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如何选择科学问题求答案

2.关于发展经济学的问题~~~~~高手进

3.全球控制碳排放目标是控制气候变化温升目标是多少摄氏度

4.No future, no kids?年轻人选择不生育与气候环境有关吗?

气候对老人的影响_科学把握气候变化和老龄化紧密联系的研究需求

7月23日,在2022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瑞银董事总经理,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对全球宏观经济挑战下的中国经济进行展望,她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通胀高企,短期面临着控制通胀的困难,此外经济衰退的风险近期也在大幅提高。而中国面临的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更大。

三季度中国经济大概率会出现复苏。汪涛建议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应加大稳增长力度,如在基建投资、促销费、货币政策、房地产等方面。中国也需在对外开放、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把握机遇,实现未来可持续的长期增长。

全球四种经济衰退的情景

6月份,美国CPI通胀达到9.1%,创40年新高,英国为9.4%,欧元区为8.6%。汪涛认为主要原因包括供给端冲击,如能源和食品价格上升、疫情带来的供需失衡、产业链中断、劳动力短缺等。在欧美,尤其是美国,其实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之前大规模财政刺激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逆全球化的压力和产业链的调整,在长期也会带来一定的通胀压力。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汪涛认为通胀很可能不久就见顶,但不会很快回到理想水平,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主要央行,因为之前动作比较慢,所以现在应该说是急起直追,开始大幅急速地收紧货币政策。在高通胀本就已经打击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背景下,迅速紧缩货币政策显著加大了美国和欧元区经济衰退的风险。瑞银的模型预测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已上升到40%,欧元区上升到30%。

汪涛指出全球可能会出现四种经济衰退的情景。第一是之前被压抑的需求释放殆尽,储蓄下降的效益也已经消散,以至消费和实际可支配收入出现负增长。这个是比较浅度的衰退,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美联储会迅速开始下调利率,把利率下调到0。第二是美联储和央行过度紧缩带来的经济衰退。另外两种情景主要影响欧洲,或是因为欧洲主动实施天然气配给制度,或是俄罗斯全面中断欧洲的天然气供给,这两种情形都会使欧洲已经高企的滞胀压力大幅恶化。

虽然经济衰退并非我们目前的基本预测,但是广泛的共识都是全球经济会大幅放缓。汪涛表示,下半年中国的出口也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全球经济也面临长期的挑战。一方面,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使得各国都更加注意产业链的安全,许多国家都出台了各种鼓励企业回迁等措施,并且在科技上对竞争对手加强限制。

另外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又要求全球加强合作,汪涛认为在此格局下,未来的竞争格局和能源结构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对中国的长期增长也会带来一些挑战和机遇。

中国经济三季度大概率会出现复苏

汪涛指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经济主要受到疫情、房地产下滑的影响,下行非常明显。下半年经济会有恢复性增长,但疫情、房地产、以及外部需求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经济复苏的力度和速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虽然我们预计下半年通胀可能会上升到3%左右,但与欧美大部分国家相反,中国现在面临的压力是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更大,通胀压力比较小,所以我们处于不同的周期,政策应对也应该不同。

汪涛观察到4月中旬是经济活动最差的时候,之后开始有一些恢复性的反弹,但反弹较缓慢。6月份的反弹较明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汽车销售,这与稳增长政策明显有关。

汪涛预计三季度经济大概率会出现复苏。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疫情防控继续取得进展,防疫措施可能会更加精准,对相关的出行和生产影响会逐步减少,所以生产和生活会持续恢复;此外,已经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会进一步发挥更大影响,包括基建、汽车销售等各方面。

汪涛预估,三季度环比年化增长12%以上,同比增长3%以上,四季度环比增长会减弱,但是同比增长会更高一点,可能到3.6%左右。但疫情可能还会制约经济反弹力度。汪涛强调房地产和出口需要取进一步的措施。

面对下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复苏的不确定性,汪涛指出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加大稳增长的力度,财政政策需要加码。虽然上半年基本上提前发完了90%的全年地方专项债,但因为上半年经济减速、房地产下行,所以财政收入、卖地收入等,一共比预算少了大概2.7万亿。虽然专项债比去年同期多发行了2.5万亿,实际的财政刺激力度非常有限。

汪涛建议下半年首先要加大基建投资,另外对低收入人群给予一定的收入和消费的补贴,增加对困难企业的支持和补助。还要弥补地方一般收支的缺口,避免地方大幅削减开支。

在货币政策方面,汪涛认为不用太过担心通胀压力或者人民币汇率,应该考虑如何继续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稳定宽松,最重要的是保持信贷稳速增长。

在房地产方面,汪涛强调其对下半年经济复苏非常重要。需要通盘考虑,需要出台一些非常规的措施,包括考虑一些过桥、过桥融资,使得这建筑企业和房企能够保障交房,尽早稳定房地产建设和信心,避免房地产对整个经济金融出现太大的外溢效应。

中国仍能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增长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逆全球化压力,全球产业链的格局变化、气候变化、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但在大背景下,汪涛认为中国仍然可以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增长。

汪涛从潜在增长、对外开放、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四个方面阐明其观点。

第一,中国仍然有相当的未充分就业或者未有效就业的劳动力,可以转移到生产力更高的行业。汪涛认为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投资的空间还很大,尽管一些行业有过剩产能,但很多行业还具备较大的升级换代的投资空间。此外,国内广大的市场可以激励技术创新、数字化发展等,所以增长的潜力相当可观。

第二,应对逆全球化的压力,汪涛认为中国要继续扩大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大湾区是对外开放和改革的重要部分,包括在制造业、金融行业等,也已经在推进贸易的多边协议和地区合作,这么做也有助于降低脱钩的风险,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和生产力。

第三,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升级、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以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后者也契合短期的经济刺激。使得中国的生产能够在全球产业链变化的大格局中,继续向附加价值更高的产业转移,保持竞争力。

第四,虽然近期俄欧冲突带来能源价格的飙升,短期打击了低碳和绿色发展,但长期来说低碳化、绿色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展望未来,我们的经济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产业升级,向低碳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长期趋势非常明确,这也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增长的一个基础。汪涛强调。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谈谈如何选择科学问题求答案

五展理念分别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分别的含义如下

创新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协调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绿色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开放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共享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参与、尽力、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关于发展经济学的问题~~~~~高手进

王德华 无论硕士生、博士生还是硕博连读生,都需要开题。所谓开题就是选择论文的题目(科学问题),确定研究的内容,实验的步骤,时间的安排等等。这涉及到“选题”问题。申请基金项目是首先遇到的也是选题问题,什么样的课题容易受重视,容易被批准? 那么如何选题呢?这是个大问题,文章书籍也很多,听老师的教诲和专家的报告也不少,似乎很简单。一想无非就是开题意义、研究进展、研究内容、研究路线、可行性分析、研究基础、创新点、预期目标和实验安排等等。许多事情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旦轮到自己动笔了,就会犯愁了,憋屈半天也想不出几句话来。 我想选题的第一个方面是要找到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实际上是很容易找的,只要读几篇文献就会发现很多科学问题(读文献的重要性,有许多文章,这里先不谈)。如有学者测定了一个物种的代谢特征的季节变化,发现了一些规律,如(啮齿动物)冬季产热能力增加,夏季产热能力降低等,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会有季节变化?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哪些生理因素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有还是没有?)?哪个因素的影响最大?如果你认为食物的因素重要,那么是食物中的哪种营养成分导致的?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还是蛋白质含量?发现食物有影响,那么很容易就会产生类似:光照周期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环境温度是否有影响?有哪些影响?……看看,是不是问题没有个完?到底做哪个?怎么个选择法? 找到科学问题后,重要的一点是要搞清楚:这个科学问题重要吗?有意义吗?怎么个重要法?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个问题解决了后,还要清楚: 1)在科学(学科领域)上有什么贡献?2)对人们认识自然规律上有哪些启示?3)有应用价值(前景)吗?如果有,有哪些? 那么,怎么确定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的重要性?实际上判断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大家经常被家人、朋友问到的一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研究的?你的研究有什么用啊?”只要你能拍着胸脯,满怀信心回答这个问题,听的人又有无限的兴趣,不时还追问几句,这样的话,你选择的问题就差不多了。 记得我的一个外宾来访时,跟研究生们聊天时说到他的一个研究课题的选择,很有启发性。他当时给我们讲的是一个河流的污染情况与一种鸟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他说道,他的原则是当他乘飞机旅行,或者在机场或什么其他什么地点与身边的人聊天时,当人们问到他的研究内容时,如果他的回答让对方眼睛发亮,并饶有兴趣地与他讨论一些问题时,一般会说明这个问题大众感兴趣;当你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后,对方只是抬了一下头,然后又低下头读自己手里的书(报纸)时,说明人家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多试验几次,大概就明白自己研究课题的意义和重要性了。对于一般的生物学,或者医学问题,这个基本原则可能还是较为适合的。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一个研究生做报告,她做的课题是关于老龄化老鼠与能量平衡问题。她将自己的报告题目定为:年龄越大,越容易肥胖吗?没有想到一个动物生态学专业会议上听报告的人数竟然出奇得多,空位子都没有了,搞得她自己当时好紧张。当然问题也不能太绝对了,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自己还是应该有一定的把握能力的。如艾滋病问题,肥胖问题,长寿问题,性的问题,人类行为问题,行为决策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明星动物的保护问题……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家喻户晓的。 因此如何选题呢?答案是:选重要的问题,选有意义的问题,选大众感兴趣(关注)的问题。您觉得呢?您有什么好建议、好标准?写出来分享一下吧。 (王德华 2008.11.2)

全球控制碳排放目标是控制气候变化温升目标是多少摄氏度

内容提要:跨入21世纪,面临着经济知识化和经济全球化洪流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将进入大调整、大转折、大变化、展时期。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已进入全面、快速工业化阶段;但也存在不少困难问题,集中表现为明显的、多侧面的二元现象。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进行超长期预测,到2050年,中国GDP总量可能达到15万亿左右,人均约为10万元,经济总规模居世界各国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1世纪中国的经济将会是什么情景,其发展趋势怎样?这不仅关系十几亿中国人的命运,也将影响世界的发展格局、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还太多、难以做出准确的预测,只能凭个人的认识与理想,并辅以定量方法的测算,做出不一定正确的分析与判断,供同志们批判和参考。

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

20世纪是中国人民在中国***领导下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封建主义、帝国市义和官僚买办阶级,建立了新中国。在此基础上,中国实行了全面工业化,推进了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已取得显著成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的基本状况是: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1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18~1998年,GDP从3624.1亿元增至79552.8亿元,按18年价格计算增长了5.38倍,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9.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4.9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73%,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47%。人均GDP从379元增至6404元,平均每年递增8.28%。到19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7.3个百分点,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7位。详见表1。

表1:中国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 GDP

(亿元) GDP增长

速度(%) 第一产业

增长速度(%) 第二产业

增长速度(%) 第三产业

增长速度(%)

18 3624.1 11.7 4.1 15.0 13.7

1980 4517.8 7.8 -1.5 13.6 5.9

1985 8964.4 13.5 1.8 18.6 18.3

1990 18547.9 3.8 7.3 3.2 2.3

1994 46759.4 12.6 4.0 18.4 9.6

1995 58478.1 10.5 5.0 13.9 8.4

1996 67884.6 9.6 5.1 12.1 7.9

19 74772.4 8.8 3.5 10.8 8.2

1998 79552.8 7.8 3.5 9.2 7.6

1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经历18~年、1985~1987年、1988~1992年、1993至今的四个周期波动。与改革前相比,中国经济波动的周期拉长了,峰位、谷位落差降低了。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不断提高,由过去追求高速度逐步转向兼顾发展与稳定、兼顾速度与效益、追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个建立,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作用增强,使经济运行摆脱了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恶性循环。1996年、19年软着陆的成功,使中国在19年5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站稳脚跟。

——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产业结构严重脱离需求结构的畸形状态得到很大改善,长期困扰经济国家的商品数量“短缺”现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运输与邮电通讯、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瓶颈产业制约经济增长的现象得以缓解。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比较协调。接从业人员,三个产业的比例1985年为62.4:20.8:16.8;1998年改变为49.8:23.5:26.7。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985年为28.4:43.1:28.5;1998年改变为18.0:49.2:32.8,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有了初步的改善。

——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有一定提高

据1995年工业普查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厂的工业生产设备已占设备总量的90.5%;大中型企业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和日内先进水平的分别达到26.l%和27.7%,比1985年提高了13.2和5.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和0.59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根据我们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的测算结果,1953~17年期间,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值:18~1995年,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上升到39.85%,仅次于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46.84%)。

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2091.4万人,平均每万人口在校中学生588人,小学生118人;大学生27.3人。中国的巨大人口,通过发展教育将成为巨大的人力。

——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作用增强

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已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正逐渐成为配置的基本手段。从1988年开始,中国开始了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1990年代生产要素市场化速度有所加快。在1980年代,生产要素市场化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并以实物资本的形态进行。进入1990年代,土地、资金开始急速进入市场,推动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超常发展。这表明大量生产要素脱离了轨道,各经济主体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对中国经济运行方式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投资、财政、金融、收入分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正在形成

改革开放前公有经济一统天下,国有经济在第二产业和多数第三产业中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状况已被打破。1998年我国按工业总产值划分的经济结构是国有工业占28.5%,集体工业占38.3%,城乡个体工业占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私营、中外合资等)占19.9%。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199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239.3亿美元,相当于18年的15.7倍(其中出口为18.8倍),从18年排在世界第32位跃升到第11位,表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据海关统计,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已由1980年的50%上升到1998年的92%,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5%上升到33%以上。表明我国的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有所提高。

实际利用外资数额不断增加,1996~1998年三年分别达到548.04亿美元、644.08亿美元利585.57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均在400亿美元以上。

——由全面短缺走向相对过剩

在20世纪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经济基本是在短缺中运行的。进入1990年代以来,一般工业品出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中国经济发展走出约束的商品短缺时代,进入需求约束和市场制约的新阶段。目前,不仅一般工农业产品,而且生产资料都已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1998年下半年国内贸易部统计范围内的601种商品无一种是供不应求,半数以上的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绝大多数农产品也供大于求,许多商品库存积压有增无减。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机制明显强化。自1993年以来,经济增长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14.2%的高峰降至1999年的7.1%,平均每年下降0.91个百分点。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经济运行机制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由供给转向需求。在短缺经济时代,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供给能力尤其是“瓶颈”产业供给能力的提高;在买方市场态势下,扩大投资不一定能够带动消费增长,企业投资只有与市场需求协调时才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脱离市场需求的投资增加只会产生更大的浪费。同时,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空间展开了更激烈的竞争,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竞争的时代,生产和效益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发展中存在众多的困难与问题

总的看,在中国步入21世纪时,全国经济已进入全面、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在取得巨大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明显的、多侧面的二元现象: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运行,但旧体制仍然在许多领域起作用,新旧体制双轨运行并存,转轨缓慢,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面临巨大困滩;经济高速增长与低效率、低质量并存,经济仍然以粗放型增长为主,配置结构不合理,规模经济效益差;在国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相当部分的国产商品生产能力过剩,销售困难与部分商品大量进口并存,国产名牌不断消失,一些“民族工业”被外资打压兼并,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出口高速增长与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占主导地位并存,高档名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国内市场占有率日益下降: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奔向富裕与中西部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收入水平相对低下并存,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日益拉大;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与全社会的失业率上升并存,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速度加快与困难加大并存,这将使得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增加的趋势;少数人暴富与相当部分的城乡贫困人口并存,社会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工农业产品积压,产销率不高与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有效购买力不足并存;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与浪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并存,能源和水短缺和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与大量低素质的剩余劳动力并存。

这些问题都是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和精心的操作才能逐步解决。这表明,我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面临的困难也是很大的。

21世纪上半叶(2000~2050年)中国经济长期预测

对2000~205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预测是超长期预测。未来50年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我们只能在一定的定条件下(如不发生世界大战,国内基本保持社会安定等),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预测。这里我们使用了系统动力学、投入产出、经济计量三者相结合的模型,预测中国在2000~2050年间人口、经济增长以及结构变化情况。下面就是预测结果与分析,有关预测模型的情况,将在本文的最后予以说明。

一、人口预测:总量不超过16亿,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1、人口总量和劳动力预测

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中国的人口数为12.1121亿,占世界总人口57.16亿的1/5。1995年世界的人口增长率为1.5%,中国则为1.06%。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加强了生育政策的指导,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逐步发生了变化,人口出生率有了大幅度下降,从10年代初的20‰以上降到了目前的10‰左右。在城市和乡镇企业发达的富裕农村,独生子女已经蔚然成风,成为居民的自觉要求。即使在较为贫困的边远地区和农村,群众也已经认识到,少生优生是脱贫致富的重要一环,多胎生育大大减少、但是,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仍然在1000万以上。实现零增长还需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根据模型预测,中国大约在对世纪的30年代出现人口的零增长,其后为缓慢的负增长。各主要年份的人口数、劳动力数见表2。

表2:主要年份人口数与劳动力预测

年份 人口数 劳动力数 年份 人口数 劳动力数

1995 12.11 6.239 2025 15.50 7.748

2000 12.87 9.239 2030 15.72 7.748

2005 13.60 6.920 2035 15.84 7.703

2010 14.23 7.247 2040 15.85 7.655

2015 14.76 7.498 2045 15.72 7.569

2020 15.18 7.678 2050 15.52 7.437

其中,2000年中国的人口总数要可望不超过13亿,2010年达到14亿,2020年前后突破15亿。在2038年前后达到峰值15.86亿,其后则为负增长。同时可以推断,由于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提高,以及随着人口出生率及劳动力比重的逐年下降,“人们老龄化”现象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后,按照目前对劳动力的界定,劳动力占人口比重将不到50%,非劳动力人口将超过8亿,2043年前后非劳动力人口将达到峰值8.21亿,占当时总人口的51.95%。如果家庭人员结构的趋势不发生转折性转变:那么由于出生率的下降、生活水平与医疗水平提高等原因,非劳动力人口中老人将占大部分,这意味着未来我国人口结构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三次产业就业比重预测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劳动力结构一直保持这样的格局:农业劳动力始终占据第一位,1980年代以前,70%以上的劳动力都集中在第一产业;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例开始减少,但1990年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仍有60%。第二产业从10年代末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拥有20%左右的劳动力,并且缓慢增加;1990年第二产业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1.4%。第三产业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快速发展,但其比重低于其他产业,1990年为18.4%,进入1990年代后,第三产业发展开始加速。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二、三次产业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22.7%和23%:第一产业仍居首位,为54.3%。这说明,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在加快,且大都向第三产业转移。根据1996年的统计数据,一、二、三次产业就业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50.5%、23.5%、26.0%。18~1996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从占总数的70.5%下降到50.5%,平均1年下降1个百分点。这是非常巨大的变化,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模型预测结果见表3。

表3:1996~2050年三次产业中劳动力比重预测 单位:%

年份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年份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1995 52.2 230 24.8 2025 29.4 28.9 41.6

2000 49.1 24.2 26.7 2030 26.5 29.4 44.0

2005 44.3 25.6 30.1 2035 23.9 29.8 46.3

2010 40.0 26.7 33.4 2040 21.3 30.1 48.5

2015 36.1 27.6 26.3 2045 19.1 30.4 50.5

2020 32.6 28.3 39.0 2050 17.0 30.6 52.4

根据对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的预测,未来劳动力结构将出现两次重大变化,从而变得更加合理。

第一次变化出现在2015年前后。2015年以前,尽管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不断下降,但仍然为劳动力最多的产业。2000年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不分别为49.1%、24.2%和26.7%。2010年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变为40.0%、26.7%利33.4%。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面向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如研究与开发、技术培训、在职教育、产业产后服务、金融保险、贸易等等,发展速度会日益加快;同时,技术进步使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必将促使居民生活中自我服务的部分逐渐减少,生活服务的社会化使得面向生活的第三产业继续强劲增长。到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将超过第一产业,达到36.3%,成为容纳劳动力最多的主要产业。

第二个变化出现在2026年左右。这时,我国的工业化接近全面实现,第一产业劳动力继续向外转移,就业比重减少为28.8%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缓慢上升,达到29.1%,超过第一产业成为继第三产业后容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2030年,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26.5%、29.4%和44.1%。2044年以后,第三产业将容纳全国一半以上劳动力就业,成为解决社会就业的决定性力量。2050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17.0%、30.6%和52.4%,按就业比例从大到小的排序,形成“三二一”的格局。

二、经济增长预测:21世纪中经济总规模将居世界第二位

根据模型预测结果,2000~2050这50年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基本趋势是逐渐缓慢下降,50年的平均增年率为5,8%。其中,2000~2010年为8.1%;2011~2020年为6.4%;2021~2030年为5.4%;2031~2040年为4.9%;2041~2050年为4.3%。见表4。

表4:2000~2050年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预测

区间 GDP平均

增长率(%) 期末GDP总量

(万亿元,1995年价) 期末人均GDP

(万元/人,1995年价)

2001-2010 8.1 19.7694 1.3889

2011-2020 6.4 36.7007 2.4178

2021-2030 5.4 52.2370 3.9657

2031-2040 4.9 100.5209 6.3406

2041-2050 4.3 153.0721 9.8638

2011-2030 5.9 - -

2031-2050 4.6 - -

从GDP的增长过程看,未来50年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10年。在此期间,经济增长保持平均8.0%左右的高速度,这既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又是我国经济结构大调整和经济体制大转型阶段。到2010年,以1995年价格计算(下同),GDP总量将会接近20万亿元,人均约1.4万元;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达到小康,中东部地区、西部城镇以及部分农村进入富裕小康的生活水平。这一阶段内,大中型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区中小城镇将普遍完成工业化,开始向后工业化或信息化社会转变;问时工业化过程全面向农村推进。东小部的绝大部分地区、西部地区的城镇及部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将会达到小康,一部分城镇和小总值农村将开始向富裕小康迈进。

第二阶段:2011一2030年,GDP将以年均6%左右的中速增任。到2030年,GDP总量将会达到60万亿元左右,大均约4万元。那时,我国将全面完成工业化。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信息化,科学技术全面接近当时国际较先进水平,部分领域世界领先,经济技术总体实力居世界前列,人民平均生产水平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部分地区和大小城市的生活水平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第三阶段:2031~2050年,GDP年均增长仍可望保持在4%左右的水平上。到2050年,GDP总量可能达到150万亿元左右,人均约10万元,经济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到那时,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若干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国民经济将全面信息化;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当时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

三、三次产业结构变化预测与分析:

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在2000~2050年间,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表现在总量的迅速增加,而且也将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这是由于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经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各时段的年均增长率和期末三次产业结构情况见表5。

表5:2000~2050年三次产业增长速度与结构变化情况

区间 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期末三次产业结构(%)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2001-2010 5.8 8.1 9.0 14.1 51.5 34.4

2011-2020 4.2 5.5 7.5 11.5 50.2 38.3

2021-2030 3.4 5.0 6.6 9.4 48.0 42.6

2031-2040 2.8 4.3 5.9 7.7 45.3 46.9

2041-2050 2.0 3.5 5.3 6.2 42.1 51.7

三次产业的变化趋势可大致说明如下:在2000年以前,由于中国重视第一产业和加强对农业投入的结果,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将会维持在5%左右的水平上。2000年以后的增长率逐渐缓慢下降。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在2000年以前仍处于首位,年均可超过10%,但增长率趋势是下降的,且下降得较快;2000年以后,增长率下降速度有所放慢。这是由于随着对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推进,企业的增长方式将逐步转变,从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向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企业将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山过去的速度——效益型增长转向效益——速度型增长,即企业首先讲究经济效益,通过效益的获得表现出一定的增长速度。 同时,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也必将逐渐进入信息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在某些领域实现跳跃性技术进步,大大减轻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的依赖程度。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信息社会是建立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基础结构发达完善的基础上的。信息化只能加快工业化的进程,而不可能代替工业化过程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产品的巨大需求。作为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可以与信息化同步进行,们决不可能跳过工业化直接进入信息化。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不会减少人们对交通运输等的需求;相反,信息化越发达,人们的出行率越高,物质流动越频繁。也就是说,在工业化尚未完成阶段,信息化使得社会经济运转效率提高,将会更加刺激对物质产品需求的增长。第二产业在今后的十几年内,需求收入弹性仍然会继续上升,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居高不下;2010年以后才会逐步有所降低,但在人均物质产品拥有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以前,降低的速度仍然是缓慢的。

随着第一、第二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增长会进一步加快,使得第三产业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人约在21世纪初期,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将超过第二产业,尤其是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并一直保持下去。根据预测,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为5.1%、7.1%、和8.4%;2030年增长速度为3.2%、4.6%、6.1%;2050年增长速度为1.6%、3.2%和5.0%。

三次产业的结构将随着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而出现根本性的变化。1995年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0%、48.8%和30.7%,2000年时三次产业的结构变为17.4%、51.7%和31.0%。2010年时这种结构变为14.1%、51.5%和34.4%。第二产业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地位一直要持续到2020年左右。到203O年三次产业的结构将变为9.4%、48.0%和42.6%。在2038年以前,第二产业将一直保持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最大份额,尽管这一份额在不断减少。2838年以后,第三产业将以46.0%的份额超过第二产业的45.9%,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在2047年左右,其份额将超过50%,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205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6.16%、42.10%和51.74%。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通常在计算三次产业的结构时,都按当年价计算的。但以上的计算结果却是在1995年(不变)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们并不是未来各年以当年价计算的产业结构。如要考虑未来当年价计算的产业结构,就需要预测三次产业增加值在未来年份的平(缩)减指数。对于超长长期预测来说,这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在模型中未予考虑。但这里我们可以作一个简单的估计,以说明未来以当年价计算时,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当三次产业增加值的价格上升幅度不同时,价格上升幅度大的;以当年价计算的结构比例也增大。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产品)和第三产业的价格上涨率要快于第二产业,因此,在用当年价计算三次产业结构时,第一、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比用不变价计算的结果高。(《国民经济管理》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李京文)

No future, no kids?年轻人选择不生育与气候环境有关吗?

全球控制碳排放目标是控制气候变化温升目标是1.5摄氏度

联合国环境署在26日发布的2019年《碳排放差距报告》中警告,即使考虑到各国已提交的气候承诺,全球气温上升幅度还是会达到3.2摄氏度,而要实现1.5度温控目标,在2020~2030年之间,全球碳排放每年需减少7.6%。

报告称,二十国集团(G20)经济体的碳排放占全球总额的78%,但目前只有5个经济体遵守长期净零排放目标。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我们未能及早取有力的行动,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必须大幅削减排放——如果在未来10年内平均分配,我们必须每年削减7%以上的排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各国不能等到2020年底,即新的气候承诺到期之际才开始加快行动。每个城市、地区、企业和个人都要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

《报告》指出,若按目前《巴黎协定》中的承诺水平计算,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还是会达到3.2摄氏度,这会带来更广泛和更为严重的破坏性气候影响。

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若全球气温增长超过1.5摄氏度,则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频率会增快,强度会增大,热浪和风暴的出现更加频繁。

世界气象组织(WMO)曾在早先一份报告中表示,今年全球的热浪和高温发生频率和强度在继续增加,南北半球均创下了许多新的温度记录,其中欧洲过早出现了热浪,法国和西班牙的温度均曾超过40摄氏度。

从事气候归因研究的世界天气归因组织(WWA)对六月底欧洲热浪现象进行研究后指出,正是气候变化,让六月底欧洲热浪发生的概率增加了至少5倍。WWA的研究还指出,今年在欧洲发生的每一次高温热浪,

气候变化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气候变化让热浪发生的可能性增强,也让高温炙烤的程度加剧。气候变化影响再加上欧洲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热浪对健康的影响更强、致死率也更高。

生孩子你需要考虑什么?经济状况,个人意愿, 社会 ?

一项新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把气候变化的深刻 社会 影响作为决定是否生育的因素之一。

亚利桑那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萨布里娜·赫尔姆说:“对很多人来说,生孩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你因为气候变化而担心未来,那显然会对生育率产生影响。

这篇名为 “No future, no kids --- no kids, no future? ” 的调查报告于 3 月 16 日发表于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期刊上。

该报告对新闻报道引起的读者评论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人员对24名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的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询问气候变化在他们生育决策中的作用。年轻人担心人口过剩、过度消耗和气候变化本身带来的不确定性。

2019年,Relman&Hickey民调显示,在18岁到29岁的美国人中,近38%的人认为在决定生孩子时应该考虑到气候变化。

气候环境焦虑

对于研究团队来说,了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育决策是了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个人心理和情绪的一种方法。根据这份报告,年轻一代对气候的焦虑正在上升。

Sabrina Helm说:“现在许多人的心理 健康 受到气候变化和生孩子这一不可避免的决定(焦虑)的影响。从公共 健康 的角度来看,这个话题有意义。一切与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人类这个更大的话题有关,是天气现象。”。

除了生育决定本身,许多受访者表示愤怒和沮丧,因为周围的人没有认真对待他们的担忧。家人往往不屑于告诉他们,当他们成熟了,遇到合适的人,他们自然会改变主意,决定要孩子。

研究人员说,他们希望这一发现能为人们打破气候变化影响生育决策这一话题的禁忌提供机会,并给人们一个倾听的机会。

人口、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那么,有气候和环境焦虑症的年轻人怎么看待生育能力呢?

一些年轻人认为高碳排放/高收入的人应该停止生育,许多评论员担心西方国家面临的人口风险。他们认为,由于气候变化而拒绝生育是史无前例的。生育是一种自然的快感体验,对人的本性和 社会 经济制度至关重要。

为了弥补媒体信息定量调查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对来自美国和新西兰的24名18——35岁具有代表性的年轻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由于人口过多,许多受访者认为生两个以上的孩子是有问题的,也是自私的。有人说,他们认为收养是一种负责任的低碳选择。重要的是很多年轻人认为,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同,加剧全球差距,影响公平。

调查中,对有限的过度消费是另一个让年轻人感到不安的因素。他们认为未来的孩子不应该担心严重的环境退化和环境损失,也不应该担心缺水。

研究人员认为,人口过剩导致过度消费和枯竭,这是气候焦虑的一个方面。年轻人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与生理和 社会 动机(家庭压力和 社会 生育需要)之间存在明显的紧张关系,不同群体的个体之间存在认同和生育的情绪并存。

年轻人忧心忡忡。接受媒体评论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气候变化趋势无法逆转,他们对未来深感悲观。

许多人说,如果一个孩子被带到这样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他们会感到内疚, 好像他们在道德和上做了错事。对于许多有气候变化焦虑症的年轻人来说, 拒绝生育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一些受访者认为,孩子们自己会给未来带来美丽、光明和希望。他们希望未来的孩子为扭转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生育率是 社会 发展的重要指标。低生育率导致劳动力市场短缺,给 社会 发展和 社会 保障带来压力,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负面影响。考虑到当前全球经济模式是由需求增长驱动的,低生育率、低密度的生活方式导致消费减少,对企业利润产生负面影响,降低经济增长。

在半结构式访谈中,受访者并未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是经济系统活动的负外部性,说明“经济系统”是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许多人呼吁进行体制改革,以可持续的方式培养下一代。

报告说,在公众面前,人们对气候变化对生育率的影响争论不休,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压力也很大,如果缓解气候变化成为各国的优先议题,年轻人的气候焦虑情绪将得到缓解,生育预期将得到改善。

与经济和 社会 政策同样重要的是由气候和环境焦虑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访中,许多年轻人在应对气候变化威胁时会感到相当大的情绪压力,并考虑不生孩子。大多数受访者对自己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表示遗憾和悲伤。随着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气候环境焦虑有望加剧现有的心理 健康 危机。

从公共卫生政策的角度看,有关方面需要大力增加精神卫生的 社会 经济。尤其是对于Y一代和Z一代的年轻人(80 后到 00 后),生孩子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我国低生育率及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一般来说,低于国际学术界更替水平(总和生育率 2.1)的生育率称为“很低生育率”。当总生育率低于1.5时,称为“很低生育率”;当总生育率低于1.3时,称为“很低生育率”。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17年至2019年,我国生育率小幅上升,下降趋势得到扭转。

不仅如此,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访时对这一统计数据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随着二胎积累效应最终消退,估计中国的自然生育率将迅速下降到1.2的低水平,远低于欧美,明显低于日本,而韩国是世界最低水平,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一般来说,目前我国人口处于“很低生育率”和“很低生育率”之间。

如调查报告所述,生育率下降的最直接影响是老龄化和 社会 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从2005年的10.45%上升到2019年的18.1%,这意味着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4亿,超过0——15岁的人口规模。

在人口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上,探讨影响青少年生育决策的因素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除了经济地位、 社会 等传统因素外,气候与环境焦虑已成为最新的研究视角,对公共政策走向具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2]s://news.arizona.edu/story/why-climate-change-driving-some-skip-hing-k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