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候与天气的关系

2.关于动植物的问题

3.农作物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动植物天气气候关系_动植物活动与天气有关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古人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为“蛰”。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冬眠的动物被惊醒,人们便称这天为“惊蛰”。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

物候与天气的关系

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看法和立场是再为平常不过的了,而问题的本质或重要性在于,谁更多地依据大量的真实的事实和科学分析,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比如,在对环境的看法上,决策者和公众既担心极端环保主义者把环境恶化描述得非常严重,更不能相信商业集团或既得利益者把环境描绘得像天堂一样。

气候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在生态变化对全球生物影响的问题上,同样存在这种情况。现在,两项大规模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全球变暖正在改变和影响全球的生物及其进化方向。但是,批评者认为,即使再增加一些材料得出这种结论也证据不足。

国际上隶属于间环境变化委员会(IPCC)的一些研究人员对44项已发表的环境研究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在全球变暖的气候下全球400多种动植物已经转移了它们生存(分布)范围或改变了它们的行为,如产卵的时间。

比如,随着欧洲天气的变暖,乌铜彩蝶在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灭绝,剩下的迁移到了爱沙尼亚的北部。

而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加拿大的红松鼠加快了它们适应温暖环境的生存和遗传变化,现在的红松鼠雌鼠产小仔的时间比其“曾祖母”提前了18天。红松鼠这种生殖期提前的主要原因是,最近27年来松鼠繁殖季节的温度上升了2摄氏度,这促使红松鼠的发情期提前,交配、怀孕和产小仔的时间也相应提前。

对这些现象和事实,该委员会的生物学家认为这是气候导致生物群生存和行为变化的极有力的信号。因此,这一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应该很高,可达95%。但是,非生物学家,大多数是经济学家,却认为这些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只有33%~67%,甚至更低。

不过,最终IPCC的一致意见是,上述分析结果的可信性具有较高水平,达67%~95%。尽管人们在纸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对于实际上全球变暖怎样影响全球的生物变化仍然存在分歧。为什么对于同样的资料,专业人员却有不同的分析结果呢?这就牵涉到怎样看待这些研究结果和资料。

全局与局部关系

比如,汉堡大学的环境经济学家理查德·托尔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这些资料是否代表了公平的样本。他指出,生物学家倾向于在某一特定地区做研究,而这些地区的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此外,是否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能公开发表,比如相反的研究结果和没有结果的研究。这些因素都决定着人们对研究结果的评估和认同。另外,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威斯莱恩大学的生态学家加里·约埃也认为,上述分析得出的高可信度是不可信的,因为分析只是表明气候与生物变化有相互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

针对这些怀疑,斯坦福大学及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同为IPCC成员)独立地做了一次相似的研究。他们声称对全球变暖的生物效应做了全面的总体分析。研究者对每一项研究的全过程都有确切的了解。

研究人员重新把生物作了四种分类。一类是生物生存范围与行为变化与全球变暖一致;二类是生物分布与行为变化与全球变暖刚好相反;三类是生物生存和行为没有变化;四类是生物生存范围与行为发生了变化,但并非因全球变暖而致。结果表明,484种生物中有87%是由于全球变暖改变了作息时间,在460种生物中有81%改变分布范围是与全球变暖一致。而这样的变化结果如果是以偶然的机会发生,其发生的概率还不到1/10万亿。也就是说,气候变暖是引起生物变化的必然原因。

但是托尔等人认为这后一项分析研究与前一项分析研究也无多大差别,全球变暖导致生物变化的结论的可信度不是太高。而用另一种模型分析,持相反意见的研究人员认为全球变暖影响生物生存和行为习惯的可信度是中等的,即在33%~67%。

不过,对于气候变暖对植物开花时间早迟的影响却有许多研究加以肯定。在温暖的十年中,植物开花会提前,而在寒冷的十年中植物开花会推迟。一项对294种植物的研究表明80%~100%植物开花变化与气候的突然变化有密切关系。

另一些研究人员对IPCC启动的大规模研究也作了独立的分析,结果包括气候变暖对生物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在对143项研究所涉及的全球1468种动植物生活习性变化的分析中,81%显示了与全球变暖相一致的变化。而在时间上,动植物在春天发生的行为,如开花,平均每十年提前了5.1天。这是一个非常可信的结论,因为如果这种结果以偶然的可能性发生,其几率是很小的。

科学说与利益关系

对于这些分析研究,哈佛大学海洋生物学家杰姆斯·麦卡锡认为,在此之前人们对生物变化与气候变暖有相互一致关系的看法只是一种说。现在这些分析证明全球的生物变化的确与气候变暖相关。尽管如此,经济学家仍然认为生物学家还没有证明他们的观点。

比如,托尔认为,虽然进行上述分析的研究人员试图处理研究中资料选择和偏见问题,但是这些偏见是出版物中与生俱来的属性,比如,不全部出版所有的研究,尤其是反面的结果和没有结果的研究无法发表和出版,因此研究人员根据已经发表的资料来分析,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自然要打折扣。

另一方面,利益关系也会造成对生态评估的不一致或偏差。比如,日本人为其捕鲸的需要找了许多借口,信誓旦旦地说南太平洋的鲸鱼有76万头,但实际上IWC科学委员会发表一份报告却认为,南太平洋中鲸的数量只有31.2万头。

所以,评估环境与生态问题除了考虑全局与局部关系、利益关系外,最重要的是要验证科学说,并重视相反研究得出的结论,并加以总体权衡。

而在全球环境的评估上,即使认为环境并非很糟糕的人也认为,已发表的结果能够引起人们重视全球变暖和生物生存与行为变化相联系的问题,并着手去解决它们。所以,上述方方面面的研究对生态保护是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关于动植物的问题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 、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气候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许多国家很早就有关于气候现象的记载。中国春秋时代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季节,秦汉时期就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完整记载。气候一词源自古希腊文,意为倾斜,指各地气候的冷暖同太阳光线的倾斜程度有关。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以及海、陆、山脉、森林等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过程不同,使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按水平尺度大小,气候可分为大气候、中气候与小气候。大气候是指全球性和大区域的气候,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型气候、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等;中气候是指较小自然区域的气候,如:森林气候、城市气候、山地气候以及湖泊气候等;小气候是指更小范围的气候,如:贴地气层和小范围特殊地形下的气候(如一个山头或一个谷地)。

在纬度位置、海路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气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⑴、寒带苔原气候:冬长而冷,夏短而凉;

⑵、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温和,冬季寒冷;

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较暖,冬季较温和;

⑷、温带草原气候:夏暖冬寒;

⑸、温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

⑹、亚热带雨林气候;

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⑻、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

⑼、热带草原气候:暖季多雨凉季干燥;

⑽、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高湿;

⑾、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变化;

⑿、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⒀、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小;

⒁、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少雨

气候变化对人类与自然系统有重要影响.由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适应今天以及最近过去的气候,因此,如果这些变化太快使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不能适应的话,人们将很难应付这些变化.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对基本的人类生活标准(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对于所有的国家,极端天气气候发生频率的增加将会增大天气灾害的风险。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一些变化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负面影响。据统计,1950年到2000年,特别是1990年以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急剧增加。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极端天气的增多,另一方面我国总体经济体量增加,因此经济损失绝对值大幅升高。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负面的。预计到2030年,我国三大作物,即稻米、玉米、小麦,除了浇灌冬小麦以外,均以减产为主。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也很大,全球变暖使水循环的过程速度加快,降水的空间不均匀性增加。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也有影响,如长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导致地质灾害的频率会增加,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青藏铁路和公路,大大增加铁路和公路运行维护的投资。

同全球一样,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科技界应当特别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公众和科学家的共同愿望。

什么是物候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了。什么是物候?以上那些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是物候现象。它包括三个方面:(1)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等现象;(2)候鸟、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3)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

有时又根据生物种类分为植物物候、动物物候。动物物候有时又细分为鸟类物候,昆虫物候等。有时还把农作物的生育期称为作物物候,而把其他的统称为自然物候。本书介绍的主要是自然物候。

几千年来农民是很关心物候的,在他们看来,暑去寒来、鸟语花开、秋天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召唤农民赶快春耕;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农民赶快下种;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在农民耳里,它是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很多地方的农民历来是以物候来定季节和农时的。现代研究物候的主要目的,也还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的变化规律,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那么,物候学和气候学有什么不同呢?物候学和气候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季节变化的,都是带地方性的科学;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并研究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等现象和变化规律的。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季节活动,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自然季节的变化规律的。物候所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气候条件的积累对生物的综合影响,因而物候学也有人把它归在生物气候学中。

物候虽然由气候所决定,但气候的观测代替不了物候观测。因为农作物都是活生生的生物,影响它生长的因素很多,不是用单因子或几个因子的资料就能说清楚的。而生物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以某些野生动植物的物候来定农时有其优越性。贵阳的农谚说:“穷人不听富人哄,阎王刺开花撒谷种(稻种)”,以阎王刺开花来指示和预报水稻的播种期,比其他任何方法都简单可靠。更何况我国丘陵山地区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一个气象站的记录在山区所能代表的范围有限,而野生动植物各处皆有,只要注意观测,就能对季节和农时提供可靠的信息。可以说,物候是大自然告诉我们季节变化的最直接的语言。

气象

[解释]1.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2.气象学。

3.情景;情况。 例如一片新气象。

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

气象的观测项目有:气温、湿度、地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气压、天气现象等。

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如云、雾、雨、雪、冰雹、雷电、台风、寒潮等都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的研究范围是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厚约3000公里,自下而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然层和外层。

1. 晕

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称这七色彩环为日晕或月晕,统称为晕。其中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为22度的晕最为常见,称22度晕,偶尔也可看到角半径为46度的晕和其他形式的与晕相近的光弧。由于有卷层云存在才出现晕,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数百公里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雨天气的先兆。

2. 华

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为主,最外呈红色。有时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

3. 虹和霓

含七种色光的太阳光线,射入大气中的水滴(雨滴或雾滴),各种色光经历折射和反射后,可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环。当光弧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42度,光环的彩色排序是内紫外红时,称为虹。

在虹的外面,有时还出现较虹弱的彩色光环,光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为52度,彩色环的排序与虹相反即内红外紫,称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对太阳而立才能观察到。在夏日的傍晚,西方放晴而东方天空有云雨时,最易看到虹和霓。

4. 曙暮光

日出前,即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高层大气,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止的光亮称曙光。

日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一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气,因空气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

曙光与暮光合称曙暮光。曙光时段称黎明,暮光时段称黄昏。由于曙光开始与暮光终了的标准不同,通常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晴朗日子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的角度大约为 7度时,民用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大约12度时,航海曙光开始和暮光结束;当大约18度时,天文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曙暮光持续的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相关词:

气象台:对大气进行观测、研究并预报天气的科学机构。规模较小的还有气象站、气象哨等。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天气

The weather

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

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因而一个地区的天气和天气变化是同天气系统及其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是大气的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综合结果。

各类天气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和演变着,都反映着一定地区的环境特性。比如极区及其周围终年覆盖着冰雪,空气严寒、干燥,这一特有的地理环境成为极区低空冷高压和高空极涡、低槽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赤道和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潮湿,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中高纬度是冷、暖气流经常交绥地带,不仅冷暖气团你来我往交替频繁,而且其斜压不稳定,是锋面、气旋系统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活动反过来又会给地理环境的结构和演变以深刻影响。因而认识和掌握天气系统的形成、结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同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天气、气候的形成、特征、变化和预测地理环境的演变都是十分重要的。

农作物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能预报天气的植物

“人不知春鸟知春,鸟不知春草知春。”人们发现,不仅许多动物有洞天察地的本领,而且一些植物也有这种“奇术”。在植物王国里,有些成员竟能像气象台那样预报天气。

在我国西双版纳生长着一种奇妙的花,当暴风雨将要来临时,便开放出大量的花朵,人们根据它的这一特性,可预先知道天气的变化,因此大家叫它“风雨花”。风雨花又叫红玉帘、菖蒲莲、韭莲,是石蒜科葱兰属草本花卉。它的叶子呈扁线形,很像韭菜的长叶,弯弯悬垂。鳞茎呈圆形,较葱兰略粗。春夏季开花,花为粉红色或玫瑰红色。风雨花原产墨西哥和古巴,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略带粘性的土壤上,不耐寒冷。

那么,风雨花为什么能够预报风雨呢?原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外界的大气压降低,天气闷热,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大,使风雨花贮藏养料的鳞茎产生大量促进开花的激素,促使它开放出许多的花朵。

无独有偶。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长着另一种奇花,也能预报晴天还是下雨,所以人们称它为“报雨花”。这种花非常像我国的菊花,花瓣呈长条形,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和花姿,二者所不同的是,报雨花的花朵比菊花大2—3倍。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报雨花能预报晴雨的奥秘是,它的花瓣对湿度比较敏感,当空气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其花瓣就会萎缩,把花蕊紧紧地包起来;而当空气湿度减少时,它的花瓣又会慢慢地展开。当地居民在出门之前,总是要看一下报雨花,如果花开就不会下雨,如果花萎缩,就预示着将会下雨,因此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植物气象员”。

花儿知晴雨,草木报天气。多年生草本植物结缕草和茅草,也能够预测天气。当结缕草在叶茎交叉处出现霉毛团,或茅草的叶茎交界处冒水沫时,就预示要出现阴雨天。因此,有“结缕草长霉,天将下雨”;“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谚语。

有趣的是,草不仅能预报天气,而且还能测量气温。在瑞典南部有一种“气温草”,它竟能像温度计一样测量出温度的高低。这种草的叶片为长椭圆形,花为蓝、黄、白三色,所以又叫它“三色堇”。它的叶片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当温度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上方伸出;若温度降到15℃时,叶片慢慢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为止;当温度降至10℃时,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如果温度回升,叶片又恢复为原状。当地的居民根据它的叶片伸展方向,便可知道温度的高低。

更为有趣的是,大树也能预报天气。在我国广西忻城县龙顶村,有一棵100多年树龄的青冈树,它的叶片颜色随着天气变化而变化:晴天时,树叶呈深绿色;久旱将要下雨前,树叶变成红色;雨后天气转晴时,树叶又恢复了原来的深绿色。当地居民根据树叶的颜色变化,便可知道是阴天还是晴天,故人们称它为“气象树”。

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这棵青冈树叶色变化能预报天气之谜。原来,树叶中除了含有叶绿素之外,还含有叶黄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等。叶绿素是叶片中的主要色素,在大树生长过程中,当叶绿素的代谢正常时,便在叶片中占有优势,其它色素就被掩盖了,因此叶片呈绿色。由于这棵青冈树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在长期干旱即将下雨前,常有一段闷热强光天气,这时树叶中叶绿素的合成受到了抑制,而花青素的合成却加速了,并在叶片中占了优势,因而树叶由绿变红。当雨过干旱和强光解除后,花青素的合成又受到抑制,却加速了叶绿素的合成,这样叶色又恢复了原来的深绿色。

在安徽和县大滕村旁的一棵奇树(当地人叫它“朴树”),株高7米,树围3米多,树冠覆盖面积达100多平方米,它也是一株名副其实的“气象树”。根据其发芽的早迟和树叶疏密即可知道当年雨水的多少。如谷雨前发芽,且芽多叶茂,即预示当年雨水多,往往有涝灾;如正常发芽,且叶片分布有疏有密,即预示风调雨顺;如推迟发芽,叶片也长得少,则为少雨年份,常常出现严重旱灾。

实践证明,它的预报很准确。例如,1934年这种树推迟到农历6月份才发芽,结果和县出现特大旱灾;1954年它发芽又早又多,那年和县发了大水;18年它推迟到端午节才发芽,果然又是大旱年;1981年它发芽时间正常,全株树叶有疏有密,当年和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科学家对这棵奇妙的“气象树”进行了研究,发现它对生态环境反应特别敏感,所以能对气候变化做出不同的反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棵树的这种奇特作用,也许是它对环境条件的巧妙适应性的表现。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依赖于气候,受着气候的影响与制约,气象条件有利,能促进生长发育;反之,气象条件不利,会延缓生长发育。各种作物年度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每年的光照、热量、降水等主因子变化,所表现出的冷暖、旱涝、阴湿等状况,以及各相关气象要素的适宜度,是影响作物产量品质构成的重要气象因子。

如水稻属喜温作物,播种日平均气温应稳定通过10—12℃,当然也要有充足水分;返青、分蘖盛期气温的高低、日照的多少,关系着单位面积的总穗数;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关系着单穗总粒数,当然有时气温相对低一点还有利于形成大穗;抽穗扬花期关系着结实率,遇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或以上低于22~23℃或20℃,杂交稻、籼稻或粳稻结实率会明显降低,遇连续3天或以上最高气温达35℃以上,结实率也会明显偏低;灌浆期关系千粒重,气温过高会引起“高温逼熟”,过低灌浆不充分,都会导致千粒重下降。

我国是一个受季风与大陆性气候影响明显的农业大国,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偏南和西南季风,携带湿热气流向北、西北方向运行,造成湿润多雨天气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热、水、光;冬季盛行西北、北和东北季风,寒冷、干燥,限制了冬季农业生产活动。这样,北方作物就有越冬休眠期,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还可种植喜凉作物,偶有低温冻害发生。在东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四季分明,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干湿季明显,季风气候构成了农业生产多集中在暖季,或者喜温作物与喜凉作物因季节转换而互为搭配的种植制度。又因热量、水分、光照等时空分布的差异,使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东南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或以水产养殖为主,兼顾家禽、家畜饲养;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则以牧业和旱作农业或灌溉农业为主。季风活动范围、进退和影响时间、程度的不同,使热量降水差异甚大,农业类型、作物种类、熟性、耕作制度、产业结构,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一般而言,气候的大陆性由北向南减弱,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由大到小,夏半年光照时数由多向少,某些作物产品的蛋白质、糖的含量由北向南减少,从而也形成了品质区域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