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风险认知_气候风险认知是什么
1.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气候怎样变化的?
2.在西藏呆久了,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3.风险的定义
全球变暖危害:气温升高1℃死亡风险增加7.2%
来源:低碳网 编辑:xiaoyue 发布时间:2012-03-07 访问量:305 次
00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全球变暖的恶果我们也已经看到。最新研究发现,每升温1℃死亡风险增加7.2%。全球气候的变暖使得极低和极高的气温相继出现,研究表明极端的天气与居民死亡率存在关系。
00全球气候变暖正影响着人类健康。近日,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副院长马文军牵头的科研团队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温度变化与人类死亡存在密切相关关系:“当日最高气温大于29.8℃时,气温每升高1℃,每日总死亡人数(风险)增加7.2%,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增加9.3%”。
00记者获悉,这篇研究报告是省发改委组织关于广东建设低碳省试点的一个基础研究课题。研究的结论显示,广东省居民对热浪的脆弱性呈南北递增趋势,高温天数多的地区适应能力却偏弱。而广东省居民对热浪的知晓率仅为38.11%,对热浪健康危害的相关知识及风险认知不足,农村空调的普及率也有待提高。
00事实上,因全球的气候变暖“不但高温日数增加,高温、热浪愈发频繁,冬季短时剧烈降温的寒冷灾害也在加重”,省气象局专家表示,在气候变暖引起极热、极寒现象有所增加的情况下,提升群众应对意识与社会预警水平已不容缓。
00最适宜:日平均气温19.7℃,日最高气温29.8℃
00马文军告诉记者,“近50年来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了1.1℃,广东省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省份,在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其气温变化的状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如何尚未完全明了,研究探讨气温变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结果可为各个省市的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科学依据,对降低气候变化的疾病负担具有现实意义。”
00马文军通过对2006年到2007年间的气象资料对照城市每日死亡人数,用时间序列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日最高气温与每日总死亡人数呈‘V’型相关关系”:气温最低和气温最高的时候,死亡率也明显升高,这体现了寒潮和热浪对城市居民健康方面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亚热带城市最适宜日最高气温为29.8℃,当日最高气温大于29.8℃时,气温每升高1℃,每日总死亡人数增加7.2%。
00为了定量分析温度的影响,该研究课题组还把温度分为两个时期:热期(29.8℃以上)和冷期(29.8℃及以下),然后应用一般线性模型分别拟合不同时期温度与每日死亡人数的关系。
00结果表明,循环系统疾病对热较敏感,当气温高于29.8℃时,气温每升高1℃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增加9.3%;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对冷较为敏感,当气温低于29.8℃时,日最高气温每下降1℃,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向增加3.1%。
00除了最适宜的日最高气温,马文军告诉记者,其对南方城市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拐点”也有过研究,并通过分析2006-2009年气温与居民死亡人数的关系,得出过相似的趋势。南方城市日平均气温与每日总死亡人数呈“U”形。城市最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9.7℃,高于19.7℃时,平均气温每升高1℃,每日总死亡的风险增加3.0%。当日平均气温不超过19.7℃时,平均气温每升高1℃,每日总死亡的风险减少3.3%。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气候怎样变化的?
健康风险对个人产生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收人损失和医疗费用风险两个方面。
收入损失风险是指疾病或残疾使个人失去收入能力,即丧失生命的经济价值;医疗费用风险是指个人遭遇疾病或身体伤害可能给家庭带来巨额医疗费用以及其他附加费用,如长期护理费用的可能性。
在人类所面临的各种人身风险中,疾病风险是一种直接危及个人生存利益、可能给家庭造成严重危害的特殊风险。
首先,疾病会给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造成损失,甚至让人失去生命;其次,疾病对个人或家庭而言都是无法回避的;第三,疾病的种类繁多,引起疾病的原因复杂多变,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环境污染、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引起诸多难以认识和消除的疾病。
健康风险的应对
科学研究是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前提,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相关科研单位应该有规划地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科学研究,评估当前和未来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识别气候敏感疾病和脆弱人群。
卫生健康部门需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密切合作,做到相关数据资源的实时共享,并建立健康气象在线数据库系统,开展对传染病、慢和精神心理疾病等的监测预测。
此外,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还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教,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认知水平,提供高温天气健康指南,以及遭遇极端天气如何正确应对和自救方面的科学知识。
在西藏呆久了,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人们都知道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然而很少人去思考过它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我们和后代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的影响。最近,《科学》杂志连续4期以「地球的状况」 (State of the Planet)为题发表了多篇这一领域的学术论文;《自然》杂志也在12月4日有数篇这类文章,指出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
在 12月5日《科学》杂志上一篇题为「全球空气质量及污染」(Global Air Quality and Pollution)的文章中,日本科学家Hajime Akimoto研究了环境污染及现代交通工具对大气、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比如,气溶胶(Aerosols) 以及氮氧化物 (Nitrogen Oxide)是一些已知的污染因素。而且,亚洲地区的污染已经超过北美和欧洲。文章作者指出,很显然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球各国的努力。
发表在同一期《科学》杂志上题为「当代全球的气候变化」(Modern Global Climate Change」)是报导了美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文章中指出,当代社会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的行为引起的。具体来讲,石油及矿业的开采,能源的利用,土地的不合理使用,都会改变大气的成分。
报导中说,尽管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有所进展,但还存在许多未知因素,比如气候变化的速度会有多快。这些未知因素使得科学家们尚无法预测气候变化对人类带来的后果到底有严重。
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还在加剧,这也意味著我们正在给人类未来的生存造成越来越大的难度。因此,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
一、前言
自从有人类以来,为了求生存以及求更好的生存环境,人类不断向大自然争取生存空间,成为影响环境变迁的因素之一。人类居住越久、人口越多的地方,受到的影响也越大。当人口稀少、科技不发达,人类焚烧森林扩张耕地,对大自然的影响是区域性而且缓慢的。随著人口快速增加、科技不断突飞猛进,人类的影响不断加速而且扩大影响范围,假以时日演化成森林缩小、土壤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降低生物的多样性、沙漠化,甚至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迁。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地制造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氟氯碳化物等温室气体。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不再只是局限於地表,而是扩张至大气,而且藉由大气的运动,将影响逐渐布及全球,大幅提高了全球暖化的可能性。科学家也因此惊觉到气候不只变幻莫测,更可能因人类的过度发展而发生更剧烈的变化。198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迅速上升,不寻常的天气与气候现象频频发生频率,使得气候变迁突然成为世人瞩目的议题。
本文从科学的角度,讨论温室气体增加可能产生的气候变迁,预测气候变迁所面临的科学问题,以及我们应采取的态度。
二、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一自然现象,自盘古开天以来,就存在於地球。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在辐射平衡状态下,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 -18° C,比目前地表的全球平均气温15° C低了许多。大气的存在使地表气温上升了约33° C,温室效应是造成此一温度差距的主要原因。地球大气中的许多气体几乎不吸收可见光,但专门吸收地球放射出去的辐射。这些气体,允许约50%的太阳辐射穿越大气为地表吸收,但却拦截几乎所有的地表及大气辐射出的能量,减少能量的损失,并且再将之放射出来,使得地表及对流层温度升高。大气放射出的辐射不但暖化地表温度,而且在夜晚继续放射,使地表不致於因缺乏太阳辐射而变得太冷。这些气体的影响类似农业用温室的暖化作用,因此称为温室气体,它们的影响则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不只发生在地球, 金星及火星的主要大气成份为二氧化碳。金星大气的温室效应高达523° C,火星大气太单薄,温室效应只有10° C。
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创造了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但是,如果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过高,将拦截过多的地球辐射使得地表气温逐渐上升。自从欧洲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工业活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fossil fuel,如煤、石油 ),制造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之排放至大气之中。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一千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一直维持在约280ppmv( 亦即,一百万单位体积气体中含有280单位体积的二氧化碳,图1)。工业革命之后,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1950年代之后,增加速率更快,到1995年浓度已达358ppmv。
从18世纪后叶至1990年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30%。这些增加量主要是来自燃烧化石燃料、水泥制造及土地利用。煤及石油中的炭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石灰岩被制成水泥的过程中也产生二氧化碳;土地的开发利用不但减少了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的量,也加速残枝败叶的腐坏而产生二氧化碳。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煤大多是泥炭纪(三亿多年前)的树木因某种原因被掩埋在地层之中,逐渐形成的化石。三亿多年前植物吸收太阳辐射所遗留下来的能量,近代人类却在一、二百年之间就将之消耗殆尽。
除了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氯碳化物( CFC )等皆因人类人口的增加、经济活动日趋活络,而迅速增加(图2)。比如,从工业革命之前到1994年, 甲烷含量由700ppbv (part per billion by volume,十亿分之一)增加到1721ppbv; 氧化亚氮由275ppbv增加到311ppbv。CFC为人造化学物质在1950年代才大量出现, 而后迅速增加。最近由於蒙特娄公约禁用氟氯碳化物, 其含量在1990年代已不再增加。
如果与二氧化碳相比,甲烷、氧化亚氮、氟氯碳化物的温室效应更高。比如, 一个甲烷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21倍,氧化亚氮为206倍,氟氯碳化物则为数千倍到一万多倍。不过由於二氧化碳含量远大於其他气体含量, 因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仍是最大的。图3为1980到1990之间各种人造温室气体造成的大气中辐射增加量的比例。二氧化碳的效应占了55%,甲烷15%,氧化亚氮6%,氟氯碳化物则共占了24%。
上述的温室气体的另一个特性是它们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 亦即, 生命期)相当的长。二氧化碳的生命期为50~200年,甲烷12~17年,氧化亚氮为120年,CFC-12为102年。这些气体一旦进入大气,几乎无法回收,只有靠自然的过程让它们逐渐消失。由於它们在大气中的长生命期,温室气体的影响是长久的而且是全球性的。从地球任何一角落排放至大气的二氧化碳分子,在它长达100年的生命期中,有机会遨游世界各地,影响各地的气候。即使,人类立刻停止所有的人造温室气体的排放,从工业革命之后,累积下来的温室气体仍将继续发挥它们的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气候。
三、 温室气体对未来气候的可能影响
地球气候史中多次暖期发生时,温室气体含量也较高。在未受到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大自然自有其一定的韵律,地球上的生物想躲也躲不掉。然而,现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是,过多的人造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否已经或即将破坏大自然的韵律,留给后代子孙一个毁灭的未来。
如果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持续升高(不可避免的事实!),「政府间气候变迁研究小组」(Intergovenmental Panel for Climate Change;IPCC)的科学家估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1990年高出0.9° C到3.5° C(图4)。其中,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大约占70%,其他温室气体约占30%。由於海洋热容量大,比较不容易增温,陆地的气温上升幅度将大於海洋,其中又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上升幅度最大,因为北半球陆地较多。但是,北大西洋的气温不但不上升,反而下降。依据推估,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使全球平均降水增加,尤其以冬季的高纬度地区最为明显。在低纬度地区,原本降水量就比较大的地区的降水量普遍增加,尤其是南亚与东南亚。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海水温度也上升,体积膨胀加上极区冰雪溶化,使得全球平均海平面逐渐上升,在 2100年时将比1990年高出38公分至56公分(图5)。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体积膨胀,格陵兰及南极洲冰川溶化的影响较小。
在气候变异度( variability )及极端气候方面, IPCC 科学家作了以下结论:
气候平均或变异度的微小变化可能使极端气候发生频率产生相当大的变化。
普遍增温将导致高温情况的发生频率升高, 但使低温情况的发生频率降低。
暴雨的发生频率可能提高。平均降水减少的地区, 乾旱的可能性升高。水循环可能加强, 其含意为某些地区的旱涝加剧, 某些地区则减缓。
中纬度风暴是否加剧或减弱, 则无定论。
目前的知识无法判定热带气旋及台风的可能变化。
较暖的气候使热带海洋较接近圣婴现象的情况, 类似圣婴现象的气候型态可能较频繁。
四、气候变迁预测的争议
IPCC利用气候模式在超级电脑中推估未来的气候,所用的知识与工具皆是最尖端的科技。然而,以目前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与知识,仍不足以用来准确的预测21世纪的气候。在此仅讨论几个较具争议性的议题。
空间尺度越小、变化越剧烈的天气现象,准确度越低:
一般而言,气候模式的空间解析度甚差。在许多模式中,台湾甚至不存在。因此,不同模式预测的区域气候,有时甚至南辕北辙。因此,要利用目前的气候模式预测未来的台湾气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许多影响气候的物理机制仍未为人类所了解:
最明显的例子是悬浮微粒。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时,也同时产生硫酸盐悬浮微粒,增加大气混浊度,也造成空气污染、酸雨。1950-60年代的科学家就曾警告说,人类造成的空气污染增加大气混浊度,将使气候逐渐变冷。因此,如果考虑悬浮微粒的降温作用,许多地区的增温程度将减少,雨量变化甚至由减少变成增加(或由增加便减少)。IPCC科学家估计,从工业革命以来,人造温室气体造成的增温作用约相当於每平方公尺2.5瓦。同一时期,悬浮微粒的冷却作用则相当不确定,在每平方公尺0-3瓦之间。
气候模式仍不够完善:
目前的气候模式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与用来预测天气的模式大同小异。许多科学家争辩,当我们仍无法用这些模式准确的预测10天以后的天气,如何能预测21世纪的气候。
自然变迁与人为变迁:
过去一百多年来的气候变迁,有多少是气候的自然变化?有多少是人类污染造成的?科学界针对此一问题仍议论纷纷,尚无定论。最明显的例子是,IPCC评断20世纪是否比其他世纪暖和的结论:「全球平均温度至少与西元1400年以来任何世纪一样暖」 ( at least as warm as any century sinceat least about 1400 )。而且,全球暖化的现象可能与长达数百年而在19世纪末结束的小冰河期有关。小冰河期的发生则与人类的活动无关。至於,小冰河期是否是因为人造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才结束,则是另一个仍无答案的问题。如何厘清自然变迁与人为变迁是目前科学家面对的一大挑战。
五、我们的态度
气候学家Henderson-Sellers 针对全球暖化防治问题做问卷调查,询问确定性要有多高才能采取防治行动。结果民众要求只要50%即可。即使如此,科学家仍无法拍胸脯保证。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因此忽略全球暖化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有三:
全球暖化的可能性:
虽然,我们仍无法确切知道温室气体的累积将如何改变地球的气候,但是我们知道人为污染确实可能导致气候变迁,其影响不容忽视。理由有三:(1)人类的活动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2)温室气体具有暖化地球大气的特性,(3)温室气体的生命期从十年到数百年不等,能影响地球气候数百年之久。
气候系统的回馈作用:
气候系统的运作过程中有许多正回馈与负回馈作用。不论是前者或后者,都可能剧烈的改变地球的气候。知名学者W. S. Broecker,最近发表一篇论文警告说,全球暖化有可能改变大西洋的海洋环流,其传送至高纬度地区的热量因而降低,反而使得欧洲甚至全球进入寒冷的气候。他所提出来的机制,乍听之下,似乎会缓和全球暖化,其实不然。因为,该机制的降温作用,远大於全球暖化的增温作用,反而造成更剧烈的气候变化。W. S. Broecker将此机制妙比为气候系统的「阿基里斯的脚踵」(Achilles Heel),亦即微小的变化可能导致气候系统的大转变,甚至瞬变(几年的时间尺度)。
气候变迁的风险太大:
一个台风,不管在落后国家如孟加拉湾,或富裕国家如美国,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虽然说气候将如何变迁仍有相当高的不确定性,但是如果全球暖化造成更加剧烈的天气、气候变化,其冲击面之大,将是人类所无法想像的。亦即是,我们所面临的风险之大,是史无前例的。更何况,资料显示古代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高时,气候偏暖;含量低时,气候偏冷(图6)。过去一再发生的现象,未来发生的机率也极高。
基於以上的理由,我们应有以下的认知与体认:
风险的概念:
首先,我们必须体认气候变迁预测的不确定性,不能因为科学界无法提出百分之一百可信的结果,而全盘否定气候变迁的可能性。人的一生中面对许多大大小小的风险。现代人因此相当多的时间、金钱与精力, 维护自身的健康,购买寿险、健康保险,防患於未然。而在做这些维护自身利益的措施之前,我们从不需去确定不幸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同样的,人类的未来面临更多的大风险。更何况,过去一、二百年来,人类已经为自己的未来埋下更多不可预期的危机。与其面对茫茫的未来,毫无作为,不如起而行,尽心尽力维护地球的健康。人与自然的互动应是互相融合, 而不是事后的适应与疗伤。即使全球暖化发生的机率不高或者程度不严重, 任何维护地球环境的投资( 不论是有形或无形的 )都是值得的,因为至少我们维护了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何况,如果发生了,人类所付出的代价将极其惨重。毕竟, 维护地球的健康, 就是延续人类的生存。
摒弃「得过且过」的观念:
京都的「气候变化纲要公约」会议将全球暖化的议题提升到最高点。人造温室气体可能造成的气候变迁,由於不确定性较大,对各国的经济影响大了许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各国也很难取得共识。台湾对此一议题的处理方式,仍处於得过且过的阶段。政府总是谈论「因应之道」,而不是「解决之道」,一厢情愿的希望能适用较宽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甚至,有人建议应靠外交谈判来处理相关问题。然而,台湾有多少外交筹码,人人心知肚明。核能政策的拥护者也趁机建议应发展核能发电。残酷的事实是,台湾仍将继续投资於高耗能的炼钢厂,即使多盖几座核能发电厂,也缓不济急,於事无补。更何况,核能发电厂有其另外的环境问题。鸵鸟心态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只会使情形恶化。
营造「环境善国」:
20世纪末,高度的经济发展对人类生存的地球已经形成重大压力。台湾地小人稠,所承受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更是严重。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是,重新思考台湾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让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合而为一,而不是互相牵制。台湾应该采取的策略不是因应之道,而是规画一个能兼顾「适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永续发展策略,让台湾成为「环境善国」,善尽地球村一员应尽的义务,彻底的解决地区性的与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
结语
本文讨论了温室效应、未来的气候变迁,而且刻意将科学的不确定性赤裸裸的呈现出来。笔者相信这方面的资讯相当重要,因为气候预测将严重影响下游的冲击评估及因应策略研究,甚至制订政策的方向。不确定性或概率 )的概念, 也应纳入冲击评估及因应策略研究。我们应作的是依据不同的假想状况来评估气候变迁的可能冲击,而不是铁口直断,给予斩钉截铁的答案。
我们更不希望政府、企业、甚至民众,因为知道气候变迁预测的不确定性,而忽视人为环境变迁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相反的,就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及可能造成的灾害,我们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环境保护相关的研究、教育与防治上, 设法结合绿色科技与经济,让环保与适度而且必要的经济发展形成双赢的局面。
风险的定义
由于西藏具有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大等特殊的自然环境,常年生活在西藏对身体有以下危害 :
1、由于西藏空气中的氧分压不断降低,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缺氧环境中,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
2、在缺氧条件下,脑功能损害发生的最早,损害程度也比较严重,且暴露时间越长,损害越严重,特别是对感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而持久。
3、在高原环境,担当人体免疫重任的T淋巴细胞会受到损害,使身体非常容易遭受细菌感染。
4、高强度紫外线的照射,会损害人体的皮肤,导致很多皮肤疾病。
扩展资料
在西藏高原的防护准备:
1、在高原地区,呼吸系统非常容易感染,应带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类药物。高原卫生条件有限,容易患肠胃炎,可以带上环丙沙星或磺胺类药物。还必须准备利尿剂乙酰唑胺,它是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的主要药物,可以消除阵发性夜间呼吸暂停,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减少晨起时的头痛。
2、 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可达15-20度,需要带上足够的防寒衣物。?
3、准备好抗紫外线的防护用品。?
4、如果乘汽车或火车进入高原地区,要做好每天的行程计划,最好每天上升高度控制在400-600米。每到一个新的高度,要休息几天,使体力逐渐恢复并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如果徒步或骑自行车,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事先请专家制定一个科学的登高方案。
人民网-想去西藏?和自己的身体商量好了么
风险的定义
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换句话说,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里,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称之为风险。
比如某人在一个大雪天,在下班的车流高峰期,骑着他的没闸没铃的脚踏车从家里出发,准备去购物中心买皮鞋。不幸半道出了交通事故。这里让我们分析一下:
大雪天、车流高峰期、没闸没铃的脚踏车等属于风险的因素;
交通事故就是风险事故;
当事人的死亡或残疾就是本次风险事故所导致的损失。
原本购物回家的目的与横尸街头的结果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险事故经常给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总之,风险因素的增加会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而风险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损失的出现。这就是风险要素之间的辨证关系。
什么是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风险事故意味着风险的可能性转化成了现实性。
对于某一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它就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它便是风险因素。如下冰雹使得路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这时冰雹是风险因素,车祸是风险事故。假如冰雹直接将行人砸成重伤,冰雹就是风险事故本身。
运输风险的定义
有人认为国际贸易风险是国际贸易流程中存在的风险,也有人认为国际贸易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某些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的不一致,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资讯不对称是国际贸易风险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以国际贸易海上货物风险为例,在CIF价格属于成交的进口业务中,通常会遇到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以及运输欺诈等风险。
自然灾害是指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而意外事故则是指船舶搁浅、碰撞、沉没、失踪等现象;运输欺诈是指货物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合同一方当事人或承运人或其代理人,故意隐瞒事实,而是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或失去其收益的行为。
可见,在地球上某一海面发生自然灾害的资讯对于一家从事进口的企业来讲,基本上是不能确切掌握的。运输货物的船只会在何时何地搁浅、碰撞、沉没、失踪同样也是难以掌握的资讯;而是否船方签发了假提单、是否会无单放货,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卖方是否装运了劣质货物、是否与承运人合谋,这些情况对于一个善良的合同当事人无法得到充分、必要的资讯。
但是对于卖方和承运人来讲,资讯较为充分。具有丰富经验的船长会了解很多的与航线有关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航线状况、船舶效能等,承运人或其代理人会通过堆场、运输公司、仓库等渠道了解到货物、装运、船舶行驶状况,卖方会很了解产品的质量、包装、通关、结汇等情况。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买方所能掌握的资讯很少,而卖方和承运人掌握的资讯较多,资讯出现了不对称现象,而恰恰是这种资讯的不对称导致了国际贸易中的风险。
将国际贸易风险从风险的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如从本身性质角度,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从产生原因角度,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营风险;从表现形态角度,分为有形风险和无形风险;从作用强度角度,分为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等等。
还有人将国际贸易风险分为国家性风险、市场性风险和欺诈性风险三个大类;也有从市场风险角度进行深入分类的:国际市场区域选择与进入时机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政治局势风险。针对出口业务的经营风险,一般认为应分为:交货风险、收汇风险、付款风险、市场风险、国内客户资信风险、国外客户资信风险等六类。
国际贸易风险应从巨集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划分。从巨集观层面看,国际贸易风险应包括本国和目标市场国家的政治风险、社会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文化风险,即营销环境中PEST结构化的风险。从微观层面看,国际贸易风险则应包括企业经营战略和经营策略方面的风险,后者最为常见,如合同风险、运输风险、结算风险、价格风险等。
对国际贸易风险的管理
1、识别国际贸易风险。首先要通过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分析和因素分解,将国际贸易中复杂的现象分解成为构成风险影响的一系列要素,并找出这些要素对国际贸易带来的风险大小。在识别国际贸易风险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故障树、决策树等,还可以采用德菲尔法、专家会议法、情景分析法等。
2、度量国际贸易风险。首先使用概率来度量风险可能性,其次度量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当然风险发生的概率主要是靠主观估计来确定的。
3、制定应对措施。国际贸易风险的识别和度量的目的就是为制定应对措施服务的,因此在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后,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制定应对措施。在制定应对措施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效用理论、双因素整合控制方法与多目标决策等方法,还要用到成本效益分析等经济分析法。
4、控制国际贸易风险。国际贸易风险控制工作应根据市场和业务的发展与变化的情况,不断重新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不断寻找、发现和更新风险应对措施,以保证业务的顺利进行和不断发展扩大.
拷贝了人家的东西,不过不管怎样看后增加了对于贸易风险的认识。
安全风险的定义传统上,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有两种:前瞻性方法和反应性方法,各有优点与缺点。确定某一风险的优先顺序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定性安全风险管理和定量安全风险管理。
新闻风险的定义“新闻报道的风险性”之我见
■胡华涛
2006年01月05日16:13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列印关闭
拜读贵刊2005年第9期夏雨禾先生的《透过“疫苗事件”看新闻报道的风险性》一文后,笔者觉得该文有夸大“疫苗事件”报道风险性之嫌。所谓“报道的风险性”,属于报道真实性的范畴。就“疫苗”报道个案而言,报道的风险性就是整个事件报道过程中,把疫苗作为“假疫苗”、“问题疫苗”、“夺命疫苗”报道而可能产生的不良传播效果。考察整个“疫苗事件”的报道过程,把新闻报道的风险性归结为新闻时效性俘虏客观性;媒介公正立场的缺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急功近利、妄加猜测、不负责任报道行为;解决问题缺乏科学,对新闻事实过早的“盖棺定论”而使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等原因,都有失公允和简单,值得深入探讨。从新闻采访写作规律和认知规律看,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涉及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还关系到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的过程和新闻的社会传播效果等相关问题。
●新闻事实的“初级本质”不等于新闻真实
从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规律来说,新闻报道是一个过程、一个系列、一个流程。这个流程中既有传递资讯的要求,又有说明、解释、分析事实的意义和内涵的要求。然而由于客观事物暴露的程度和报道主体(新闻记者或通讯员)的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制约,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有快慢和深浅的不同。列宁曾经指出:“人们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列宁:《哲学笔记》第256页)。这里的意思是认识由“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再不断地加深。因为事物本身往往是个复杂的系统,事物的特性有表层的,也有深层的:如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过程、规模等,这些特性是显性的、直观的、具体的,容易认识的;而深度资讯是事实的内在联络,如原因、意义、背景、趋向等,是隐性的、非直观的、抽象的、不容易认识的。
纵观整个疫苗事件的报道过程,它对事件的认识是一个渐渐的、逐步深入的过程。6月17日、18日两天,安徽省泗县大庄镇的防保所对该镇19所中小学的2500多名学生接种甲肝疫苗,部分学生接种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这是新闻的基本事实资讯。
6月21日,安徽《新安晚报》刊发了《安徽泗县数十小学生疑被注射假疫苗住院治疗》的报道。这是对新闻基本事实的最初报道说明和解释,假疫苗前用了“疑”字,说明问题比较复杂,不明原由。
6月25日,新华网合肥《安徽泗县百余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出现异常1人死亡》电文报道:6月23日,4岁半女童李威的死亡。
这是事件发生重大变化,亟待找到事情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发展趋向。短短数日之内,央视、《青年时报》、《新闻晨报》分别以不同标题报道了“疫苗事件”中疫苗贩子曾有过贩卖假疫苗的前科,疫苗的运输和管理环节漏洞频出,当事人拿了回扣等深层情况也得到曝光。这是事件的初级本质浮出。
还是新华网合肥6月25日的报道:泗县卫生局将李威死因确定为“感染重症菌痢致呼吸衰竭”;又据6月29日《扬子晚报》发了《安徽疫苗事件婴儿死亡原因初步认定》的报道说:28日安徽省卫生厅对事件原因做出了初步认定:可能是接种甲肝疫苗后引发的部分患儿过敏反应和群体性心因反应,死亡患儿的死因可能和重症感染合并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反应有关。
6月30日,人民网《安徽疫苗事件:卫生部初定为群体性心因反应》报道:29日卫生部初步判定为群体性心因反应,并且部长高强称该事件是否与疫苗质量问题有关还不能最终确定,要等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结果。这是事件的初级本质向二级、三级、四级……逐步深化。
据新浪网7月16日报道: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宣告,安徽省泗县疫苗事件中所用甲肝疫苗为合格品,卫生部将此事件确定为“违规集体接种甲肝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至此,事件的反映到达了本质阶段。
从6月21日到7月16日,是一个完整的报道认识过程。其中媒体称“问题疫苗”、“夺命疫苗事件”是符合新闻事实的“初级本质”要求的。因为非合法监管的疫苗,可以说是有“问题”的(并非专指质量方面);因为事件中有人死亡,可以说是“夺命”的(暂且不论何原因)。这些都符合特定的时空下(指患儿死因、疫苗质量不确定期间)的事实的“暂时真相”。由此可见,由新闻事实构成的新闻报道,由于世界事物的复杂多变,加之人们对事实的观察和判断不一定准确,所以有时并不能一下子达到事物的本质真实。新闻事实和新闻真实,两者虽是统一的、一致的,但不能划等号。
记者在重大新闻报道过程中,不断反映出与前面报道不同的新闻事实,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只要不是故意制造错误,只要不是触犯了法律,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只要能在后续报道中纠正了起初的一些偏差,就是新闻报道规律所认可的。和医学等其他科学工作一样,我们记者也常常会面对一些不确定性和知识的盲区,因此新闻报道偶尔出现“偏差”是难免的。
●喧哗效应:不等于公正立场缺失
夏先生认为:“夺命疫苗”的匆忙定性与渲染,成了整个事件的“风暴眼”,也促成了新闻报道的社会风险。又说,“‘喧哗效应’纵然是市场逻辑支配传媒的重要生存法门”,但“媒体已忘记了自身所应有的第三方立场,加入到激愤的公众队伍之中,率先对疫苗展开了评判”。
事实上,从怀疑为“假疫苗”到“问题疫苗”,再到“夺命疫苗”,都是疫苗事件自身发展的逻辑结果,诚然报道中有些非理性的话语和情绪见诸报端,也不过是不确定时期的疑虑心态使然。就此认为是“匆忙定性与渲染,促成了新闻报道的社会风险”,难免有些武断。“喧哗效应”如果是新闻事件自身惊异程度的结果,实在是无可非议的。“疫苗事件”的发生是在《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施不到20天,是继“非典”后一次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其新闻价值和意义无疑是重大的,“喧哗效应”未必意味公正立场的缺失。所谓新闻报道的“公正立场”,它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要求记者在事实的选择中不带偏见;第二,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实之外;第三,记者不应对事实发表评论;第四,力求做到公平和平衡,以一种可以对受众提供充分资讯的方式,给双方一个答辩的机会。从整个疫苗事件的报道来看,媒体的基本立场还是客观平衡的。这于新浪新闻中心6月29日的相关报道可见一斑:
□高强:安徽泗县疫苗质量问题还不能最终判定(2005062920:01)
□安徽泗县疫苗事件:十一人有医学上的偶合症(2005062919:56)
□浙江普康公司部分甲肝疫苗被暂停销售使用(2005062919:16)
□安徽疫苗事件婴儿死亡原因初步认定(2005062918:26)
□这次疫苗接种事故使深层次问题得以暴露(2005062915:25)
□浙江药监部门出台安徽泗县疫苗初步调查报告(2005062913:20)
□夺命疫苗三嫌犯透露采购内幕疫苗发明者质疑病因(2005062908:29)
□疫苗生产公司董事长称女孩死亡原因由痢疾引起(2005062902:37)
□专家称孩子症状与疫苗产生问题后病理特征不合(2005062900:53)
这些报道反映了事件中期的各方对事件的认识。特别是卫生部介入后,多次新闻释出会上的情况汇报和专家意见引导了舆论的主流,社会反应也是平静的。虽然在事件报道的初期,有些媒体的报道或有一面之词,如夏先生所据新华网合肥6月25日电:泗县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生潘龙根说,“这些小孩心脏、肝脏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症状较重,心肌酶谱高达2000多,超标10倍,甚至高于喝农药对肝脏的损伤”。但这也是记者引用了医务人员的意见,它们只是前期的报道,何况中后期的报道也有不同程度的“纠偏”。因此,新闻媒体的公正立场还要考察分析它们的最终报道,正是多种不同的声音才构成了媒体态度的基本公正。
●所谓“负面作用”实是臆测
报道的风险性的另一个重要构件是社会传播效果。在谈这个问题前,应该说几点:第一,报道并没有如夏先生所说“众所周知,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在于用事实说话,然而当疫苗运输与管理的漏洞以及‘吃学生’等腐败现象一一被揭露出来之时,媒体便将所有的一切事实串接起来,并下了结论:与疫苗有关的人与事都有问题,疫苗自然也有问题”。请注意事实:媒体只是报道了相关部门的一些初步结论。第二,在整个“疫苗事件”中,也并不如夏先生所说“每个人、每件事及疫苗,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运输与管理有漏洞、‘吃学生’腐败之因并不能推汇出‘夺命疫苗’之果。”疫苗事件虽说最终确定与疫苗本身质量无关,但却是由非法注射疫苗行为引发的,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媒体的有些报道,不过更多是针对相关腐败和漏洞罢了。除此之外,媒体更多是等待这一事件的科学结论。
我们再来看在舆论导向上,是否有如夏先生所云的负面作用(其一,扩大整个社会的不满情绪,从而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不利影响;其二,构成不应有的舆论压力,影响了司法公正和专业机构的正常运转;其三,给疫苗生产厂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请看7月4日《东方早报》的报道,记者当日分别采访泗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甄,以及“国家专家组”成员之一、上海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医学心理学家杜亚松,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导、教授潘知常,他们从当地党政、医学、新闻传播学等三方面谈了看法:
早报记者:有人认为,在这起“群体性心因反应事件”中,媒体介入强化了“集体心理暗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加重了相关部门的执政成本。因此,对类似群体性事件,媒体今后不应介入。您怎么看?
王甄:这么多媒体集中到这里,我们的接待、服务、管理的任务量是加大了;但媒体是群众了解真相的渠道,在出发点和立足点上和我们是一致的。至于“集体心理暗示”,其实即使没有媒体来强化,也会有别的形式,如口头传播啦、电话等来强化。从实际情况看,我认为,媒体介入对事件的妥善处理起到的正面、积极作用是主流。
杜亚松: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会说话、敢于说话的媒体介入,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是好事。当然,从医学角度讲,媒体报道客观上也有强化“集体心理暗示”的作用,但从大方向看,这不能完全怪罪媒体———我们的专业人员在初期鉴定中也有失误(指最初省级会诊得出“过敏性反应”的初步结论),绝大多数媒体都只是依据这一初步结论作的报道。
潘知常: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在区域性范围内报道对某一事件是有利还是不利,就作出“媒体该不该介入”的判断。泗县自始至终透明作为,只要不影响医疗工作、不影响办案程序、不影响事态发展,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不避讳镜头。
早报记者:坚持“透明”,你们不觉得增加了负担、更可能暴露一些问题吗?
王甄:问题不是因为曝光才存在的,曝光只会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心因性事件”结论出来后,媒体及时跟进,为向群众宣传科学卫生常识、缓解心理压力,为无症状和无临床指标的孩子及时出院以免交叉感染起到了我们起不到的作用。
杜亚松:从心理学上看,事件中的一些“集体心理暗示”、部分“赔偿心理”的形成,是在有些资讯经媒体传播后出现的。但无论是媒体参与,还是泗县释出讯息的“透明”原则都无可厚非。关怀本身并没有错。
(引文有删节)
从上可见,谈新闻报道的风险性,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的社会效果。从这篇报道来看,疫苗事件的报道效果基本是积极的、正面的。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把媒体报道揭露社会问题所产生的舆论效果,简单地看作是滋生社会不满情绪的原因和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如果媒体对重大社会问题失语和漠视,必将导致流言的到处传布,从而真的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那时给社会带来的风险,就不是报道偏差风险可以企及的了。因此,媒体新闻报道的传播风险并不在于触动了社会大众的舆论神经,引发他们的自觉思考,发表不同的意见,而是在于媒体有否及时、积极、如实地报道事件发展的状况,有否因迟报而给各方面的工作造成被动局面。媒体积极干预生活,监督社会,或许会给某些部门带来一些舆论压力,但对于解决公众关心而又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来说,却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它往往会因此促成问题的早日解决。“疫苗事件”很快有结论,并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就是一个实际例子。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湛江师范学院讲师)
投机风险的定义是风险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换句话说,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里,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称之为风险。 比如某人在一个大雪天,在下班的车流高峰期,骑着他的没闸没铃的脚踏车从家里出发,准备去购物中心买皮鞋。不幸半道出了交通事故。这里让我们分析一下: 大雪天、车流高峰期、没闸没铃的脚踏车等属于风险的因素; 交通事故就是风险事故; 当事人的死亡或残疾就是本次风险事故所导致的损失。 原本购物回家的目的与横尸街头的结果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险事故经常给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总之,风险因素的增加会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而风险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损失的出现。这就是风险要素之间的辨证关系。 什么是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风险事故意味着风险的可能性转化成了现实性。 对于某一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它就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它便是风险因素。如下冰雹使得路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这时冰雹是风险因素,车祸是风险事故。假如冰雹直接将行人砸成重伤,冰雹就是风险事故本身。
业务流程风险的定义业务流程风险,是指对于业务流输入和输出中,由于测量和计量导致的误差,导致价值创造的活动偏离预先设计的可接受范围。
(这是笔者个人总结的观点,不足之处可以探讨)
信贷风险的定义,以及和信用风险的区别?信贷风险是信用风险中的一种。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的形成是一个从萌芽、积累直至发生的渐进过程。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借款人财务商务状况的重大不利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其履约能力,贷款人除了可以通过约定一般性的违约条款、设定担保等方式来确保债权如期受偿之外,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交叉违约条款”。交叉违约的基本含义是:如果本合同项下的债务人在其他贷款合同项下出现违约,则也视为对本合同的违约。一般来说,债权人都是以当事人未履行其在本合同项下的义务为由,追究债务人的违约责任,但交叉违约条款突破了这一限制,它颇有“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味道,即试图赶在借款人其他贷款合同项下的债务出现偿还危机之前采取救济措施,以避免自己处于比其他债权人更糟的处境。此种违约形态在中国现行法上虽无明确规定,但它并不违反合同法的有关法理及法律精神,现行《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可以作为其适用的法理依据。因此,交叉违约条款可以作为约定条款订入合同之中,以使贷款人能够及时全面的掌控借款人的信用水平。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型别。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 Derivatives)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业内人士估计,信用衍生市场发展不过数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亿美元的交易量。
关于风险的定义的探讨其实这题不难
a和c全是正确的,但是请看清楚题目
c是保险学上关于风险的定义,此处是一般意义上的风险定义,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只要注意审题的话,做这个一点都不难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