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发现:全球每年流失2600多亿吨冰,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系吗?

2.什么叫四纪冰川?什么叫冰川?地里中各种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地点。

3.冰川、冰原和海冰有什么不同?它们和气候变化有何关系?

4.长期的气候变化与冰川、海洋等地理环境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5.冰川融化对气候产生哪些影响?

冰川与气候的关系_冰川气候关系

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冰川。但是冰川是如何形成的呢?冰川是冰雪储存和移动的一种方法,但不同地区的原因略有不同。高山地区的冰川是由于那边地形高空气稀薄不御寒冰不易融化而形成的。分布在两极地区的冰川,太阳辐射量弱,热值低,气候常年寒冷严重,冰雪四季堆积形成。全球冰川90%以上分布在两极地区

一.冰川的形成过程

作为固体冰,由于作用力的功效,从高空缓慢流向低处,出现了冰川的名字。冰川的流速很慢,所以每天晚上通常只移动一米。但是冰川的流速随着冰川的薄厚度上升、坡度增大、气候变暖而加速,所以有些巨大的冰川的移动速度也会达到十几米。

冰川不仅仅是凝固的普通水,构成冰川的冰也被称为冰川冰。随着小雪花越来越多,阳光照射下稍微融化了,但随后结冰变得干净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结成的颗粒雪粒冰密度比普通冰略低,变得更冰,形成了冰川。冰川有高山冰川和内地冰川,高山冰川是指高山上存在的冰川,内地冰川是指分布在两极地区的冰川。薄厚度在1000米以上的冰川都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而且冰川的绝大部分都埋在了下面

二.冰川的分布

南极洲是全球冰川广泛分布的地区,冰川的总面积约占地球上冰川总面积的85%,其冰川的总容积约为2800万立方公里。倾斜度不大,只有边缘向外倾斜,在细长的冰雪茫茫的人群中,这是南极洲冰川的一大特征。冰川的关键有角锥和桌形两种样子,大的可以在水上漂浮两年甚至到十年。而且冰川只有小部分露出水面,绝大部分还是隐藏在水下的,这就是远洋航行的船只为什么都不想遇见冰川的原因了。

研究发现:全球每年流失2600多亿吨冰,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系吗?

请问你是想问“冰蚀作用的强度和效果与气候有关系吗”这个问题吗?有关系。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冰川发育得更强大,冰蚀作用也更强烈,冰川对地形的改造也更显著,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冰川发育弱,冰蚀作用也相对弱。

冰蚀作用是指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表的侵蚀和雕刻作用,主要发生在高寒地区的冰川地区。

什么叫四纪冰川?什么叫冰川?地里中各种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地点。

是的,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是有关系的。

一旦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地球的生态就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

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比如一些低海拔地区会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家园消失,从宏观上看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保护环境,以便与地球和平相处。

为什么冰川融化越来越快?

当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增加,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率很低,这也导致空气中存在大量二氧化碳。因此,经过多年的发展,地球上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了全球气温越来越高。所以有些冰川会因为地球温度上升而逐渐加快融化速度。一旦这种融化速度加快,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也将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提高环保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减缓冰川的融化速度。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温室气体的不断排放,这些冰川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融化了。

这种现象对于大多数岛国来说都将是毁灭性的消息,如果海绵表面迅速上升,他们的整个国家安全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对于目前整个气候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全人类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共同应对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以遏制全球变暖的进程。

而且一些非洲地区的大规模热带雨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砍伐和破坏,使得整个全球生态系统非常不正常。

在一些地方,由于海平面上升,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整个陆地面积也受到了侵蚀和影响,这些海水对整个陆地的侵蚀也很大。海水浸泡过的土地也会变成盐碱地,而对于这些盐碱地来说,是不可能种植粮食和农作物的。

冰川、冰原和海冰有什么不同?它们和气候变化有何关系?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能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会短时间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故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关于第四纪参见:地质年代表及地壳发展历史简表,见图。

地里中各种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地点:

低纬度气候: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控制,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在15~18oC以上。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热带辐合带、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①赤道多雨带,出现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o之间,终年受赤道低压槽控制,盛行赤道气团。气候特点是全年长夏而无季节变化,年均温在26o左右,年降水量大都超过2000mm,年内分布较均匀,最少月降水量超过60mm。适宜热带雨林发育,植物极为丰富;②热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南北纬10~25o信风带大陆东岸与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终年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和信风影响。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均温25oC以下,年较差比赤道多雨气候稍大。全年降水多,夏秋季相对集中,但无明显干季;③热带干湿季气候,出现在赤道多雨气候区。主要分布于中南美和非洲5~15o纬度带内。由于赤道低压带的南北移动,年内有干湿季的变化;④热带季风气候,出现于纬度10o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环流特征是热带季风发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本区水汽充足,热带辐合带上升气流旺盛,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易形成热带气旋。全年气温高,年均温超过20oC,最冷月均温一般在18oC以上。年降水量在1500~2000mm以上,集中在夏季,有干湿季存在,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⑤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出现在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内的大陆中心和西岸纬度15~25o之间,因干旱程度和气候特征差异又分为三个气候亚型。A热带干旱气候型,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处信风带的背风岸,加上沿岸有冷洋流经过降水量少(不足125mm),且变率大,气温高,气温年、日较差大,云量少,日照强烈,蒸发强,相对湿度小;B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型,分布在热带大陆西岸,由于受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影响,气层稳定,降水量稀少,多雾的荒漠可延伸到海岸带,气温年较差较小,最冷月均温低于20oC;C热带半干旱气候型,分布在热带干旱区外缘,是干旱气候和湿润气候间的一种过度类型。该气候有短暂雨季,出现在太阳高度角较大的季节,年降水量250~750mm。

中纬度气候: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作用的地带最冷月均温低于15~18oC,四季较分明。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等。天气的非周期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都很显著。中纬度带范围广,气候形成因子复杂,气候类型也多种多样。①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出现在南北纬25~35o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是在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和信风带背岸风作用下形成的,因干旱程度不同,又分成两种。A副热带干旱气候,是热带干旱气候向高纬度的延续,因所处纬度稍高,与热带干旱气候相比,凉季气温较低,且有气旋雨;B副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在副热带干旱区外缘,夏季气温稍低,冬季降水量稍多,能维持草类生长。②副热带季风气候,出现于副热带大陆东岸,纬度25~35o间,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地带。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均温一般高于22oC,最冷月气温在0~15oC之间。年降水量在750~1000mm以上,夏季半年降水量通常占全年的70%,适宜常绿阔叶林生长,自然景观表现为亚热带季风林。③副热带湿润气候,气候特征与副热带季风气候相似,但冬夏温差较副热带季风气候小,降水量年内分配较后者均匀。冬季温带气旋活动频繁,冬雨可占年降水总量的40%,自然景观与后者相似。④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出现在30~40o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高中心或其东缘影响,气流下沉,不利于云雨形成,十分炎热干燥,冬季副热带高压南移,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活动频繁,温暖多雨。⑤温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纬度40~60o的温带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控制,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较小。气旋活动频繁,全年湿润,冬雨相对较多,年降水量700~1000mm,,迎风山地可达2000mm以上。⑥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35~55oN的亚欧大陆东岸,冬夏风向差别显著,季节变化明显,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突出。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南北温差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形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暖热多雨,南北温差小。⑦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和北美大陆100oW以东40~60oN之间的地区。气温、降水和温带季风气候类似,但风向、风力季节变化不明显。冬季不太寒冷,冬雨稍多;夏季有对流雨但不十分集中。⑧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35~50oN的亚洲和北美大陆中心地带,南美阿根廷大西洋沿岸巴塔哥尼亚,该气候又分为,A温带干旱气候,年降水量250mm以下,植物种类异常贫乏,自然景观为各种荒漠;B温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约在250~500mm左右,植被为矮草草原,其形成主要是由于位居大陆中心或沿海有高山屏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所致。

高纬度气候:分布在极圈附近,盛行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低温无夏是该气候带最显著的特征,降水虽少,但因蒸发微弱,加之冻土发育,排水不畅,自然景观无干旱型,反而有大片沼泽。①副极地大陆性气候,主要出现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约自50oN(或55oN)~65oN,呈连续带状分布。作为极地大陆气团源地,终年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和控制,冬季漫长而严寒,至少9个月,年降水量少,并集中于夏季。植被为针叶林,沼泽分布也很广。②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全年皆冬,蒸发微弱,沿岸带多云雾。植被为苔藓、地衣和小灌木丛等,从而构成苔原景观;③极地冰原气候,出现在格林兰、南极大陆冰冻高原以及北冰洋靠近北极的若干岛屿上,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源地,全年严寒,年降水量小于250mm,全年降雪,即使极昼,也不融化,经长期积累,形成冰原。

高地气候:出现在约55oS~70oN之间的大陆高山高原地区,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分布较广,南半球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山脉。自山麓到山顶各气候要素发生规律性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气候垂直带性。

以上知识来自伍光和编《自然地理学》,希望有所帮助。

长期的气候变化与冰川、海洋等地理环境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冰川主要在北极和南极地区,是一种固态冰体,由大量冰块的堆积组成,由它融化而形成的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和冰川内部的少量元素,这些就被称之为淡水,其实冰川还可以刻成冰雕,而且不同形状和深度的冰川有不同的分类,冰川包括山岳冰川,大陆冰盖和极地冰川等,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冰川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冰川主要位于冰岛,新西兰等拥有海洋气候的地区。

冰川的形成需要有较高的海拔和较冷的气候条件,在世界上冰川所覆盖的面积为地球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也可以说,地球上的大部分陆地面积都被冰川所覆盖,中国的冰川面积超陆地总面积的10%左右,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高海拔的山脉,这些山脉的顶部都覆盖着冰川。

冰原属于一种积雪,与冰川不同,它的冰体更加厚实,也没有融化的淡水流出,面积与冰川相比较小,主要存在于格林兰岛和南极洲附近,因为面积比较小,再加上当地教育寒冷,所以冰原的重量比冰川更高,它形成的主要原因也与气候变化有关,只有在天气较寒冷的情况下,才能够形成比较厚的冰原。

海冰是沿海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咸冰块,只存在于冰岛等较寒冷的地区,因为是由海水形成的冰块,所以才会比较咸,与冰川和冰原不同,它是由海水在气候的作用下形成,主要出现在冬季,并且有利于全球气候的协调。总而言之,无论是冰川冰原还是海冰,都属于一种厚度比较高的冰块 ,都形成和存在于极地严寒地区,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他们的的厚度也随之变化,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全球变暖的严重,冰川,冰原和海冰也不断融化,气候协调发生改变。

冰川融化对气候产生哪些影响?

冰川对大陆能形成较大的影响,如西欧,北欧地区多峡湾就是冰川的作用;北美五大湖也是冰川消融形成的

海洋对大陆的气候有调节作用,不同的洋流也会对大陆沿岸产生不同影响,暖流增温曾湿,寒流降温减湿 如西欧地区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而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南美洲大陆西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而具有沙漠

冰川对全球气候的调节作用在于储备大量淡水,影响全球水平衡,而高反照率又使大量太阳辐射返回宇宙空间。

冰川融化后会减少底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影响太阳辐射收支平衡,令全球温度上升,这种趋势只有进入冰期才能扭转。

以上是个人看法,学界对此意见不一,另一种观点是冰川融化的水能大量吸热,减缓温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