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角度包括哪些_地理气候角度是什么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它们都是怎么影响世界的气候的?
2.什么叫地理角度
要分辨出某地是什么气候类型,就要先确定该地区的纬度,大陆的东西岸,降雨类型,降水量,气温特点 进而判断出具体属于哪种气候
以下是各种气候的资料,有兴趣可以看看,对照一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13.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它们都是怎么影响世界的气候的?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等气象要素的改变。这些变化可以由自然力量引起,如地球自转、太阳辐射等,也可以由人类活动引起,如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
从科学角度来看,气候变化通常指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进而引发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等。
除了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外,气候变化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生产受到威胁,因为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因为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气候变化的特点:
1、长期性
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通常需要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明显察觉到。这种长期性使得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性,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可能会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2、全球性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即地球上所有地区的气候都会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全球性使得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应对。
3、不可逆性
一旦气候变化发生,其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取了应对措施,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逆转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这种不可逆性使得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需要取长期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减缓其影响。
什么叫地理角度
影响世界气候的最根本的因素是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越大,气温越高,太阳高度越小,气温越低。另外,影响世界气候的其它因素包括: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形状(又称为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以及人类的活动等。其中,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形状也都是通过改变太阳高度来影响世界气候的。海陆因素是因为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而对世界气候产生了影响。地形也和太阳高度有关。地势则有比较单一的规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而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人类活动则多数都是负面的影响。以下做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一、地球的运动因素
1、地球的自转会引起昼夜的更替,形成太阳东升西落,在这个地程中,太阳高度随之变化,气温就会形成早晚低而中午高的现角。
2、由于地球的地轴和公转的轨道存在一个66.5度的夹角,造成在地球公转转的时候,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形成了地球的四季变化。
甚至在极地地区,形成了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二、纬度因素(地球的形状)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高度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使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从而在地球上形成了五个温度带。
其中,热带地区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平均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年平均气温最高。寒带地区因为太阳高度平均最小,所以最为寒冷。温带地区在夏季和冬季太阳高度差异明显,所以形成了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三、海陆因素
有这么一个实验,探究海洋和陆地对气温的影响:如图,两个玻璃容器中分别盛入等体积的水和沙土,各插入一支温度计。把它们同时置于太阳下照射2小时。你认为哪支温度计的读数高?
把两个容器同时移入室内,2小时后,读出两支温度计的数值,你认为哪支温度计的读数高?
实验结果表明,在户外照射2个小时后,沙土升温快;移回室内静置2个小时后,沙土降温也快。这就表明了。陆地受热快,放热也快,所以夏季陆地气温会偏高,冬季陆地气温偏低。所以北半球中纬度的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底就出现在七月和一月太阳高度最高和最低的时候。海洋则反之,受热慢,放热也慢,所以夏季海洋气温会偏低,冬季海洋气温偏高。所以北半球中纬度的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底并不出现在高度最高和最低的七月和一月,而是出现在八月和二月。
另外,海洋的水汽随着季风吹向陆地,也会影响陆地的气候。濒临海洋的地方,因为水汽丰富,所以降水较多,而深居内陆的地方,由于水汽稀少,所以降水较少。降水反过来也会影响气温。
四、地形地势因素
1、地形的影响如图
可以直观的看到,在阳坡,太阳高度大,所以气温高,而在阴坡,太阳高度小,所以气温低。另外,地形高还可能会形成地形雨,从而影响到气候的变化。
地形的影响最明显的地区出现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两侧。
西侧受到大洋气流的影响,降水多,生机盎然,东侧则由于接受不到来着海洋的水汽,形成荒漠气候。世界的灾极阿塔卡玛沙漠就在这个地区。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一般是: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摄氏度。
五、人类活动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大概包括下面几种情形:
1. 人类的活动可能会改变地表状况,如围海造田、开山破土等。
2.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可能会排放二氧化碳和氯氟化合物。
3.人类的过度活动可能会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
世界的气候近几年正在向越来越恶化的方向发展,我们要爱护环境,一起来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描述事物从地理角度说,这里的地理角度是从地理学的方式分析、解释、描述。
包括:
1、自然地理方面:经纬度,地形(什么地形、海拔、地势之类。)
2、气候(什么气候、纬度带、气压带、风带、降水、气温,气温要分三点:最高温、最低温和平均温),,水文,土壤,农作物类型、种类等。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扩展资料:
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层,由此就产生了地理的各个分支,例如气候现象、水文现象以及水环境、地球上的自然、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现象,土壤的分布以及类型等等很多现象。因此学者把这样的学科叫做自然地理。
除了自然地理,人类具有社会性所以还包括各种人类社会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农业的分布、工业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现象,称之为人文地理(包括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有一个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各种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百度百科—地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