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候变化趋势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是

2.疯狂气象频繁发生!气候变化问题是如何威胁到世界安全的?

3.以下哪项不属于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4.南方爆发暖冬,气候正变暖,但科学家为何说地球无需人类拯救了?

5.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哪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持有怎样的态度应对气候变

6.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不属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事_不属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是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即气候状态相关量的平均状态在某一期间内

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改变。

根据 2013 年 9 月 27 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布

的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Climate Change 2013: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决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SPM),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事

实是毋庸置疑的。自 1950 年以来,气候系统观测到的许多变化是过去几十年甚

至近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经历了升温过程,变暖体现在地

球表面气温和海洋温度的上升、海平面的上升、格陵兰及南极冰盖消融和冰川退

缩、极端气候频率的增加等方面。全球地表持续升温,1880 年 2012 年全

球平均温度已升高 0.85 (0.65 1.06 )。在北半球,1983 年 2012 年可能

是最近 1400 年来气温最高的 30 年。特别是 11 年 2010 年间海洋变暖所吸收

热量占地球气候系统热能储量的 90%以上,海洋上层(0m 700m)已经变暖。

与此同时,19 年 2012 年北极海冰面积每 10 年以 3.5% 4.1%的速度减少;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来,大多数地区多年冻土层的温度已升高。近百年来全球

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

气候变化趋势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是

特朗普之所以推出气候条约,是因为他有他的政治意图。他否认气候的变化,只是为自己找一个退出的借口而已。他的目的并不在当时的气候环境上。

1,政治意图

特朗普之所以退出巴黎协议,从我个人来说可能与他接下来所进行的美国大选有关。在美国大选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面,特朗普想要继续接任总统,主要还是想得到美国居民的支持。众所周知,特朗普走的不是新路线,他走的是平民路线,他这个人主要还是想争取到美国平民的支持。在美国,尤其是和煤炭工人搞的非常的火热,特朗普甚至还因为这个把自己搞成了无产阶级的代表。所以特朗普之所以能当上的位置,这些人的推动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说他要为了让美国居民满意,然后继续选他做总统的话,他就要满足他们的利益。如果他退出了巴黎协议的话,这样他就可以以为环境问题不在操心。美国的煤炭工人也可以因此获得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工资待遇。

?2,利于国家

相比于气候问题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不太在乎的,特朗普在乎的是自己的政绩,因为他现在在美国人的心中并不是形象非常的高大,所以她想要通过这样的事情来减少国内的环境保护成本,这样就能够在他的政绩上添上一笔。

综上所述,他朗普之所以退出巴黎协议,还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事情的。

疯狂气象频繁发生!气候变化问题是如何威胁到世界安全的?

气候变化趋势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下:

1、自然生态系统受损: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减少,物种分布范围缩小,甚至可能灭绝。同时,气候变化还会破坏环境、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2、极端天气增加: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如洪水、旱灾、山火、风暴等,这些会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3、食品安全受到威胁: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业、渔业等产业,导致食品的生产和供应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粮食短缺和食品价格上涨。

4、能源生产成本增加:气候变化会影响能源生产和运输,如太阳能、风能,又如石油、天然气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5、社会稳定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能源问题等都会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威胁,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应对气候变化,取的行动方法:

1、减少碳排放:减少个人和企业的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使用节能电器,减少电力消耗。

2、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取一些节能措施,如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调整空调温度、使用节能灯泡等。此外,我们还可以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3、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我们可以参加植树活动,或者捐赠给有关组织,为地球增加一抹绿色。

以下哪项不属于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有一些疯狂气象台已经频繁地发生了,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些情况也是的确能够影响到世界的安全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气候的变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更是有一些地区,他们常年都深受着气候变化的困扰。而且对于他们当地的一些人民来说也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情,毕竟对于这样的一些地方,通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气候的困扰。而且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一旦出现这样的困扰,就会让他们丧失掉自己的生命,或者是对自己其他的一些生活方面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

那么肯定有一些人他们想知道气候变化这样的问题,是如何去影响到世界的安全的。其实我们都知道气象的变化很有可能就会影响到温室效应,这样一种情况儿,温室向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感觉到十分震惊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世界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的不可取的一种行为,就是因为这种温室效应的出现,所以导致世界上的一些动植物他们出现了濒临灭绝的这样一种状态。他们就已经开始出现了破坏生物链的这样一种情况,如果生物链一旦遭到破坏,就很有可能会对于这样的一些情况非常的严重。更是有一些情况就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当一些生物链被破坏的时候,动物之间会出现互相残杀的这样一种现象。

那么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不可取的行为,如果动物之间出现了这样一些行为,那么下一个面临着这样行为的就是人类。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些情况也是应该引发出我们积极的思考的,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让大家在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没有独到的见解,也会影响到我们自己以后的生活。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些情况,大家都应该去特别的重视,毕竟这样一些气候的变化问题也是会让一些植被他们面临死亡的状态的。而且有一些植被,它本来的存在的意义就是能够维护世界的和平,对于自己的一些发展来说也是没有必要的。那么如果在我们的这样一个前提下,他们能够感受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对于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可取的,肯定就是会对于世界的一些影响是比较巨大的。而且我们通常都知道气候变化的问题,还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天灾人祸,通常都会有一些泥石流的爆发,或者是火山的爆发,就是因为这样一些气候的变化。所以对于自然界的一些潜在的因素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才会出现这样的一些威胁世界安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是让我们人类面临着一些问题的关键。

南方爆发暖冬,气候正变暖,但科学家为何说地球无需人类拯救了?

以下这些项不属于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如下:

1、全球性问题:当代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国家或地区范围,而是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和挑战。例如,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海洋污染等问题都超越了国界,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2、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当代环境问题通常具有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对其他问题产生影响,而且问题本身也可能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

例如,森林砍伐可以导致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碳排放增加等问题。

3、长期性和渐进性:许多当代环境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非短期突发。它们通常需要长期的监测、调查和治理才能取得成效。

例如,土壤污染和水枯竭等问题是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累积才显现出来的。

4、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某些当代环境问题具有不可逆性,即一旦造成损害,很难或无法完全恢复。

同时,环境问题的发展也存在不确定性,因为许多因素如自然灾害、科技创新和政策变化等都会对问题的进展产生影响。

5、多元利益和参与:当代环境问题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包括、企业、非组织和公众等。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的平衡和协调。

6、可持续发展:当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一致。这意味着要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确保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问题的治理应该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

以上都是当代环境问题的常见特点。没有一个选项不属于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哪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持有怎样的态度应对气候变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地球的气候史,如果仅从冷热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去年的冬天比较寒冷,今年的冬天则比较温暖,特别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去年的冬天阴冷潮湿,今天的冬天温暖如春,地球的气候好像是忽冷又忽热,那么,到底是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全球气候变冷呢?其实,我们在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往往把两个概念弄混淆了,天气和气候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把天气当作气候,与此同时,气候的变化也有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变化问题。

地球

第一:盖娅说

地球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强,所以,现在有的科学家才认为地球不需要人类拯救了,人类需要拯救的是自己的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的地球自身也在进化,地球生命的历史与地球自身的历史,并不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故事,而是紧急相连的故事。

地球的生物圈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生物体,科学家称之为“盖娅”,盖娅是古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的的名字。“盖娅说”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认为地球的生物圈有自我调节的作用,使得地球更加适合生命的居住,整个地球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可以看作一个超级巨大的生物体。“盖娅说”的理论最早是由詹姆斯·勒佛洛克在12年提出来的,当时并未得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可,后来有了计算机模拟,人们更加相信“盖娅说”的真实性。

地球的生物圈是一个超级生物

我们在宇宙中寻找生命,常常会提出“适居带”的说法,在一个行星系统中,行星距离恒星的地理位置要适中,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但是,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十分的重要。太阳系适居带是在0.725至3.0个天文单位之间,1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太阳系的适居带上的星球不仅有地球,还有月球、火星、谷神星和金星,月球和谷神星的体积太小了,重力无法守住大气层,火星和金星是最有可能出现生命的,然而,火星和金星的环境同样不适合生命居住。

就算地球处于最好的地理位置,太阳的热量也是有所变化的,太阳的热量在46亿年的时间里增加了40%,而我们地球的平均温度在46亿年的时间里,可谓是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地球的地表平均温度现在是15℃左右。地球的温度能够做到恒温,就在于生物的自我调节作用。

金星与地球

第二:全球变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地球在一开始的时候,对生命是十分不友好的,今天的我们如果回到冥古宙时期(46亿年前至38亿年前)的地球上,会觉得这里的环境十分像今天的金星,到处都是炙热的岩浆,大气层中有高密度的二氧化碳,冥古宙时期的地球和月球,岩浆正在慢慢冷却,当时地球的地表温度在230℃左右,地球上的温度如果在100℃以上的话,海洋都沸腾了,为什么还会有水的存在呢?因为当时的二氧化碳浓度特别高,大气压强比现在大很多,气压越高,水的沸点就越高,所以,才有了液态水的存在。要说全球气候变暖的话,冥古宙的地球,全球温度是最高的。

冥古宙时期的地球表面就像今天的金星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于35亿年前的太古宙,太古宙的地表温度虽然比冥古宙要低一些,二氧化碳的浓度也降低了(海洋有溶解二氧化碳的功能),但是,同样不适合今天地球上的大部分多细胞生物的生存,当时的地球环境只适合细菌的生存。

地球在太古宙的漫长岁月里都是细菌的年代,最早的细菌是古菌,古菌生活在海底的底部或者是海底火山口的附近,它们吸取地表的化学物质为生,它们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地表的温度和化学物质,这些古菌仍然存在于当今的地球上,它们大部分都生存在海底火山口或者温泉的附近,这里的环境处于高温状态。

地球现在的古菌仍然生活在高温的温泉中

太古宙时期(40亿年前至25亿年前)的地球,氧气含量十分的少,二氧化碳的浓度特别高,当时的地球是生机盎然的,但是,我们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这个生机盎然的世界,这一时期的生命主要是细菌。这里的环境十分适合细菌和单细胞生物的生存,但是却不适合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生存,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

我们人类不仅通过吃食物、喝水以获得能量,而且还通过吸收氧气获得能量,动物可以一天不吃食物、不喝水,但是,却一刻都离不开氧气,我们人类停止呼吸30秒都非常难受,可见,氧气是比食物还重要的能量。有了氧气,我们人类才能走路、跑步,鸟儿才能在天空飞翔,没有氧气,地球上的生命就永远停留在细菌的阶段了,不可能有多细胞的生物,因为多细胞的生物是非常消耗能量的。氧气的活跃性,我们通过简单的实验也可以知道,如果我们在氧气瓶内燃烧一根火柴,火柴的火焰会特别明亮,这就是氧气所蕴藏的能量。如果我们的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再增多一些,地球上就会出现一米长的蚊子和蟑螂。

多细胞生物一刻也离不开氧气

氧气之所以会增多,是因为出现了一种称之为“藻青菌”的细菌,这种细菌的细胞中富含有叶绿素分子,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细菌本来都是靠吸收地球本身的热量存活,后来,有一个细菌开始尝试利用太阳的能量,于是,就出现了藻青菌,藻青菌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蓝藻,如果一个池塘中的水是死水,没过多久,就会漂浮上一层绿色的生物,这些生物就是蓝藻,蓝藻其实不是植物,而是细菌。

藻青菌在20多亿年的时间里,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大量制造氧气,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下降,地球的温度开始慢慢降低,开始变得适合多细胞生物的生存,但是,富含氧气的大气层对细菌是有害的,我们的地球上和我们的身体上,有大量的厌氧性细菌,这些细菌是讨厌氧气的,氧气对于它们来说就是“杀手”,厌氧性细菌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在空气中是很难生存的,它们只能存在于缺氧的地方,我们人体的肠道内、口腔内的一些地方,是缺少氧气的地方,于是,这些厌氧性细菌在这这些适合它们生存的地方繁殖。

显微镜下的蓝藻,蓝藻其实是细菌

所以,氧气的出现,杀死了地球上大量的细菌,留出了空余的生态位,多细胞动物由此进化,但是,细菌并没有完全灭绝,部分细菌仍然存活了下来,它们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里繁殖,仍然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生物体。厌氧性细菌在缺少氧气的地方生存,还有一些细菌适应了富含氧气的大气层,这就是吸氧菌。厌氧菌之所以不能在富含氧气的地方生存,就是因为它们缺少复杂的代谢系统,不能通过氧气获得能量,而是通过发酵、光合作用等方式获得能量,显然,这种获得能量的方式,其效率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在缺氧的大气层中,是找不到像老虎、狮子、人类这样的多细胞动物的,低效率的能量获得方式,不足于支撑庞大的身体。

氧气的出现,还促使了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能够遮挡紫外线,在没有臭氧层的时候,地球的陆地是不适合生命生存的,生命都在海洋里,臭氧层的形成为生命走向陆地创造了条件。

回顾地球的生命简史,我们不能发现,地球的生物圈也在进化,是地球上的生命让地球更适合生命的居住,而不是地球上的单个物种依靠遗传和变异,自身就适应了地球的环境。

当然,整个生物圈实现这种合作关系,就来源于生物的共生现象。

第三:地球的自我修复能力

因为地球的生物圈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生物体,所以,当我们人类破坏了某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之后,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是可以自我修复的,例如,我们建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制造的高楼大厦,还制造了水泥路,使得城市的环境不适合植物的生长,也不适合野生动物的生存,但是,如果我们人类立刻离开这座城市,若干年以后,植物就会占领这座城市,植物会在墙壁的缝隙内扎根,为了争夺阳光,植物会逐渐长满整个墙壁,直到屋顶,随着植物根系的发展,墙壁就会松动,高楼就会发生坍塌,变成断壁残垣,植物占领了城市以后,野生动物也会慢慢进入城市,最后,这座城市会恢复到原始森林的状态。

人迹罕至的地方,往往野生动植物非常多

当人类离开一座城市之后,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呢?在世界历史上其实是有例子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后,人类是突然撤离了切尔诺贝利及其附近的城市和村庄,并且划了一个隔离区,若干年以后,这里的建筑物淹没在森林之中,变成了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天鹅、棕熊、欧洲野牛、麋鹿、野猪、狼纷纷来的这里定居。虽然这里有核辐射,不适合人类的生存,但是,动物在这里却生活得挺好,它们似乎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也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这里的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这就是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世界古代历史上,还有一些古城因为各种原因而遭到遗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城的城墙、建筑物也都淹没在了杂草、森林之中。

即将被植物占领的切尔诺贝利

我们人类其实不需要拯救地球,我们也没有能力拯救地球,只要我们停止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就会慢慢恢复。如果我们真的想保护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就在这里设置一个自然保护区,撤离这个地方,没有人类的干扰,这里的生态环境会变得非常美好,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那么,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也是如此,地球拥有自我修复生态环境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超过了人类的想象力,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导致了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然而,温室气体的排放,只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而已,改变了一个变量,并不会绝对导致明天的气候是变冷,还是变热。地球本身也在适应这种变化,在自我修复生态环境。

“盖娅说”说明了地球生物圈的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功能之重要性,在地球漫长的岁月里,不仅人类能够使得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地球自身的地质运动,也会改变地球大气层的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地球上历史上有六次生物大灭绝,其中的泥盆纪后期灭绝(3.75亿年前至3.60亿年前)和二叠纪-三叠纪灭绝(2.5亿年前)就是因为大气层中的含氧量发生了变化而导致的。

泥盆纪后期灭绝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在泥盆纪(3.5亿年前至4.1亿年前),地球上的植物开始大规模登上陆地,绿色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大规模扩张,裸露的地表开始覆盖起茂密的森林,陆地森林系统的出现,改变了地球大气层的成分,植物制造了大量的氧气,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由于温室气体的减少,地球的温度开始慢慢下降,并进入到冰河期,大量的生物灭绝。

泥盆纪的植物

植物进入到陆地以后,其根系还导致岩石分化,在雨水的作用下,土壤中大量的营养物质被带入到海洋,海洋中的营养物质一多,就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大量的浮游生物疯狂生长,吸收了海洋中的氧气,造成海洋缺氧,导致大量的海洋动物灭绝。关于这一现象,在我们今天的地球上,我们也可以看得到,人类因为不合理地排放污水,导致自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剩,大量的浮游生物生长,最后,整个湖泊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动物死亡。

泥盆纪的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去哪里了呢?二氧化碳中的碳被固化到了植物内部,形成了煤,泥盆纪是煤大量形成的时期,现在,我们人类把这些煤都挖了出来燃烧,泥盆纪植物吸收的碳,又被我们人类释放了出来,这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泥盆纪的后期虽然发生了生物大灭绝,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地球还是重新调整了过来,地球上的生物又重新繁荣了。

到了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地球又出现了一次生物大灭绝,这次生物大灭绝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所导致,上一次是减少,这一次是增加。2.5亿年前,地球上的温室气体为什么会突然增加呢?因为这一时期,地球上发生了最激烈的火山喷发,史称“西伯利亚玄武岩火山喷发”,这一火山喷发持续了100多万年,我们在今天的西比利亚依然能够找到当时大规模火山喷发时遗留下来的证据。

西伯利亚火山大喷发,导致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排放,引起了连锁反应,随着地球气温的升高,邻近火山浅海地区的海水温度也升高,可燃冰大量融化,可燃冰富含甲烷气体,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甲烷气体大量增加之后,地球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导致深海的可燃冰也融化了,温度进一步升高,地球上的动物就大量灭绝了。

所以,地球曾经经历过水深火热,不过,最终还是依靠生物圈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到了正常,维持在15℃的恒温条件下。

回顾地球的历史,我们不能发现,现在的全球气候变暖,与地质时期的全球气候变化相比,其实不算什么。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可以大规模排放温室气体呢?答案是否定的!

过多地排放温室气体,会导致地球的温度升高,并发生生物灭绝,但是,地球不会灭亡,生物也不会灭亡,灭绝的是物种,而已经灭绝了的物种是不会重新出现的,恐龙灭绝了,永远不会来到地球上了,即使恐龙灭绝之后,地球上的生物重新繁荣了,但是,单个的物种是不会重新出现的,即进化不会重置。如果我们人为地改变地球的气候,那么,首先受到冲击的,其实还不是我们人类这个物种,而是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明最先受到冲击,人类文明一旦崩溃,我们重新回到森林里,是无法生存的,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有可能消失。

三叠纪红色土壤,证明当时的气温非常高

人类一旦从地球上消失,植物会占领城市、村庄,在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作用下,森林再度繁荣,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减少,地球的温度会慢慢下降,会变得重新适合生物的生存,可是,我们人类已经不存在了,进化不会重新来过。

所以,人为地、过多地排放温室气体,全球气候不是变冷,还是变热的问题,而是会发生极端天气,发生剧烈的气候变化。人类文明一旦承受不起这样急剧的变化,我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现在的地球上,有的地方的冬天,往往是忽冷忽热的,这恰恰是这种剧烈的、极端的变化的反映。我们人类应该担心的不是明天会变冷,还是会变热的问题,冷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文明能不能承受得起气候的极端、剧烈的变化。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极端的天气,诸如台风、暴风雪、龙卷风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人为改变气候,会不会造成比台风、暴风雪还厉害的极端天气呢?事实上是有可能的。这就是地球历史上发生的“新仙女木”。

“新仙女木”的具体内容,限于篇幅,兹不赘述,1.3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本来是处于温暖状态的,当时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得多,此时,人类正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后期,随着温度的慢慢升高,北极、格陵兰岛的冰川开始大量融化,冰川融化之后,大量的淡水注入到北大西洋,阻断了北大西洋暖流。

北极冰川融化,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冷

我们都知道暖流能够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能够起到降温降湿的作用。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动之后,地球低纬度地区的热量,就不能通过北大西洋暖流被带到高纬度地区,于是,整个北美、西欧就发生了严重的气温下降,冰川大规模扩张。地球迎来了一个寒冷期,当时的气温比现在还要冷,随着植物、动物数量的减少,人类被迫开始从事农业,由食物的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人类恰恰就是在1.2万年前发明了农业。本来,人类生活在森林里是衣食无忧的,食物短缺之后,人类被迫从事农业。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并不会必然导致气温升高,有可能反而会导致气温下降,现在,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注入北大西洋,会不会造成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动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保护环境,其实并不是在保护地球,而是在保护自己,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不必纠结于全球气候到底是变冷,还是变热的问题了。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环境,最后,会使得我们人类的文明承受不起这样的急剧的变化,要知道人为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其变化速度是远远超过自然变化的。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其实也是在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即使全球气候不是在变热,我们减少了碳排放,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后,受益的还是人类自身,因此,我们不需要拯救地球,而是要拯救我们人类自己,拯救我们人类的文明、科技。

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持有的应对态度:共同承担责任、合作与发展。

气候变暖: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全球气温逐渐上升,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极端气候: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气候,如热浪、干旱、暴雨、洪水、台风等,给各国的经济、社会和人类生命带来巨大损失。

共同承担责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承担责任。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各国应制定并执行减排目标,努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合作与发展:发达国家应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支持,帮助它们应对气候变化。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气候适应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对措施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

推广碳捕获和储存技术:通过碳捕获和储存(CCS)技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并储存在地下或其他地质结构中,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发展绿色经济: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如可持续农业、生态旅游、循环经济等,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答案C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氟氯烃化合物)导致了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A错误;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大面积的毁林而导致的,属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C正确;北京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过度开地下水而导致的不属于对气候的影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点评:本题学生只要认真审题,对比选项中环境问题和形成原因,结合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即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