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候和气象旅游主要有哪些类型

2.简述低温灾害防控的共性措施

3.《八十天环游地球》每章的内容概括,100字左右

4.为什么地震时会头晕

5.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类气象灾害

6.自然旅游景观的气候天象旅游

新地岛天气预报_新地岛天气

这是不可能的,爆炸会制造出强烈的冲击波,所以声音不可能很安静。

不过爆炸的相关声音案例很少,除了广岛、长崎那两颗,全世界的统统都在荒无人烟的试验场引爆,隔得距离过远,很难有直观的声音评测。

所幸例子还是有的。

如果再远一点,干脆就听不到太大的动静了,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成为美国最大的观景地,人们在这里建起了酒店、和一切休闲 设施。

平均每三周会有一枚爆炸,你大可以泡在浴缸里等待的闪光照亮天际,然而能传导到这里的声音并不比一枚庆典烟花响多少。

声音不大只是距离太远和当量不够而已,核弹的爆炸必然产生振动并通过空气传导。苏联曾经在新地岛引爆的那颗最大的沙皇氢弹,其传导出去的声响让芬兰的民居玻璃都给震碎了,直接横穿了欧亚大陆。这其中包含了不少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所以不要怀疑核弹爆炸的声响,这种世界最大的爆炸燃烧了大量的空气,还造成了局部的温度骤变,制造出了人类所能制造的最大冲击波,没有道理会在爆发时突然“安静”。

其实从摄像的角度足以解释为什么会让人觉得核爆瞬间无比安静——只是个时间差和紧张造成的错觉:光传播的速度远远大于声音,所以人们看到核弹爆破与听到声音之间存在一个延迟。等你看到核弹的尘烟冉冉升起之时,声音还在半路上呢。

这与打雷天气,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鸣是同样的道理。

当然,也有一些纪录片、为了凸出效果,特意将倒计时后的这段临界点给“静音”了,这样能制造紧张效果。君不见,火箭发射也是这么个套路么?

回答这个问题最权威的人群,应该是参与核试验的工程人员。而回答这个问题的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除了在有关书籍上汲取,就是脑洞大开的想向。

看过有关我国第一次核试验的报道,在核试验现场观测的,所有 科技 及有关人员,都是在六十公里之外观测的。爆炸的瞬间确实是无比的安静,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核武器是大国重器,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的地位,也是震慑列强的撒手锏。这么重大的,所有人员都会屏住呼吸,静静等待那一几乎可以改写 历史 时刻的到来。

爆炸瞬间的闪光,几乎可以造成人类眼睛的暂时失明,闪光之后八九十秒,才会听到剧烈的爆炸声音。因为声音的速度是每秒340米,60公里的距离,当然声音要走上将近3分钟了。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所有的科学及工作人员,几乎是屏住呼吸,瞪大眼睛,那真是是万籁俱寂,空气仿佛就像凝固了一样。你说这个时候,周围能不变得无比宁静吗?

周围?这个题目太 搞笑 了,如果参照物是人的话,在核弹爆炸的周围会瞬间汽化,所以这个世界瞬间就安静了,绝对是无比安静!

核弹爆炸瞬间片刻无声是因为声音比光传播的慢,核弹爆炸近乎同时,你就看到了,但声音会经过几秒或更长时间才能传到你耳朵里。

如果核弹在附近爆炸,你首先会看到的是如此明亮的光,你可能会认为太阳爆炸了。

避开暂时失明,你会看到地平线一个橙色火球。汩汩的火焰会上升并变暗,变成紫色的黑烟柱,它会自行熄灭。

当一个像毒蘑菇一样的蘑菇云形成时,震耳欲聋的冲击波会撕裂这个区域——可能会把你撞倒。

在这个设的场景中,你刚刚经历了一次核爆炸,其能量输出约为10千吨梯恩梯。这大约是1945年投放到日本的释放能量的66%。

这种情况听起来可能有些牵强,但世界上有超过14900枚核武器,千吨级核武器(就像刚才描述的那种)现在正扩散到战术武器上。

没有人能指责你在核爆炸的景象和轰鸣之后惊慌失措。但是有一件事你永远不应该做,避免在核爆炸后开车是明智的,因为街道上可能会充满情绪不稳定的司机、事故和爆炸碎片。但是巴德梅尔说,弃车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核爆炸后沉降物很可怕。

沉降物是裂变产物或放射性同位素的复杂混合物,由原子分裂产生。许多裂变产物迅速衰变并发出伽马射线,这是一种看不见但能量很高的光。

短时间内暴露于过多的这种辐射会损害人体细胞及其自我修复能力,这种情况称为急性放射病。它还会影响免疫系统和对抗感染的能力。

只有非常致密和厚的材料,如几米厚的泥土或几十厘米厚的铅,才能可靠地阻止沉降物。

10千吨核爆炸产生的火球非常热,它实际上以每小时160多公里的速度射入大气层。这些裂变产物与火球吸入大气层的灰尘和碎片混合在一起。

伽马射线裂变产物被混合在沙子、泥土、水泥、金属和爆炸附近的任何东西中,可以飞到8公里以上的空中。

较大的碎片落下来,而较轻的颗粒可以在下雨之前被风带到远处。

靠近核爆炸现场,它们可能比高尔夫球大一点,但我们真正谈论的是像盐或沙子大小的粒子这样的东西。危险的是那些粒子发出的穿透伽马射线。

这让我们回到为什么 汽车 是一个可怕的藏身之处。

现代 汽车 由玻璃和非常轻的金属制成,它们几乎没有提供任何保护,你只是坐在某个地方的一条路上,实际上暴露在外面。

“实际上有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这可能是美国好莱坞**的想法,演员看到蘑菇云,跳进车里,试着逃离这个城市。

然而,沉降物是由高空风携带的,这些风“经常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前进,经常与地面风方向不同。所以你不知道辐射会去哪里,并逃脱它的影响,结果是这不太可能。

核灾难后,你生存的最好办法就是尽快进入某种坚固的结构,呆在那里12到24小时,等待救援。

等待的原因是,随着“热”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为更稳定的原子并构成更小的危险,伽马射线和其他辐射水平在核爆炸后呈指数级下降。

高空风带走了裂变产物,危险沉降带慢慢缩小。

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如果周围只有一个脆弱的避难所或地下室,搬去找一个更坚固的避难所或地下室可能更好。

最后,收听。

试着使用你拥有的任何交流工具,手机就不要玩了,一般电力中断是没有信号的,收音机是工作和家庭中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除了广播指令之外,紧急救援人员还将跟踪沉降云,并广播任何安全逃生通道的位置。

提到爆炸,人们就会想到日本广岛、长崎遭到过的攻击。根据资料,在距“小男孩”(投放在日本广岛的,爆炸当量1.7万吨;投放在长崎的叫“胖子”,爆炸当量2.0万吨)爆炸中心点1000米半径范围之内,人瞬间“汽化”掉,留下的只有“影子”,没有痛苦,没有眼泪……其实,叫做影子,是不对的,只有实体尚在,才会有影子。然而,在爆炸过程中,“影子”的实体已经消失。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做影像。

  这种黑影在爆炸后的广岛和长崎的很多地方被发现,尽管不那么清晰,但还是可以分辨出是人类的身影痕迹,其实不仅仅是人体,任何被汽化的东西都会在冲击波蔓延的方向形成一个阴影,这都是物体本身的一部分。

但为什么人汽化消失了,却留下这么一个影子呢?

原来会在核爆中心点1000米范围内,释放出巨大热辐射能量。这种热辐射会被人体等遮挡物挡住,而被挡住的位置就会留下一个颜色较深的投影,没被挡住的就没那么深的颜色。在这种发差下,就会形成后来的所谓“影子”。

  1000米内留下的“斑影”是由于人体在突然强光和高温分解时,其背后的坚固物体面上并未进行“等温”加热,因此会留下如同“底片”曝光不同产生的轮廓。尽管时间极短(人体大概在1秒内分解燃烧完毕,1000米范围,暴露地面的情况下),同样释放能量的时间也是极短的,这2者之间的“升温”差也是很巨大的(毕竟材质不同墙面和人)。人体吸收了这部分辐射线后,背后的物体就相应减少了辐射能量。因此,往往会形成“斑影”。

冲击波只能起到解体作用不能让人化为灰烬,万物以三种形式存在固态、液态、气态,而让人瞬间消失只有超高温,能让人瞬间变成气态蒸发,那墙上人的影了是如何形成的,我自己是这么分析的,当超高温光源一直线冲击那面墙,由于人或物的阻挡存在气化过程,使得那面墙与阴影部分受热产生时间差,墙面所呈现出的是一种色差现象。

  但是,在极高的高温背后,还有热辐射线。热辐射线是沿直线传播的,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会阻止热辐射线的传播。当热辐射线打在一个物体上的时候,这个物体会吸收一部分辐射线,同时也会反射一部分辐射向。在爆炸的时候,广岛的居民阻挡了热辐射线的传播,但是瞬间被高温变成了气体。而四周的物体在高温的影响和吸收、反射了热辐射线之后,颜色会比人所在的地方浅一些。

由于热辐射线是以直线传播的,所以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可以阻止其传播。当热辐射线作用于一个物体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一部分被传导和转化掉,而剩下的会被吸收。吸收的比率取决于物体的特性和颜色。一个薄片状的物体可以将大部分的能量传导掉,同时浅颜色的物体可以反射许多辐射,它们受到的伤害都会小一些。对辐射线的吸收造成温度在表面的迅速升高,例如木材、纸张、织物等都会被点燃和烤焦。如果恰好这种物质是不良导体,那么加热现象只会在表面产生。在近距离上,所有的物质都会被加热蒸发,而在最远的距离上,只有最容易点燃和最脆弱的物质才会受到伤害。

 

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人体,还包括任何不透明的物体。其实这个过程非常短暂,大概也就一秒钟,在距离爆心1000米左右都会出现这种现象。而且越近越明显,像人体这种燃点并不高的物体,在吸收了高能辐射后可能会直接燃烧并消失,类似于直接汽化的效果,只能留下地上这个所谓影子作为最后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证据。

若是大家觉得还是难以理解,那么我们就说个简单一点的例子。设现在地面上全是水,而天空中已经出现了太阳,你站在阳光之下,因为阴影挡住了地面的一部分面积,太阳的光和热无法照在这部分地面上。当其他地方已经被光热烘干之后,这一片你影子所在的区域依旧是有水渍的,也就留下了你的影子。如果不幸在爆炸时,你正好处于爆炸的中心位置或中心附近,周围的温度可以达到上千万摄氏度,这种温度可以使得周围一切瞬间蒸发。这种情况下,人还没有来得及感受痛苦,就已经蒸发了。

如果你有幸离爆炸中心较远,虽然此时的温度已不足以将人汽化,但带来的是严重的烧灼感。虽然离爆炸中心有一定的距离,但爆炸带来的温度依旧可以达到上千度,在这个范围内的人皮肤会受到严重烧焦,虽不致命,但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幸好现在世界上已经有关于核武器的法律法规,否则对人类真的是沉重的灾难。现今能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只是为了震慑其他国家,真正把核武器运用起来是不太可能了。

大音无声嘛!

若真有这种情况,估计是录用设备先烧毁了,或者耳朵振聋了。

放鞭炮,巨响之后是不是觉得安静了,作品也可能模仿这个感觉。

应该是声音波段在一瞬间突破了耳朵可以承受的界限,大脑应急处置屏蔽掉这种超过人体承受极限的声音。或者说声音已经达到了次声波的界限,不被听力接受。谢谢!

没有啊 地下核实验音响比高高炮还牛逼 干涉导管比传音入密还厉害。。

爆炸后会产生超高温和超高压气体,而超高压气体会以每秒300米以上的速度向外扩散,这就是冲击波,会让爆炸范围之内的人或物瞬间解体, 冲击波只能起到解体作用不能让人化为灰烬,万物以三种形式存在固态、液态、气态,而让人瞬间消失只有超高温,能让人瞬间变成气态蒸发,那墙上人的影了是如何形成的,我自己是这么分析的,当超高温光源一直线冲击那面墙,由于人或物的阻挡存在气化过程,使得那面墙与阴影部分受热产生时间差,墙面所呈现出的是一种色差现象。

相比你是**看多了,**为了突出效果故意静音。

但是以科学角度来讲,爆炸的瞬间确实是有一块区域是“静音”的,只不过这块区域不在爆炸周围,而是在其中心。在爆炸的时候其爆炸中心会产生一系列说了你也听不懂干脆不说的物理反应,中心点是真空的,真空的空间无法传播声音,所以是静音的,这样说懂吧?好了就这样。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问题不多说了

气候和气象旅游主要有哪些类型

浅谈寒潮的成因及对我国的主要危害

摘要由于北极地区因太阳高度角极小,地面和大气吸收的热量亦极少,终年为冰雪覆盖。冬半年因太阳斜射,加以昼短夜长,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少,其放出的热量远远超过所吸收的热量,因而使寒冷程度逐渐加强,范围扩大。冬季的温度一般都在零下40-50℃之间,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过零下60-70℃的低温。这些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有利的大气环流引导之下,大规模向南倾泻而下。使寒潮成为强度大、范围广、来自极地或寒带向中纬度或低纬度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也是主要灾害性天气,其对国民经济人民生产生活尤其对民航安全的危害较大。本文对寒潮成因、危害以及预警信号等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于这种灾害性天气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从而对其有更清楚的了解,以至于更好的预防寒潮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寒潮 危害 预警信号 成因 路径

引言

寒潮是强度大、范围广、来自极地或寒带向中纬度或低纬度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由于它来势迅猛,所经之地,短期内气温急降,并伴有大风,常有雨或雪和急剧降温,会出现冰冻。一般而言,寒潮对北方的影响强于南方,西北、华北、东北的北部是受寒潮影响较强的地区,过程降温值平均12~14℃;但江南的南部到华南北部的南岭一带,寒潮降温却达到和三北北部相同的强度,平均为12~13℃。据统计,1955年秋季~15年春季期间,青藏高原及其周围边缘地区受寒潮的影响较弱,尤其是高原东南部背风坡,过程降温值平均仅4~6℃,而青藏高原较远的北面、东面和东南面所受的影响都较强;位于太行山东侧、燕山南侧平原上的北京、保定、石家庄一带,降温明显偏小。

1、我国寒潮的定义及其出现频次

目前我国对寒潮的规定是:受强冷空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 10℃(14℃)以上,最低气温达4℃以下,陆地上有相当于三个(三四个)大行政区的地方出现5—7级大风,沿海有三个(所有)海区出现了7级以上大风,如出现这样天气,则称为一般寒潮(强寒潮)活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强冷空气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国中央气象台从全国大范围的角度出发,用日均温的过程总降温高于10℃和温度负距平(低于平均值的数值)的绝对值高于5℃,或者过程总降温高于7℃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3℃作为标准,根据寒潮影响地区的大小,分别定义全国性寒潮和区域性寒潮。

平均而言,中国每年出现寒潮的次数约为6次,但各年差异很大,寒潮出现次数最多的年度达10 次,而出现最少的年度仅2次。影响中国的寒潮主要出现在10月~翌年4月,9月和5月很少。各月出现寒潮的总次数,以11月最多,共25次,约占1/6,即平均每年有一次;12月22次;1月18次;2月21次;3月和4月均为20次;10月15次;5月6次和9月4次。夏季不能形成寒潮。

2、寒潮的发生原因

北极地区因太阳高度角极小,地面和大气吸收的热量亦极少,终年为冰雪覆盖。冬半年因太阳斜射,加以昼短夜长,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少,其放出的热量远远超过所吸收的热量,因而使寒冷程度逐渐加强,范围扩大。冬季的温度一般都在零下 40-50℃之间,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过零下60-70℃的低温。这些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有利的大气环流引导之下,大规模向南倾泻而下。这就是寒潮爆发。当寒潮向南方大规模流动时,暖空气也随之“节节败退”,因此所经过的地区,首先要受到暖空气的影响,温度显著升高。如果所经过的地区原来就已经在暖气团控制下,那么在寒潮前面暖空气不断输送之下,也会出现温度猛烈升高的天气。因而经常在寒潮之前要暖和一两天。

2.1 影响我国寒潮的3个主要源地及其入侵路径:

2.1.1 寒潮的3个主要源地

①新地岛以西的寒冷洋面。冷空气经巴伦支海、苏联欧洲地区进入我国。其出现次数最多,达到寒潮的强度也最多。②新地岛以东的寒冷洋面。冷空气经喀拉海、太梅尔半岛、苏联地区进入我国。它的出现次数虽少,但是气温低,可达到寒潮强度。③冰岛以南的洋面。冷空气经前苏联欧洲南部或地中海、黑海、里海进入我国。它出现次数较多,但是温度不很低,一般达不到寒潮强度,但如果与其他源地的冷空气汇合后也可达到寒潮强度。以上三个源地的冷空气,是中央气象台对10~13年1~4月和10~12月资料的统计结果。其中95%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气中部(70°~90°E,43°~65°N)地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这个地区称为寒潮关键区。

2.1.2 寒潮的路径

寒潮入侵时其主体的移动路线称为寒潮路径。由于入侵我国的寒潮源地不同,加之地势的影响,其路径并不是每次都一样,但也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统计分析表明,寒潮常有四条路径入侵我国。①从西北来的寒潮,由新地岛附近的冰洋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进入我国新疆北部或蒙古人民共和国,朝东南方面,扫过黄河河套地区泻人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穿过南岭影响南部沿海,又称中路,较为多见。②从北方来的寒潮,由亚洲北部的北冰洋上起身,经苏联远东部分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径直南下,称为东路。③从西方来的寒潮,由欧洲北部的北冰洋上启程,穿越整个欧洲大陆,南下到地中海附近, 然后拐弯向东走,从我国西部进来,又称为西路。④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

2.2 寒潮发生时的主要环流特征

寒潮发生时的环流形势大致分为五类: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横槽转竖型、纬向环流型、低槽旋转型。

(1)小槽发展型:出现在新地岛以西,格陵兰岛以东的不稳定小槽在东移过程中发展,最后演变成东亚大槽。这类寒潮是乌拉尔山高压脊北部的不稳定小槽沿脊前西北气流东移南下时,在特定的环流形势下,迅速加深为南北向的大槽,引导冷空气大举南下造成的,速度快,各系统强度猛增是这类寒潮最显著的特点。

(2)低槽东移型:欧洲小槽东移过程中,有来自北方的新鲜冷空气并入,使小槽发展,导致寒潮过程. 这类寒潮是由一对槽脊在西风带中自西向东移动,带动冷空气大举南下造成的。在寒潮过程中,欧亚上空始终为径向环流,影响槽直接与极涡相连,冷源雄厚,前48小时低槽一般位于乌拉尔山,蒙古中部到贝加尔湖为一高压脊,亚洲低纬度环流平直,多南支槽东移,前24小时低槽位于河套西部。此时,能否大举南下,关键在于青藏高原有无高压脊发展,有则暴发,无则为一般性冷空气活动。

(3)横槽转竖型:东亚倒Ω流型建立时,极涡向西伸出一个东-西走向槽,槽前后是偏北风(340°-20°)与偏西风(300°—250°)的切变.转竖 欧亚上空为两槽一脊型,乌拉尔山或东欧或西亚为一高压脊,欧洲或欧洲西部为一低槽,横槽位于东亚。与南压类相比,与横槽相连的低压中心偏东偏北,一般在105°E以东、60°N以北,槽线呈西南西~东北东走向,位置也在50~70°N之间。横槽能否转竖南下,关键在于乌拉尔山一带的高压脊能否在东移中继续发展。是,则转竖,否,则短期不易转竖。

(4)纬向环流型:欧亚上空的大气环流径向度加大,槽脊几乎原地加强或南北叠加而成大槽大脊是这类寒潮的特点。

(5)低压旋转型:是横槽型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与横槽型的区别在于寒潮暴发不是由一条槽线南压或转竖造成的,而是太梅尔极地低压逆转,低压后部一个又一个的小横槽连续南下,带动一股股冷空气南下而形成持续低温。低压后部的长波槽脊稳定少动,是这类寒潮的显著特点。

例如2005年3月10~13日一次全国性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的主要成因是(1)西欧上空500hPa强暖平流致使在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阻塞高压,建立横槽,横槽北侧的东北气流引导超极地冷空气和西路冷空气合并加强;形成了异常强的冷高压、锋区、冷温度中心和冷温度平流。(2)两个短波槽东移侵入阻塞高压,使得横槽两次建立和转为竖槽,导致强冷空气大举南侵。(3)寒潮带来大范围强降温、700hPa西南急流与冷空气交汇、1000hPa以上层气温在0℃以下的垂直分布,为南方大到暴雪提供了动力、水汽和凝结的温度条件。

3、寒潮对我国的主要危害与预警信号

寒潮是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受到寒潮侵袭的地方,常常是风向迅速转变,风速增大,气压突然上升,温度急剧下降,同时还可能下雨、下雪,出现霜和冰冻现象。寒潮南下,在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及北方地区常有大风沙天气。在淮河以北地区一般表现为少雨,偶尔有降雪。过淮河后,降水机会增多。它在不同季节还可形成不同天气,其中有几种天气对国民经济危害较大。冬季寒潮造成急剧降温会冻裂工矿中的各种管道和阀门,还可酿成火灾水灾,致使停工停产。带来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不小。如1987年11月下旬的一次寒潮过程,使哈尔滨、沈阳、北京、乌鲁木齐等铁路局所管辖的不少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通信信号失灵,列车运行受阻。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交通事故明显上升。我国南方的经济作物也最怕冻害,橡胶树在5℃以下低温时,会使主干爆皮流胶,甚至全部干枯;柑桔遇—9℃以下低温便会冻伤。

春季寒潮南下,在长江以南与暖湿空气对峙,便造成连续低温阴雨。它对早稻影响最大,只要日平均气温低于12℃,最低气温低于8℃,持续三天以上,并伴有阴雨,就会发生冷害,引起芽种霉烂或烂秧。在冬季和春秋寒潮中形成冻雨,且高山比平原多。冻雨最大的危害是压断电线,拉倒电杆,造成电讯和输电中断;交通受阻,事故频发;甚至牧区母畜吃了有冻雨的草也会引起流产。

寒潮可造成雪灾。例如1983年12月21——28日春城昆明连续下了近30个小时的大雪,积雪达36厘米,破500年来的记录,大雪使西南铁路中断2天。北方牧区更是常遇风雪天气而酿成“白灾”,造成牲畜大量死亡。

寒潮对民航飞行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寒潮大风平均风速一般可达15米/秒以上,阵风可达25 米/秒以上,风向多为西北到偏西,维持时间较长,一般为几小时到十几小时,有时可达2天以上。特别是首都机场,大风与跑道形成45度以上交角,大侧风交角使飞机的起飞和着陆会变得很复杂。在侧风中滑跑时,飞机两翼所受风的作用力不相同,迎风一侧机翼的升力增加,背风一侧机翼的升力减小,于是产生一个倾斜力矩。另外,由于侧风压力中心与飞机重心不重合,还会产生一个使飞机向逆风方向旋转的转弯力矩。当侧风很大,与转弯力矩作用相反的跑道面对机轮的反作用力,不足以使飞机保持平衡时,机头便向侧风方向偏转。所以飞机在侧风中滑跑时,机长都向侧风方向压杆,以消除倾斜力矩,向侧风的反方向登舵以消除转弯力矩。飞机在有侧风时着陆,比起飞时困难更大,此时机长必须注意修正偏流,如果修正不当,会造成飞机场外接地。飞机在强侧风条件下接地时,很可能发生轮胎破裂和起落架折断等事故,严重危及飞机和乘客的安全。寒潮降水使低层湿度急剧增大,很容易产生低碎云,这种低碎云有时仅有几十米,而且云底高起伏很大,严重影响飞机的起飞和着陆。

寒潮冷空气由高纬度寒冷大陆上酝酿发展在特定的大气环流型式下受到对流层内强偏北气流引导,途经苏联的新西伯利亚、蒙古人民共和国或苏联中亚地区进入我国。冷气团的直径可达几干公里,厚度伸展到6、7千米高空。但因各地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寒潮标准也不相同。其预警信号分,分别以蓝色、**、橙色表示。

--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寒潮**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寒潮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4、小结

(1)寒潮是强度大、范围广、来自极地或寒带向中纬度或低纬度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在我国年出现次数约在6次左右,对南方影响一般小于北方。夏季则不能形成寒潮。

(2)我国寒潮有4条路径及3个主要源地。其环流形势大致分为五类: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横槽转竖型、纬向环流型、低槽旋转型。

(3)寒潮是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受侵袭的地方,常常是风向迅速转变,风速增大,气压突然上升,温度急剧下降,同时还可能下雨、下雪,出现霜和冰冻现象。因此,对于道路交通,农业生产,电力输送,民航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气象学与气候学》 张志明、范钟秀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唐东升 气象出版社

[3]《气象万千——寒潮》 金传达 气象出版社

[4]中国气象报 2007-03-03 (蒙嘉川)

[5] 樊明,冯军,尚学军.“2001 4 9”寒潮天气形成过程分析.气象,2002,28(3):54~57.

简述低温灾害防控的共性措施

常见的气象旅游类型很多,主要有雨景、云雾景、冰雪景、霞景、日月景、幻景、极光景等等。

(一)雨景

雨景是旅游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景观。雨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往往给周围旅游增添无穷的韵味。首先,细雨蒙蒙,使山石林木、小桥流水若隐若现,别具一番朦胧美或意境美。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许多雨景胜迹,如峨眉山十景之一的“洪椿晓雨”,蓬莱十景之一的“漏天银雨”,还有江南烟雨、巴山夜雨等。其次,雨滴声声,雨打“芭蕉”,“雨滴残荷”,也会增添一份宁静和韵律美。

然而,雨景作为一种美景,离不开季节的配合,春雨最令人神往,江南的春雨更为迷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景还需地形的配合,在一些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雨景的朦胧美更是多姿多态。

(二)云雾景

山区云蒸雾聚,变幻翻腾,历来就是极具吸引力的胜景,所谓“山无云则不秀”。黄山云海为四绝之一。庐山瀑布云“或听之有声,或嗅之欲醉,团团然若絮,蓬蓬然若海”,奇妙万状。苍山的玉带云,三清山的响云,泰山的云海玉盘,都是奇景。

云雾景常给人一种身处神仙境地、飘飘欲仙的美妙感受,在山地最为常见,主要是由多变的山地气候造成的。

(三)冰雪景

雪景配合其他的自然景观可构成奇异的冰雪风光。雪是纯洁的象征,雪景常把人间装扮成一个纯真无私的世界。自古以来,冰雪景一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旅游活动内容。旅游区中以雪命名的景点俯拾皆是,如九华山的“平岗积雪”,嵩山的“少室晴雪”,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等都是著名的雪景,足见雪在构景中所占地位。世界上许多冰雪丰富的地方,先后建设起滑雪运动场,寓观景与运动于一体,爱好者日众。我国哈尔滨的冰雪、冰雕盛会是该地最有号召力的旅游节目。

(四)霞景

霞是日月斜射光,经空气色散使云层呈现红橙黄等彩色,多出现在日出或日落时,常与山地水气、云雾相伴随,主要形式有朝霞、晚霞、彩霞、雾霞等。这种景致瞬息万变,五彩缤纷,对游人很有吸引力。以霞景命名的景点,如泰山岱顶的“晚霞夕照”,浙江东钱湖的“霞屿锁岚”,江西彭泽的“观客流霞”等。

(五)日月景

日月景从本质上说属于天文旅游的一种,但由于日月景的观赏与气候、气象、季节和地理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且其景观与其他天文旅游相比,规律性很强,周期很短,观赏手段十分简单,因此在气象旅游中描述更为恰当。

日月景包括旭日、夕阳、满月和残月。游人到高山、海滨旅游,都希望能看到日出和日落的景色。有些名山已经形成固定的观日点,如泰山的观日峰,庐山的含鄱口,黄山的翠屏楼,峨眉山的金顶。游人常披星戴月,在日出或日落前赶到上述地点。“旭日东升”是泰山奇观之一,知名度极高。庐山的旭日景和夕阳景也极尽瑰丽,因有鄱阳湖水光的衬托,更是与众不同。观日以晴天和少云天气最佳,故需掌握天气状况和观景时间,否则会徒劳跋涉。

月到中秋分外明,满月象征着圆满美好,是都喜爱的,如西湖十景之一的“乎湖秋月”等。此外,日月景常常与霞景相伴而生,后者的映衬,使日出、日落景致更为丰富多彩。

(六)幻景

佛光与蜃景,因其形成机理及成像性质的相似性,我们可以通称为幻景。二者均由于大气分子或其中的水汽分子对太阳光线的折射或反射作用而形成。所形成的景观均为虚像,虚无飘渺,给人一种神秘怪异的感受,但二者出现的区域有很大差别。佛光,是山岳顶峰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光学现象。蜃景则常见于海湾、沙漠、江河及湖泊的上空,有时在山顶也可以发生。

1.佛光景观

佛光又称宝光,庐山、峨眉山、泰山、黄山都是有名的观赏佛光的名山.。峨眉金顶佛光是峨眉十景之一,在无风的晴天下午,日光透过云层,便会出现以金顶上观赏者的头像为中心的七色光环,“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景色之神异绚丽,莫可名状。庐山佛光与峨眉山类似,当小天池雾气弥漫之际,在太阳对方向的云屏雾墙之上,会出现道道彩色光环。佛光的出现是云雾中小水滴对光线的折射和衍射作用造成的一种光学现象,但由于各山的环境条件不同,佛光的出现次数及美丽程度也不同。峨眉山云雾天数最多,湿度最高,风速最小,所以出现次数最多,也最美丽。泰山每年出现佛光七八次,而峨眉山金顶每年可以看到七八十次。

2.蜃景

蜃景即海市蜃楼,是空气密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而产生折射和全反射,导致远处地面景物出现在空中或海面上空的一种幻景。(梦溪笔谈)云:“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又传说中龙所生九子之一的蜃能吐气为楼,故曰海市蜃楼。山东海边蓬莱阁是最有名的观看海市蜃楼之地。游人立于阁前,凝望雾气蒸腾的海面,会看到(梦溪笔谈)中所述的种种幻景。它由隐达显,由显转隐,持续几分种到几十分钟。此外,庐山五老峰偶尔也可看到这种奇景。

(七)极光景

极光景指高纬度地区高空出现的一种辉煌瑰丽的彩色光像,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等,明亮时多为黄绿色,微弱时一般为白色,有时带红、蓝、灰、紫色,或兼而有之。它是由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使高层空气分子或原子激发而致的发光现象。这些带电微粒因受地球磁场作用折向南北两极附近,分别形成“北极光”和“南极光”,北极光出现在距地球磁极22--27度的地带,大体上是通过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冰岛南部、挪威北部、新地岛南部和新西伯利亚群岛南部的一个环状地带,每年有2/3的天数(245天)可以看到极光,成为该地区吸引游客的主要自然景观之一。我国黑龙江的漠河地区、新疆阿尔泰地区也能看到极光。

(八)其他气象旅游

除上述气象旅游外,我国还有一些在特定区域条件下才能出现的气象旅游,如雾凇景、雨凇景和“下关风”等旅游。

雾凇又名树挂,是在寒冷的天气里形成于树枝、电线等物上的白色而松软的水滴凝结物。这水滴比降下来的雨滴小得多,实际上就是构成云雾的水滴,雾凇中这些小水滴凝结物之间的空隙很多,因此呈不透明的白色,我国雾凇分布特点是:高山多于平原,湿润地区多于干旱地区,北方多于南方。雾凇出现最多的地方在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湖下的滨江两岸,由于气温低,多偏南风,空气湿度大以及受水电站泄水增温的影响,常在行道树上结成洁白冰莹的雾凇,在柳条上像白链银丝,在松针上像朵朵白菊,姿态各异。吉林雾凇花色众多,分布密集,出现日数多,有“江城树挂”之称。

雨凇是由小雨滴在物体上冻结起来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冰层。雨凇的产生必须是低层空气有逆温现象。从上层气温高于零度的空气中下降的雨滴到下层气温低于零度的空气中,便处于过冷却状态。过冷却水滴附着到寒冷的物体表面便立刻冻结成雨凇。雨凇密度小时,为混浊无光泽的冰层;密度大时则成透明的冰层。雨凇的分布是高山区多于平原区,湿润区多于干旱区,但南方多于北方,这一点与雾凇相反。我国雨凇日数最多的地方是峨眉山,每年有135天(峨眉山的雾凇有142天)。庐山雨凇也很有名,一到冬季风和日暖时,碧绿的松柏竹杉都披上了银装,人称玻璃世界。

“下关风”是我国云南大理四景之一,每年的秋冬季节出现,这种景只能感受而不能观赏,大多用以衬托其他旅游。奇景的形成,是由于苍山西侧的气压大于东麓,冷气流从苍山横谷或低缓处越脊而过往下沉,而东侧洱海暖湿空气上升所产生的一种定向风。这种风是大理自然景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八十天环游地球》每章的内容概括,100字左右

低温冷冻灾害: 连续多日的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低温冷冻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

种类

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

低温连阴雨指连续多日阴雨并伴随气温下降的天气现象。此间降水量不大,但气温较低,这种天气有时接连出

现,以致阴雨天气长达一个月之久。

低温冷害多是在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因气温低于作物生理下限温度,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引起农作物生

育期延迟或受损,导致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霜冻则是指当地面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时,对农作物等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

寒潮是指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在特定天气形势下加强南下,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天气,这种来势凶

猛的冷空气活动使降温幅度达到一定标准时,称为寒潮。

形成

冷空气是低温冷冻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春秋季节,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频繁交汇,常常造成低温

连阴雨天气。而强冷空气,尤其是寒潮的爆发南下,使得温度急剧下降,会造成“倒春寒”、霜冻等灾害。

冷空气的堆积、加强、南移和爆发有一个过程,并有相应的天气形势配合。在强烈的辐射冷却作用下,北冰洋和

西伯利亚地区会形成大规模的冷空气团,且由于冷堆中的空气做上升运动而产生绝热膨胀冷却,冷空气堆会不断增

强。当冷空气堆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在有利的环流形势下爆发南下,发生寒潮。

对于霜冻而言,一般发生在寒冷、晴朗(无云或云量很少)、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不大的夜晚,多是由于地表

面及植物表面向外大量辐射热量,使得近地面空气冷却到0℃以下。霜冻与地面辐射冷却有关,而云量是影响辐射量多

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有云不利于霜冻的形成。风可以促使近地层与上层空气的混合,从而减小地面的冷却程度,因

而大风不利于霜冻的产生。

分布

低温连阴雨常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在每年的3~4月;两广(广东和广西)地区则在1~3月发生,往往对春

播育秧危害极大,造成早稻严重的烂秧,其结果是减产或颗粒无收。低温冷害在东北地区一般发生在6~8月,称为东

北冷害或“哑巴害”。在长江流域则发生在9~10月,称秋季低温或寒露风,发生在春季则称为春寒或倒春寒。

而霜冻根据发生的季节,又可分为春季霜冻、秋季霜冻和冬季霜冻。秋末的寒潮常常会给北方带来大范围的初

霜,使晚秋作物遭到冻害;春天的寒潮会引起南方的连阴雨;冬季的寒潮常常引起雪灾,北方会出现江河湖海封冻,

南方可产生冻雨(雨凇)灾害。

我国有两个寒潮多发区:一个是内蒙古中东部二连浩特到锡林浩特;另一个从阿尔泰山到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

旗、右旗一带。影响中国的寒潮源地主要有3个:一是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洋面,二是新地岛以东的北冰洋洋面,三是

冰岛以南的大西洋洋面。

防御及研究

低温冷冻灾害冷害是严重的农业灾害之一。严重冻害年如1968年、15年、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

上。低温冷冻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合的作物品种和播栽期,以便在低温敏感期避开有

害低温;根据冷害预报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比例;调节农田小气候,既可克服春季低温危害,又能使作物提早成熟,

避开秋季低温;培育作物的耐寒早熟品种;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田间管理等。

目前,在低温冷害的防御方面,气象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低温气候规律,并加强了低温冷害预报。特别是长期趋

势预报,为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为及时用应急的抗御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尽管如此,但我国对低温冷害的研究依旧缺乏持续性、系统性,对冷害的防御技术的研究甚少,尤其是还没有转

化成有效的业务能力。开展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及业务转化,并在适宜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主生产

力,将是今后应对气温冷害的重点。

为什么地震时会头晕

八十天环游地球章节概括

一 1872年,西锐登是一位为英国增光的伟大的演说家,继承他这所房子的福克先生却是一位令人捉摸不透的人物。关于福克先生的底细,人们只知道他是一位豪爽君子,一位英国上流社会里的绅士,其他就一点也不清楚了。

二 路路通开始觉得有点儿奇怪,自言自语地说:“说真的,我在杜叟太太家里看见的那些‘好好先生’跟我现在的这位主人简直没有一点差别!”提起若望,他又叫路路通,是个土生土长的道地的。他在英国待了五年,一直在伦敦给人当亲随佣人。但他始终没有找到过一个合适的主人。

三 早上十一点半,福克先生照例走出赛微乐街住宅。但是,9月29号这一天,情况就完全两样了。一捆钞票竟然一去不返。当挂在汇兑处上面的挂钟敲响五点的时候,下班的时间到了,英国国家银行只好把这五万五千英镑记在损益账上。

四 福克先生这次打牌赢了二十来个基尼。七点二十五分,他辞别了那些高贵的会友,离开了改良俱乐部。七点五十分,他推开了自家的大门,回到家里。路路通没回答,现在本来就不该叫他,因为还没到时候。

五 当福克先生离开伦敦的时候,他也猜到他这次旅行将会轰动全国。 报纸上就这一问题所发表的好些文章,都写得有声有色,头头是道。谁都知道,在英国,凡是涉及地理方面的问题,都感兴趣。因此,不论是哪个阶层的读者,都爱看报上与斐利亚·福克旅行有关的文章。

六 话分两头,现在我们再来谈一下那份报告福克是贼的电报是怎么来的。 这时,码头上渐渐热闹起来了。一些不同国籍的水手、商人、掮客、搬运夫、当地苦力都涌到码头上来了。显然是船马上就要到了。

七 费克斯离开了码头,急忙跑向领事馆。因为他说有急事,所以领事就马上接见了他。 福克先生把这些日期记在一本分栏的旅行日记上。这种分栏的旅行日记能使人一目了然,福克先生随时随地都知道是早到了还是迟到了。他现在把到达苏伊士的时间记在本子上,今天是10月9日,星期三,如期到达了苏伊士,在时间上既没提前,也没落后。

八 没多久,费克斯又在码头上碰见了路路通。他正在那儿逍遥自在地逛来逛去,东张西望,他以为在旅途中无论什么都该瞧瞧。一刻钟之后,费克斯提着自己简单的行李,带着一笔钱,就上了蒙古号。过不一会儿,这条快船已经飞也似的在红海上奔驰开了。

苏伊士离亚丁正好一千三百海里。根据半岛轮船公司运转规章上规定:该公司的船只要短短的一百三十八小时就可以走完这段路。蒙古号加大了火力迅速前进着,看样子可以提前到达目的地。

十 现在离八点钟只有五分钟了,火车眼看就要开走,路路通光着头,赤着脚逃到车站,连方才买的一包东西,也在打架的时候丢了。这倒霉的小伙子,光着脚,狼狈不堪地跟主人上了车,连一句话也没说。 火车随着一声惊人的汽笛声,在深沉的夜色里消失了。

十一 火车按规定时间开出了站。它运走了一批旅客,其中有军官,有文职人员,还有贩卖和蓝靛的商人。路路通跟福克先生坐在一个车厢里。。由于旅客们的请求,印度人把福克先生和他两个同伴带进栅栏里。

十二 为了缩短路程,向导就撇开了右边那条正在修建中的铁路线。晚上八点钟,他们已越过了文迪亚群山的主要山脉。于是他们就歇在这北山坡上一所破烂的小屋里。这一天大约走了二十五英里,离阿拉哈巴德还有二十五英里。

十三 这个救人的打算是很冒险的,是有困难的,看来也是行不通的。至于路路通,他早已准备好随时听候差遣。他主人的建议使他感到兴奋。 他们立刻带着卫兵冲进了树林。他们一边追着,一边不停地放枪,但是他们的敌人逃得很快,没多久,已经逃出和弓箭的射程以外了。

十四 这个胆大包天的救人已经胜利完成。 按照他的路程表,这位绅士应该在离开伦敦以后的第二十三天到达印度首都加尔各答。他现在不早不晚,如期赶到。可惜,从伦敦到孟买节省下来的两天时间,我们知道在穿过印度半岛的旅途中已经给占用了,但是我们相信福克先生对这一点是不会感到遗憾的。

十五 火车到站了。路路通抢先下了车,接着是福克先生挽着他那年轻旅伴走下月台。警察厅密探费克斯考虑到赃款的问题那是很自然的,实际上福克先生自从离开伦敦以后,旅费、奖金、买象、保释金和罚款,已经挥霍了五千多英镑了,这样按追回赃款总数比例发给密探的奖金也就越弄越少了。

十六 仰光号是印度半岛和远东公司的一条邮船,经常在中国和日本的沿海航行。这是一艘有螺旋推进器的铁壳船。 所有安达曼群岛的美丽的景物,都飞快地从船旁掠过。仰光号迅速地开向马六甲海峡,这条海峡是通向中国领海的门户。“那太妙了,费克斯先生,咱们能为在仰光号上重见碰杯,这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十七 从这一天起路路通跟费克斯就经常见面,可是费克斯在他这位朋友面前非常谨慎,一句话也不多问。 费克斯注意地看着路路通这一副极其讨人喜欢的嘴脸。他也随和着路路通哈哈大笑了一阵。这时,路路通就高兴地问他:“您这种职业是不是出息很大?”

十八 在这一次航行的最后几天里,天气相当坏。风愈来愈大,一直在刮西北风,阻扰着仰光号的前进。船身很不稳定,颠簸得非常厉害。这就难怪船上旅客对这海风掀起的恼人大浪怨声载道了。

十九 香港不过是一个小岛,1842年战争之后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个小岛就被英国占领了。 路路通两手插在衣袋里一面走向维多利亚港,一面欣赏着那些在中国还十分流行的轿子和带篷的轿车。 路路通觉得越来越醉了。费克斯认为现在必须不惜任何代价把路路通和他的主人隔离开。

二十 当费克斯在酒店里和路路通进行谈判要断送福克的前途的时候,斐利亚·福克正陪着艾娥达夫人在英国侨民住宅区的大街上散步。约翰·班斯比船主终于驾船出海了。唐卡德尔号上的后樯梯形帆、前中帆和外前帆兜着饱满的海风,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奔驰前进。

二十一 在一条二十吨重的小船上航行八百海里,特别是又在这种季节,这简直是一次冒险的远征。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又长又黑的烟囱,冒着滚滚的浓烟,出现在浪花翻腾的河道上。这正是那条准时从上海开出的美国邮船。船旗下降到旗杆的中部。这是一种求救的信号。他们希望能被美国邮船看到,这样就有希望使它改变一下航线向唐卡德尔号开来。

二十二 11月7号午后六时半,卡尔纳蒂克号邮船开出了香港,直向日本迅速前进,这条船载满了货物和旅客,但后舱却空着两间房舱。 大街上的行人终于渐渐少了。人群刚刚消失,就出现了查夜的警官,他们都穿着漂亮的制服,前后簇拥着一群侍从巡兵,简直象是出国的大使。

二十三 第二天,路路通是又饿又累,他对自己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得先想办法吃饭,越快越好!六点半钟,福克先生和艾娥达夫人走上了美国邮船。后面跟着路路通,一直到要动身的时候,他肩膀上那两只翅膀和脸上那个六英尺长的鼻子还没有来得及弄下来呢。

二十四 关于在上海发生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唐卡德尔号当时发出的信号已经被开往横滨的邮船发现。 过了十一天之后,正是12月3号,格兰特将军号开进金门港,到达了旧金山。到现在为止,福克先生只是如期到达了旧金山,一天也没有推迟,但也没有提前到达。

二十五 旧 费克斯微笑了一下,没有答话。但是他看得出来,福克先生是这样一种英国人:如果他在英国不能容忍任何挑衅,那么在外国,他也会为保卫自己的荣誉而进行斗争。金山港口里有许多随潮水升降的浮码头,这对于来往船只装卸货物非常便利。

二十六 “一线通两洋”,这句话是美国人对这一条从太平洋到大西洋横贯美洲腹地的铁路干线的总称。 当火车驰过亨博尔特山脉的狭窄山道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九点半钟,火车进入了犹他州。这里是大咸湖区域,是摩门教徒的世外桃源。

二十七 火车离开了大咸湖和奥格登车站继续北上,一小时后到了威伯尔河。 列车过去了!就象闪电一样,连个桥影也没来得及看见,简直可以说是从对岸飞过来的,火车一直冲过了车站五英里,司机才勉强把它煞住。但是,列车一过了河,桥就轰隆一声坍落在梅迪西弯的激流里了。

二十八 当天傍晚,火车一路前进非常顺利,过了索德尔斯堡,又过了夏延关,到了伊文思关。现在已经越过了经线一百零一度了。早晨八点钟,火车越过麦克费尔逊堡,此地离奥马哈角仅三百五十七英里。现在已经越过了经线一百零一度了。

二十九 连路路通在内一共有三个旅客失踪。他们是在战斗中被打死了呢,还是被西乌人捉去了呢?现在谁也不知道。连长现在非常忧虑,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战士们都冲出了堡垒,他们发现离此约半英里的地方有一小队人步法整齐地走了过来。走在前面的是福克先生,他旁边是从西乌人手里救出来的路路通和另外两个旅客。

三十 原来福克先生看见的正是一条单桅船式的雪橇,福克先生不愿让艾娥达夫人在露天旷野里作这样艰苦的旅行,雪橇笔直穿过的这一片犹如风平浪静的大海一样的平原。到了,真的到了。从芝加哥到纽约只有九百英里。而且这里去纽约的火车很多。福克先生下车之后立即跳上了另一列火车。

三十一 中国号邮船开走了,似乎把斐利亚·福克最后的一点希望也给带跑了,至于伊曼公司的船,根本就不必考虑。福克先生离开了亨利埃塔号,乘车回到圣尼古拉旅馆,立即带着艾娥达夫人和路路通上船。

三十二 一小时之后,亨利埃塔号经过赫德森河口的灯船,绕过沙钩角,驶入了大海。12月13号,轮船从新地岛附近经过,这一段很难航行。到了13号夜晚,天气果然变得更冷了,西北风也转为东南风了。12月21号,十一点四十分,斐利亚·福克终于到达了利物浦的码头。此去只需要六个小时就能到达伦敦。

三十三 斐利亚·福克被押起来了,当福克先生被捕的时候,路路通要上去跟拼命。斐利亚·福克自由了!斐利亚·福克完成了他的环绕地球的旅行,但是迟到了五分钟!……

三十四 这位绅士受了这次打击仍然和往常一样不动声色。这一夜过去了。福克先生也照常睡了。第二天早晨,福克先生把路路通叫来,很简单地吩咐他去给艾娥达夫人预备午饭,他自己只要一杯茶和一片烤面包。

三十五 12月17日,在爱丁堡捕获了一个名叫杰姆·斯特朗的人。他才是那个真正盗窃英国国家银行五万五千英镑的小偷。这五位先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以想象他们的心脏跳动的次数一定会有些增加。到了第五十七秒的时候,大厅的门开了,钟摆还没有来得及响第六十下,一群狂热的群众簇拥着斐利亚·福克冲进了大厅。

三十六 一点儿不!正是斐利亚·福克本人。“确是如此,”福克先生回答说,“不过,那样我们就不能经过印度了;要不经过印度,我就不能救艾娥达夫人;不能救她,她现在也不会作我的妻子了……”福克先生轻轻地把门关上了。

三十七 斐利亚·福克在八十天内环游了地球一周!斐利亚·福克赢到了这笔两万英镑的赌注!斐利亚·福克在他的旅程中“不自觉地”占了二十四小时的便宜。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类气象灾害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而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引起的。

住在十几层高的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

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

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扩展资料:

在自然界中,海上风暴、火山爆发、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地震等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

在人类活动中,诸如核爆炸、导弹飞行、火炮发射、轮船航行、汽车争驰、高楼和大桥摇晃,甚至像鼓风机、搅拌机、扩音喇叭等在发声的同时也都能产生次声波。

百度百科-次声波

自然旅游景观的气候天象旅游

干旱在我国是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如 1928—1929 年陕西大旱,全境 940 万人中受灾死亡达 250 万人。解放后对旱灾虽有一定控制,但仍不断发生。1951—1988 年平均每年受旱农田面积约 3 亿亩(1 亩=666.7 平方米),近 30 年因旱灾损失粮食 1532.1 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损失总量的 50%。 雨涝是指长期降雨而产生的大量积水和径流淹没低地所造成的灾害。它是我国东部和南部严重的气象灾害。 雨涝的发生受地理位置、地形、降水量、植被、土壤等多种条件共同制约。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雨涝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据研究,我国主要的雨涝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这个地区又以南岭、大别山—秦岭、阴山分割为四个多发区。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 热带气旋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 强烈的热带气旋常伴有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影响范围主要在太行山—武陵山以东,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及海域。据统计,平均每年约有 7 个台风在我国登陆,给我国造成了巨大损失。特别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损失逐年上升。1989 年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暴雨使 3100 万亩农田受灾,倒房 60 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 50 亿元。然而,热带气旋也并非全然为害,由它带来的降水可解除旱情,使农业受益。 冷暖空气的活动是天气变化的基本原因之一。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聚积在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入侵我国,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类天气过程称为寒潮或强冷空气,由此所造成的损失称为寒潮与冷冻灾害。 影响我国的寒潮,源出新地岛附近和西伯利亚北部的北冰洋,分别从西北、北、东北向南汇集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东经 80°—105°,北纬 45°—60°)地区,然后分四路南下 中国是世界上冰雹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几亿元到十几亿元人民币。1987 年 3 月 6 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微、江苏、浙江、上海,受灾农田达 538 万多亩,倒损房层 6.2 万间。

主要指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天气现象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旅游景观相结合,再加上人文景观旅游的点缀,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气候天象旅游。有长时间保持的大气物理状况,如宜人的气候,还有美丽的高山冰雪景观,短时间的气象景观一般分为经常发生的雨景、云雾景、冰雪景、明月、日出、云霞和偶然发生的佛光、海市蜃楼、雾凇、雨凇等。

(1)宜人气候:人们可以用来避暑或者避寒,并能够满足身心需要,使心情愉悦、体魄健康的气候。

避暑气候分为三种类型:a、高原山地型,如中国避暑胜地庐山,在夏季比山脚下的九江市平均气温低5.6℃,中国南方大多数名山属于这种类型,如峨眉山、武夷山等等;世界著名山地避暑胜地主要有:菲律宾的碧瑶、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巴、厄瓜多尔的基多、墨西哥城等等;b、海滨型,如中国的大连、青岛、北戴河等;c、高纬度型,即高纬地区气温低,许多避暑胜地位于这些地方,如中国夏季东北一些城市。

避寒气候:冬季,人们多去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地区避寒,很多热带、亚热带沿海城市成为著名的避寒胜地,如美洲西印度群岛的巴巴多斯、非洲佛得角群岛、中美洲的尼加拉瓜、亚洲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中国海南省,澳大利亚的悉尼海滨、美国夏威夷群岛等。

阳光:如地中海沿岸国家充分利用阳光和海水,建设海滨浴场,最著名的是西班牙濒临地中海沿岸,晴天多、阳光和煦、沙滩柔软,海水蔚蓝,适于开发海水浴和日光浴。

此外,还有四季如春的迷人气候,如中国云南的昆明堪称“春城”。

(2)大气降水景观:主要由于大气降水形成的雨景、雾景、冰雪等等。中国著名雨景有:蓬莱十景之一的“露天银雨”、潇湘八景之一的“潇湘烟雨”、羊城八景之一的“双桥烟雨”、重庆著名的“巴山夜雨”。云雾景观:中国长江流域四大云海的“黄山云海”“庐山云海”“峨眉云海”“衡山云海”,此外还有壮观的“泰山云海”。冰雪奇观:雪景与其他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的奇观景色,如北京的“西山晴雪”、太白山的“太白积雪”、杭州的“断桥残雪”、长沙的“江天暮雪”、台湾的“玉山积雪”、九华山的“平冈积雪”以及东北的“林海雪原”,另外“冰城”哈尔滨的“冰雪节”,吉林的冰雪景观都闻名世界。雾凇和雨凇属于冰雪景观:雾凇就是树挂,著名的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三峡风光、云南石林并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3)天象奇观:一般具有偶然的、神秘的、独特的特征,如极光、佛光、海市蜃楼、奇特日月景观等。

极光:太阳带电粒子从高纬度地区进入地球大气层,受磁场影响形成的色彩艳丽的发光现象,形状多样,千姿百态,在高空5~10千米亮度最强。北半球有一个极光带,利于观测极光,它通过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加拿大北部、冰岛南部、挪威北部和新地岛南部,每年有240天左右可见极光。中国的漠河和新疆阿尔泰,每年可见一次极光。

佛光:也叫“宝光”“金光”,在低纬度高山地区云海中,由于阳光斜照使大气中的水珠发生衍射而呈现的色彩华美的光环,光环会随观测者而动,观测者的投影会进入光环之中,给人一种神秘的“神佛显圣”之感。中国可以观测到佛光的地区有庐山、泰山、黄山、梵净山、峨眉山,其中以峨眉山“金顶佛光”最为壮观。在德国的哈尔滋山、瑞士的北鲁根山也会有佛光出现。

海市蜃楼:由于气温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空气密度垂直分布发生分异,引起光线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使远处地面景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形成神秘的景致。一般多出现在海湾、沙漠和山顶。中国最佳观测地点是山东蓬莱阁和浙江普陀山。另外连云港海洲湾、渤海长岛、北戴河东联峰山、庐山五老峰和塔克拉玛干也都可观测蜃景。

武当叠影:武当山天柱峰金殿上空偶尔会出现与金殿一模一样的虚幻景象,使人们感到无比神奇,认为是真武祖师显圣,引来很多香客朝拜。一般出现在雨后初晴、或者既有阳光又有云雾的特殊天气,这一景观为武当独有,称为“祖师映光”或“金殿叠影”。

日月景观:主要有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日月并升以及夜间月景等景观。观测旭日东升的日出景观可以到庐山含鄱口、汉阳峰,黄山翠屏楼,泰山日观峰,华山东峰,峨眉山金顶,衡山祝融峰,蓬莱丹崖山,秦皇岛海滨等地。著名的夕阳西下的日落景观有浙江普陀山“普陀夕照”、杭州西湖“雷峰夕照”、河北承德“磬锤夕照”、湖南“潇湘夕照”等。日月并升景观在中国有五个地方,最佳观测地点是浙江海盐县南北湖畔的云岫山鹰窠顶。夜间月景可以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到中秋分外明”等,明月与其他景致构成了著名的岳阳“洞庭秋月”、杭州“三潭印月”以及著名的“二泉映月”等等。

参考资料:

马耀峰,宋保平,越振斌编著.旅游开发——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5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