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给北极地区带来的影响_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
1.全球变暖对两极地区的影响有
2.新研究:气候变暖将致北极地区不再降雪
3.全球变暖对北极海冰的影响
这个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说明全球在变暖,但这对整个地球生态而言,不是好事。
一、全球变暖的表现
当全世界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3℃,人类也已经无力挽回了,全球将会粮食吃紧。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很多国家和城市面临危险。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冰川消融。最明显的就是喜马拉雅山冰川后退,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
在经过了19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中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迟,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
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之气候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总之:上周,北极出现了史上最高温,其气温比往年高出了30度,不仅仅是让科学家震惊,更应该引起人类的关注。
全球变暖对两极地区的影响有
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雅库茨克以北约676公里,亚那河流域附近的一大片永久冻土层中,有一个特别壮观的蝌蚪形地面深陷区域:巴塔盖卡坑。
其实在北极冻土层中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由于地面塌陷留下的深坑、坑洞,但唯独巴塔盖卡坑格外的引人注目。因为它是“超级塌陷区”。
同类塌陷坑中最大的一个深坑,长度达到了近2公里,深度可达百米。但这些数字正在发生改变,因为这个深坑正在快速的“生长”。
当地的雅库特人经常会听到峡谷发出的轰隆声,认为这些声音来自地狱,因此害怕接近这个地方,并将这个深坑视为“通往地狱的大门”。
这些看似神秘的超自然声音的来源,其实有一个更为自然的解释,因为深坑还在不停下陷、扩大。
2016年,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的弗兰克·冈瑟(Frank Gunther)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十年的观测中,该深坑的头壁平均每年增长10米,深度下降5米。
在较温暖的年份,每年的生长可达30米,深度下降10米。
研究小组还预计,随着北半球气温的升高,深坑的侧壁将在未来几个年到达邻近的山谷,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陆地塌陷。
永冻土有两种类型,并不是我们认为的一直被冻结的土地。一种是冰川冰,是上一个冰河时代遗留下来的水冰,现在深埋在地下。
另一种就是像在巴塔盖卡深坑附近的地面土地中,这些冰被困在一层沉积物中。
永久冻土层主要分布在北极圈内,而很多国家有大面积土地都在北极圈内,上图清晰的展示永冻土的范围,面积约为1500万平方公里,深度从几米到数百米不等。
北极的永冻土至少稳定存在了数十万年的时间,但是目前这些永冻土的面积正在融化、缩小,地面下陷不断地出现。
巴塔盖卡坑是冻土融化的典型例子,它的成因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俄罗斯的在这个地方发现了黄金矿,随后砍伐了这个区域的针叶林,在开辟了一小片土地以后,又发现这个矿藏不具备开的价值。
于是就留下了一个3米的浅坑,由于针叶林被破坏,导致阳光直射土地,加之雨水的积聚,到了冬季这些土地又无法再次被上冻,最后浅坑就扩展成了现在的规模。
以往的时候,冻土层在北极圈夏季来临,表层数米的深度就会被融化,但是当冬季来临这些被融化的冻土又会被冻结。
并不会影响到深层的冻土,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尤其是今年6月20日北极小镇Verkhoyansk的气温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38℃。
这样的气候就会造成了深层冻土融化,而且在冬季这些冻土又无法被再次冻结,这样的恶性循环就造成了冻土层的持续融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导火索来自于人类近两个世纪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大面积的森林砍伐,尤其是对北极气候的影响最大。
根据科学家的统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每过十年全球气温升高0.18℃,但是北极会升高0.69℃。远远超出了全球平均的气温增长。
我们如此关心北极气温以及冻土层融化的问题,是因为北极是一颗“碳”,被科学认为是“全球气候崩溃”最主要的转折点,而且还是一个远古库。
据估计,储存在北极冻土层中的碳有1.7万亿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包括植物、动物的尸体,还有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些碳是目前地球大气中碳含量的两倍。
当永久冻土融化时,这些物质会变暖并分解,最终释放出所有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些气体会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尤其是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
根据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于2019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如果碳污染持续不减,到2100年,大部分永久冻土可能会融化,释放出一颗由温室气体组成的碳。
而这个的导火索正是人类自己。
2017年2月发表在《第四纪研究》(fourth ernary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巴塔盖卡坑坑暴露出来的土壤有20万年的历史。
我们在其中发现了大量的古老遗迹,包括一头麝牛、猛犸象和一匹4400年前保存完整的小马驹冰冻遗骸,有32000年的历史的狼头。这是一些在融化的永久冻土层中发现的古树遗迹。
伴随着这些生物的出现,永冻土的融化还可能释放长期困在冰层中的致病细菌和。
细菌和不仅会存在于这些远古生物的遗骸中,而且也会大量的保存在冰冻的土壤中,它们处于休眠状态,并不需要获取营养、排泄等一系列生命活动。
如果条件成熟,它们就会复活。
2014年,法国科学家们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层中发现了阔口罐,这种已有三万年的历史,在冰层中一直处在休眠状态,而且科学家已将其成功复活。
2016年的时候,俄罗斯北部西伯利亚爆发了一场炭疽热,科学家估计,这种来自于冻土层中发现的驯鹿尸体,目前这种远古已经进入了食物链的底层。
这说明传统意义上被认为已经消灭的,例如天花,其实很有可能依然在自然界中存在,它们未来也有可能再次反扑人类。
新研究:气候变暖将致北极地区不再降雪
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地势较低的岛屿或者陆地会被海水淹没,两极地区陆地面积减小,海洋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扩展资料:
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每年所遭受和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次生灾难,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争斗,将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会发生的事。
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很大部分来自冰山融水。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的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过滤作用。
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过滤过程。整个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平衡保障。而如今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这将会带来因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
全球变暖对北极海冰的影响
中国日报网12月17日电 据英国《卫报》报道,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发现,气候危机正加速地球北极冰盖的融化,北极最常见的降水形式将由降雪变成降雨。
目前,北极地区的降雪多于降雨,但有研究表明,这种情况将会发生逆转,如果全球温度上升3摄氏度,那么在本世纪末,北极区所有的陆地和几乎所有的海洋的主要降水形式将变为降雨。各国在近期举行的Cop26峰会上做出的承诺即便能够兑现,仅将升温控制在2.4摄氏度,仍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甚至,即使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或2摄氏度,格陵兰岛和挪威海地区降水仍将以降雨为主。8月,在格陵兰岛巨大冰盖顶上观测到了第一次降雨,科学家们感到异常震惊。
该研究使用了最新的气候模型,显示从降雪到降雨的转换早于预期数十年发生,秋季显现出了显著的季节性变化。例如,模型发现,如果不减少碳排放,北极中部地区将在2060年或2070年之前成为降雨为主的地区,而不是早期模型所预测的2090年。
研究人员称,这种转变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包括加速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永久冻土融化、道路下沉以及北极地区驯鹿的大规模饥荒等。科学家们认为,北极的快速升温也可能通过改变射流而增加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极端天气,如洪水和热浪。
领导这项新研究的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的Michelle McCrystall说:“发生变化的将不只是北极,你可能认为北极离你的日常生活很遥远,但事实上北极温度的上升已经足以对全世界产生影响。
“我们会认为北极中部整个秋季的降雪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向降雨的过渡来的比预计要早得多,这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北极地区强降雪的保持对该地区的一切都非常重要,对全球气候亦如此,因为它反射了大量的阳光。”
该研究小组的成员,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James Screen教授说:“新的模型明确告诉我们,若不阻止全球变暖,未来的北极将更加潮湿,曾经冰封的海洋将成为开放的水域,降雨将取代降雪。”
科学家们此前就达成一致意见,认为未来北极地区的降水将大幅增加,因为更多的水从日益升温和无冰的海洋中蒸发出来。但是,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如果不减少排放,到2100年,北极秋季的降雨将占据极大比例。
科学家们得出结论:“预计夏季和秋季从降雪为主的北极地区向降雨为主的转变将提前几十年发生,即便将全球变暖控制到1.5摄氏度,这对气候、生态和 社会 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降雪对于每年冬季结海冰非常重要,因此,降雪的减少意味着冰的减少,海水将吸收更多的热量。研究显示,格陵兰岛南部海岸的降雨在增加,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冰川向海洋的滑动,随之海平面上升,威胁众多沿海地区。
北极地区的大部分土地是苔原,那里的土壤永久冻结,而降雨变多会改变这种状况。McCrystall说:“温暖的降水流入地下,可能会融化永久冻土,这将产生全球影响,因为正如我们所知,永久冻土储存了大量的碳和甲烷。”
该地区造成的影响包括重要冰路的融化、洪水频发、以及动物群的饥荒。当雨水落在雪地上,结冰后就会阻碍动物进食。她说:“驯鹿和麝香牛无法隔着并存获得生存所需的草料,因此降迎来大规模的死亡。
英国雷丁大学的Richard Allan教授说:“基于一套最先进的复杂的计算机模拟,这项新的研究描绘了一幅令人担忧的未来北极气候变化的图景,它比早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来的更快、更剧烈。这项研究为北极地区和其他地区敲响了警钟。”
然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加文·施密特说:“关于更快速变化的说法证据不足,因为一些新的气候模型是基于可能高于预期的温度预测的。”
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使北极其他地区的冰层融化,这可能会给依赖海冰繁殖、和觅食的动物带来生存问题,因为研究合著者克里斯汀·莱德说最后冰区“是北极在未来的无冰夏季中依赖冰物种的避难所”。
卫星观测和气候模型显示,2020年,不寻常的北风打破了海冰,将其推离了万德海。华盛顿大学极地科学中心阿克塞尔·施威格说,得益于2020年冬天厚冰漂移到此地,否则那年创历史新低的海冰覆盖率还会更低。
正因气候变化在最后冰区逐渐消失,这些损失才发生了。研究人员认为,2020年约有20%的冰损失可直接归因于气候变化,而80%与风和海流异常有关。过去15年内出现了北极冰盖的最低范围。气候预测表明,除最后冰区外,北极各地的夏季海冰最快在2040年可能会完全消失。
据《生活科学》2020年10月报道,去年,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现北极海冰最小值达到了有史以来的第二个最低点(自2012年之后)。科学家表示,尽管新研究的调查范围仅仅是万德海,但数据表明整个最后冰区的夏季海冰也可能面临风险。
全球变暖的生态问题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
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中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迟,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
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