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_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气候变化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的原因
2.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相联系的证据有哪些?
4.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哪些?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为什么?
5.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气温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6.全球气候变暖到底跟二氧化碳排放有没有关系?
7.我国是怎样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就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达成共识
《京都议定书》需要占199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之后,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2007年12月,澳大利亚签署《京都议定书》,至此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中只有美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联合国确认《京都议定书》适用于澳门特区 澳大利亚承诺2050年前温室气体减排60%
截至2004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了3.3%,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排放量比1990年上升了15.8%。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刚开始第一任期就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
2007年3月,欧盟各成员国***一致同意,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 英国公布确定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法案草案
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即所谓“后京都”问题是在内罗毕举行的《京都议定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上的主要议题。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京都议定书》建立了旨在减排温室气体的三个灵活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例,它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证明的减少排放量”。 我国成为实现《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减排量最多国家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其实,联合国能做什么?只是个空壳而已,这次气候会议个个国家炒的很激烈主要实在承担的义务上争执不下,西方工业的发达实在一个标志的事件,蒸汽机的发明带动和开始了工业革命使得各国的工业迅速的发展但是工业间接的造成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知道近20世纪开始科学家逐渐的发现温室气体对与气候的影响,这才使得各国人民意识到生存的地球被自己制造出了潜在的危机,人们开始谈判了,但是这个气候的影响最先危害道的是岛国,别的国家自然在没有影响到自己的时候不愿去管别的国家,西方用100多年创造出来的发达却对100多年造成的排放不负责任是不可原谅的,他们要对全人类负责,他们要对地球负责,联合国只是一个着急开会的,真正的结果还要世界上这些大国的谈判结果。
气候变化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的原因
下面是关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
1、温度上升:气候变化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这表现为全球变暖现象。温度上升会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热浪、干旱和强降雨等。这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和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2、气候模式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模式的不断改变。这包括降雨模式的改变、季节性变化的错位以及风向和气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农业、水资源和生态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能导致洪涝、干旱和作物减产等问题。
3、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海平面正在逐渐上升。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城市和生态系统。可能导致海岸侵蚀、咸水入侵淡水资源、岛屿消失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4、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栖息地破坏,使得一些物种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一些生物无法适应快速的气候变化,造成物种灭绝。这对生态平衡、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发生气候变化的原因
1、温室气体排放:人类活动,尤其是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砍伐,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这些温室气体会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2、人类活动改变土地利用:人类活动导致了土地利用的改变,如森林砍伐、城市化和农业扩张等。这些活动会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释放出更多的碳,并减少了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详细内容如下:
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的主要内容
1、气候变化是指地球的气候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引起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涉及到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等气候要素的变化。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和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
2、首先,气温是气候变化的最直接表现。全球变暖是近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这种升温可能会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3、其次,降水模式的改变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表现。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降雨量的减少,导致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会出现降雨量的增加,导致洪水和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4、此外,风速和风向的变化也是气候变化的一部分。这可能会影响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到全球的气候分布。
5、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例如,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一些物种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
6、人类活动是导致近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工业化进程中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导致了全球变暖。此外,人类的土地利用变化,如森林砍伐和城市化,也对气候产生了影响。
7、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和恢复森林,以及改变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能力,以减少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相联系的证据有哪些?
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有: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酸雨、海洋酸化。
1、气候变化:
气态变化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增加,地面温度和海平面都在上升,气候模式不稳定,极端气候事件也越来越频繁。
2、大气污染:
气态变化会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例如臭氧、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也对植被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3、酸雨:
气态变化所导致的酸性气体排放会形成酸性沉降,随着降水对地面和水域环境的侵蚀,可以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4、海洋酸化: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溶入海洋中,形成碳酸化反应,导致海洋酸化。这种现象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会导致珊瑚礁退化。
气候变化定义及观测研究:
气候变化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
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
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观测研究:
当地时间2023年7月4日,《国会山报》报道,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7月3日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报道称,根据缅因大学的分析数据,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气温在7月3日达到62.62华氏度或17.01摄氏度。
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哪些?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为什么?
1、是否有可能是固有温度扰动?
首先明确定义,何为“固有温度扰动”:气候学上把导致气候变化的因子分为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我们认为外部因子不受气候系统状况的影响,比如地球轨道参数、太阳活动、火山活动、温盐环流之类,对于人类活动,我们将其看做外部因子;而第二类则是内部因子,即气候系统内部的“反馈过程”,它们造成了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题主的意思,题主是在考虑除了人类活动以外的外部因子。
地球轨道参数对气候的影响大吗?很大!根据米兰科维奇理论,刚才提到的地球参数等造成了冰期和间冰期的转换(一般来说是10^7~10^8年的周期),但是同样的,这些参数的变化也极其缓慢,并不足以解释100年之间剧烈的气候变化。
同理,板块漂移、地形变化、温盐环流也因此被否定了。
火山活动喷发的气溶胶和尘埃会反射太阳辐射,造成下层大气冷却,火山活动频繁期基本对应大气的冷期,火山休眠期则对应大气的暖期,从我了解的信息来看,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并不是火山活动的休眠期。
2、对于问题3,说点题外话
气候模拟这一块,实际上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搞清楚,也确实有同行提出不同意见;
实际上除了IPCC(Inter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外,还有一个NIPCC(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他们对IPCC的评估报告进行了批评(我认为这确实是很好的同行评议,它们所提出来的问题指出了现在的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这里我引用的是 《关于非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报告》(王绍武等),题主可以找一下IPCC AR5的结论(有中文版),与这篇文章对比着看一下,可能能更明白一些。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气温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除了二氧化碳外,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还有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温室气体的种类见表4-1)。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200年,因而最受关注。
全球气候变暖到底跟二氧化碳排放有没有关系?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气温变化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气温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具有吸收和重新辐射地表辐射向大气层内传递的能力。当地表向大气层放出的热量与太阳辐射之间存在差异时,温室气体就起到了调节作用。
人类的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分子可以吸收并重新辐射地表辐射,将一部分能量保留在地球上,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气温升高会引发许多气候系统的变化。例如,全球各地的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态系统受到影响等。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科学家使用气候模型来研究温室气体和气温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些模型考虑了许多因素,如太阳辐射、云覆盖和大气循环,以模拟地球的气候变化。通过这些模型,科学家可以预测未来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必须采取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可以通过转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工业和农业实践以及进行森林保护和再造等方式实现。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巴黎协定,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二氧化碳的危害
1、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具有吸收和重新辐射地表辐射的能力。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使地球温度上升,引发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
2、气候变化:过剩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气候变化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冰川和冻土融化、极端高温和降雨事件增加、生态系统破坏等,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我国是怎样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
当然有关系。而且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之一!
俄罗斯方块,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吧。
其实长久以来,地球也一直在玩类似的一个叫做“消除碳方块”的游戏。
这些方块通过火山喷发、腐烂的植物、会呼吸的生物,以及海洋的表面,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到大气层中。当它们被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被海洋吸收,或储藏在土壤和沉积物里时,则离开了大气层。就像俄罗斯方块里各种方块无缝叠加在一起之后,“砰”一下,全消失了!
这个“消除碳方块”的游戏被称之为碳循环,而它是地球上生命的动力来源。
不过这跟气候有什么关系呢?
是这样的,当这些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等待被重新吸收的时候,它会将一部分太阳的热能锁住,否则这些热能就会逃逸到太空。这也为什么二氧化碳被称之为“温室气体”。
它形成了一个温暖的表层,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温室效应”,才使得我们的地球不至于像火星一样冰冷。停留在大气层等待被重新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地球就越温暖。
虽然大气中的碳含量在冰河世纪和小行星撞击的影响下有过很多变化,但在过去的8000年里,我们熟悉的稳定的气候开始成形,也使得人类文明得以繁荣。
但是在大约200年以前,我们开始挖掘那些埋藏在地下的古老的碳。那些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由那些早在人类进化以前就消亡了的埋藏在地下的动植物的遗体组成的。储存在它们内部的能量能够给工厂、汽车和发电厂提供能源。然而,燃烧这些燃料也给地球的“消除碳方块”的游戏不断释放出了新的碳方块。
与此同时,我们为农业砍伐森林,降低了地球了消除那些碳方块的能力。自1750年以来,大气中的碳含量已经增加了40%,并没有任何减缓的迹象。
就跟俄罗斯方块游戏一样,随着方块的增加,消除难度越来越大,恢复平衡也变得越来越难。
大气层中额外的二氧化碳给地球表面锁住了更多的热能,加速了温室效应,并导致极地冰帽融化。它们融化得越多,能反射的太阳光就越少,于是导致海洋升温的速度更快。海平面上升,沿海人口受到洪水的威胁,大自然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极端天气越发频繁。
气候变化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但最终,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游戏。
与俄罗斯方块游戏不同的是,一旦GAME OVER.我们不会有重来的机会。
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成分改变等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全球气候变化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我国的气候与环境也因此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气候模式预估,未来100年全球可能还将升温1.4~5.8℃,全球平均降水将有明显变化,北半球雪盖和海冰范围将进一步缩小;一些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如高温、强降水、热带气旋等)发生的频率会增加;许多地区的干旱将加剧,海平面将加速上升,全球平均海平面到2100年时有可能将比1990年上升0.09~0.88m。 二十一世纪我国气候可能将继续明显变暖,尤以冬半年、北方最为明显。我国近百年增暖的幅度为0.5~0.8℃,近5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以北方为主,其中东北北部、内蒙古及西部盆地已经上升了2℃以上。气候变暖后,我国的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趋多、趋强,夏季高温热浪增多。气候变化将对我国农业产生一些影响,如作物生长加快,生长期缩短,可能减少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从而对农业这一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产生重大影响,种植制度将发生改变,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也将发生变化。《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压力日益增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占世界第二,我国面临严峻的减排形势和快速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正确理解气候变化对各个方面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分析其利弊关系,提出相应的适应及减缓对策,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除了根据温度、水资源、生物等气候与环境因子的空间格局与演化趋势,调整生产结构与生活方式外,还要认真采取水资源、海岸带、农业、森林、草原、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适应对策,特别要重视需在现有认识基础上,选择有利于对付气候和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和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无悔对策和措施",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把全球气候变暖将产生的影响考虑进去。例如,依据过去50年气候资料,目前计划到2020年耗资830.6亿元建设淤地坝16.3万座,在主要入黄支流建成较为完善的沟道坝系。但实际上由于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加剧,西北高原夏季降雨量将明显增加,非但淤地坝的作用会减小,而且可能造成区域性连锁塌、垮坝,从而造成重大灾害。所以,“十一五”规划一定要根据气候变化采取适应措施,趋利避害。 第二、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在充分考虑国家长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多种减缓措施,坚持把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技术作为优先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步伐;实施节能优先的能源政策,对能源生产、输送、加工、转换到最终利用的全过程实施节能管理;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核能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和氢能技术,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以及生物质液化、气化技术,积极研发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结合国家重点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减缓气候变化战略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协调。当前以解决国内日益严重和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资源供应紧缺问题为驱动力和切入点,推进减缓气候变化战略的实施,并将减缓碳排放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目标。 第三、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科研与业务工作 由于未来人为排放方案的多样性、气候模式的不确定性、气候自然变化的难以预测性以及气候系统各圈层和多种影响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反馈的复杂性等,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包含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人类对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认识,解决和减少不确定性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科学界的重要任务。要深入理解全球气候系统中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过程,了解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等的循环过程及其机理,掌握气候变化检测和预估的方法。应当尽快部署和实施中国气候系统观测、大气成分观测以及气候模式系统等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加深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使我们在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中国气候变化强信号区的影响方面获得新的观测事实,提高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