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初中地理气候类型的综合题的答题模式和技巧求教

2.选题当前国际社会讨论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

3.怎么回答关于世界气候类型之类的地理题呢,比较困惑

4.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①~⑥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名称。

5.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低碳经济成为大会的主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

6.图1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四种气候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B、

7.我想求初一上册地理复习题及答案

8.初一年级下册地理出题60分选择题(一空一分)40分读图题 速度啊!在线等,,,,

世界气候复习题_世界气候知识点整理归纳

气体 大气中浓度(ppm) 年增长(%) 生存期(年) 温室效应(CO2=1) 现有贡献率(%) 主要来源

CO2 355 0.4 50-200 1 55 煤、石油、天然气、森林砍伐

CFC 0.00085 2.2 50-102 3400-15000 24 发泡剂、气溶胶、制冷剂、清冼剂

甲烷 1.714 0.8 12-17 11 15 湿地、稻田、化石、燃料、牲畜

NOX 0.31 0.25 120 270 6 化石燃料、化肥、森林砍伐

引自全球环境基金(GEF):Valu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1998

本世纪以来所进行的一些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1750年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基本维持在280ppm。工业革命后,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消耗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的不断增长和森林植被的大量破坏,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上升,每年大约上升1.8ppm(约0.4%),到目前已上升到近360ppm。从测量结果来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部分约等于人为排放量的一半。按照间气候变化小组(IPCC)的评估,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3℃到0.6℃,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到25厘米。许多学者的预测表明,到下世纪中叶,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若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达到560ppm,地球平均温度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间气候变化小组1996年发表了新的评估报告,再次肯定了温室气体增加将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依据各种计算机模型的预测,如果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加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到4℃。

图 1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变化

二、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自然界本身排放着各种温室气体,也在吸收或分解它们。在地球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处于一种循环过程。碳循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元素的自然循环过程,大气和陆生植被,大气和海洋表层植物及浮游生物每年都发生大量的碳交换。从天然森林来看,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排放基本是平衡的。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土地利用形态,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大量森林植被迅速砍伐一空,化石燃料使用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应不断增加。从全球来看,从15年到1995年,能源生产就增长了50%,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应有了巨大增长(见图2-2)。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消 耗了全世界所生产的大部分化石燃料,其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如到90年代初,美国累积排放量达到近1700亿吨,欧盟达到近1200亿吨,前苏联达到近110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美国是世界上头号排放大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前苏联解体后,中国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发达国家关注的一个国家。但从人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而言,发展中国家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见表 3)。

图 2 1950-1995年全世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量

表 3 15个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 序号 国家 二氧化碳排放量(百万吨) 人均排放量(吨)

1 美国 4881 19.13

2 中国 2668 2.27

3 俄罗斯 2103 14.11

4 日本 1093 8.79

5 德国 878 10.96

6 印度 769 0.88

7 乌克兰 611 11.72

8 英国 566 9.78

9 加拿大 410 14.99

10 意大利 408 7.03

11 法国 362 6.34

12 波兰 342 8.21

13 墨西哥 333 3.77

14 哈萨克斯坦 298 17.48

15 南非 290 7.29

世界所有:世界(World Resources)1996-

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趋势,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能效提高、节能、各种能源相对价格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趋势。几个国际著名能源机构--国际能源局、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根据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不同情景,提出了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各种可能趋势。从这些情景和趋势来看,在经济增长平缓,对化石燃料使用没有取强有力的限制措施的情况下,到2010年化石燃料仍将占世界商品能源的3/4左右,其消费量可能超过目前水平的35%,同能源使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增长30-40%。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相对较快,到2010年,可能要从90年代初的不足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增加到近1/2,其中中国和印度要占发展中国家排放量的一半左右。即便如此,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到下一世纪中叶,发达国家仍将是大气中累积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主要责任者。当然,如果世界各国取更加适合环境要求的经济和能源发展战略,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出现不同的前景(见表2-4)。

表 4 世界能源理事会预计的能源消费和 二氧化碳排放情况(1990-2020)

高增长(1990-2020) 修改的参考方案(1990-2020) 参考方案(1990-2020) 强化生态保护(1990-2020)

经济年增长(%)

经合组织国家/前苏联和中欧国家 2.4 2.4 2.4 2.4

发展中国家 5.6 4.6 4.6 4.6

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比例(%) 98 84 54 30

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过1990年的比(%) 93 73 42 5

世界所等:世界(World Resources)1996-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发展中国家抗灾能力弱,受害最为严重,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于难,1995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140亿美元,1990到1995年间就几乎达500亿美元。这些情况显示出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弱的,需要取行动防范。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登革热、脑炎增加或再次发生。在高纬度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5.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从中外专家的一些研究结果来看,总体上我国的变暖趋势冬季将强于夏季;在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洪水爆发频率会更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春季和初夏许多地区干旱加剧,干热风频繁,土壤蒸发量上升。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对草原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总体上是不利的。海平面上升最严重的影响是增加了风暴潮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海水入侵和沿海侵蚀也将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全球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影响气候变化因素非常多,涉及太阳辐射、大气构成、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诸多方面,对气候变化趋势,在科学认识上还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不同区域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具体影响和危害,还无法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但从风险评价角度而言,大多数科学家断言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巨大环境风险。

四、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和对策

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危害,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90年代未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19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6种受控温室气体,明确了各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例,并且允许发达国家之间取联合履约的行动。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尚不受限制。

从当前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和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看,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制定适当的能源发展战略,逐步稳定和削减排放量,增加吸收量,并取必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主要是改变能源结构,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发电和其他能源转换部门的效率;提高工业生产部门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建筑暖等民用能源效率;提高交通部门的能源效率;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由此来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植树造林和用固碳技术,其中固碳技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或者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固碳技术的技术原理是清楚的,但能否成为实用技术还是未知数,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从各国可能取的政策手段来看,一是实行直接控制,包括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二是应用经济手段,包括征收污染税费,实施排污权交易(包括各国之间的联合履约),提供补助资金和开发援助;三是鼓励公众参与,包括向公众提供信息,进行教育、培训等。

从今后可供选择的技术来看,主要有节能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等。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达国家己把开发节能和新型能源技术列为能源战略的重点。到90年代,美国能源部已把开发高效能源技术和减排温室气体列为中心任务,致力于开发各种先进发电技术及其他面向21世纪的远景能源技术。

关于初中地理气候类型的综合题的答题模式和技巧求教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描述大气状况的两个概念: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

概念 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差异可能很大 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特点 短时间;经常变化 长时间、变化不大

词语判断 夜里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来挂丝。

描述内容: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大小、气温 气温、降水、气压、风。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0-12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二、天气预报图

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3、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知道:(1)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2)温度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3)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4)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等: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高度离地面1.5米。单位:℃(摄氏度)。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二、气温的变化:(见P51图3.12、3.13,会做活动题1.2)

1、日变化:指一天内的气温变化。气温的日较差=(该天)最高气温-(该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

2、年变化: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

三、气温分布规律:(见P53图3.17)

1、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

2、影响因素A.纬度因素: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B.海陆因素:同纬度气温随着海陆的不同而不同。夏季:陆热海冷;冬季:海暖陆凉。C.地形因素:同纬度的气温随着海拔的不同而不同。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两地温差=两地相对高度/100×0.6℃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从大气中降落的雨、冰雹、雪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最主要形式。

二、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以mm(毫米)计算,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中纬地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四、世界“雨极”是亚洲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是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曾91年未下雨。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读58页地图)

1、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③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2、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3、寒带气候 分布在南极洲和北冰洋沿岸;终年寒冷。

4、高山气候 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气候复杂,有垂直变化。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

2、海陆: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

3、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5、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则风调雨顺旱涝灾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害。

选题当前国际社会讨论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

一.明确问题类型,有效答题

(1)特征问题:一要明确是地理事物本身的特征还是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二

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

①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等方面概括.例、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

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

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

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

CC’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

②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

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例、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甲图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乙图

(1〕说明甲图中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干旱、半干旱;河流发育稀少;地表荒漠、沙土广布;植被稀少。③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

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例.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的气候特点异同.

同:两者均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异:旧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矶长,年降水量较大;洛杉矶比旧金杉的高温干旱季节时

间长一些.

④.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河床的宽窄.河水流速的快慢.河流长短.支流的多少及

分布等方面概括.

例、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

流量较小,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均大,夏汛,汛期短,含沙量大,结冰期短,有凌

汛现象.

⑤.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

概括.

⑥.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⑦.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区位特征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

农业区位

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科技、政策

工业区位

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

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

城市区位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湖泊)

社会经济因素:自然、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教、旅游

旅游(影响旅游开发)区位

旅游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

分析武汉的区位因素

①.位于江汉平原,地形平坦;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③.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捷;京广.汉丹铁路交汇,公路四通

八达----水陆交通发达;

④.农业发达,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

⑤.湖北省的省会(政治因素).

⑧.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

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征

分布不均,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成因问题

成因问题在地理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很多,作答时一定要注意题目问的是自然原因还是社会经济原因,或两方面都要答.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

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分析时应该抓住主要原因.

例、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甲图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乙图

〔2〕指出乙图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

原因:春季增温快;降水少;大风天气多;地表植被稀少,多疏松沙土。

气候分析

气温高低:纬度.洋流.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降水多少:环流形势.地形.洋流.人类活动.

分析:旧金山与洛杉矶气候特点异同的原因;

台湾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原因;

(3).评价问题:回答此类问题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二要从对自

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简要评价南方低山丘陵农业的开发条件,如何整治和发展?

有利:光.热.水丰富,生物品种多样产出高,土地类型多样;

不利:多种气象灾害,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生活能源短缺.

农业发展潜力大,开发难度较小.

综合开发:①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②优势农产品的系列开发;③生态建设,封

山育林,保持水土,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

二.重视图表.文字材料的分析,提取有效信息

例.读右图,回答图中A水域的名称

并比较A水域盐度的南北差异及产

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里海,其盐度北部低、南部高。

形成原因:里海北部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河流

注入,淡水对湖水起到稀释作用,故其盐度北部低、

南部高。

三.逻辑严密,答案简洁,条理分明

例、读某城市示意图,分析农民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①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

②有公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靠近城市,市场广阔.

四.规范用语,回归教材

五.扬长避短,防止丢分

六.书写整洁,不留空缺

地理重点1:基本地理常识,地区名称,地形,地貌,物产,相关特点!

2:地图,这个是很重要的,包括矿产等都课通过这个来反映!

3.特别地理:如地球之最的东西要记住!

4.气候去药就是由于几个风带的影响,所以看下风带图,基本就OK!

5.中国地理中各省市的地图形状和简称等要记住!

地图就像以张张的照片一样,你要多看,看地图的时候地名,物产,矿藏,地形,基本都要有深刻的印象!

把下面的看玩你就及格: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19、自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一类是非可再生。可再生,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非可再生,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

20、土地的利用类型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的分布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的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怎么回答关于世界气候类型之类的地理题呢,比较困惑

当前国际社会讨论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变暖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二、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

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生长。

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

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其三,温度的增加有利于高纬地区喜湿热的农作物提高产量。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一、对生态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

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中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迟,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

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解决措施:

1、首先是人类要树立环保意识,在没有这种意识的前提下做什么都是无用的。

2、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来看主要是臭氧层空洞所造成的,那么人类就应该减少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品。

3、就是多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让自然的天平更加倾向大自然。

4、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燃料,提倡使用绿色燃料,例如酒精、汽油等。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①~⑥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名称。

.你得清楚世界各气候型的分布规律:纬度,海陆等.建议画简图帮助记忆.

2.结合降水与气温图来判断.这要求你熟记各气候型的气温和降水特点.(第一步,根据最热月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最热月7、8月南半球最热月为1、2月;第二步,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温度带,热带(雨林、草原、沙漠、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15℃,亚热带(季风和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温带(季风和大陆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第三步,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对于四种热带气候,全年多雨的雨林,全年少雨的沙漠,降水有明显干湿分异的是热带沙漠和季风,其中连续三个月降水量在300mm以上的为热带季风;对于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的(年雨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夏雨型)的为亚热带季风,降水集中于冬季(冬雨型)的为地中海气候.对于两种温带气候,降水较多的为温带季风.

3.借助其他地理特征来判断,如植被类型、农业生产活动等.

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低碳经济成为大会的主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

①( 热带雨林气候 )②( 热带草原气候 )③( 热带沙漠气候 )④( 地中海式气候 )

⑤( 温度海洋气候 )⑥( 极地苔原气候 )⑦ ( 温度大陆气候 )⑧ ( 温带季风气候 )

⑨(亚热带季风气候 )⑩(热带季风气候 )

图1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四种气候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B、

(1)由于化石燃料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减少它的排放可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不使用化石燃料.故答案为: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2)气体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所以是释放能量.故答案为:释放;

(3)反应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为碳酸,反应式是:CO2+H2O=H2CO3.故答案为:CO2+H2O=H2CO3;

(4)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强成正比,由于深海中的温度低压强大,所以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增大.

故答案为:大、深海中的温度低压强大.

我想求初一上册地理复习题及答案

(1)图1中A、B、C、D字母表示的四种气候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气候;

(2)比较图2中甲与丁两种气候:相同点是全年高温,不同点是一个全年少雨,一个全年多雨;

(3)B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包括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平原等地区.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C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如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带的两侧,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区域内,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夏半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形成湿季;冬半年在信风影响下,形成干季.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全年气温在20℃以上.D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终年高温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A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最显著.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风向随季节有明显转变.

故答案为:(1)热;南北回归线之间;(2)全年高温;降水多少不同;(3)

初一年级下册地理出题60分选择题(一空一分)40分读图题 速度啊!在线等,,,,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五、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以上是复习提纲

以下为题

09-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地理月考测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地球仪上不会相交的两条线是( )

A.0°经线和0°纬线 B.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C.北回归线和北极圈 D.本初子午线和地轴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乙两座山峰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A.1千米 B.2千米 C.3千米 D.4千米

3.小河的流向大致为( )

A.自东向西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南向北 D.自西北向东南

4.关于东西半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W以西是西半球 B.西半球的大陆有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C.印度洋全部处在西半球 D.西半球的陆地面积比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

2009年12月6日第二届福建土楼文化节在南靖县开幕。“福建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有一条重要原因是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据此回答5-7题。

5.福建土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其主要建筑材料是( )

A.砖头和木材 B.泥土和木材 C.石头和泥土 D.水泥和钢筋

6.土楼底层是厨房,二楼一般用来储藏谷物,这样布局的作用是( )

A.在潮湿的环境中保持谷物干燥 B.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谷物温暖

C.使谷物中的虫子被烟熏死 D.使谷物事先稍微烤熟,节省做饭时间

7.在保护土楼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中,合理可行的是( )

A.对于破旧的土楼,应拨款推倒重建

B.动员土楼居民全部迁出土楼,避免造成损坏

C.禁止在土楼内饲养牲畜,以整洁面貌迎接游客

D.土楼墙壁涂抹水泥白灰,以免风雨侵蚀

8.人口停止增长也会带来许多问题,所以有的国家鼓励生育,如下列国家中的( )

A.中国 B.印度 C.法国 D.孟加拉国

9.埃及主要的语言和主要的宗教是( )

A.英语、基督教 B.阿拉伯语、基督教

C.英语、伊斯兰教 D.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10.吸引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不包括( )

A.优越的教育条件 B.更多的工作机会

C.优美的自然环境 D.丰富的文化生活

11.超人有上天入地的本事。超人从杭州附近(30°N,120°E)入地,垂直穿过地心,从地球另一端钻出,那么钻出地点的经纬度是( )

A.(30°S,120°W) B.(30°S,60°W)

C.(30°N,120°W) D.(30°N,60°W)

12.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地图 D.南靖地图

13.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

A.山谷 B.山脊 C.陡崖 D.鞍部

14.降水最多的纬度带是

A.赤道附近 B.北回归线附近 C.南回归线附近 D.北极圈附近

15.某气象观测站一日2时、8时、14时、20时测得当地气温依次是22℃、24℃、35℃、27℃,则该地当日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分别为( )

A.24℃和22℃ B.35℃和13℃ C.35℃和22℃ D.27℃和13℃

16.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17.关于发展中国家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以初级加工为主 B.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C.服务业特别发达 D.多数曾被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侵略剥削

18.中俄国界东段(东北地区)划分依据是( )

A.河流 B.山脉 C.纬线 D.民族

19.南南合作是指( )之间的合作

A.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南半球国家与南半球国家

20.以下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是( )

A.石油输出国组织 B.世界卫生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 综合题(共计60分)

21.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地球处于A点时,日期在__________前后,节气是__________。

(2)地球处于B点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漳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澳大利亚的季节是_________。

(3)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的是______。(选填A、B、C、D)

(4)现在(12月中旬)地球处在_________(选填AB、BC、CD、DA)之间。

22.下表是我国某城市的气候资料,阅读并回答问题。(12分)

月份 1 2 3 4 5 6

降水量mm 39.0 58.8 81.0 102.3 114.5 152

月均温℃ 3.7 4.6 8.5 14.2 19.2 20.3

月份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128.2 133 155.6 60.5 51.2 34.7

月均温℃ 24.8 24.7 23.6 18.3 12.4 6.1

(1)根据气候资料数据,该城市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季如春 B.四季分明 C.终年严寒 D.终年炎热

(3)该城市可能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乌鲁木齐

(4)该城市冬季的降水量总计________毫米。气温年较差________℃。

23.读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1)红海位于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板块之间。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红海面积将会___________。

(2)几百万年前红海的形态与( )最接近。

A.地中海 B.东非大裂谷

C.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

(3)海啸通常由海底地震引发。以下海域,海啸发生最频繁的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4.读某乡村聚落地图,回答问题。(12分)

(1)养殖场会给河流带来污染,应该建在河流的____________(选填上游、下游)。公路桥附近河流大致流向_____________(方向)。

(2)这个养殖场位置合理,避免了村庄闻到来自养殖场的令人不适的气味。可见当地基本不会吹___________风。

(3)地图基本要素中,本图缺少的是__________。图中属于注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以下不属于聚落组成部分的是( )

A.村庄 B.耕地 C.河流 D.养殖场

25.读1950-1955年和2000-2005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平均寿命和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统计表,回答问题。(12分)

项目 非洲 亚洲 欧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大洋洲

1950-1955年寿命 37.8 41.4 65.6 51.4 68.8 60.3

2000-2005年寿命 48.9 67.2 74.2 70.4 77.4 74.1

人口平均寿命变化 11.1

1950-1955年比例% 8.9 55.8 21.3 6.8 6.8 0.5

2000-2005年比例% 13.4 60.7 11.6 8.6 5.2 0.5

人口数比例变化% 4.5

(1)2000-2005年人口平均寿命最高的两个大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历史时段比较,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减少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平均寿命变化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平均寿命延长_________岁。

(4)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是各大洲中最高的,列出所有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9-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地理月考测试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B A C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A D B C A B A

一 综合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21.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12月22日,冬至。

(2)赤道;昼夜等长;秋季。

(3)A (4)DA

22.下表是我国某城市的气候资料,阅读并回答问题。(12分)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B (3)C (4)132.5;21.1。

23.读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1)非洲,印度洋;扩大

(2)B (3)A

24.读某乡村聚落地图,回答问题。(12分)

(1)下游;北方 (2)东北

(3)比例尺;耕地、公路、村庄、河流、养殖场(答两个即可)

(4)B

25.读1950-1955年和2000-2005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平均寿命和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统计表,回答问题。(12分)

(1)北美洲、欧洲 (2)欧洲,北美洲 (3)亚洲,25.8

(4)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天气与气候复习卷

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场景与天气无关的是( )

A.寒潮来袭,商场里的厚棉衣特别好卖 B.春雨绵绵,正是耕种时节

C.马路边上的大树被大风吹倒,交通被迫中断 D.早上大雾,机场停飞

2.右图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的状况是( )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阴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多云转大雨,西北风

3.在卫星云图中,绿色和蓝色分别表示表示( )

A.陆地 海洋 B.平原 海洋 C.草地 蓝天 D.云区 陆地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洲东南部和北美洲东南部降水较多 B.沿海的地区一定都是多雨的地区

C.亚欧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东西两岸降水较多 D. 赤道经过的地方降雨较多

读图回答5-10题。

5.四个地方气温年变化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 四个地方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这四个地方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季风

8.冬季气温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这四个地方的最热月大致是( )

A.12-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10.根据它们的气温变化情况,可知这四个地方都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1.读等高线图,如果B地气温是12.9℃,那么A地气温可能是( )

A.12℃ B.13.8℃ C.6℃ D.12.9℃

12.下列关于气温分布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纬度的地区,任何时候它的气温一定相等

B.同一等温线,各点的气温相等

C.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要比海洋高

D.在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而降低

13.关于等温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温线表示气温的时间变化

B.当等温线呈封闭状态时,若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则此地为低温中心

C.当等温线呈封闭状态时,若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则此地为山顶

D.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

14.人类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的是( )

A.填海造陆 B.围湖造田 C.植树造林 D.毁林开荒

右图是我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2009年3月13日上午8:30拍摄的卫星云图。据图完成15-16题。

15.印度半岛清晰可见,说明它( )

A.上空无云,天气晴朗

B.上空无云,空气清洁

C.上空有云,阴雨天气

D.无法判断此地的天气状况

16.我国东部模糊难辩,说明了( )

A.上空有云,可能是阴雨区

B.上空有云,天气多云晴好

C.上空无云,空气清洁

D.无法判断此地的天气状况

下表为某地月平均气温值,读表完成17~20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32 30 25 20 16 10 8 12 15 18 26 29

17.该地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及气温值是( )

A.1月、32℃ B.2月、30℃ C.6月、10℃ D.7月、8℃

18.该地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和北半球 C.南半球 D.以上都可能

19.该地气温年较差大约是( )

A.22℃ B.24℃ C.20℃ D.40℃

20.如我们暑到该地旅游,最可能看到的是( )

A.人们穿着较厚的冬季衣服 B.人们穿着凉爽的短装

C.人们喝着冷饮 D.人们在游泳

21.我国西南五省在2010年春季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旱灾,降水量远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下面说法中不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匀 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C.降水的日变化大 D.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22.读右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该地夏季干旱,冬季湿润 B.该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C.该地可能是我国华南地区 D.该地降水最少的月是12月

23.关于等降水量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降水量线表示降水的季节变化 B.等降水量线表示降水的空间分布情况

C.同一等降水量线,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D.世界各地的降水量是不相同的

24.下列气候类型中,符合东莞的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下面25-30题

25.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M以上,它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寒带气候

26.欧洲西部最显著的气候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7.亚洲东部、东南部最显著的气候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气候 D.季风气候

28.非洲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图中字母B)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9.印度半岛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0.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图中H)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季风气候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31.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与图甲乙丙中的 图相吻合,从图可知该地气候特征是 。

(2)E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与图甲乙丙中的 图相吻合,从图可知该地气候特征是 。

(3)C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种气候主要分布在 洲的 部。

(4)图中乙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该种气候的特征是 ,此气候主要分布在字母 所在的大陆。

32.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下题。(7分)

(1)气候主要通过 和

反映其特点。

(2)图A的气候特点是 。

(3)气候A多分布于中纬地区的大陆

(东/西)岸,适宜发展

(种植业/畜牧业)。气候

B多分布于中纬地区的大陆 岸,适宜发展 (种植业/畜牧业)。

(4)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和地形等。图中影响B的主要因素是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的影响,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材料二:2012年3月8日开始,广东省环保厅按照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对珠三角区域PM2.5数据实时发布。3月8日22:30数据如下:

城市

(监测站) 广州(麓湖站) 深圳(荔园站) 佛山(惠景城站) 珠海(唐家站) 江门(端芬站) 肇庆(城中子) 惠州(金果湾站) 东莞(元岭站) 中山(紫马岭站)

最近24时小均值(微克/m3) 16 24 18 44 32 17 18 26 50

材料三:按照新标准PM2.5的年均浓度不得超过35微克/立方米,日均浓度不得超过75微克/立方米。

(1)2012年3月8日珠三角9市中,空气质量最高的是 ,空气质量最低的是 。

(2)3月8日当天,珠三角9市PM2.5日均浓度是否超标? 。

(3)空气质量的高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你认为可以怎样做? ;

(列两点)

(4)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 D.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34. 读小明随科考队写的日记,然后回答问题(9分)

A:经过几天的漂泊,今天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一个科考目的地,天太热了,太阳火辣辣的直射在头顶上,大片草原望不到边,这里与北京相差太远了,北京现在正是硕果累累的金秋,秋高气爽,在这里却到处是春姑娘的影子。

B:这几天我们一直跋涉在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上,领略了它的雄姿,也领教了它东西两侧以及山顶截然不同的气候。

① 写A日记的时候,小明是在__ _半球的__ _ __(温度带),这里是

__ ___气候。

② 写B日记的时候,小明是在__ ____山脉,这里是____ ___(温度带),之所以出现山的两侧截然不同的气候,是受东西两侧风向因素的影响。而山顶的气候是__ ___,这是受___ ____因素的影响。

③ 小明写A日记的落款时间应该是( )

A. 2003年1月5日 B. 2003年4月5日

C. 2003年7月5日 D. 2003年10月5日

④ 如小明先写了A日记,几天后又写了B日记,那他一定是横渡了_ ___洋。

35. 某城市的气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5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 8 11 14 18 22 25 24 21 17 12 8

降水(毫米) 95 80 77 72 61 44 18 25 65 132 122 107

(1)画图,根据材料将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补充完整。

(2)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