晚。或许我们不会像剧中的副总统一样无知,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科学知识。我们要“迷信”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并不是一个能够任我们任意挥霍的地方,这是一个和谐的同一体,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爱护它、尊敬它甚至崇拜它,它没有对我们要求什么,却为我们储存了多少能量。我们应当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而不是盲目地向它索取。

我们尊重生命,就应当尊重我们生存的星球,而只有大家共同爱护,未来人们的生存“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不断地破坏终究会让我们毁灭。幻想你是剧中的主人公,或者是剧中的平凡的老百姓,当你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时候,如果给你重新来过的机会,我相信我们都会好好爱护地球的,而或许我们人类最大的缺陷是有错才改,而不是知道可能会错就改。

现在尽管一切都如此平和,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经常能见到河流污染,垃圾成堆,气候的变化越来越反常,那么你的警钟还是没敲响吗?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对于大部分人群,这一切的实施是多么的困难,我们无法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希望却在眼前,那就是我们大学生人群。

没错,我们虽然不算是比例最多的人群,却算是影响力最好的人群,也是最容易接受这种理论的人群。倘若我们每天都能够多节约一滴水,仅仅中国这么多的大学生或许就能节约多少的水资源,倘若我们少浪费一度电,那么我们能省下多少能源。一传十、十传百,我们影响家人、影响邻居、影响朋友,这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数字。我们既然接受了教育,就应该崇尚科学,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生存的环境,尊重生命,那么,也许我们的“后天”将会是阳光灿烂的一天。

伊春旅游必去的景点

一,文明之光照赣鄱

赣江——鄱阳湖地区在石器时代已经露出了文明的曙光,至商周时代已是光芒四射,耀眼夺目.可以说,赣鄱大地存在着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

1,石器时代的江西

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显示,江西最早的原始文化是安义和新余两地发现的平原型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推论其时代距今约四万至五万年.也就是说,至迟从那个时期开始,江西地区开始有了人类生存,江西的历史也由此开端.

2,商周时代的江西

商代特别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发达时期.代表江西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有樟树吴城遗址,新干大洋洲遗址,瑞昌铜岭遗址,鹰潭角山遗址等.此外,新干牛头城遗址和中陵遗址也是重要的代表.

富饶的赣江鄱阳湖平原上,分布着众多商周遗址,樟树吴城遗址是已经发现的商代遗址中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一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遗址决不是一座普通的村落和聚邑,而是商代一处都邑.城邑是早期国家形态及其权力结构的物化形式,统治者以其凌驾于全体社会成员之上的地位,修筑高城深壕,表明它们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代表,将国家的出现作为文明社会到来的共同标志. 吴城文化的居民选择吴城作为城邑,是经过精心规划的,符合"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原则.如果把赣鄱平原比喻为一个"斗"形的向北开口的大盆地,吴城正好处于向南通道的"斗"口,故而成为古代南北交通要道,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是建立中心都邑的理想环境.从大环境来讲,北有长江天险,南有南岭阻隔,西有罗霄山,东有武夷山,四面有天然屏障,尤其是北面的长江,阻止了当时势力最大的政治集团--商人的南进,地形安全,为军事上的进攻,防守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赣鄱平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气候湿热,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天然的农业区.这种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吴城发展成为吴城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表示,由于面积过于庞大,这次发掘仅仅是试掘阶段.今后3年至5年内,将对角山窑址进行全面发掘,以了解其文化堆积状况,并结合古水文,古地层,古气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全面,科学揭示其空间分布以及历史,逻辑演进过程.

,回首江西

江西历史的发展是与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南方的开发进程同步的.

江西在先秦时代并没有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区域,它夹在吴越,荆楚之间,受着两大地域文化的挤压和争夺.说是"吴头楚尾",其实既非吴又非楚(指吴与楚的中心地带),既是吴又是楚(指吴与楚的边缘地带),部分地区属吴,部分地区属楚.虽说现今江西这块地区的先民已有自身的辉煌文化,但这些文化还没有来得及相互碰撞,融合,就被吴,楚两大文化撕裂了.几乎可以断言,如果不是公元前三世纪秦的统一,也就不可能有今天我们讨论的江西文化.我们生活的这块地区,或者被吴文化,楚文化乃至岭南文化所瓜分,或者被完全融合于吴文化或楚文化之中.

秦朝的统一尤其是汉朝豫章郡的设立,使得江西历史文化的形成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受法律承认的地区载体.但这个载体的出现,既较齐鲁,巴蜀,吴越等晚了好几个世纪,而且还是由中央根据地理形势通过行政手段划定的,这就决定了江西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央有更为强烈的依附关系,决定了江西文化对中原文化的更为密切的传承关系.

唐末五代以后江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结果,又是其重要内容.其间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中心的东移和运河的开通,使赣江水道成为南北物质交流的主要通道.

大运河开凿之前,中国南北水路交通的最长航道为汉水――长江――湘江,沅江,汉水――长江――赣江.灵渠的开凿以及秦岭和大庾岭山路的开通,使这两条航道在陆路的连接下向北延伸到了黄河水系的渭水和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并进而沟通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自秦汉到隋唐,由于政治中心一直在关中,所以从西北政治中心地区到东南经济重心地区的水路沟通主要是由汉水和长江完成的;而与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对接的内河交通,则是汉水――长江――湘江――西江――珠江.

两汉时期,关中地区财力已表现出难以支持全国政治中心的无奈.从隋文帝带领官员和关中百姓"就食"洛阳,到隋炀帝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实质上反映了西部政治中心从被动到主动向东部经济重心靠拢的趋势.从五代到北宋,完成了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过程;元,明,清的定都北京,更巩固了中国政治中心东移的格局.虽然比起开封,北京距离东南经济发达区更为遥远,运河的全线开通,却将这一空间距离大大缩短.政治中心东移及大运河开通之后,汉水――长江――湘江――西江――珠江这一南北交通要道失去了往昔的地位;而运河——长江——赣江——北江――珠江则成为国内主要的南北通道.这条通道全长两千多公里,贯穿北京,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广东七省市,在江西境内则占三分之一.

二是江西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农业生产而且较少成为兵家争夺之地故而远离战乱.

江西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中原地区发生的三次大的长时期战乱关系密切.第一次是两晋之际"永嘉之变"后发生的在中国历史上称为"五胡乱华"的事件,这一事件的结果是北方的长期战乱和中国境内南北政权的对峙;第二次是唐天宝年间开始发生的安史之乱,这一事件的结果是北方陷入长时间的动荡和藩镇割据;第三次是两宋之际的宋金战争,这一事件的结果是宋室的南渡和宋金之间的持续战争及对峙.三次战乱都导致了北方居民的大规模举族南迁.北方居民迁徙的落脚点,总是在那些既远离战场又便于返回中原的地区.于是,当战乱发生在黄河流域时,移民便主要迁移至江淮之间,九江便开始接纳移民;当战乱延伸到淮河一线,移民便迁移至长江以南,南昌,鄱阳,宜春也有了移民;当战乱蔓延到长江两岸,移民便被迫继续南移,吉安,抚州乃至赣州也就有大量移民迁入.

。。。。。。。。。。

高温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此发现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这个我知道!我和朋友曾经去伊春旅游的时候,收集了伊春一些必去的景点资料。现在我把伊春十大必去景点的资料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们~

1、汤旺河国家公园

简介

汤旺河国家公园坐落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境内,是中国第一个被批准的国家公园。公园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和冰雪资源优势,拥有近千种动植物种类,建有多处保护区。公园境内河流20余条,汤旺河为最大河流,全长509公里,是中国林都伊春的母亲河。汤旺河国家公园以稀有的花岗岩石林地貌景观和完善的原始生态为特色,植被繁茂,山色葱翠。漫步古松白桦幽径间,可闻百鸟欢歌、可赏松柏轻舞、可嗅杜娟花香、可观兴安奇石,可在这天然的大氧吧里放下疲惫与烦恼,进入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境地,体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林海雪景,感受“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意境。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1、汽车:伊春汽车站有直达汤旺河的汽车,发车时间为6:30、7:30、8:20、9:30、10:10、11:30、13:30、14:10、14:50、15:30、17:10,票价27元,五营到汤旺河也有客车,票价15元,汤旺河返回可致电汤旺河客运站:0458-3530388。

2、火车:发车时间6:47;14:28;17:19,票价12.5前往汤旺河区

3、包车:从汤旺河区包车往返50~60元

门票

80元/人

开放时间

08: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补充说明::免费老人及残疾人、现役军人需另付车费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旅游公路以北9公里处

2、兴安森林公园

简介

兴安森林公园位于伊春市,建于1981年,是当地颇有些年头的“资深”原始森林公园。此园设计独具匠心,融营林实验、科学研究和观赏浏览于一体,园中共有自然和移植植物420余种,饲养大兴安岭野生动物30余种,从远处看,“十鹿奔春”雕塑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蔚为壮观。由植物园区、钢索吊桥、山顶兴安阁、千级石阶、野生动物养殖区等景区组成,具有旅游、科研、教学、健身等各种功能。

南山风景区占地面积为3500公顷,有山顶游览区,卧虎坡游览区,獾子岭游览区,醉泉游览景区,攀岩极限运动区,留客谷游览景区等6处景观区,且功能各异,各具特色;北山公园景区,主要以儿童、公益健身为主,站在环翠楼上举目远眺,植物园中绿浪迭起,绿浪中百花争艳,香飘林间;城区景观区建有水上公园、林都木雕园和小兴安岭石苑等景观区。兴安森林公园是以森林风光为主要特色,集观赏、游乐、森林浴为一体的森林生态公园。

兴安塔为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南山景区内,为八角形仿古建筑,塔身为白色,塔高67米,共11层,登上塔顶可鸟瞰市区全貌。

电话

0458-8974898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公交:乘坐公交1、7路至八大局下,步行3分钟左右可达。

门票

门票免费,山顶兴安塔(楼梯)10元,观光塔(电梯)30元,汽车进山5元/7座以下,营运车辆不许进园(白天不可,晚上无人看管)。

开放时间

07:0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青山中大街

3、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

简介

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国家地质公园,是汤旺河国家公园的核心旅游景区。它坐落于小兴安岭的一处高地,邻靠着汤旺河,因有着上千种奇石怪岩而闻名,这些石头的前身是熔积层的花岗岩层,由于亿万年的陆地板块移动挤压和常年的日晒雨淋侵蚀,便“修成正果”,有着奇趣独特的形态。有的石头远看如猛虎,近看如乌龟,有的很像守山大将神,有的却像被利剑横劈截过,这些大石用“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形容倒颇为合适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艺造就了林海奇石的魅力,除了千姿百态的怪石,这里还有着各种高耸入云的参天古木和动植物栖居,漫步林间,耳边是鸟儿动听的鸣叫声,呼吸到的是清香的嫩草味儿,春夏季还有杜鹃花恣情绽放,林海奇石的美,可是一时半会儿品味不过来的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树在石上长,石在林中藏”。景区分成东西南北中五大区,一条小河和一条公路将景区一分两侧。

南区挺小,一路登山向上,著名的景点有“一线天”、“罗汉龟”、“雄峰”、“护山大将军”等。

西区的景色是汤旺河国家公园奇石景观的最大体现,主要是石板铺的山路,一路上到处可见各种形状的巨石,旁边还树了牌子,标示着岩石的名字。

中区是沿蜿蜒的溪水,在林中修的一条木栈道。栈道两侧布满了百年以上的白桦和红松。

北区的路比较陡峭,有许多的象形石,如戏松、玉兔石、母子石、元宝石、镇山钟、悟能望月等等,天然巨石以各种形态惟妙惟肖地掩映在层层叠叠的树林之中,很有大气磅礴之势。

东区为多为林海,能体味到更多的森林韵味,还能看到起伏的、球面状的长满苔藓地表。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1、汽车:伊春汽车站有直达汤旺河的汽车,发车时间为6:30、7:30、8:20、9:30、10:10、11:30、13:30、14:10、14:50、15:30、17:10,票价27元,五营到汤旺河也有客车,票价15元,汤旺河返回可致电汤旺河客运站:0458-3530388。

2、火车:离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最近的火车站为汤旺河火车站(约12.8公里)。

3、包车:汤旺河区往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包车约60-70元/车往返。

门票

成人90元,学生票50元,内含10元观光车票,必买;观光塔35元/人。景区大门处登记门票,门票有效期可达3天。

开放时间

08: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补充说明::免费老人及残疾人、现役军人需另付车费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境内

4、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简介

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是目前我国发现的类型最齐全、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的印支期花岗岩石林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时期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并保存下来的地质现象。这一花岗岩石林景区坐落于中国“红松故乡”伊春市的汤旺河区,是黑龙江省继五大连池、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之后,第三个被正式批准的国家级地质公园。伊春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巨大的花岗岩基生于2亿年前的印支运动期,后经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形成了现代的地貌格局。

电话

0458-3574029;0458-3574024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门票

50元

开放时间

07:00-17:00(日场);停止入场时间: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补充说明::外地旅行社冬季带团来景区游客免票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林海奇石风景区

5、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简介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麓,嘉荫县向阳乡辖区,距县城76公里。西、南与乌伊岭前卫农场相接,北与乌云镇连接壤,东临黑龙江。整个森林公园面积60平方公里,集山奇、水秀、林茂、潭幽、瀑美于一身,是旅游、度假、科考、攀岩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风景区有茅兰瀑布、黑龙潭、仙女池、太子峰、熊头峰、鸽子峰、石头人、石婆、镇潭石、丹凤泉。茅兰沟是伊春市最为壮观的奇特石林群自然景观,被誉为黑龙江的“九寨沟”。

电话

0458-2687322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自驾

1、嘉荫县:县政府-S312-S204-S311-终点(道路左侧)。

2、伊春市区:从市区到S204,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15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红松路,沿红松路行驶200米,右转进入透笼山街,沿透笼山街行驶210米,左转进入山珍路,沿山珍路行驶700米,右转,行驶10米,左转进入S204。

客车

从伊春乘坐开往乌伊岭的火车,在汤旺河站下再转坐前往嘉荫县的客车,到嘉荫后可打车前往公园。

门票

普通票:65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开放时间

07: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30 (5月1日-10月8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朝阳镇茅兰沟村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6、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简介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是红松原始森林保持最完好的地方,也是亚洲规模最大,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红松原始森林集散地。进入景区,就能看到“少奇号火车”,刘少奇晚年时曾乘坐它深入生产一线。再往深处走,脚下是木栈道,满眼都是松林,待到9、10月份,如果运气不错,地上能看到硕大的松塔,剥开来就是颗粒饱满的松子。

景区内最值得一看的要算是天赐湖,典型的高山湖泊,湖面平静如水,远处是成片的松林,映衬在蓝天下,极美。

电话

4001880458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汽车:

伊春汽车站有直达五营的大巴,发车时间为:10:30、11:30、12:50、14:30、15:20、16:50,票价15元;也可以买到红星、汤旺河方向的车,途经五营。下车后就有载客的车,往返70元/车,当然越多人越划算。

火车:

抵达五营火车站后乘坐面的,40元/车/单趟,往返70元/车,约半小时可达景区。

门票

门票60元,观光车20元。

开放时间

08:00-16: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

7、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简介

神州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嘉荫县城西9公里处,黑龙江右岸,因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而得名“龙骨山”,是我国最早发现并出土恐龙化石的地方。地质公园含有晚白垩纪丰富的恐龙、腹足类、鱼、昆虫、龟鳖类及植物等化石,化石地层剖面完整,层序清楚,层位稳定,为晚白垩纪古地理、古气候研究又提供了新的佐证,堪称一座天然的晚白垩纪地质陈列馆。地质公园三水环抱,临江而立,沟壑纵横,群峰相瞩,层林叠嶂,自然景观奇异绚丽。主要景点有神州恐龙博物馆和恐龙化石挖掘剖面等。

电话

0458-2626567;0458-2625005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伊春市公路客运总站有直达嘉荫县的汽车,发车时间为:7:10、8:40、13:30、15:45、17:20,票价56元。五营汽车站、汤旺河汽车站也来往嘉荫的汽车。

门票

门票65元,1.2米及以下儿童、6周岁(含)以下儿童,70周岁(含)以上老人

、残疾人免票。 B、 6-18周岁(含)未成年人、大、中、小学生,现役军人、60周岁(含)-70周岁老人半价。

开放时间

08: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小兴安岭北部嘉荫县城西9公里处

8、红星火山地质公园

简介

红星火山地质公园是继五大连池之后又新发现的火山地质奇观。这里大片的火山溶岩、石海以及周边多样生态类型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丹顶鹤、驼鹿等国家1、2级保护动物达47种,植物511种,被誉为“黑龙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

公园有三大奇特景观:火山地貌、杜娟花海、库尔滨雾松。公园现有火山地貌、杜鹃花海、库尔滨雾凇三大奇特景观。

按照地质遗迹与自然景观,划分为四个大类,即:火山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构造地貌景观、森林湿地景观。

按照这四个类别又进一步规划设计了八个景区,即:水上冰上游览景区、石海探险景区,火山口观光景区,地宫探奇景区、半砬山景区、二皮漂河流景区、林区风情园景区、农业观光景区。

电话

13796486262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伊春至红星可乘坐火车或乘坐客车,也可在哈尔滨乘坐火车到红星;到红星后乘车到大平台。自驾车可通过哈尔滨—铁力—伊春—红星—大平台的公路到达。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星区红星林业局大平台施业区

9、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

简介

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集森林、湿地和溪流于一体的人间仙境,经过亿万年的地壳变迁,形成了山峰迭起、溪流曲折的地貌特征,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系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距伊春市区仅24公里。公园总面积为4580公顷,溪水国家森林公园不但景色怡人,而且生物种类极为丰富,是“天保工程”重点生态公益区。素有“森林生态博物馆,林都伊春后花园”之美誉,园区规划更是别具一格,依据自然优势将公园划分为“七区六景两园一村”。

电话

13845854487;13845876377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伊春市公路客运总站开往上甘岭,票价11元,发车时间为7:10、10:30、13:10、15:00、16:00

门票

55元(含电瓶车)

开放时间

09: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区204省道伊嘉路24公里处上甘岭林业局溪水林场施业区内

10、金山鹿苑

简介

金山鹿苑里半开放地放养着梅花鹿和天山马鹿,整个景区的腹地是大半个山头,山间的草坪随着地势起伏,或者翠绿,或者嫩黄,远处点缀着数目,伴随着溪水潺潺和零零星星的鹿群,如临仙境。早晨五点,鹿群吃完早餐,成群结对得向山中奔去,而到了傍晚,只要敲响园里的钟,它们就会听话地返巢。适合摄影和观景。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伊春市公路客运总站有车直达金山屯区,发车时间为9:30、 10:50、 12:30、 13:50、14:30 、15:10、15:50、16:30;由金山屯返回伊春时间为6:40、7:20、8:00、8:40、9:30、10:50、12:50、13:50票价15元,之后再乘出租车前往。

门票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

07:3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5:00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周一-周日)

08:30-16: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5:30 (6月1日-8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东5公里处

为什么在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比较古老的支系往往受到较大的影响?

潼南区等21个区县及中心城区的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其中,北碚区国家站最高气温达44.6℃,为重庆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日最高气温极值。高温下近600年前摩崖造像露出江面,此发现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1、2022年的夏天

2022年的夏天,注定是一个载入历史的时间,它的特别,就是全球性的高温,时间之长,气温之高,范围之广都达到历史记录。极端的天气条件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河流、湖泊、水库水位持续下降,严重影响着发电、灌溉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不仅如此,由于各类水体的下降,一批被淹没多年的珍贵历史遗迹也得以重现天日。现以长江为例,盘点今年重现真容的历史遗迹。

2、什么是摩崖造像

说起摩崖造像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去过西藏的人,一定会在当地的山口、关隘、江畔、村落、牧场、城镇、圣迹乃至场附近,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垒置成的互相祭坛--玛尼堆,藏族同胞也称之为曼札或石供。一般来说,石供最直接的意义有两个,一是祈福与禳解;二是供人们转经礼拜,以随时匡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3、超高温下而被发现遗迹

没想到湖都能烤干,导致落星墩提前三个月露出真容,在江西省庐山市,.鄱阳湖中的地标性文物古迹落星墩,丰水期时落星墩浸于水中,宛如水中?孤岛?,一般从10月开始水面下降后,湖底慢慢露出。目前,刚进入八月,落星墩就完出。

后记:权威机构、专家和舆论普遍认为,今夏席卷欧洲的高温和干旱,再次敲响了气候变化在加剧的警钟。世界气象组织预计,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未来高温热浪将成为常见现象,其中欧洲地区的温度将比其他地区上升得更快。

"史学家称夏商周之前还有虞朝 存在时间近二千年"真乎?假乎?

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它并不总是匀速的,逐渐进行的,经常会有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即生物大灭绝。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可以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残存下来。在集群灭绝过程中,往往是整个分类单元中的所有物种,无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这次劫难,而且还常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却总有其它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2500年就会发生一次,但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而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象动物那样显著。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事件:导致大约80%的物种绝灭。

又称第一次物种大灭绝 奥陶纪大灭绝

奥陶纪简介

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地质年代名称,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

奥陶纪亦分早、中、晚三个世。奥陶纪是地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

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

“奥陶”一词来源

“奥陶”一词由英国地质学家拉普沃思(C.Lapworth)于1879年提出,代表露出于英国阿雷尼格(Arenig)山脉向东穿过北威尔士的岩层,位于寒武系与志留系岩层之间。因这个地区是古奥陶部族(Ordovices)的居住地,故名。

奥陶纪生物演化

当时气候温和,浅海广布,世界许多地方(包括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被浅海海水掩盖。海生生物空前发展。

在奥陶纪广阔的海洋中,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生活着大量的各门类无脊椎动物。除寒武纪开始繁盛的类群以外,其他一些类群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包括笔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藓虫和软体动物等。

笔石是奥陶纪最奇特的海洋动物类群,它们自早奥陶世开始即已兴盛繁育,分布广泛。腕足动物在这一时期奥演化迅速,大部份的类群均已出现,无铰类、几丁质壳的腕足类逐渐衰退,钙质壳的有铰类则盛极一时;鹦鹉螺进入繁盛时期,它们身体巨大,是当时海洋中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由于大量食肉类鹦鹉螺类的出现,为了防御,三叶虫在胸、尾长出许多针刺,以避免食肉动物的袭击或吞食。珊瑚自中奥陶世开始大量出现,复体的珊瑚虽说还较原始,但已能够形成小型的礁体。

在奥陶纪晚期,约4.8亿年前,首次出现了可靠的陆生脊椎动物--淡水无颚鱼;淡水植物据推测可能在奥陶纪也已经出现。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无脊椎动物便荡然无存。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又称:第二物种大灭绝 ,泥盆纪大灭绝

泥盆纪简介

泥盆纪(Devonian period),地质年代名称,古生代地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

泥盆纪分为早、中、晚3个世,地层相应地分为下、中、上3个统。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地改变。表现为陆地面积地扩大,陆相地层地发育,生物界地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地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地成分也显著改变。

鱼类地时代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地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地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 “鱼类地时代”。最重要地是显示出从总鳍类演化而来地原始爬行动物——四足类(四足脊椎动物)地出现。

气候显示泥盆纪时是温暖地。化石记录说明远至北极地区当时处于温带气候。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在距今约3.65万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事件: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

又称: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二叠纪大灭绝。

二叠纪简介

二叠纪(Perm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分为早二叠世, 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二叠纪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古板块间逐渐拼接形成联合古大陆(泛大陆)。陆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的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预示着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陆栖的单弓类群动物和许多爬行类群也灭绝了。 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 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 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 也没有使生物演化进程产生如此重大的转折。

科学家认为,在二叠纪曾经发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 这造成了最严重的物种大灭绝。那时,所有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的古陆,富饶的海岸线急剧减少,大陆架也缩小了,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物种的灭绝是因为失去了生存空间。更严重的是,当浅层的大陆架暴露出来后,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这个过程消耗了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 。大气中氧的含量有可能减少了这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非常不利。随着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又使许多陆地生物遭到灭顶之灾, 海洋里也成了缺氧地带。地层中大量沉积的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是这场灾难的证明。

这次大灭绝是由气候突变、沙漠范围扩大、火山爆发等一系列原因造成。

陨石撞击

游学科学家认为,陨石或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如果这种撞击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在全球产生一股毁灭性的冲击波,引起气候的改变和生物的死亡。最近搜集到的一些证据引起了人们对这种观点的重视。但大多数生物科学家认为这场灭绝是由地球上的自然变化引起的。

气候的改变

有些科学家认为,气候的变化是形成这场大灾难的主要原因。因为二叠纪末期形成的岩石显示,当时某些地区气候变冷,在地球两极形成了冰盖。这些巨大的白色冰盖将阳光发射回太空,会进一步降低全球气温,使陆上和海上的生物很难适应。如果再加上海平面下降和火山爆发,这就会成为灭顶之灾。

大气成分的改变

有些生物学家认为,生活方式比较活跃积极的动物,如似哺乳类的单弓类动物需要比别的动物更多的氧气,他们可能是因为大气成分的改变而灭绝的。因为二叠纪末期气温的降低会导致海平面的下降。海床的辽阔煤层区就会暴露在外面,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就会相对减少。

火山活动

火山爆发回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尘埃进入大气层。火山灰山团不仅会使动物窒息而死,也有可能遮蔽太阳,使全球气温降低。所以,火山活动也可能是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的原因之一。西伯利亚就曾经发现当时火山猛烈爆发所喷出的物质。

沙漠的肆虐

二叠纪的陆块碰撞接壤而形成了庞大的盘古大陆。来自海上的雨水和雾气再也无法探入内陆地区。于是二叠纪的某些区域就越来越干燥火热,致使沙漠范围越来越广,无法适应干旱环境的动物就灭绝了。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事件: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

又称:三叠纪大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

三叠纪简介

三叠纪(Triassic period)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它位于二叠纪(Permian)和侏罗纪(Jurassic)之间。

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纪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古气候方面,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

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 这一次灾难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现了大面积缺投氧的海水。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后,白垩纪晚期

事件:突然,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

又称: 第五次物种大灭绝,白垩纪大灭绝,恐龙大灭绝

白垩纪简介

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Cretaceous) 中生代最后的一个纪。白垩纪(Cretaceus period)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距今1.37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垩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位于侏罗纪之上、新生界之下。白垩纪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没程度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北半球广泛沉积了白垩层,1822年比利时学者J.B.J.奥马利达鲁瓦将其命名为白垩系。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

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 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 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 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 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是恐龙。

支持小行星撞击说的科学家们推断,这次撞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最强烈地震的100万倍,爆炸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总量爆炸的l万倍,导致了2.1万立方公里的物质进入了大气中。由于大气中高密度的尘埃,太阳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导致地球表面温度迅速降低。没有了阳光,植物逐渐枯萎死亡;没有了植物,植食性的恐龙也饥饿而死;没有了植食性的动物,肉食性的恐龙也失去了食物来源,它们在绝望和相互残杀中慢慢地消亡。几乎所有的大型陆生动物都没能幸免于难,在寒冷和饥饿中绝望地死去。小型的陆生动物,像一些哺乳动物依靠残余的食物勉强为生,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日,等到了古近纪陆生脊椎动物的再次大繁荣。

撞击假说的支持者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在K/T(白垩纪和古近纪)地质界线上发现的铱异常和冲击石英。科学家推测,这种高含量的铱元素就是哪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带来的,冲击石英就是在撞击过程中形成的。

美国人查特吉大约l0年前提出了一种类似的假说。他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撞击地球的凶手不是一颗小行星或者陨石,而是彗星雨。大量的彗星雨撞击到地球上,形成一个环绕地球一周的撞击带,其中有2块巨大的彗星体成为了恐龙大灭绝的“主犯”:一块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墨西哥湾附近的巨大的陨石坑,另外一块撞击到现在的印度大陆上,形成的陨石坑比墨西哥湾附近的陨石坑还大。

即将出现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 由于人类只注意到具体生物源的实用价值,对其肆意地加以开发, 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间接和潜在的价值,使地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地蚕食。 科学家估计, 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 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了。 经粗略测算,400年间, 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估计从1990-2020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 即每天减少50-150种。在过去的400年中, 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二十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以下是一组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最新数据 : 中国被子植物 有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 ;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 极危种14种,灭绝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10种……。 生物多样性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 生存问题已从人类的范畴扩展到地球上相互依存的所有物种, 许多人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我们能留给下一代什么?是尽可能丰富的世界, 还是一个生物种类日渐贫乏的地球?不断攀升的数字敲响了世纪末的警钟, 人类改造世界的美梦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少人惊恐地自问:不曾孤独来世的人类,难道注定要孤独地离开?答案也许可以从150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长的话中找到——“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

★虞朝之说

《河北学刊》2002年第一期刊发王树民同志的学术论文,《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虞朝”即史书上说的“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据运城学者王雪樵前几年《运城报》专文,“华夏”二字追根溯源到夏县的“夏”,河津华谷的“华”。这两个地方是中国华夏民族的发源地。王树民同志的论文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世人通称夏、商、周三代。某些古籍却称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都在10人以上者。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强。但《朝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年”,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现今的史书上说“夏王朝统治了四百多年”去年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历史学家断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夏为471年,据此虞朝当是1520多年。王树民同志考证《国语》、《左传》、《史记》及《五帝德》、《帝系姓》等著作,可以列为有虞氏的世系15个名号,也就是说虞朝传位有15个帝王。既然有虞氏的姓氏可以考定,其历史地位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经查最新的永济地方志,清光绪12年(公元1886年)蒲州知府事赢杜崧年《续补永济县志序》上首句就是:“蒲坂自虞帝以来经天纬地之人,历代层见迭出,昭著史册,目河中为人文之蔽”。既然称说虞帝,可见认为就是一个朝代。中国封建王朝一代最长的为清康熙王朝61年,以此估算奴隶社会的虞朝至少二十四代。如按舜在位五十年算一代,虞朝至少也有三十代。据此,王树民同志“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的观点,完全可以成立。

虞朝之说的论点如果确立、确认,那么中国的历史通称就要改变。“中国上下五千年”就要改为“中国上下六千年”,“五千年华夏文明”就要改为“六千年华夏文明”。如果如此,那么,永济历史的现今的知名度,将会大大提高。

★关于虞朝的传说

孝感动天(出自“二十四孝”)

从前虞朝时代,有一位皇帝,姓姚名舜,乃是瞽搜的儿子。他生来就很讲孝顺,但是他的父亲是个全然不懂得礼仪的人,母亲又是全然不说忠信言语的妇人;他还有一个弟弟,名叫象,更是傲慢不敬爱兄长的少年,他虽然生在这种不好的家庭里,却没有丝毫怨恨之心,仍然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当他还没有做到皇帝的时候,常在骊山下耕田,就有象用它的长鼻子来帮助舜耕地,还有鸟用它的尖锐脚爪来帮助舜除草,他的孝心连禽兽都受感动了。那时正做皇帝的唐尧,听说有一个这样大孝的舜,就派九个男子去服侍他;又把自己的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嫁给舜做妻子。后来,唐尧年纪老了,就把天下让给舜,舜就做了虞朝的皇帝,以一个平民居然一跃而为皇帝,这都是他的孝心所致啊!

★万年中华文明史

提要:本文以最新考古成果和史料为依托,阐述了“一万年”是对中华文明实事求是的“历史首肯”,是荡除“西方中心论”、扬我民族精神的永恒长城。近代以前的中华文明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四大文明古国的排序中国毫无疑问应排在第一。对据中国最新考古成果进行综合研究而得出的中华文明从伏羲(盘古)开始就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给予了高度认同,中华国家文明史已有了七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不是过去所讲的开始于夏代。 关键词:一万年、中华文明、公元前5341年、伏羲、西方中心论。

“重写中华文明史,中华文明一万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重大历史课题。1997年8月,“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提出了“中华文明史可追溯到万年前”的论点。会后,有关学者起草了《重写中华古史建议书》,该建议书已得到了海内外百余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的签名并公开发表,同时向全世界华人发出了呼吁:希望大家来了解这一工作,支持这一工作,都知道中华文明一万年。

“一万年”——这是对中华文明事实求是的历史首肯 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把中国古史的框架、脉络高度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糸,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1),是比较恰当的。近来,科学家们通过对中国山西垣曲“世纪曙猿”的考证,充分说明了人类远祖源于中国,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把地球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中国三峡“巫山人”的出现,把中国人的进化史向前推进到了200万年前,且更直接向“人类非洲起源论”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并为在我国境内寻找更为古老(400—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文化遗存和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从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和广袤的土地上,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艰难成长;马贝人、长阳人、丁村人、金牛山人、大荔人、银山人、桐梓人与猿“揖别”;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山顶洞人、穿洞人“燧火化臊”奔向文明......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人类早期生活的历史画卷。

我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发源最早的国家,其年代远远超出其它文明。就人类几大文明发祥地来说,西亚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地方局限于所谓的“新月形沃土”地带,时间约在公元前1-0.7万年;相比起来,两河流域、印度就晚了许多。而在我国,北京山顶洞人就进入了农耕文明,其年代约在公元前2.5万年前后;湖南道县玉蟾岩农业文化遗址,其年代在公元前2.05—1.65万年之间;我国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洞等史前遗址,通过植硅石和孢粉分析等科学测验,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野生稻石标本和距今1—0.9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标本;湖南澧县彭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0.9万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并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存。我国陶器制作时代最早,工艺最精。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距今2—1.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未期及距今1.4—0.9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连续文化堆积中,后者还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原始的陶片,距今1.2—1.1年前的广西柳州大龙潭和广东英德青塘圩遗址中出土的陶片上已饰有绳纹,而此时人类的另外几大文明还基本处于蒙昧阶段;中国北方距今0.8—0.7万年前的陶器,无论从其制作工艺还是造型、纹饰、彩绘,都远远超出同时代其它有陶文明;而日本、美洲古代陶器的出现其形态特征往往与中国一些时代的陶器极为相似,恰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中国远古先民极早就来到了这些地方,繁衍生息,开拓文明。随着文明的进步,家畜饲养业发展起来,最先饲养的是猪、狗、鸡、牛,不晚于8000年前,“六畜”中的马与羊稍晚,其中有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家猪和家鸡的遗存。我国的手工业最早发生,发展最快。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已中充分显示了中华先民纺织业的发展,中国丝织物后来成为古代文明史上横贯中西最为耀眼的彩带。中国玉器业的发展早在8000年前就较成熟,独树一帜;漆器业举世无双,堪为绝技;冶铜业与西亚同步,工艺独步于世;天文历法独领风骚,七日星期制的使用远远早于“犹太人”、“巴比伦人”二千年;河南出土的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多为七孔,具备音阶结构,能吹奏出旋律;公元前6680—642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和石刻文,已初具殷墟甲骨文之雏形(及至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遗址的陶文已十分成熟)......“公元前6000年左右兴隆洼文化玉器的熟练制作,裴李岗文化文字的出现,磁山文化遗址中数十万斤剩余粮食的发现,这些有机联系的现象集中反映着中华远古文明的孕育。结论只能如此:华胥氏时代文明曙光初露,再经数百年的发展,伏羲时代则以国家文明傲视全球。”(2)随着以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为基础的华胥氏超级部落联盟(已具半国家性质)势力的渐衰,而发源于湘江流域后逐渐东进的伏羲部落,与东夷女娲部落联盟后形成巨大族团,大规模从山东、江浙西进北进,于公元前5341年统一中原,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华伏羲奴隶制国家诞生了。它西起关陇,东致大海,南括长江中下游,北越燕山而跨蒙辽,其辽阔版图为一千五百年、二千年后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所无法企及。壮哉!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涌现,通过考古学、古文献学、考古年代学、古天文学、古气候学气象学等的综合研究,使我国奴隶制社会各起讫的相近历史年代显露端倪(3): 朝代帝世年数历史年代备注 伏羲朝数十世 1260年公元前5341--4082年公元前4130—4082年共工称霸九州 炎帝朝17世380年公元前4081--3702年公元前3707年涿鹿之战 黄帝朝18世400年公元前3701--3302年 少昊朝20世400年公元前3301--2902年公元前3007--2902年九黎之乱 颛顼朝19世350年公元前2901--2556年公元前2780年统一四川 帝喾朝20世300年公元前2555--2256年 帝挚朝1世9 公元前2255--2247年 唐朝2世73年公元前2246--2174年公元前2220--2211年鲧治水 虞朝2世27年公元前2173--2146年公元前2160--2150年大禹治水 夏朝13世470年公元前2145--1675年公元前1930年统一巴蜀 商朝31世628年公元前1674--1046年公元前1520年统一川陕 就这样,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犹如人类历史的火车头,执人类文明之牛耳呼啸向前,到公元前11-8世纪,已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文明而跨入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封建领主制的国家——西周而雄居于世。春秋战国——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改革与活力的时代:政治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思想大争鸣,文化大积累,军事大兼并,外交大纵横,民族大融合......产生了众多对人类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诸子百家和大量不朽文献。及致始皇,平六国而统天下,置郡县而修法度,击匈奴而筑长城,定货币规度量而简文字,建驰道而同车轨,建树了史无前例的功勋。汉武雄风,上崇儒术,下削诸侯;广开仕途,招揽人才;推广农技,兴修水利;激活工商,加强财政;外击强奴,海陆举贸......使得强大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所形成的综合实力雄浑无比,化解了来自中亚、西亚凶悍蛮族的进攻并将其大部融化。余势西迁,引发了整个蛮族世界的大迁徙,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西欧社会的巨变。而此后的中国历史,无论是“分久必合”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还是“合久必分”的封建统一大帝国,中华文明始终以其无可替代的先进性和独特性,逶迤磅礴至人类发展的近代前夕。无怪乎在人类近代以前的大部分科技发明里,中国的先进发明动辄就比欧洲早几百年或上千年;北宋徐州的一个冶铁坊的人数就多达四千人,相当于十一世纪欧洲一个大城市的人口数;元朝的海军舰船已开始使用火炮,此时的欧洲还在大刀长矛的冷兵器里蜗行;明代郑和的第一次太平洋、印度洋远航,所率水手官兵就达二万七千多人,比十四、五世纪欧洲最繁华的亚得里亚海沿岸各国的商业首都威尼斯港所有海员人数的整和还要多几千人......完全可以这么说,在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大多数岁月里,中国的综合国力雄超于世,国民生活水平位居世界之首。即使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仍不失为世界经济强国,由于中英贸易顺差极大,英国才出此鸦片之下策,导致了中英邪片战争。

“一万年”——必将从历史源头彻底荡除“西方中心论”的 历史阴霾,高筑起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长城 欧洲人“震于中国立国之悠久,及其在世界史上地位之重要也,于是大运神思,力言中国文化渊源西土,以示西洋人之有功于中国。”(4)胡诌什么古巴伦酋长“奈亨特”率“百克”族东迁,此酋长即黄帝,“百克”族就是中国所说的“百姓”了。这种天方夜谭一经别有用心的日本人所鼓噪,竟流传一时。及至我仰韶文化遗址大白于天下,此等谬论才渐渐销声匿迹。又说什么古埃及之圣书象形文字、古巴比伦之楔形文字为中国文字之源。针对这种无稽之谈,不要说我国八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字已经出土,就比及一种我国已经发现的古象形文字,如半坡陶文,或是姜寨陶文,还是杨家湾陶文,后者哪一种不比前者成熟得多?而时间却早出了一千年以上。印度考古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人工栽培水稻,就说中国的水稻是从印度传入的。而湖南、江西一些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10000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看这些人们还能怎么样说?一部分西方(包括日本)人之所以热衷于此,自然有其政治的目的和不良用心。而其正直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却往往为中华文明之辉煌所倾倒。黑格尔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连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其他亚细亚人民虽然也有远古的传说,但是没有真正的‘历史’:印度的‘四吠陀经’并非历史;阿拉伯的传说固然极古但是没有关于一个国家和它的发展。这一种国家在中国才有,而且它曾经特殊地出现。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5)瓦西里耶夫说:“中国的历史是伟大的,它根植于遥远的古代......在中国的远古时代,确实有不少稀世的、独特的、只有中国才有的东西,因而似乎可以明显地证明对古代中国文明百分之百的本土性表示任何怀疑都是不对的。”(6)美国的开国元勋、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的富兰克林曾宣称: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悠久、经验最丰富、也是最聪明的民族”。(7)董立章先生在比较中外早期文明时总结得好:中国与西亚、北非的早期比较,由于地理气候环境不同,发源略有早晚而唯中国最早;国家大小有别,而唯中国疆土最广;文化虽皆以悠久著称,而唯中国最为源远流长,从末夭折而繁荣至今(8)。作家李乔不无叹喟:外国人把中国列在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之后,称这四个国家为世界文明古国。现在6700多年前的文字出现了,3000多年前的太阳历也发现了,四大古国的序列应该重新排一排了吧!(9)毫无疑问,中国应排在第一。

当然,我们忘记不了也决不能忘记近代以来这场血与火的洗礼。正当中国的大清皇帝们还沉浸在“天朝”、世界“中央之国”的历史陶醉之中,以儒学文明所特有的温文轻蔑之态俯瞰世界,傲视欧洲为“夷人夷国”之时,西欧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却产生了使生产力得以大突破的工业革命,向着近代文明的曙光迅跑。然而,这种文明的进程竟是这样的野蛮和充满血腥:在非洲,无数黑人被当做牲畜般贩卖与屠戮;在美洲,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被驱赶枪杀,惨绝人寰;在印度、东南亚,殖民者海盗式的掠夺愈演愈烈。时至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终于用船坚利炮把“天朝”的尊严、“中央之国”的傲慢击得粉碎。腐朽羸弱的清朝未年,广大的国土被蚕食、瓜分,民族惨遭殖民与蹂躏,“东亚病夫”的毒讽压得中国人抬不起头来,中国社会的崇洋、恐洋、迷洋之风弥漫开来。在大部分中国人的思绪里,西方“蒙天盖地”的先进,中国“昏天黑地”的落后,对西洋人有一种莫名的神奇感,自以为低了一等;相反,西方从此无知狂傲,飞扬跋扈,“白种人是上帝的骄子”的历史谎言流遍全球。这就是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歧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耻辱”、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误解”和一百多年来的“民族自卑”。可时至今日,殖民文化不仅大有市场,理论上还有了新的“突破”,什么“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近代化的任务,所以,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就不能反对,甚至还要欢迎”,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更有甚者大呼“只有当殖民地三百年才能实现现代化”,多么荒谬绝伦的论调却影响着不少年轻人,我们的思想界、文化界、教育界还不应该敲响起警钟吗!? 总之,“一万年”,就是还中华文明以本来面目,这既是对历史的事实求是,也是挺我民族脊梁,扬我民族精神,消除近代殖民心理的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