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风险认知_气候风险认知是什么
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如下:
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气候正在显著变暖。全球平均温度增速达0.15℃/10年,我国平均气温升温速率达0.26℃/10年。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减缓”是指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适应”是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
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我国一贯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提出到2025年,水刚性约束制度基本建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到2035年,构建起具有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要素齐备的“地空天”一体化国家气候观测网,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极端气候频发、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等问题愈发严峻,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健康风险对个人产生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收人损失和医疗费用风险两个方面。
收入损失风险是指疾病或残疾使个人失去收入能力,即丧失生命的经济价值;医疗费用风险是指个人遭遇疾病或身体伤害可能给家庭带来巨额医疗费用以及其他附加费用,如长期护理费用的可能性。
在人类所面临的各种人身风险中,疾病风险是一种直接危及个人生存利益、可能给家庭造成严重危害的特殊风险。
首先,疾病会给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造成损失,甚至让人失去生命;其次,疾病对个人或家庭而言都是无法回避的;第三,疾病的种类繁多,引起疾病的原因复杂多变,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环境污染、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引起诸多难以认识和消除的疾病。
健康风险的应对
科学研究是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前提,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相关科研单位应该有规划地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科学研究,评估当前和未来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识别气候敏感疾病和脆弱人群。
卫生健康部门需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密切合作,做到相关数据的实时共享,并建立健康气象在线数据库系统,开展对传染病、慢和精神心理疾病等的监测预测。
此外,部门和科研机构还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教,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认知水平,提供高温天气健康指南,以及遭遇极端天气如何正确应对和自救方面的科学知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